书城短篇飞扬:第十一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卷
12305600000015

第15章 光影声色(4)  

纳尼亚:在黎明前独自一人 文/晏宇

2006年3月8日午后,我坐在喧嚣影院前的长廊上,等待着《纳尼亚传奇》下一场的放映。

和同学约好周六逛街出来欣赏的,然而首映当日却无法自抑地一个人提前去看。

本来是最繁华的市中心购物广场顶楼,午后微细的喧噪中,忽而有什么沉寂。身旁是成堆的桌椅,影院前的茶厅处在一刻迷人的闲散气氛当中。人们四处坐着聊天,守候电影的开场。我听着人群中聊起这部电影,却突然听不懂他们的话,突然间怀疑,他们等待的,和我要等待的,并不是同一部纳尼亚。

起初心情很平静,当人处在等待尽头,就会感到的一种平静。坐在走廊的转椅上,屏幕中从四面八方一遍又一遍地放着预告镜头。有一刻,一头金黄如太阳一般的狮子缓缓踱出帐篷,刹那间光阴荏苒!一阵久违的悸动冲上喉咙,有一瞬世界被隔离,眼前不能自抑地泫然泪下……

然后我不得不起身走走,让自己慢慢平复下来。

我无法告诉你,这一刻我等待了将近十年。

我也是全场唯一把书带进电影院的。进场前一秒深呼吸,那些岁月忽然涨潮似的漫过心脏,漫过攥着书的手掌,淹没了力气!坐在前排位置上,手心紧紧攥着书,等待电影开始的时刻,就像揭开岁月里的一个秘密:银幕如同时光流转,画面由明亮转为昏暗,再从黑暗中变得清晰。女孩小心翼翼地翻开陪伴了她无数个日日夜夜的书页,神态微微有些虔诚,忽然间感到自己仿佛正要去和一个童年会面——

时间骤然倒流回许多年前,在黑暗中尘封书架的某处,静静地躺着两部毫不起眼的书,宛若失去了魔法,寂寞地沉睡,直到有一天,一个小女孩闯入时,无意中将它们惊醒!因为她从别处听过这个故事,从此一直在寻找它们,寻找七个故事的全貌……在这间古老的图书馆里,她结束了经年累月的搜寻。掀开纸页,书中的故事一个接一个瞬间复苏,重新回复到以往的鲜活和灿烂。一个古老深长的回音,在头顶冥冥地睁开眼,它呼唤道——醒来吧,纳尼亚、纳尼亚!……

那是她一生中最记忆犹新的声音。

这部书被她借了又借,陪她度过小学到初中的时光,直到上了高中她才买到一套属于自己的全本,尔后那套书又在世上销声匿迹,手中仅有的一套几乎成了绝版。在这世上找不到人分享所爱是一件极为孤单的事,她热爱的纳尼亚的故事就像是远古留下的残言片语,很隐秘地薪火相传却鲜为人知。2005年,突然听说,迪斯尼要把这个故事搬上银幕——这是她过去曾经梦想却不敢奢望实现的,那时她闻讯喜出望外,同时却又有一阵猝不及防的惶恐。这个故事——本来宛如是她与童年环环相扣中的一环秘密,却突然间一下变得广为人知——而且,更重要的是,现在她长大了,再不是过去那个小女孩了,她已经成了——我!

除了那开场音乐仿若时空倒流的一刻让我有回到过去的错觉,那一刻我便知道自己分外孤独。

这里无人像我一样,怀着童年的记忆猝然醒来。纳尼亚——或者,纳尼亚传奇!这不过是人们最近谈论的一部新上画的电影,如同这一季刚上市的衣服,一则醒目的头条新闻。然而对于我,它则如同群山一样古老。纳尼亚大地,“从西边灯柱野林一直到东海的凯尔帕拉尔维尔”,山川和树木,伟大的狮子阿斯兰,都是童年记忆里挥之不去的图像,我从不认为那是幻想。那是时光中最生动的记忆,随着过去消失了的真实。至少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这么坚信着。

然而此时此刻坐在电影院,我却突然怀疑这会不会是在迪斯尼为我们造的一个长长的梦里,梦的尽头独自醒来时,也许都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影片开幕后,我承认我非常失望,尽管画面美轮美奂,场面温馨动人,然而不知为何,在我这个书迷的眼中,全篇却笼上一层无可奈何的单薄,如同浮在水上的影子,明媚闪耀,却虚而不真。纳尼亚成为一个平面飘浮在银幕上的布景,记忆里它曾是个血肉丰满的世界。却在银幕上显得无比虚幻;它意境深邃,却终于被包装成一个简单的童话。曾经鲜活令我以为自己身临其境的世界,电影中看着却如同一个遥远的属于别人的故事。我忽然感到置身于回忆和现实的交错中,我一次一次努力地向记忆靠近,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推得更远。

在失望之余,我依然要细数这部影片的优点——它并非不打动人,不管是延续着原著的基调,还是自创的片段,都带有遥远的气势与恢弘景象。网路上有人评价是“青春和温暖”。这部电影风光明艳、格调清新,许多细节透着童真,洋溢出一种青春才有的无忧无虑的欢乐。而我始终关心着的几位主角,电影也赋予了他们更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从画面中走来:露茜,那个天真,相信一切的女孩;彼得,背负着守护和责任去奋战的君王;苏珊代表世俗的怀疑和顾虑;而爱德蒙则是少年叛逆和回归。这一切都足以使我去喜爱它!

但作为一部演绎这部伟大著作的电影,《纳尼亚传奇》却依然令对原著热爱至深的人们不禁发出叹息。影片节奏和气氛均没有很好地烘托出原著的气氛,对白尤其平淡,过后难有令人回味之句。原著里却有很多这样的片段,如,露茜和爱德蒙归来后对纳尼亚各执一词,苏珊和彼得困惑地找到教授,教授说:“只有三个可能,你们的妹妹不是撒谎,就是疯了,要么就是说了真话。而你们知道她从不撒谎,而她显然也没疯,我们只好认为她说的是实话。”这样有趣的逻辑推理;又比如爱德蒙在投靠白女巫的路途中忘记带大衣,栽倒在雪地后爬起来,自言自语地说:“等我当上纳尼亚国王,我首先要干的事就是在这里修几条像样的路!”书中接着写“他在脑子里拿定主意要有什么样的王宫,有多少汽车,以及种种有关私人电影院的事,主要的铁路往哪儿开,他要针对海狸和堤坝制定什么样的法律加以限制,还把不准彼得乱说乱动的计划作了最后修改”。

这多年后令我记忆犹新的幽默笔调,在电影台词里都被省略掉了。

我尤其不满对那只狐狸的改动。狼口脱险简直成了一个幼稚玩笑。剧情也稍觉平均用力。我十分羞愧地承认,中途有一刻看得让人打瞌睡。我担心许多人就是在这里丧失了对电影的支持。最哭笑不得的是,一个朋友看完全片后竟然说其中没什么高潮!再者影片色彩过于鲜艳,使得最精彩的战争场面显得不够真实。

在我看来迪斯尼并没有用心领会这部作品,或者说并没有真正演绎好“纳尼亚的心”,这就是这部电影和《魔戒》相比最大的失误。这部电影仅仅成了一系列奇幻世界和角色的过场,并没有深入纳尼亚世界内在的灵魂。故事并不是刘易斯的初衷,商业化的结果则使电影显得苍白无力,而且引来误解重重。电影结束后,我听到身旁不负责任的批评声音,感到异常委屈。我知道那不怪他们,因为电影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就是如此。可是,在我耳旁,似乎有个细小的声音大声呼喊:“那不是真正的纳尼亚,真正的纳尼亚不是这样!”——当然,没有人听到,任何人都没有,包括我自己都沉浸在失望后的愤怒里,干脆假装没有听见。

连自己也开始怀疑,长久地喜欢这样一部作品,是不是个错误。

可是当翻开原著的时候,一切怀疑都消弭了,纳尼亚还是那个纳尼亚,而电影却非完全成为那个纳尼亚。其实,当这部电影刚刚登陆中国的时候,我就对其票房最高预期抱悲观态度。理由很简单,在务实的中国人眼中,它显得过于“小儿科”。我已经在N个帖子中不厌其烦地解释作品是一种象征,可还是有很多人无法忍受“为了几块糖背叛”,或者“几个现实世界的小孩能够领导战争”,他们觉得这样的情节简直是玩弄人!最后,我也只有苦笑到无话可说。谁让它诞生之初就是一部儿童文学?谁让迪斯尼进一步淡化了它的意义?谁让我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着它?

如果有人要问我这个幼稚简单的片子中到底有什么,我会回答说包含了整个世界。它同时包容了正义和邪恶,信心与疑惑,勇敢与怯懦,坚定与背叛,错误与成就,毁灭和重生。那是我们人世的缩影,以及指引我们通往彼岸世界的路。正因为它并没有单纯地排斥世间对立的任何一部分,因此它才那样真实并且打动人心!

我本来想在文章的结尾中说,如果迪斯尼没有为我们奉献一部真正的纳尼亚,纳尼亚迷们——至少在身边这块土地上,始终是孤独的。他们怀抱着一个瑰丽而不被理解的梦,执著然后在他人眼中同样变得不可理解。迪斯尼没有为我们诠释好这个梦,也许《纳尼亚传奇》终将成为一部光怪陆离的儿童剧,在他人记忆中过眼云烟。

但在影片的最后,我却突如其来地再度被感动了。

在书中最难忘阿斯兰为纳尼亚牺牲的那个夜晚,可谓之黎明前夕的黑暗。苏珊和露西,怀着悲愤、痛心和寂寞,整夜徘徊在石桌死去的阿斯兰身边,久久不愿离去。那种空旷、悲伤和孤独如此强烈,以致多年以后对着电影,我还是不能自抑地回忆看书那一刻的感受。

那时,所有的希望都在一瞬间崩溃了,阿斯兰死了,最坏的时刻已经到来,已经没有什么挡在他们与白女巫之间。保护他们的父亲和师长已经离去,而他们不得不独自面对太阳升起,一个真正只有自己的黎明!

看到《哈利波特》Ⅶ当中,邓不利多死的时候,我也有这种似曾相识的感受。在希望沦丧的时刻,哈利意识到,必须剩下他自己孤军奋战。

在电影中途,看到最绝望时,在电影院黑暗中坐着也像是黎明前那一刻,却不是为阿斯兰的死,而是为薄弱的过场,那时差不多有想冲出去,永远不回来的冲动。在我眼前的确有人中途没看完就走了出去,我心里当即仿佛是被扇了个耳光般地难受。这种绝望不是剧情不堪回首,刚好是因为情节单薄得不堪回首。我终于知道当得知迪斯尼要来改编纳尼亚的时候,心里的慌张是什么了——那就犹如一个长久阔别思慕的朋友突然面目全非回到你面前,而且你惊慌地发现对他的了解并未减少,但他已不再是过去的他了。

安德鲁毕竟不是彼得·杰克逊,而一个追求利润的娱乐公司,其热忱毕竟不能与一些狂热精益求精的电影人相提并论。也许我的完美主义情结应该遭到批判!但我牢记看《魔戒》到深处时,能够从中感受包括彼得·杰克逊在内,所有制作人的特殊情感,那是对原著的一片满怀挚爱,一种追求极至的回归过去般的献礼,但在《纳尼亚传奇》中却找不到……

但是在阿斯兰出现的时候,一切仿佛变化了。世界终于又恢复到正常,我开始觉得这才是我熟悉的纳尼亚,因为有狮王的存在,就如我记忆中那样威严温暖,为他的子民带去希望和春天。影片中有一个地方,当彼得和阿斯兰站在山坡面朝大海的时候,阿斯兰说:“我也希望我的家人得到安全。”身旁有人听了莫名其妙,说那只狮子有什么家人?我想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这里“家人”翻译成“子民”也许更明白易懂,而且不会招来诧异和误解。

随后剧情便高潮迭起,相聚、谈判、赴死,那场我从预告片中看到的大战也拉开序幕。到最后国王加冕的时候,中途曾经一度陌生,但迪斯尼最后还是获得成功。他们的成功在于忠实地演绎了阿斯兰,使得这部戏有了重新令人审视的角度。编剧的把握也许会和广大书迷产生偏差,可是他们都知道怎样描绘阿斯兰,即使对这部电影最不了解的人也能看出,阿斯兰才是纳尼亚的中心。

西方人眼中,这头伟大狮子象征着上帝。

尽管这部电影众多地方显现出单调苍白,阿斯兰高贵辉煌的形象始终深入人心,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如大海般的慈爱和深沉,为人的错误而牺牲,这种高尚悲悯的情怀,尽管某些地方的处理仍值得商榷,却成了这部电影中唯一的闪光点。

是他,使得纳尼亚再度成为一种希望,我们心中的希望……也是他,使我最终谅解了迪斯尼。

影片结束,银幕在音乐中遁入黑暗。在散场的喧嚣中,我独自离开了电影院,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充盈着激动。我开始相信,世上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同样爱上这个故事。迪斯尼的电影也许有种种不完美的地方,但他们替全世界纳尼亚迷们做了件好事:他们不遗余力地传播着这个故事,利用影响力使其广为传播。好莱坞电影的宣传之下,世上无数人得以认识这个世界,从而寻找进入真实纳尼亚世界的那扇门。

而电影《纳尼亚传奇》只不过是一个指引方向的路标,并不是映照真实纳尼亚的一扇窗户——那扇窗在每个读者的心中。

原著中第三个故事的结尾,阿斯兰告诉了露茜一段话: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才把你们带到纳尼亚来,你们在这个世界对我有所认识,在那儿就可以对我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