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谁与争锋:审视当代中国富豪的创富奥秘
12286700000008

第8章 、追求独到的领导风格与个人魅力(2)

中国有句古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就是要求人们克除自己的欲望,吃苦在先,享乐在后。当然,做得人上人的思想是不对的,但吃得苦中苦的思想是可以继承和发扬的。这句俗话所包含的先苦后甜的道理也是正确的。荀子说: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隋代王通说:不勤不俭,无以为上人也。朱熹说:如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但亦是合当如此者。他的学生问他: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他回答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无论古今,成就事业总应克制私欲,吃苦在先。因为欲望会瓦解人的意志,而克制欲望也就是要吃苦。

创业伊始,历经风险磨难本是常事,关键在于能战胜这些风险,靠顽强的毅力到达财富的圣堂。

没有人能在经营上贴上永久顺利的标签,著名企业家刘瑞旗所领导的恒源祥也是这样,但是他凭着过人的忍耐与魄力,以自己的才华,带领广大职工重振了恒源祥的昔日雄风。

恒源祥是一家始创于1927年的老字号企业,是中国民族工业最早的一批开拓者之一沈莱舟创办的,当时,恒源祥在全国绒线行业已处于重要地位,被称为绒线大王。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商一体化的恒源祥被一分为二,工厂划归上海市纺织局,南京东路留下一家绒线商店。工厂和商店分开后,绒线由国家统一分配,货源受限制,商店仅仅能维持职工生计,恒源祥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

恒-源-祥,绒线羊毛衫,羊!羊!羊!随着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恒源祥又回到人们的生活中。使恒源祥回到人们心中的便是刘瑞旗。

1987年,在恒源祥创建60周年时,刘瑞旗被任命为恒源祥绒线公司总经理。刘瑞旗上任后,潜心研究恒源祥的创业史,从中挖掘有价值的经营之道。同时下决心超过前人,让恒源祥有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之成为当今世界的绒线之王,永远处于领先的地位。

刘瑞旗上任的时候,正赶上绒线滞销、市场疲软,怎么做才能走出困境,是刘瑞旗绞尽脑汁思索的问题。他看到:商店是联系厂家与顾客的桥梁和纽带,商店经手的是厂家的产品,商店在其中仅仅发挥着中介作用。当年恒源祥的创办人沈莱舟先生为了与英商竞争,开办工厂,产地球牌、双洋牌和红福牌毛线以保证商店的货源。刘瑞旗从中得到启发:他意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恒源祥要站住脚跟并有大发展,必须有自己的名牌产品,并在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独占优势,创造一种在消费大众中印象深刻、知名度高、信誉好、引发消费者强烈的购买欲望的名牌产品。他的意识里萌发出创造名牌产品的战略景观图,他说名牌是企业的灵瑰、企业的形象、企业的标志、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拥有自己的名牌,才能排入先进企业的行列,才能具备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资格。

1989年底,他按照有关法律程序,将老字号的招牌恒源祥加以注册,并依法将在绒线行业中历史悠久但一直未注册的著名品牌小囡牌加以注册,使自己的店名与产品商标相统一。在创名牌产品的同时,使企业的名称与产品的品牌一起滚动,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创造名牌,就要提高名牌产品的市场知名度,扩大品牌在社会公众中的信誉度。为使广大消费者对恒源祥牌、小囡牌有一个深刻的、美好的印象,刘瑞旗用自己的童照作摸本,由设计师进行再创作,产生了人人喜欢的小囡牌商标。恒源祥运用各种媒体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广泛宣传,恒源祥、小囡牌渐渐被消费者熟悉。刘瑞旗说:如果说品牌是恒源祥绒线公司安身立命之本,那么也是恒源祥发展壮大之本,品牌是形象,内涵是无形资产,要把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企业的发展。通过无形资产的经营使公司全部资源实现市场化,完成从产品经营、商品经营到资本运营的转变。商标设计师根据刘瑞旗的童照画出来的小囡牌商标,创意真奇特,具有出奇制胜的效果。其一,防止商标侵权,其二,也是更重要的,它创立特有的广告效果。羊羊羊广告的小囡商标的图像也曾引起新闻传媒的兴趣,在广告界公关界中相互传告。

在全国绒线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恒源祥却异军突起,独领风骚,产销量在原来每年75吨的基础上迅速增长,1992年达750吨,1993年上升为1800吨,1994年为4000吨,1995年高达7000吨,1996年将突破1万吨。短短几年里,绒线产销量猛增100多倍。年产值从原来的1000万元猛增到9个亿。最近,国际羊毛局证实,恒源祥绒线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绒线生产经销基地,真正成了当今的绒线大王。

在刘瑞旗的谋划下,恒源祥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他曾颇为自豪地说:恒源祥的名字就是钞票,它所创造的效益将使恒源祥不断增值。这是他5年前说的话,实践完全证实了他的论断,据有关专家估计,恒源祥的无形资产已超过几亿元。

奇迹的出现,是刘瑞旗经营才华的体现。也是他胆略的体现。在绒线市场疲软,绒线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刘瑞旗被任命为恒源祥绒线公司总经理,而当时恒源祥这个具有60年历史的名牌老店同样处在经济滑波状态,销售额下降,库存大量积压,人心惶惶。

刘瑞旗是个敢做敢为的人,他没有丝毫退步。经过调查研究,他毅然决定:调整库存,削价销售。刘瑞旗下了第一步险棋。

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着棋是非常难走的。首先,人们在观念上想不通。有人说,好端端的绒线,都是正品,不是次品,国家损失谁负啊?那时,国营企业商品的价格由国家统一规定,企业无权自行削价。他的决策一开始就遭到不少人的反对。

是坚持,还是退让,是摆在刘瑞旗面前的两难选择。坚持,意味着风险;后退,意味着闲言碎语和失败。出色的经营者都有一种胆识,该冒的风险就敢于去冒,他敏锐地洞察到两种损失观的明细区别。一种是直线式计划经济思维,认为压在仓库的绒线每市斤51.8元,不论怎么降低,账面上记的库存仍是51.8元,如果降价销售出去、变成36元,降下的15.8元就是国家的损失,这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

刘瑞旗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思考问题,认定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绒线的价格已低于价值,库存的含金量已经下降,如果不果断地采取措施,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将不仅仅是库存绒线,而且失去了尝试走出困境的机会。

刘瑞旗果断地决策:从1991年1月1日起,恒源祥商店停止从外边进货,销售自己的独家产品--恒源祥牌、小囡牌产品。这个决定对恒源祥来说,是没有退路的,只有顶住风险,背水一战,才有生路。

刘瑞旗还根据国内外毛绒线市场库存信息,向上海市物价局反映情况,申请降价处理毛绒线。物价局经过研究,同意削价。刘瑞旗当机立断,马上在报上登出消息,全毛绒线从每斤51.8元降至36元,混纺线从每斤30元降到23.8元。消息一传出,顾客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日销量猛增,不几天库存出清。与账面库存比较,利润减少10万元,同行中议论纷纷,员工也很难理解。刘瑞旗不动声色,根据销售动向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他又连下两着险棋,把回笼的百万元资金全部用来调进绒线的新品种、新花色。恒源祥绒线店立时换了一种景观:花团锦簇,琳琅满目,商店里人头攒动,抢着购买恒源祥绒线的景象。

连下两着险棋,不但没有减少国家损失,反而增加了盈利,促进了销售;同时给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恒源祥的名气又在上海复活了。

1990年,当别人对广告作用的认识尚处于朦胧状态的时候,恒源祥的家底也还相当薄的时候,刘瑞旗出奇制胜,筹集资金18万元做广告。这在当时的商业系统是绝无仅有的。从此之后,广告宣传费逐年增加,1991年33万元,1992年118万元,1993年418万元,1994年1103万元,1995年2000万元,1996年突破3000万元。这样连续几年在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黄金时间播放恒源祥绒线、羊毛衫的广告,使恒源祥走遍大江南北,进入寻常百姓家。广告费的投入,使恒源祥的无形资产不断升值,恒源祥这块金字招牌熠熠生辉,恒源祥的知名度,信誉度如日中天。

刘瑞旗是个永不满足现状的经营者,他认为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证明未来。作为一个经营者,应该设想在明天、在未来如何创造佳绩。

纯羊毛标志,是国际羊毛局的一个注册商标,用于纯羊毛产品。凡拥有该标志的产品就意味着必定是100%的纯羊毛制品,达到严格的国际质量标准。可是,纯羊毛标志,一般只发给生产厂家,国际羊毛局已对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放许可证,而对商店从未发放过。

刘瑞旗是个决心争世界第一的经营者,他就是想争这个第一。刚提出申请,便遭到国际羊毛局的否定,理由是没有这个先例,商店不能申请纯羊毛标志。刘瑞旗非要打破这个先例不可,人家认为刘瑞旗异想天开,而刘瑞旗倒认为这是理所当然。

于是,他精心整理恒源祥进料、生产、销售管理的全部资料。几上北京,到国际羊毛局派住北京的官员处进行游说,并请国际羊毛局派官员和专家到恒源祥进行实地考察。三番五次地申请,交涉,他锲而不舍的精神总算使他实现了愿望。1991年9月6日,国际羊毛局终于签发了给恒源祥绒线公司纯羊毛标志、羊毛混纺标志销售商执照。紧接着,恒源祥绒线公司又以100%的质量达标,进而获得国际羊毛局颁发的纯羊毛标志的生产执照。至此,恒源祥拥有了销售和生产两张纯羊毛标志执照,刘瑞旗终于梦想成真,争得一个国内国际绝无仅有的世界第一。

陈金义:用人格打造企业形象

修身作为一切管理的基础,就是对自己严格要求和自重。巩固自身的仁德和忠信来为自己获得威信,以此为自己的事业和管理服务。修己是自己内质的培育、修炼和加强,安人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则是其最终的目的。

古往今来,从天子直到平民,都应该以修养个人的善良品性为根本。个人善良本性败坏而却能把国家和社会的管理搞好,即本坏而末治,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应该怎样修养个人的善性呢?首先要修养孝行,其次要不断学习文化知识,充实自己。然后立志实行仁德,争取成为一名道德高尚的君子,一个完全的人,像一块纯洁无瑕的美玉,待价而沽。

长期以来,一个企业的目标被限制在为股东赚取更多的利润方面。其实,企业除了让股东分得更多的红利外,还培养了无数风云人物,运筹帷幄,研制、生产了很多新产品,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丰富了人民的生活,让多少百姓领得了工资,不需在街头游荡,也向国家上交了税收,使国家机器得以运转,人民可以在安宁的环境生产和生活,因此,企业的目标不仅仅是利润,它还有更广泛的目标即社会目标,那么,管理者也不仅仅是为老板打工,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雄才大略的唐太宗说: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这是我国传统的管理思想的发展,在《札记·大学》中有一句话: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如果古代的中国有企业,那么这句话就会变为家齐而后企兴,企兴而后国治。修身是齐家、兴企、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有很多企业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也,让人扼腕长叹;也还有不少企业,如日中天,是大家的榜样。有多少企业家们逐鹿商场,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镇静自若;也有多少企业一着不慎而全盘皆输。有的企业逆水行舟,终达目标;也有的企业在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顺境中,因没有看到暗礁而遇险。大浪淘沙,这样的活动怎能仅仅以打工、赚钱来概括,它又何尝不是人的修炼?

为了树立企业形象,金义集团总裁陈金义舍得投巨资。就拿金义公司那个商标图案来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