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谁与争锋:审视当代中国富豪的创富奥秘
12286700000049

第49章 、当代中国富豪愈来愈年轻(2)

第二,传统经营方式的限制。在过去,创业者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经营方式来经营自己的事业的,因而使自己的事业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例如,过去在工业中,创业者在设计、生产、销售等一系列过程中几乎完全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这种传统模式显然需要创业者付出很高的创业成本,使创业者的利润增长背上沉重的负担,并且创业者获取利润回报也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由此可见,工业中传统的经营方式的确限制了创业者迅速致富。其实,不仅工业如此,整个经济领域的各行各业的经营方式情况也大抵相似。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过去由于传播媒介技术不发达,因而极大地影响了大众传媒的魅力,进而使创业者在营销方面捉襟见肘,难有所为。这一切,决定了过去传统经营方式导致了创业者的两大不便:一是使创业成本比较高,二是使创业成功期限比较长。这一切,使创业者的迅速致富几乎成为泡影。

由此,我们也就从一个侧面理解了为什么过去百万富豪呈现老年化而非年轻化状态。

第三,信息闭塞的影响。我们知道,距离和时间常常决定经济发展的轮廓。交通运输的改进,使距离和时间对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消极作用大为减弱了。同时,人员、物资和信息的活动也由此而加快了。但是,在工商活动的这三个要素之中,只有一种可用技术和企业家精神的融合而导致瞬息千里的传输,这就是信息,而在爱因斯坦关于只有能(不是物质

)可用光速进行的假设被推翻以前,人和一切有形物质的体积和质量仍将是交通和传输中沉重的负担。因此,信息就担任了重要的角色。但是,进入20世纪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工商界人士相互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除了当面交谈以外,就是手写的书信往来。由于缺乏快速的、经常的、确实可靠的手段以收发讯息、订货、付款以及传输其他信息,商人和银行家都喜欢通过密切的个人关系来做生意。对当时的其他行业来说,情况也大致如此。尤其在工业中不仅要受到由于技术水平限制带来的通讯上不便的束缚,而且还要受到因市场或因手段贫乏和地理因素等造成的市场信息闭塞的限制。不言而喻,市场信息对工业企业往往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由此可知,信息闭塞的确极大地束缚了创业者的手脚。这对那些想迅速获得事业成功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年长的创业者可以利用自己的经验和自己的社会信息网来弥补信息闭塞带来的不利,而年轻的创业者对此却几乎毫无办法。从这个意义上讲,过去信息的闭塞也是造成百万富豪队伍老年化的社会根源之一。

从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造成百万富豪由老年化向年轻化转变的社会原因。这可以使年轻的创业者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从而为创业者添上一对奔向成功之路的翅膀。

新时代孕育着年轻富豪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惟经济时代,时代的变化给创业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年轻人更适合于在风浪中搏击,就像一个个冲浪选手,利用一个波浪去追逐更高的波浪。

1.经济动荡时代为年轻富豪的产生提供了机遇近20年来,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历史已经步入了经济动荡的时代。

动荡的时代是危险的时代,其最大的危险就是诱惑人们否认现实。不能正确认识现实的变化,就不能认识到动荡已使很多原有的机会变成了美丽的陷阱。但是,另一方面,动荡也必然产生许许多多新的机会。显然,这些新机会的出现是有很大的偶然性色彩的,成功地把握这些机会,不仅要求创业者具有一个有准备的头脑,而且要求创业者要有冒险精神,因为收益总是与风险结伴而行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创业者看准了机会,并不意味着他在把握机会时不用承担风险,相反,即使是创业者对机会进行了仔细而理智的剖析,他也不可能去消除风险。如果他不想承担风险,他只能选择放弃机会,碌碌无为。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每一个机会都伴随着更大的风险。能否把握住机会的关键也许并不在于是否有一个有准备的头脑,而在于是否有冒险精神。因为即使一个创业者看到了机会,但他不敢承担风险,这个机会对他又有什么意义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年轻人与年老者相比,在创业上更具有优势。因为年轻的创业者更富有激情,更富有冒险精神。在这个时代,也许年轻的创业者失败的绝对数比年老的创业者失败的绝对数要多,但成功的年轻人绝对数也同样多,因为更多的年轻人敢于承担风险,勇敢地走进创业的大潮。动荡

的时代里,经济环境对创业者来说充满了风险,但是动荡时代的发展同样需要创业者来推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动荡的时代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而由于动荡时代经济环境的风险性和年轻的创业者比年老的创业者更富有冒险精神,所以这些英雄大多由年轻的创业者来扮演。

动荡的时代是一个机会的时代,但机会与风险是共存的,并且一般来说,机会收益总是与风险成正比,也就是说,机会所带的预期收益越大,所承担的风险也越大。这无疑对创业者的胆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果不敢承担风险,同时也就意味着放弃了机会,所以根本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当然,这并不是说承担了风险,就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还要看创业者是否识别了真正的机会并及时把握住了机会。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那些有着超人胆识的创业者的每一次大手笔都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在中国的亿万元级富豪之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要数我们前面提到的李晓华了。他在香港建立了华达投资(集团)公司,自任董事长,投资香港房地产,并在亚洲、美洲、欧洲、拉丁美洲设立几十家分公司,经营日本进出口贸易,投资秘鲁、新加坡等地旅游业,经营阿根廷的鱼粉加工等。在大陆设有北京、天津、长春及青岛等地10家三资企业,总投资额达1000万美元,为国家、企业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李晓华的成功之道是六个字:勤奋、机遇、胆识。可见,李晓华能成就一番事业,机遇与胆识都是必备的要素。从李晓华在马来西亚的投资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两者的确相当重要。

诚然,有冒险精神,与无谓的冒险是两回事。机遇与深渊也许只有一步之遥,要化风险为成功,就必须进行扎实周密的调查,进行准确的市场预测。从吉林新星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傅伯涛带领员工创业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既敢于冒风险,又有扎实周密的调查、预测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

1994年,吉林新星药业有限公司成立,傅伯涛任总经理。傅伯涛曾于1987年被派到美国加州从事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研究。当时他的勤奋和聪颖引起了一家大公司的注意,力邀他加盟,许以高薪并帮其办理一切移居美国手续。这对许多人来说简直是梦寐以求的机会,而傅伯涛却拒绝了。傅伯涛心中想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吉林新星药业有限公司创业伊始,举步维艰。当时的药厂,只有针剂、提取两个车间,根本不能完成制药程序,必须再创建制药新车间。

创建一个新车间,要将上吨重的设备搬到二楼,而吊车又无法开进。面对这种情况,傅伯涛一咬牙,脱下西服赤膊上阵,和员工一起硬是凭力气搬动了这个庞然大物。建好车间,这只是准备了生产条件,但最具有决定性的步骤,是造好医药品种。

傅伯涛看中了浙江中医中药研究所研究成功的补钙新品种--司特立。这是一种含钙量高,吸收好,未见毒副作用的高效补钙剂,已被《美国药典》及《美国临床医生案头手册》收载及推荐。该种药适用范围广,儿童、孕妇及中老年均可,潜在市场很大。但另一方面,当时钙制药及补钙保健品市场已超饱和,各种钙类广告铺天盖地,竞争相当激烈。引进一个补钙新品种,能否后来居上,在原已饱和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对一个新企业来说,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一旦决策失误,便会全军覆没,有可能再无翻身机会,不仅仅断送企业的前途,同时也有可能葬送了个人的事业生涯。

当然,每个创业者都会明白,每次决策都会带有或大或小的风险。惧怕风险,就无法在商海中远航。冒风险是为了抓住机遇,而不是为了大出风头或寻求刺激。风险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也使很多人独领风骚。为此,傅伯涛心潮澎湃,下定决心要干成一番事业。只是,他更清楚,要想化风险为机遇,就要以最扎实周密的科学调查和预测为保证。为使市场调研准确无误,他曾以顾客的身份和药店店员交流,以患者的身份向医生请教。经过细致的调查,反馈回的信息证明了司特立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含钙量高、吸收率高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傅伯涛当即拍板,买断司特立。司特立钙片作为新星药业公司的拳头产品,终于帮助公司后来居上,力挫群雄,成为一个声名远扬的高新技术企业。

从李晓华和傅伯涛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出:动荡的时代是一个危险的时代,也是一个机会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创业者把握住了机会,成就了一番事业。

2.现代化经营方式,极易造就年轻富豪随着经济的发展,已有的经营方法在不断地趋向成熟与完善。

现代经营方式具有两大优点:首先,现代经营方法更加强调消费者利益。也就是说,现代经营强调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市场经济是消费者具有主权的经济,生产者与消费者相比,居于次要的地位,消费者决定购买哪种产品,直接关系到生产者的生存与发展。现代经营方法不同于传统经营方法,它是一种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服务的方法。现代经营方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这也是现代经营方法得以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其次,现代经营方法为创业者也提供了便利。现代经营方法为创业者迅速成功铺平了道路,现代经营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减轻了创业者的负担,无论是客户筹资、杠杆购买经营还是特许经营、直接邮购营销以及虚拟经营,都在不同方面减轻了创业者的创业成本,为创业者快速成功提供了捷径。

正因为现代经营方法为创业者在短期内获取成功创造了绝好的条件,所以,更多的年轻的创业者可以利用现代经营方法迅速致富,而不必利用传统方法通过长年累月慢慢积累熬到白发老翁才能成为百万巨富。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经营方法也是现代百万富豪年轻化的一个原因。

1.虚拟经营推进富豪年轻化近几年来,西方企业界的经营新策略层出不穷,各种经营新方法竞相亮相,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新热潮。最近,一种新的经营方法--虚拟经营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管理专家信奉为当今信息时代企业制胜的有力武器,一股日渐猛烈的虚拟经营的浪潮正在冲击着越来越多的行业。

那么何谓虚拟经营呢?虚拟经营的基本含义就是以各种方式借用外力,如购买、联合、兼并、外包等,对企业外部的资源优势进行整合,实现聚变,创造出超常的竞争优势。在这种经营模式中,企业可以获得诸如设计、生产、营销等具体的功能,但却不一定拥有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实体组织,它可以通过外部力量来实现上述功能。由此可见,虚拟经营的确是一种不同于常规的经营方法,它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在于突破企业有形的界限,弱化具体的组织结构形成,达到全方位借用外力的效果。在虚拟经营思想的指导下,企业的经营视野大大拓宽,资源运筹的外延也从企业内部伸展到外部,极大地拓展了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范畴,从而可以使各种优势互相集成,发挥出协同效应,催生出更加强大的综合优势,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那么虚拟经营对创业者来说有什么意义呢?无疑,虚拟经营给创业者带来了福音,因为利用虚拟经营这种方式,可借助外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并且可以大大缩小自己成功所需的时间。可以说,虚拟经营为创业者在短期内取得成功提供了捷径。对于年轻的创业者来说,完全可以利用这种经营方法,在较短时期内获得成功,而不必依靠长年累月慢慢积累致富。

从这个意义上说,虚拟经营会造就一批年轻富有者。

红桃K产品在发展的过程中,靠虚拟经营使几位年轻书生一跃成为百万富翁。

1994年7月,纯天然、高品位、新感受的治疗和防治缺铁性贫血的最佳产品--红桃K

生血剂哇哇坠地,它以补血快、稳定性好、疗效客观可测的显著功效,加以强大的广告攻势,成为中国市场上最成功的速成品牌。因此,它一出生便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高科技项目,开保健药品入选之先河,并拨款予以推广。当年还获得国家科委94中国科技新产品名优产品金奖与首届中国亿万消费者信得过产品金奖及第四届汉货精品。当年,红桃K集团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1995年达2.12亿元,1996年达6.75亿元,1997年月销售额就达2亿多元。另外,在1997年,经国家级评估师评估,红桃K集团整体无形资产达26.5亿元。目前,红桃K集团在国内拥有1200多家连销销售公司,且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及马来西亚等境外设有公司或办事处,在武汉则投资兴建了350亩符合GMP标准的中国一流药业基地,形成了产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的特大型企业格局。另外,红桃K集团88%以上的员工具有大学以上学历,平均年龄只有26岁,红桃K可谓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大企业。那么,红桃K为何能凭一群年轻人获如此跳跃式的发展呢?原因也在于它采取了虚拟经营策略。

1989年,谢圣明、黄立平、刘朝胜等几个刚走出象牙塔的年轻书生,怀着共同的憧憬与追求在武汉组建了青年心理咨询研究所,继而把创业的目光投向了出书、办杂志、开办心理咨询等文化产业,其间品尝到了不少商海弄潮的酸甜,更坚定了他们立业的信念。而后,适值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三个有利于擦亮了儒商们的双眼,使他们移情于生物工程产业。于是第二年红桃K集团的创业者们开始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壮着胆子过河,花50万元买了一个想法,这便是对武汉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的近2000多项科研成果、专利技术、产品构想进行立项和筛选后,根据市场调研并经过充分论证,选择了卟啉铁补血强化剂,也就是如今红遍神州的红桃K进行项目攻关,通过无数次试验,终于成功地攻破了这一世界性难题,并一跃成为第三代利用高科技生物工程技术制成的生物功能保健食品中的大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