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谁与争锋:审视当代中国富豪的创富奥秘
12286700000017

第17章 、用苦心+实干夯实成功创富的基石(2)

古有乱世出英雄之说,历史上几乎所有的英雄豪杰都涌现在暴风骤雨的时代。大凡杰出的人物,都出生在重重的磨难里,产生在十分恶劣的人生境况之下。在阳光和煦的温柔之乡,在充满欢歌笑语的杯盏之下,在醉生梦死的享乐之中,断不可能陶冶出杰出的企业家。

人生的风雨是立世的训喻,恶劣的境遇是人生的老师。

杰出的企业家大多出生于困厄之家,其杰出的成就也大多伴随着险恶的人生。〖HT5F南方集团总裁孙甚林是在1989年从重庆市手表厂辞掉厂长一职下海的,带着向台湾舅舅借的5万美元和亲友借的一笔钱凑成50万元办了南方汽配有限公司,如同所有的创业者一样,孙甚林尝尽了酸甜苦辣,既是总经理,却又集搬运工、保管员、采购员等于一身,但在四川广播大学学的机械工艺专业使他对汽车情有独钟。天生富有寻找商机的头脑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使他在汽车、摩托车配件领域内做得颇为得心应手,也积累了上千万元的资本,为在恰当的时机进军房地产业打下了基础。

如此卖命创业创造了如此多财富的孙甚林,对个人消费又是持怎样的观点呢?

孙甚林幽默地指着当时在场的许多人说:你看,在这里,有的人只穿一件衬衫,有的则穿西装,我总不能披个裘皮大衣吧?

生活中的孙甚林极尽节俭,一家3口人,一个月的开支不超过1000元,这简直是一个再也普通不过的寻常人家的生活。孙甚林说他最喜欢吃的就是重庆的小面,在公司上班,中午除了套餐就是一碗2两小面,早餐一杯牛奶,两个鸡蛋,只有晚餐有时因为应酬而在外面吃饭,但统计下来,一年进万豪、扬子江之类的大酒店也就各一二次,这些都是因为有重要的客人而不可避免的需要。

孙甚林爱好交友,他的朋友不受职业的限制,只要有共同的谈话话题,共同的志向,不管你在哪个领域干何种层次的工作,他都愿意与之成为朋友。

其实,孙甚林的节俭,还有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消费,他把自己全部的时间(除了春节可带上家人到别处休闲10天)都扑在了工作上,这不,他当选为《福布斯》

中国大陆2001年百位富豪企业家之后,工作的压力又要为他省钱了。

现在,孙甚林仍住在一间与一个有着5.1亿元身价的富豪不太般配的简陋办公室里。

突破困境,勇攀财富高峰

常言道:烈火炼真金,艰难识英雄。只有披荆斩棘才能采摘成功的鲜花。面对困境,不被眼前的迷雾所吓倒,在困境中冷静分析,捕捉战机,确定新的发展战略,必会绝处逢生,再创高峰。

商海搏击,勇者为王。突破困境,成功创富,需要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百万富豪的传奇经历中,这一点似乎已成规律。

置之死地而后生,不仅要靠外在机遇,更注重创业者的能动发挥。要求百万富豪们有战略家的眼光,发明家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家的灵感。在商品经济的汪洋大海,免不了会有激流和暗礁,谁能从绝境中看到机遇和希望,谁就能在神秘的大海里自由航行。

《孙子兵法》曰: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逆境、绝境都有其两重性:可以征服意志薄弱者,也可以被毅力超群者征服。许多优秀的企业家乐于找难,敢于迎难,不怕解难,主动投之亡地,然后与难决一死战,以获取征服者的王冠,以开拓一片新天地。他们是创业的楷模,亦是真正的企业家的本质使然。

我们在深入探讨一些的当代富豪的经营过程,不难从中发现,促使他们取得成功任务的金科玉律共有五项:①勇于挑战。②激发共同的远景。③使他人有能力。④以身作则。⑤鼓舞人心。

从这五大金科玉律中,我们得以窥见一个个有关平凡人如何达成非凡事业的故事。这些事迹可以为我们生动地描绘出百万富豪的典范,及赋予企业家独特的特质及风格。而其实践的方法,并不是经营上明星人物的专利私产,不但经得起时间考验,而且人人可用,任何经营者只要敢于迎接挑战,加以充分发挥,就可以获得成功。

格兰仕以前是一家羽绒制品厂,梁庆德接手后,该厂完全是一个无资金、无厂房、无设备的三无企业,当时,他们基本上是用肩挑手提的方法擦洗鸡毛、鸭毛用的滤清池,用土办法上马制作机器设备。当时,大家都一起抬钢架,扛水泥,打木桩,一门心思扑在工地上。

没有技术,就边干边学,组织人员开展攻关,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日以继夜地工作。渴了,喝几口生水;饿了,吃几口冷饭;累得实在受不住了,就靠在机器上打个盹。就这样,一家手工洗鸡毛、鸭毛做鸡毛帚、鸡毛扇的桂洲羽绒制品厂终于试产成功了。

羽绒厂投产后,梁庆德心里的压力很大,当时就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干出名堂来,要对得住一起创业的父老乡亲们。就这样,有时外出办事,误了回来的班车,只好步行几十里路赶回来;有时上下班没有了渡船,也只好泅水来回。可以说,完全是靠当时自己的努力拼搏和惊人毅力,才使得企业摆脱了原始困境,从最初的鸡毛帚、鸡毛扇发展到加工出了高档的羽绒制品,形成了初步的资金积累。1979年,实现产值46.81万元,创利润3.68万元,此时,也算是他们掘到了第一桶金。

格兰仕在创业过程中,也遭遇过危机。

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经济风云变幻,中国的轻纺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以格兰仕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市场危机之中。但通过这场危机,梁庆德意识到了,没有一批高层次的管理人员,格兰仕就无法越过市场危机,企业也就无法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所以从那以后,格兰仕就提出了全面实行以人为本的战略方针。

一个企业成长的历史,也就是一部企业家品尝酸甜苦辣的历史,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家都不得不忍受各种各样的煎熬。梁庆德也不例外,也遭遇过困境,他说:经营企业,确实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酸甜苦辣,基本上天天都会碰到,太多了。

我印象最深的恐怕应该是1994年,珠江三角洲遭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洪灾,一夜之间格兰仕厂区一片汪洋,整个厂区水深2.8米,上千万元的高精密电机连续被水浸泡后几乎成了废铜烂铁,数千万元的羽绒被、床上用品、服装和各种原料被洪水无情地吞噬,直接损失达1亿多元。这场洪水持续了半个月之久,留给格兰仕厂区近50厘米深的污泥和积水。面对这种惨不忍睹的景象,看着辛辛苦苦十几年创下的家业就这样被淹在洪水里,当时许多人都流下了痛心的泪。

梁庆德当时就对员工们说:要走的,马上清算工资,并发给路费;愿留者,欢迎,原工资一分不少,免费食宿,全面投入抗洪救灾。令梁庆德欣慰的是面对这种情景没有一个人离开格兰仕。

如今,德叔(亲近的人都如此称呼他)的儿子早已成人,但岁月并没有抹去他儿时的记忆,那些朋友、那些江水、那些春天、那些眼泪,连同那许多被现实摧折的构想,无不引来他对生命的怀念和友情的珍视。

翻开梁庆德的简历,我们就会发现,这位全国优秀企业家脚踏实地走向人生与事业顶峰的脚步是如此厚重,以至于你不得不在内心深处油然而生一份对奉献者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