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飞翔的懒蚂蚁
12281300000005

第5章 创新素质:懒蚂蚁企业家的特质(2)

21世纪,新时代与新市场客观地要求企业家必须义无反顾地去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必须在挑战面前作出创新的抉择。这其中,困难的不是创新本身,而是企业家能否做到比别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而更快地行动,更早地抓住机遇。可以说,高瞻远瞩是当今这个时代对企业家提出的必备的创新素质要求。一个没有前瞻意识的企业经营者,不仅无法领导企业的创新活动,更难以带领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经济大潮中扬帆前进。美国土木建筑大王比达·吉威特是一个依靠预见能力获得成功的典范。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比达·吉威特对于每十年来临一次的时代新浪潮,都能十分准确地把握,并抓住时机,与自己的事业相联系,从而获得新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在大多数土木建筑业者几乎无事可做时,比达·吉威特却预先觉察到公共投资的复活,事先做好了准备;40年代,比达·吉威特又敏锐地注意到有关军事方面的工程,尤其是空军基地的建设规模将扩大;50年代,在观察和分析了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比达·吉威特预见高速公路以及导弹基地建设时代即将来临;60年代,比达·吉威特看到美国交通面临一些问题,又超前地预见到都市交通网将得到飞速发展。就是依靠能事先把握住因时代潮流所趋而来临的建设需要,比达·吉威特多次抓住最好的时机扩大了自己的企业规模,最终使自己事业欣欣向荣。香港“诚德电讯集团”的董事长、誉满全球的“室内无线电话擂主”梁理文,起初经营假发。当他在假发生意上兴旺之时,有一次到美国考察商务时发现牛仔裤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他敏锐地觉察出假发必将盛极而衰:牛仔裤崇尚自然,无拘无束,而假发则将在重大活动中成为礼服的搭配物。如果头戴假发而身穿牛仔裤,则会被人们耻笑。这预示着假发必将缩小市场。从牛仔裤的兴盛到假发的必然衰落,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一般人难以觉察的,可梁理文看到了这一点,不久,假发市场果然大滑坡,及时转向的梁理文避免了一次大损失。这以后,梁理文有一次上街闲逛,无意中看见了别人手上的电子表,他不惜以400美元的高价软缠硬磨地买下,当机立断从美国返回香港生产和销售这种当时尚未在香港流行的高科技产品。面对日本电子表独霸香港市场的局面,梁理文经过观察和分析,发现了日本电子表外型较笨、寿命较短的工艺缺陷,研究出仅有四毫米厚的超薄型手表,迅速得到了美国商人的青睐。他的“诚信电子厂”的超薄型电子表成本仅3.5美元,售价却高达47美元。如果在现有的利益上驻足和享受,如果没有敏锐的洞察力,梁理文的事业转向决不可能步步成功。毫无疑问,是超人的远见卓识直接造就了辉煌的香港“诚德电讯集团”。正如没有空中楼阁、沙滩城堡一样,任何高屋建瓴的眼光都需要踏实的基本功。作为中国杰出企业家之一的吴志剑每每靠超前意识和高屋建瓴的眼光获得成功,更是印证了这个普通而浅显的道理。深圳政华集团总裁吴志剑,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当过警卫员,写过剧本。1985年2月开始下海,先后办养鸡场、混凝土预制板厂、文化俱乐部、电子管厂、食品厂,均相继失败。1985年秋来到深圳,开始仅承包了小商店,此后一发而不可收,办起内贸公司、外贸公司、印刷厂、出租汽车公司。到1995年已经形成拥有下属公司几十家,总资产28亿元的政华集团公司。吴志剑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他的超前意识。他的超前意识是由丰厚的知识基础而产生的科学的观察力、判断力与宏观把握能力,这一切构成他特有的商业眼光。吴志剑特别善于从纷纭复杂的信息中分析出短期内与将来的市场变化,并预先采取相应的措施。1985年底初到深圳时,吴志剑就是靠家电发家的,到了1987年,家电与电子产品热销,全国的势头一片大好。而此时的吴志剑却出人意料地转向了!吴志剑的理由是:改革开放虽然使广大群众的生活明显提高,可家电毕竟是高档消费品,买得起的人只是少数,再加上家电不是短程消费品,购买势头不久将减退。而且当时经营家电者鱼龙混杂,容易受骗,况且自己的成本不能与对手相比。正是充分地估量了自己的实力与当时的形势,吴志剑预先实行多种经营,他从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出发,提出了向深层发展的经营方向。不久,他办起了深圳政大食品加工厂、深圳德泰华真皮精制有限公司,在家乡湖南常德办起了常德真皮加工厂,在广东湛江与人合资办了名为“水晶宫”的大酒楼。成立了“政华常德分公司”,负责组织内地农副产品出口,开发内地资源及进一步引进外资与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业务。这样的大规模行动使得政华集团的经营实力也上了档次。但是,吴志剑并没有就此满足,他捕捉到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国内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家电和电子工业面临着严重的原料短缺问题,其中敷铜板的需求量尤其巨大,而同期国际上的敷铜板还供不应求。在经过仔细而周密的市场调查与分析之后,吴志剑的脑海中形成了国际形势--国情需要--市场需要--发展需要的鲜明逻辑,毅然投资兴办敷铜板生产厂。一位从上海请来的敷铜板专家看着崭新的敷铜板厂发出了深切的感慨:“从60年代起,我就呼吁中国要有自己的一流的大型敷铜板厂,千呼万唤了20年,直到今天才实现了我这一夙愿。吴总裁,你有胆识,有眼光,中国实在需要你这样的实业家。”没有远见和卓识,走一步看一步的企业,绝不会走得很远。吴志剑没有就此止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他又投身房地产等多种行业,迅速扩大了政华公司的实力,他要向成为世界一百位著名企业家的目标奋斗。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是世界通信工业领域著名的大公司,主要生产用于公用或私人通信网的先进无线和有线通信系统及其产品。该公司还是世界军用电子产品的重要生产厂家,其规模目前已经扩展到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爱立信如何能走到这一步呢?其经营之道第一条就是:高瞻远瞩,时刻注意市场对质量要求的变化,及早采取措施,改进质量。而这种高瞻远瞩又取决于爱立信企业经营者对员工分工的策略上。主要表现在重视培养员工踏实的基本功,平均每六人中就有一个人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并且在经费上也偏重研究和开发。爱立信的这种远见卓识来源于他们对自己产品及产品质量的准确认识。他们认为,地球上任何人都离不开通信工具,而今天通信技术的发展超过了任何一个时代。如果说质量是竞争的重要武器,那么技术就是质量提高的关键。爱立信公司1990年的研究和开发费用为8.4亿美元,占销售额的11%;1991年,用于研究和开发的费用达12.1亿美元,占销售额的15%.如果包括为特别市场需求而研制的系统和产品费用在内的技术开发费用,1990年达到13.5亿美元,占销售额的17%;1991年达到17.7亿美元,占销售额的23%.这样敢于在研究和开发上投资的长远商业眼光,使得爱立信至今立于不败之地。从上述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企业家的高瞻远瞩不仅是对时间的预见,也是对空间的预见。企业创新的成功,企业发展的成功,无不得益于企业家对市场前景时空的把握以及全面的分析,得益于在市场行为中见人之所未见、敢为人先的决策能力。其实,在今天的市场中,每个企业经营者时常面临的是同等的条件,同样的时机,那些经营创新成功的企业经营者,只不过多些远见与前瞻,少些目光短浅与急功近利而已。可见,高瞻远瞩应是所有企业经营者们追求的一种创新素质。

三、敢为人先,敢冒风险。

竞争是人类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形式和手段,也是整个社会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敢为人先是懒蚂蚁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必然要求。有了争先的意识和品质,懒蚂蚁企业家领导的创新经营才能表现出竞争的魅力和超前的胜机。

1.敢为人先是企业家创新的心理品质。

竞争意识其实是市场意识的一种必然衍生物,走向市场的企业必然要面对竞争。作为企业带头人的企业家,如果心理上缺乏准备,意识上认识不足,就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只有心中时刻铭记竞争,心里十分明白竞争,心底彻底领悟竞争,才能在经营创新上有所作为,才能带领企业在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懒蚂蚁企业家正是把敢为人先作为自己不断创新的激励动机。台湾著名的宏基电脑公司创业时仅有七人,如今成为全球第七大个人电脑公司,年营业额达到1500亿新台币。作为一个大型企业的经营者的施振荣,坚持以“挑战困难,突破‘瓶颈’,创造价值”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施振荣认为:无论是人生、社会,乃至企业的生产线,突破“瓶颈”才能达到最佳效益,而要突破“瓶颈”必须挑战困难,勇于竞争,在关键时刻敢于冒险,善于抓住机遇。在遭遇失败时要顽强,在遇到挫折时要心理稳定,沉得住气,同时讲究策略,这样才能最终走向成功。施振荣的哲学正是一种挑战的哲学,一种竞争的哲学。所以,现代企业的经营者实在需要培养这样的竞争意识,并将这种意识时刻驻足心底。竞争往往是对机遇的竞争,在时空上抓住先机,往往领先对手获得市场。机遇的竞争最需要的就是时刻在心底确立机遇意识,即使在企业兴旺时,企业经营者也不能丝毫放松对自己机遇意识的培养,否则很容易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落伍甚至破产。美国玻璃界的三巨头之一--美国克林登玻璃事业公司总裁是一位敢于也善于抓住机遇的高手。在1963年的一次公司高层领导会议上,讨论要不要研究开发并进行生产彩色电视机用的显像管的问题。由于当时的竞争对手爱恩斯·尹利纳公司对此也犹豫不决,加上此项研究需要较高的费用,会上有一些董事不同意开发。主要理由是承担的风险过高。夏摩礼·赫顿·杰尼尔力排众议宣布:“如果我们现在舍不得花钱,转眼之间我们便会落在人家后面了,我们必须立即拨款2000万美元研究开发彩色显像管!”这笔巨资没有白费,彩色显像管后来成为克林登公司的主要创收项目,他们的彩色显像管以151美元的价格专门供应RCA.更重要的是,彩色显像管的生产丰富和完善了克林登公司的玻璃系列制品,增加了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这里,是无时不忘机遇的心理素质使夏摩礼·赫顿·杰尼尔抓住了机遇,使企业获得了先机。无疑,企业家的这种在竞争中抓住机遇的意识源于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敢为人先的魅力,没有在竞争中争取获胜的思想准备和心理素质,就不能及时地抓住稍纵即逝的商业良机,更谈何经营创新呢!

2.创新经营就是要为人之未曾为。

敢于为人之未曾为,这本身即是一种成功经营创新的气度。当今世界,技术革新一日千里,市场环境千变万化,迫使千百万懒蚂蚁企业家时刻准备着,要有过人的胆识和魄力,为人之未曾为,行人之未曾行。今天的市场竞争最为激烈,在市场欲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走人之未曾为之路。1995年我国摩托车产量达到了783万台,市场开始出现供大于求,摩托车市场由此进入买方市场。在这个时候进军摩托车行业而且将来能闯出一条新路,是不可思议的。宗申集团创立的1996年,摩托车行业爆发了规模空前的价格大战,价格呈10%、20%、30%阶梯式下降,全行业利润下滑,就连许多老牌企业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宗申集团老总左宗申清楚地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无论如何,宗申集团都应该“走出困境、走向希望”,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把容易的’死‘留给别人,把艰难的’活‘留给自己。”宗申集团向市场推出的“宗申”牌系列摩托车如何能撑起一片新天地?左宗申对市场作了深刻的剖析,他认为产销失衡就要求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打开市场之门,而且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感召力方面寻找突破点。同时,建立和扩大自己的销售网点,彻底改变以往传统的营销方式,成为宗申集团的创新之路。“只有建立长期稳固的厂商联合体,把销售商的利益放在首位,摆正位置,实行’一地一车一时一商一策‘的战术和差异化销售,才能增强产品竞争的灵活性。”左宗申说。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宗申集团也积极调整市场拓展战略,集中精力开辟和巩固农村市场,并把眼光瞄向海外,对全球市场进行细分,重点开辟发展中国市场,加大产品出口力度。这些措施很快就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据了解,宗申集团从1996年起步,连续3年产销量以倍速递增,到1999年,集团全年产销量是1996年的20倍,实现产值20余亿元,一跃跨入全国摩托车行业前五名,用3年的时间走完了摩托车企业8年的路程。在2000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排名中,宗申集团位居第11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往往是那些具有求新图变精神、敢于创新的人才能从惊涛骇浪中脱颖而出,成为激烈竞争中的胜利者。勇于叛逆,求异创新,是创业者的经营之魂,也是懒蚂蚁企业家成功的法宝。请记住:机遇并不主要存在于物质之中,而是存在于思想之中,即存在于各种主意及其实施之中。正是它们,将无知的人看来毫无用处的东西变为有价值的东西。

3.争先赢得新市场,冒险发现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