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飞翔的懒蚂蚁
12281300000027

第27章 情感经营:企业经营理念的革命(3)

(5)进取心激励进取心激励是指创造条件、机会、满足员工努力向上的进取心的一种激励。员工随着思想觉悟的提高,劳动竞赛的开展,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创新,均有一股强烈的进取心,要求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因此,管理者就要努力创造条件,适时给予员工在职学习的机会,如自办中专、大学等。目前,日本的一些大型公司均自办大学,如松下电器工学院、丰田工业大学等。这种自办大学培养的人才,可弥补正规大学毕业生实际经验不足之弱点。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员工培训已从过去一般的技术和专业训练,发展到综合技术训练,需要职工开发四方面的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提高产品质量的能力;开发新产品能力和扩大市场销售的能力。现在日本对员工培训又提出了新的目标,即加强“国际化”的培训,要员工掌握外语和处理国际经济事务的能力。日本公司这样做,既满足了员工进取心的要求,又适应了公司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6)正强化激励正强化激励就是通过表扬与奖励,充分肯定员工的正确行为,使之巩固和发扬。经营管理者在任何员工有进步时,就应鼓励;作出成绩时,就应表扬;有所贡献时,就应奖励。对后进员工不应歧视,而要重视其点滴进步,促进其向先进转化。

(7)集体荣誉激励集体荣誉激励即有目的地运用授予集体荣誉的办法,培养员工的集体意识,激发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与集体的关系,自觉为维护和争取共同事业的成就而努力工作。一般地说,人们都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只要激励得法,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我是一个先进公司的一员,我的一举一动都要维护集体的名誉;我是“信得过”班组的成员,我的产品质量就决不能马虎等,这些都是集体荣誉在起作用的结果。重视培养员工的集体荣誉感,这在日本一些颇有名气的公司就做得相当出色。松下电器公司有公司歌曲和价值规范,每天早晨八点,员工一起背诵价值规范,一起唱歌,颇像原始公社中盛行的“部落行为”。

该公司的老板认为:这样做可在公司内造就一种聚合力,将全公司几万职工融为一体。成功的企业善于运用各种方式激励员工,以达到企业内部团结和进取。这样可以形成一种公司即是一个大家庭氛围,每个员工都是其中的一员,惟有所有的人团结一致,才能使大家庭更团结的理念。企业越成功,每个员工才能更成功。

4.以温暖关爱员工的生活。

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以人为本”,以感情需要为出发点,所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关爱每个员工的生活,给员工营造一种“大家庭”式的环境,对企业发展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在企业中,创造温暖人心的家庭气氛是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它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因为任何人都愿意在温暖如家的气氛中工作。创造这种温暖如家的气氛,关键在于企业的经营者对下属要体贴入微,相濡以沫,关爱员工的生活。日本的企业非常注重内部关系的融洽,注重形成企业内部的家庭气氛。他们努力把企业办成一个大家庭,建立起情感维系的纽带,如员工过生日、结婚、生子、乔迁、晋升、受奖等都给予特别的祝贺,增加福利项目等。这些都使员工产生这样的一种感觉:企业就是自己的家,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在婚姻家庭观念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长期以来仍在日本社会占着统治地位。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不断的开放化,日本青年在择偶上,有许多都是通过自由恋爱而结合的。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因种种原因存在着婚姻困难,各企业中都存在着为数不少的大龄男女。怎样更好地解决这些人的个人问题实际上也成为企业管理人员所重视的问题。在日本,一些企业组织乐于做红娘,承担了媒人的职责,主动为属下的员工促成好事。他们与美国公司不同,日本公司鼓励本公司男女员工结婚。他们认为,在同一公司里,妻子了解丈夫的工作,丈夫有时迟归,妻子也不会怀疑丈夫有外遇,反而因了解丈夫的工作,会更加温柔地体贴照顾丈夫。因此,很多公司指定职工做红娘,或在公司集体内部,或在员工亲戚朋友中物色对象。有的公司还干脆成立了专门的婚姻介绍机构,如著名的三菱集团成立了一个名叫“钻石家庭俱乐部”,实质是婚姻介绍所。日本企业之所以热衷于为职工当红娘,是考虑这种做法最终会给自己带来莫大的利益。他们认为,本企业员工做王老五的时间太长,会情绪低落,影响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改善这种状况。还有的企业喜欢指派未婚职员到国外工作,以免他们因寂寞惹事生非。大多数公司都希望做妻子的结婚后不再工作,在家做贤妻良母,使丈夫抛却后顾之忧,全力以赴投身工作。这样,既提高了丈夫的工作效率,又可将妻子留下的空缺让给新人。所以,此乃一举多得的好事。企业关注员工个人生活(婚姻)问题并采取实际措施,也有着良好的心理效应。首先,关心员工个人婚姻,是企业组织情感经营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助于形成亲密和谐的内在环境。现代管理的主体是人,能最有效、最充分地实现对人的尊重、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企业,才是真正成功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才可能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关心下属的生活疾苦,包括个人婚姻,这种以爱心换爱心的感情投资,将换来员工对企业更为深厚的爱意。其次,关心员工个人婚姻,是对员工心理的良性控制,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心理学认为,对婚姻生活的需要,是人类最自然的心态,是人的基本生理和心理需求。一个人在这方面若长期得不到满足,会造成消极、低落的心情,并对个人的行为产生负作用。一个人长期如此,情绪低落,不仅影响个人,对企业内部人际关系亦有影响。企业真诚地关怀大龄男女员工,并切实解决他们的问题,可以激发他们的潜在积极性,以更充沛的精力和积极的创造力致力于企业的事业。内部关系,贵在人和。创造企业中的家庭气氛,使员工感到家庭般的欢乐和温暖,是企业“人和”的最高境界。家庭气氛所产生的归属感是强烈的,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的产生与家庭气氛密切相关。家庭气氛换来的是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信赖以及由此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而最后“产出”的当然是丰硕的物质成果。

三、情感营销:销售企业的影响力。

情感营销是现代企业获得市场青睐、扩大企业影响力的重要法宝。它要求经营者通过情真意切的服务营造出一个能打动顾客的良好氛围,将企业的感情投注到更多的顾客心中。最终不但使顾客成为购买者,而且成为产品的忠实维护者。

1.情真意切:从情感上赢得顾客。

作为一个企业,要想顺利销售自己的产品,就必须要从感情上赢得顾客。现在,不少企业常常报怨销售竞争太激烈。其实,企业要想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得以兴旺发达,除了在商品品种、质量、包装等方面胜人一筹外,还必须研究促销策略。而情感营销正是现代企业营销成功的最新法宝。它具有神奇功效,可以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所谓情感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想方设法加强与消费者的感情交流,别出心裁地为顾客提供热情、亲切、周到、高效、完善的特色服务,让顾客买商品买到满意,买到乐趣,不仅在物质享受上得到满足,而且在精神享受上也得到满足。情感营销不是仅凭服务小姐的微笑,简单的送货上门服务、维修和退换商品就能达到的,它要求经营者通过情真意切的服务方式营造出调动顾客情感神经的氛围,引起感情共鸣,以打动消费者,吸引消费者。企业为从感情上与顾客获得沟通,还要加强对自己产品感情特色的宣传,创造出能激发消费者情感的广告词。如台湾星辰表利用母亲节大做广告,他们的广告词是:“妈妈以时间换取我的成长,她那推动摇篮的手就是统治世界的手,也是最舍不得享受的手。在母亲节里,向伟大的母亲致敬,别再让妈妈的手空着,欢迎子女陪同母亲选购星辰表,送给母亲一份意外的惊喜。”看到这样的广告词,还有哪一位热爱母亲的儿女不动心呢?企业的产品是面对市场、面对消费者的,企业营销目的的最终实现,必须依靠消费者购买。而让消费者购买,必须做广告让消费者了解你的产品。但怎样做广告,大有学问。广告要做得好,达到促销目的,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广告要做得适度,名副其实,使用户认为这个企业实事求是,是可以信赖的;二是广告也要做得艺术,富有人情味。消费者是一个既需要购买商品或服务又有感情需求的消费者,但平时各类广告的“轰炸”已使他们对广告产生了抵触情绪,这也主要是因为我们大量的商品广告大多以销售者为中心,完全为了推销商品而对消费者采取大量的广告轰炸而引起的。而情感性广告,蕴含着浓浓的人情味,往往在消费者心里与原有的价值观念产生共鸣,有一种对某种东西久违了的感觉,也就自然融解了消费者对广告的本能抵触。同时由于产品广告富含人情味,使得产品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不再是冷冰冰的实物,而是蕴含了人类丰富的感情特别是友爱等真善美感情的产品。这样,产品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也陡然上升。在经营中要进行情感投入与产出。企业要靠市场生存,而市场就是由许许多多的消费者所组成的。企业要长期稳定地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和千千万万的消费者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正如企业有经营顺境的时候,也有处于经营逆境的时候,千千万万的消费者由于种种原因也有处于顺境和逆境的时候,消费者在处于逆境时特别需要别人的帮助。常言道:逆境现真情,逆境出真知。在逆境下给别人的帮助人家往往是铭记在心,永远不忘的。而消费者是真真切切的人,在有物质需求的时候,同样还有精神需求和感情需求。在消费者处于逆境时,如果企业可以伸出温暖的手去帮助消费者一把,往往能深深地感动消费者,将来消费者走出逆境的时候,自然会对曾帮助过自己的企业深怀敬意,一定会给予充分的回报。对于经营中的企业,要善于关心和关注消费者的困难,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要注重售后服务,以此作为感情投资的延续。“本店出售商品,犹如父母欲嫁其女。”这是国外一个很有名的广告。许多有成效的企业经营者极为推崇这一经营观念。松下幸之助就是其中之一。松下幸之助在他的一本书中写道:“到了结婚年龄,有许多父母就得把女儿嫁出。眼看着从小费尽心血养育长大的可爱的女儿,已经成年而将自立,在他们心中,必然有不愿女儿离开的寂寞感,愿她得到新姻亲的喜欢以及但愿她永远幸福之类的感触交织在一起。”“在女儿出嫁之后,则会随时关心她婚后的生活是否美满。他们担心:是否对方的家人会喜欢她?女儿是否精神饱满地做事?这大概就是一般父母的心态。”话锋一转,松下幸之助又谈起做买卖:“对买卖来说也是一样,每天经手的商品,就像自己多年来费尽心血养育的女儿。顾客购买商品,就等于娶了自己的女儿,因此商品与顾客之间,就成了姻亲,如果能这样,那么自然就会关心顾客的需要,会重视商品是否合顾客的心意。因此,必然会对出售的商品产生关切,例如会想到:’顾客使用后是否觉得满意?‘’到底有没有发生故障?‘甚至’我既然到了这附近,干脆就去听听他们的意见吧!‘这跟嫁了女儿还依依不舍的心情是一样的。”他接着写道:“如果每天都能抱着这种态度做买卖,就能跟顾客建立超越买卖关系的相互信赖的亲情感。一旦达到这种亲情程度,必会受到顾客的欢迎,进而使生意日益兴隆。”松下幸之助这一番话,体现了强烈的公共关系意识。企业要有良好的公共关系,必须与顾客建立一种永久而又稳定的亲情关系,这需要企业经营者在对顾客服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售前、售中、售后的各个环节中均能注入真诚、服务、合作、尊重等公共关系职业意识,并把对顾客关系的处理作为企业组织公共关系的一项最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尤其是在商品销售出之后。在许多情况下,一般的企业或商店都对售前、售中服务做得较好,而商品一经售出,就冷淡或是忽略许多。甚至有些商店打出“货物一经售出,概不退换”的招牌,实际上是对顾客的不负责,也同时体现了商店或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对自己的产品不自信、不爱护。这样就失去了亲情感,无法赢得顾客的信赖。

2.服务产品化:企业营销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