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科技原拟2000年6月在创业板上市,因市况差而押后。其后,证监会明文规定,不允许A股公司分拆上创业板。当时业内人士认为,同仁堂和记的成立很可能是担心上市受阻,双方另谋的出路。同仁堂科技因获准在证监会下文之前于当年10月31日顺利登陆香港创业板,成为首家由A股分拆而来的创业板公司。
2002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为同仁堂制定了10年发展战略,计划利用3~5年时间建立并完善国内、国际销售网络,国内建500家连锁药店,海外建100家连锁药店,实现销售50亿元,初步形成跨国公司的框架;利用5~10年时间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实现销售总额200亿元,使同仁堂中医药集团成为国际传统医药的知名企业。而李嘉诚迈入“大宅门”同仁堂,就成为一个极其自然的选择。一个是创建于清朝康熙年间闻名遐迩的中药老字号,一个是财大气粗的香港首富,这桩“门当户对”的医药“联姻”自然成为2004年中国医药行业整个重组并购事件中的一大亮点,让业内人士尤其是中医药界人士无不为之感到精神振奋。
2002年10月30日,同仁堂科技再次与和黄属下的和黄中国签订意向,成立北京同仁堂和黄中药公司,主要从事中药的种植加工以及销售,投资金额约1800万美元。
同仁堂集团的产权结构为国有独资。50岁出头的殷顺海身兼同仁堂集团、同仁堂A和同仁堂科技三家公司的董事长。他在2003年年初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宣称,2003年将是“以集团化为目标,现代化为标志,产权多元化为保证”的重要一年。
当时,殷顺海表示,目前同仁堂等老字号企业的股权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多元化,“一股独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活力,这种状况急需改变。
2003年2月15日,同仁堂A和同仁堂科技突然进行了一次高层人事变动,同仁堂A总经理毕界平与在香港担任同仁堂科技总经理3年之久的匡桂申互换,此次人事变动比原定的换届选举提前了半年。
外界虽然对此次高层人事调动的原因有着种种猜测,但据接近消息源的人士透露,此事实际上与同仁堂跟和黄的合资计划有关系。
2003年11月25日,同仁堂集团旗下子公司“同仁堂国际”及其合资公司北京同仁堂泉昌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成立。当天,同仁堂集团副总丁永玲表示:“同仁堂将继续积极寻求实力雄厚的战略伙伴,采取更灵活的合资方式和经营模式,实施多元化的经营战略,使同仁堂的业务更加国际化。”丁永玲说这番话不久,业内就传出“百年老店同仁堂将与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成立合资公司”的消息。
同仁堂集团宣传部部长金永年说:“一旦签约成功,就意味着同仁堂迈出了海外发展战略的步伐。”
据报道,百年老店同仁堂将与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双方各占50%股权。出资方案有两种:其一是同仁堂集团以手中的A股上市公司同仁堂(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600085)69.98%的股权,共计2.32亿股投入,李嘉诚按照1:1.5的比例现金出资;其二是同仁堂集团以集团内非上市资产中的赢利资产投入,可能是所有的药厂,也可能是所有的药店,这部分资产与第一种方案中的资产价值大致相同,不够部分可能会以进出口贸易权等作填补,而李嘉诚的出资比例方式不变。
截至2003年第三季度,同仁堂A的每股净资产为4.84元。照此估算,李嘉诚入股的价格约为每股7.26元,即总共将拿出约16.84亿元的现金入股。当时,同仁堂A的股价在20元上下徘徊。
同仁堂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这是同仁堂近几年“收到”的最大一笔投资。这笔资金的到来,无疑将给同仁堂注入新鲜的血液,成为同仁堂事业发展的强劲助推器。
李嘉诚的和黄与同仁堂联姻后,他就开始准备实施“中药国际梦”了。
按照同仁堂国际董事副总经理丁永玲的说法,同仁堂的目标就是“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会有同仁堂”。
“国际天然药物市场的第一品牌”是殷顺海为同仁堂的发展提出的终极目标。
当时,同仁堂已经在马来西亚、印尼、澳大利亚、英国、泰国、澳门、加拿大、美国等地开办了合资公司和连锁药店。在向海外市场迈进的过程中,同仁堂利用“金字招牌”的优势,以品牌作为无形资产入股。在同仁堂与英国和香港的合作中,同仁堂仅以品牌参股就占了25%的股份。而在国内国际开办的这些药店均挂在同仁堂集团名下。
同仁堂科技分拆上市之初,按照同仁堂集团的布局,同仁堂A的产品主要面对国内市场;同仁堂科技的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同仁堂科技品种储备里,二次开发以后的产品拆给同仁堂和记(香港)药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销售,而生产则由同仁堂科技负责。
不过,虽然定位为国际市场,但是同仁堂科技的产品主要还是销往内地,外销能力远远低于内销。同仁堂科技的药品在2003年前三个季度的销售情况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当时中国区域内销售了6.76亿港元,在海外仅仅销售了2900万港元。
但是,作为有300年历史的同仁堂集团,如今拥有总资产28.8亿元,每年生产中成药1万多吨。到目前为止,同仁堂已取得生产批准文号的中成药品种近千个,常年生产的品种四百多个,并能生产24个剂型产品。它还同时经营各种中药材、中药饮片3000余种。拥有药用动物养殖厂,每年向生产企业提供纯种乌鸡和优质鹿茸。在同仁堂的产品中,安宫牛黄龙、牛黄清心丸、乌鸡白凤丸、大活络丹、国公酒占据着同类市场的大半个江山,每年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额高达上亿元。
新公司成立后,将全面介入同仁堂的所有实体项目,从药品制造、药材生产直到在国内外开设零售药店,只要项目有良好前景,投资公司都将给予积极的支持。
同仁堂的目标是在6年内,把目前在国内的三百多家零售药店扩展至900家;5年内,把目前的十多家海外零售药店增加到100家,使同仁堂成为国际知名中医药企业,并把国内发展成熟的中医药推向国际医药市场。这与李嘉诚打造香港“国际中医药中心”的初衷不谋而合。同仁堂与李嘉诚的和记黄埔的结合,无疑实现了内地与香港中医药的优势互补。同仁堂也将凭借自身在产品、技术及人才等方面的资源,背靠李嘉诚这棵有着丰富的国际市场销售经验及雄厚实力的大树,加快向海外扩张的步伐,以香港为跳板,引领中国的中医药走向国际舞台。
在与同仁堂合作之前,李嘉诚与上海市药材公司的合作,同样也是李嘉诚投资内地中药业的另一大手笔。
2001年8月,和黄出资50%与上海市药材公司旗下上海中药一厂合资成立上海和黄药业。注册资本达8800万元,上海药材与和黄各占50%的权益,总投资达2.2亿元,公司依托香港中药港,力争在3~5年内实现出口量翻两番的目标,令出口金额达到6亿元。
另外在2002年3月,和黄与广州美晨合组“广州和黄健宝”,和黄拥有80%的股权,这家新公司的投资达到2.45亿元。
至此,李嘉诚基本完成了在内地最发达地区的布局:华北由“同仁堂和记”把守,华东有“上海和黄”冲锋,而华南呢?则需要另一个“和记”撑腰——白云山中药厂的出现便如此顺理成章。
“北有同仁堂,南有白云山”是国内6000多家中药企业的共识。白云山在国内中药界的地位可见一斑。而李嘉诚旗下的和黄公司也系世界500强企业。2004年8月,总市值达5620亿港币,实力相当雄厚,而在医药行业,已先后与同仁堂、上海药材公司合作。
和黄与广州白云山合资成立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投资3.45亿元,注册资本为2亿元。其中,和黄药业以价值1亿元人民币的港币或美元出资,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属全资分厂白云山的净资产中的1亿元出资,各占合资公司50%的股份。与“同仁堂科技”和“香港京泰”成立合资公司——“同仁堂和记(香港)药业发展”,在香港生产和研究中药,总投资高达2亿港元。
随着国际上对中国传统中草药的认识不断深入,欧盟等已承认中药的药品身份,这些都为中药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对那些致力于进军海外,并积极付诸行动的国内中药企业来说,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于内地中医药企业来说,“借船出海”已成为国内中药企业进军海外的最佳选择。但是国际市场对中药的检验设置了高额资金的门槛。由于国内药企面临GMP“门槛”,一般情况下,通过GMP要3000万元左右,很多中药企业耗费了大量资金,而对新药研发等投入不足,资金成了出海的最大难题。中药走向世界,还要有完善的分销渠道。除此之外,中药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除了提升科技含量外,还要改变其在海外作坊式生产的“老印象”。而国内中药企业与李嘉诚联手,刚好可以弥补这一点不足。原因很简单,以和黄给人的印象来看,没有人相信它会是作坊式生产。除此之外,还有资金实力。数年前,中国某种中成药差一点就通过美国FDA(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认证,名正言顺地进入国际市场,但最后却因资金不足退出了临床试验。中药界事后反省,要让一种中成药通过美国FDA认证,至少需要10亿元人民币,而中国中药企业似乎没有一家能具备这种实力。和黄在经济实力上恰好可以弥补这个不足。与在资金实力、销售渠道、产品提升等方面有优势的和黄牵手,无疑给想走出国门的中医药业装上了“发动机”,有望加快这一进程。
香港作为沟通海外与内地的桥梁,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香港背靠内地,在中医药的人才、原料来源、生产加工以及科研成果等方面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加之香港的高度国际化和与国际市场的广泛联系,许多华资企业对发展中医药产业有极大兴趣,从而在中医药推广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在中药走向国际的道路上,欧美是最主要的目标市场,也是最难攻坚的市场。而在这两个市场中,欧洲又是中药进入美国的桥梁。李嘉诚在英国的中药销售终端布点已经初见规模。早在2001年下半年,和黄就开始在欧洲建立零售药店“和黄药业大药房”,在短短两年半时间里,和黄药业大药房就收购和开设了1000多家连锁店,其中在英国就有700家,兼营西药。与此同时,和黄又于2000年在伦敦单独推出中药店,单看其名就颇有绿色意义——“森(SEN)”。
从行业的角度,目前医药行业属朝阳行业,但缺乏强有力的企业集团对中小企业进行整合。从国际中医药市场的现状看,国际上中草药市场的年销售额约300亿美元,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中药特别是中成药利润很高,1998年中国中成药产值占国内中西药总产值的19.8%,利润却占到了中西药总利润的41%。李嘉诚对国际中药市场期盼已久,此次与内地中药企业的结合,有人预测这很可能成为中药产业领域最成功的商业联姻。尽管如此,和黄在中药业的投资非常谨慎。相比其他产业的投资,投资规模非常小,几乎没有超过“千万元”的级别。这也体现了李嘉诚谨慎投资的风格。
有业界人士在听说李嘉诚携手白云山中药厂时,曾感叹地说,“‘中药国际化’的梦将因和黄的实力而变得‘一切皆有可能’”。
再投资进军生化
对于一个成功的商人来说,对新的产业进行前瞻性、战略性的投资,是抢占市场、获取利益的基本功之一,这恰恰是李嘉诚最拿手的功夫之一。李嘉诚的事业越做越大,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进入21世纪之后,他又把投资的眼光瞄向了生物产业。李嘉诚表示,生化科技将是集团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也是他投资的另一只篮子。显然,长江生命科技集团在长实未来的发展战略中,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李嘉诚点石成金的超人本领,经历过无数次验证,已被欧美基金和香港投资者视为亚洲版的巴菲特。
2002年5月12日,长江实业宣布,已于5月10日向香港联交所正式申请分拆旗下生化科技业务——长江生命科技集团(以下简称长科),于创业板独立上市。
Tom com与此次长科的分拆上市,遵循的却是另外一种资本轨迹,在新兴产业备受憧憬时,先把李嘉诚概念和高科技概念高价“卖”一回,通过高估值发行新股和上市,坐拥强大的资金实力,占领产业的制高点,再从容规划,大手笔地投入好的项目,或是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收购。
长科主要从事生化科技产品的研发、商业化、推销及销售业务。
长实称,长科的业务针对“提升人类健康及环境的可持续性两个层面”,通过一项“细胞甄选、激活及驯化技术”(CSA2)开发不同的产品,范围包括生态农业、环境治理、医疗、保健及护肤5个类别。
按长科总裁甘庆林的透露,预计这5个类别的市场价值达2000亿美元。
长实已投入长科的金额达4.2亿港元,长科已注册专利的项目达4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