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塔人平静地说:“想!但是这里就是我的岗位。10年前遭遇风暴的船长和你一样,答应给我3 000美元的薪水。可是假如我当时真的答应他离开了这里,后来的那些船只,包括你的这艘,今天还能获救吗?”
船长如梦方醒,激动而又惭愧地抱住了守塔人。
人的一生,做什么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造福于更多的人。
幸福顿悟:
一个人的幸福很容易,让身边的人都幸福才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生价值。
莫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时,刘备曾教导儿子刘禅说:“莫以善小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善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任何力量都不如善良的力量大。善良并不体现在礼物上,而在于一个人诚挚的内心。有的人能从钱包里掏钱出来送给别人,但他的心却冰冷漠然。用钱财表现出来的好心不仅不可靠,而且往往带来负面影响。
曾获得诺贝尔******,受到全世界敬仰的德兰修女的忌日和英国王妃戴安娜的忌日接近。所以,有人将她们二人相提并论,虽然两人都富有爱心,但她们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类型。德兰没有戴妃的风华绝代,她个子瘦小,相貌普通;她有的,是一颗美丽的爱心。戴妃在卫生、安全的医院里和艾滋病人握手,会有记者拍下照片刊登在报纸杂志上,让人歌颂她的爱心;可德兰却不知多少次在污秽、肮脏的街道拥抱那些患皮肤病、传染病,甚至周身流脓的垂死病人,把他们带回自己的住处,照顾他们,安葬他们,让人们享受她的奉献。
一谈到德兰修女,人们都说她是个伟大的人,和她相比,自己实在太渺小了。可德兰修女却说:“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的事。”
德兰修女不曾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她所做的,是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都有能力做到的事:照顾垂死的病人,为他们洗脚、抹身,当他们被别人践踏如尘的时候,还给他们做人的尊严,仅此而已。
或许,我们做人的境界还没有达到德兰修女这样的高度,但是我们如果常存乐善好施、成人之美之心,这个世界就会减少许多忧伤和怨恨,我们也将获得他人的关爱和馈赠。
幸福顿悟:
一个常将爱心赠予他人的人,他的生命一定闪烁着光彩,充满着喜悦和快乐。
爱人者,人恒爱之
马克思曾说过:“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是更多地想到别人是否对自己好,是否尊敬自己,而很少去想自己是否对别人好,是否尊敬别人。人际关系实际上始终呈互动的、来往的过程,正如古人所言:“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1854年,英、俄在克里米亚开战,出身名门的南丁格尔亲自奔赴前线。她替伤员清洗、消毒、包扎、按时换药、改善伙食,还经常跪在地上擦洗地板,洗涤带血的衣裤。每天晚上她都要提一盏灯,在4公里的巡诊线上挨个查看病情,给伤员唱歌,送去安抚和爱心,从无间断。士兵为了表示对她的感谢,不再骂人,不再表示粗鲁。夜静时,南丁格尔手持油灯巡视病房,士兵竟躺在床上亲吻落在墙壁的她的身影。她还要注意士兵的伤口是否换药了,是否得到了适当的饮食。她安慰重病者,并督促士兵往家里写信并把剩余的钱给家里寄去,以补助家庭生活。她自己还寄了几百封信给死亡士兵的家属。
她经常工作20小时以上,累得头发掉光仍然坚持不懈。由于她的努力,伤员的死亡率从60%降为03%。后来,直到英、俄停战,最后一名士兵离开战场,她才回到家园。
有鉴于此,国际红十字会在她逝世后,将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提灯女郎”南丁格尔被称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人”。
2002年,古都南京为一名叫于璐的普通年轻女市民立了一座铜像,以纪念她死后将器官捐献给患者。64岁的顺根,自小患眼疾,术前已经失明,移植角膜后视力得到恢复。他说:“于璐给我带来了光明,这件事使我重新认识了生命的意义。”
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总要有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把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爱真心实意地奉献给别人,自己的情感和爱并不会因为给予别人一部分而减少,相反,却会更加醇厚、更加丰富起来,更会得到人们的敬爱。
幸福顿悟:
莎士比亚说:“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成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别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懂得怎样去爱别人,丰富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去享受别人的爱给自己带来的无尽的快乐与活力。
为别人付出,你的生命将会增值
生活中,许多人常将“付出很少有回报”当作挡箭牌。果真如此吗?
国外一位作家曾写过这样一篇文章:
巴勒斯坦有两个海,一个是淡水,里面有鱼,名为伽里里海。从山脉流下来的约旦河带着飞溅的浪花,成就了这个海。它在阳光下歌唱,人们在周围盖房子,鸟类在茂密的枝叶间筑巢,每种生物都因它而幸福。
约旦河向南流入另一个海。这里没有鱼的欢跃,没有树叶,没有鸟类的歌唱,也没有儿童的欢笑。除非事情紧急,旅行者总是选择别的路径。这里水面空气凝重,没有哪种动物愿意在此饮水。
这两个海彼此相邻,何以又如此不同?不是因为约旦河,它将同样的淡水注入。不是因为土壤,也不是因为周边的国家。区别在于:伽里里海接受约旦河,但绝不把持不放,每流入一滴水,就有另一滴水流出,接受与给予同在。
另一个海则精明厉害,它吝啬地收藏每一笔收入,绝不向慷慨的冲动让步,每一滴水它都只进不出。
伽里里海乐善好施,生气勃勃。另外那个则从不付出,它就是死海。
巴勒斯坦有两个海,世上有两种人。
可见,吝啬于付出,人也将死气沉沉,被幸福疏远。
付出的种类很多,方式也各不相同。有一种付出是对世界的看法、对生活的态度。正是这种对人生的态度,决定了你一生是否幸福。
在太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在为自己而付出。付出我们的汗水和辛劳来换取我们所应得的回报,但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需要另外一种付出——为别人付出。同时,获得自己所需的财富和精神上的满足。
幸福顿悟: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为别人付出的时候,你的人生也会因你的付出而快乐、升华,你得到的是生命的延长和增值。
即使是弱者,也需要理解和尊重
火车站外,一位学者和朋友在送人。送走人之后,学者刚走出火车站口不远,就看到一个疯疯癫癫的人迎了上来,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他衣衫褴褛,头发乱蓬蓬的。谁都以为是一个讨钱的,于是学者的朋友就掏出一元钱来递给他。他瞪了瞪他,没有接,然后将目光移向了学者,小心翼翼地说:“这位老先生,我看得出来你是个有学问的人,能不能给我讲讲关羽是怎么死的?”
朋友想推开他,学者却阻止了他,领着那个疯子到了一个楼角。他从吕蒙设计,讲到关羽败走麦城,最后遇害,大约用了十几分钟时间。学者讲得绘声绘色,那疯子也听得津津有味。临走的时候,疯子抓住学者的手,眼睛中泛动着晶莹的泪花:“谢谢你,我求了好多人,只有您才肯给我讲!”学者的手也用力摇动了几下。
回去的路上,学者的朋友问:“他是一个疯子吧?”学者沉默了一会儿才说:“也许是,但他首先是一个人,只要是人,都是值得尊重的。因为在尊重别人的时候,更重要的还是在尊重自己!”
生活中,尊重不只是一个得到或者给予的问题,其实在给人尊重的时候,同时也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当你践踏别人尊严的时候,自己的尊重也正在自己的脚下痛苦地呻吟着!
幸福顿悟:
我们一定要学会尊重弱者,因为他们也有人格。正所谓“我敬人一尺,人敬我一丈”。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就能时时触摸幸福
一个寺院的方丈,曾立下一个奇怪的规矩:每到年底,寺里的和尚都要面对方丈说两个字。第一年年底,方丈问新和尚心里最想说什么,新和尚说:“床硬。”第二年年底,方丈又问新和尚心里最想说什么,新和尚说:“食劣。”第三年年底,新和尚没等方丈提问,就说:“告辞。”方丈望着新和尚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心中有魔,难成正果。”
“魔”,就是新和尚心里没完没了的抱怨。像新和尚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他们总是怨气冲天,牢骚满腹,总觉得别人欠他的,社会欠他的,从来感觉不到别人和社会为他的生活所做的一切。这种人心里只会产生抱怨,不会有所成就。
一位哲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悲剧和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人给过我任何东西。”
因此,对生活常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即使遇上再大的灾难,也能熬过去。
“我的手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着的亲人与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谁能想到这段豁达而美妙的文字,竟出自一位在轮椅上生活了30余年的高位瘫痪的残疾人——世界科学巨匠霍金。
命运之神对霍金,在常人看来是苛刻得不能再苛刻了:他口不能说,腿不能站,身不能动。可他仍感到自己很富有:一根能活动的手指,一个能思考的大脑……这些都让他感到满足,并对生活充满了感恩之心。因而,他的人生是充实而快乐的。
与霍金相比,我们有的人什么也不缺,要手有手,要脚有脚,要金钱有金钱,可生活给了他一点磨难,他就开始怨天尤人了。这样的人没有感恩之心,快乐也就与他失之交臂。
生命的整体是相互依存,每一样事物都会依赖其他一些事物而存在。无论是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爱人的关爱、他人的服务……人自从有生命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
如果一个人真正意识到这个道理,那么,他就会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社会的安定,感恩衣食饱暖,感恩花草鱼虫,感恩苦难逆境。因为真正促使自己成功的,不是优裕和顺境,而是那些常常可以置自己于困境的打击、挫折和对立面。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当挫折、失败来临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委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
幸福顿悟:
感恩之情是滋润生命的营养素,它使我们的生活充满芳香和阳光。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即使家财万贯,他仍是个贫穷的人;懂得报恩,才是天下最富有的人。
善,让生命清净而从容
佛家常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生在世,谁都会犯错,有人甚至一错再错,陷入迷途而永不回头。但,只要心底深处的善、良知尚未完全泯灭,他的灵魂便多了一份清净、亮丽。
监狱里,一个中年死囚将被行刑,他最后的要求是:看看今天的报纸。
他和报纸有着不解之缘。一天,找工作的他走累了,坐在马路边上,随手拾起一张破报纸,发现了一条致富消息,他就去干了,赚了一笔又大干起来,渐渐地走上了错路。
死囚随意地翻着报纸,然后,他的目光盯住了一则消息:本市某大学一名优秀的女孩患了肝功能衰竭,生命垂危。而她依旧乐观,每天都在医院里坚持学习。如果换肝,她就能得救。可她家境困苦,也没有人给她提供肝脏……
看完这则消息,死囚平静地喊来看管,要了纸和笔,写了一份遗书:
我的心黑了,灵魂扭曲了,可我的肝脏还很健康,还有很强的生命力。请把我的肝脏移植给那位女大学生,她的路还很长,很美好。让我一个有罪之人,为她的年轻生命做最后的一件事吧。我有一笔存款,是我用血汗挣来的,是干干净净的钱。我要求把这笔钱送给那位女大学生,作为她换肾的医疗费。如果允许的话,让我见一下她……
几个星期后,报纸上又登出一则消息:本市患肝功能衰竭的女大学生移植肝脏成功,已重返校园……
爱心没有早晚。拥有它的人,既赠予他人幸福,又让自己的生命从容而无悔。
幸福顿悟:
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同样,爱与善何时回忆,对一个人而言,都不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