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城市发展学
12218300000066

第66章 城市文化与文化产业(3)

美国有的学者认为,文化产业是包括与文化艺术相关的所有商业公司,社会、私人组织机构,以及部分政府职能部门的集合,是文化艺术在一定社会环境下的经济体现。美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界定比较宽泛,认为“那些出自个人创造性、技能及智慧和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生产可创造潜在财富与就业机会的活动”,可统属为文化产业。

欧洲经济学家认为,文化产业是指以工业化的方式生产具有系列化、标准化、生产过程精细化、消费大众化特点的文化产品和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不包括舞台和造型艺术的生产与服务。

韩国政府制定的《文化艺术振兴法》规定,文化产业是指用产业手段制作、公演、展示和销售文化艺术作品及文化艺术用品,并以此为经营手段的事业。简言之,文化产业即是与文化商品生产、分配、消费相关的产业。

在中国,2000年11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首次在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概念。2004年3月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并将之组合成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外围层和相关文化产业层。其中,核心层包括新闻出版、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以及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以及其他文化服务。相关文化产业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产品的销售。

上述对“文化产业”概念的不同表述,文字上虽有差异,但基本的共同点是相近的:一是产业的内容大体相当;二是产业定位都内在地隐含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对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功能的要求。文化产业基本上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部门,同时与各类文化活动与产品生产密切相关,其中包括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各类文化的提供以及相关文化用品、设备的生产制作与销售。由此而言,服务文化也是现代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化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高科技和信息业的发展,一方面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了更多的物质技术手段的支持,创造了不少方便条件,如电脑的广泛使用,使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往来距离缩短,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加快;但是,另一方面又会在无形中压缩人的精神生活空间,拉大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往来距离,造成物质文明生活与精神文明生活的失衡和人际关系的疏远化、陌生化。这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社会性危机。因此,为了防止和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以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和艺术产品来满足人们越来越多、越来越紧迫的文化需求与审美需求,以实现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平衡,为现代社会创造更美好的生存条件。

(二)文化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一些学者认为,人类社会文明的闲暇时代即将到来,休闲将成为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拿中国来说,现在一年有114天的法定休息日,也就是说一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休假。有的发达国家假期更多。随着人均寿命延长,社会向老龄化发展,有更多的人群、更多的时间来追求自我发展和休闲享受,由此大大增加了文化消费和精神消费的需求。在美国,预计到2015年,其休闲产业将占全部产业的50%。而美国的“休闲产业中很大比重就是文化产业”。据统计,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业,美国的音像业仅次于航天工业居于出口贸易的第二位。在英国,其文化产业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文化产业的增长还可带动一定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拉动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城市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尤其对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更具有显著作用。

(三)文化产业的发展直接增加了城市就业岗位

增加就业,是城市发展和稳定的重要条件之一。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创造就业岗位,广泛吸纳劳动力。早在17世纪,威廉·配第就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服务的生产。1940年,克拉克吸取费希尔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研究成果,也发现了类似的规律,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结构的中心将按照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规律发生变化,而且劳动力将不断向服务业的文化产业转移。21世纪初,澳大利亚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已达10%。中国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也逐年增加。尤其是一些新型文化产业门类形成,文化服务部门向其他行业渗透,如信息娱乐,提供个性娱乐服务;网络服务业,提供个人咨询服务;教育服务业,提供教育及培训服务等,都会创造许多新的就业机会。

(四)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

文化产业能激发城市的活力,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并直接构成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当前,中国的城市文化产业正在与一大批传统产业迅速融合,这种融和对传统产业产生了巨大的提升作用,不仅使其价值迅速增加,而且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市场范围,也就大大提升了城市竞争力。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世界各国和地区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而且包括文化力的竞争。因此,文化竞争力已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城市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城市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文化市场功能的健全与完善。

(五)文化产业的发展直接提高了城市文化品位

通过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可以提高城市文化氛围,改善城市形象,增强城市魅力,提高城市文化品位。而且,良好的城市文化产业,有利于形成城市居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高尚的社会风气,规范社会行为,减少犯罪率,促进社会秩序安定。

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动因和作用机理。第一,表现为产业结构高级化,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力量;第二,消费需求高级化,这是文化产业的拉动力量;第三,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产业的全球化,出现跨国文化企业,以及出现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和消费的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第四,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大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现代化技术手段。

发展现代文化产业,还必须相应地建设和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构筑合理的文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培育和发展一批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同时要发展一批专、精、特、尖的中小文化企业,形成优势文化企业群体,促进现代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

三、文化创意产业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

文化创意产业,是20世纪90年代由发达国家提出的发展理念,可谓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产物。通常所说的创意,就是指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发明,而且这些想法和发明是独特的、原创的以及有实际价值的,是人的智力中的创造力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体现。创意的结果最终通过产品和服务表达出来。

简言之,文化创意产业就是文化创意产品的产业化。它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及经济实践。“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是由英国率先明确提出的。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首次明确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力和技能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随后,这一定义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沿用。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名称及内涵有所不同,如美国称为版权产业、中国香港地区称为创意工业、中国台湾地区称为文化创意产业。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解也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文化创意产业被理解为内容产业、核心产业、智力产业和思想产业,甚至有的干脆把创意产业等同于文化产业。从根本上分析,创意产业应当是创新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标志性的产业,而文化创意产业涉及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和具有创新高度的任何产业。因此,2003年,伦敦发展局公布的《伦敦创新战略与行动计划》指出,创意不能只局限于高科技产品及其生产过程,还要涵盖21世纪经济中所有产生附加值的创造活动和服务部门。

归纳起来,文化创意产业包括的基本含义:一是创造创意产品的企业集合;二是无形资产的创意渗透于生产过程所创造出的具有象征价值、社会意义和特定文化内涵的产品和服务;三是强调文化与艺术创新对经济的推动和互补性;四是其发展空间和延伸领域十分广泛,但又具有空间差异性。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

文化创意产业是现代社会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技革命出现,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文化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文化产业和科学技术交融并进,相互结合,文化创意产业概念亦应运而生,并且不再局限于文化产业领域,而是涉及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和丰富创新力的产品。文化因素和科技有机结合所产生的综合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巨大的社会力,并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标志性产业。它以创新为依托,产生于所有的行业和产业领域,而且居于这些领域价值链的高端。人们依靠思想原创、制度原创这些创意,通过有偿售用、更新转让等途径,就能换来比其延伸出的制造业、加工业的单位利润价值大得多的利润,因而各国和地区均有意识地制定政策引导,将创意推向产业化,以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并获得迅速发展。

前文提到,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1997年,英国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力图把文化产业扩大到相关的制造业中,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制定创意产业政策,并确立了包括广告建筑、设计、电影与录像、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和广播电视等十三类创意产业。但是,也有的学者认为,美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时间早于英国。不同的是,美国采用的是版权产业的概念,不过版权产业所涵盖的行业部门与英国提出的创意产业的行业部门基本相吻合。

实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开始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例如,1997年,芬兰在《文化产业最终报告》中着重强调内容生产,因此也将文化创意产业称为内容产业,其中包括建筑、艺术、书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摄影、音像制作与分销、游戏及康乐服务等;1998年,新加坡把文化创意产业确立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出台了《创意新加坡》计划,后于2002年公布了《创意产业发展战略》;2002年,新西兰经济研究院发表研究报告《新西兰的创意产业:经济贡献》,并明确广告出版、软件与计算机服务等十个行业为创意产业。事实上,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对文化产业链的分解与重组。在价值链中,创意产业始终处于文化产业的上游。需要指出的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和文化产业的内涵有交叉的部分,而文化创意产业又是从文化产业演变而来的,也可以说,是文化产业的一种业态或超越。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特征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兴起和发展的新趋势,其主要特征是:

1.它是高附加值产业,具有很强的渗透性。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特别是文化教育和技术等无形资产,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价值产业。创意是技术、经济和文化等相互交融的产物,创意产品是新思想、新技术、新内容的物化形式,特别是数字技术和文化、艺术的交融及升华,技术产业化和文化产业化交互发展的结果,可以渗透到许多产业部门。正因为如此,文化创意产业很难从传统产业类型中完全分离出来。

2.其企业拥有能激发出创意灵感的设计高手和特殊人才。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不断创造新观念、新技术和新内容,其职业能力来自于个人灵感的迸发,他们的工作有其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方式是以脑力与体力同信息与信息化等现代化手段相结合,实现智能生产,实施快捷生产。在发达国家,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教育、研发、文化、金融等众多领域的创意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正在增加。

3.创意产品呈现出智能化、个性化、艺术化的特点。创意产品异彩纷呈,但又有其共同的特性,即都是与技术文化相互交融、集成创新的产物,也就是以创意为核心,运用知识和技术,产生出新的价值,是创意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电影、电视广播、录音带、音乐产业、出版业、视觉艺术产业等文化产品,是与新技术和传媒相结合的产品,通过大量生产并掀起全球性商品流动与竞争,它们都呈现出智能化、个性化、艺术化的特点,其价值并非局限于产品本身,还包括它们所衍生出的附加价值。例如,具有版权的产品,包括图书、电影和音乐制品的出口,能够创造出比服装和汽车等制造业产品出口更多的利润。

4.产业技术向数字化、知识化、可视化方向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传播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激光技术等高科技的广泛运用,给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该产业的应用技术正向数字化、知识化和可视化的方向发展。

5.产业组织呈集群化、网络化的特点,且企业组织呈小型化、扁平化和灵活化的特点。当今社会,文化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指个体设计师、艺术家的灵感和创造,而是知识和社会文化传播构成与产业发展形态及社会运作方式的创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再局限于个人和单个企业的行为,更是集体的互动和企业的地理集聚,形成产业组织集群化的环境。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特征是生活和工作结合、知识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结合,有多样性的宽松环境和独特的本地特征,而且与世界各地均有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