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开几个理财“水龙头”,是为家庭负责
【标签】 家庭理财 开源 投资多元化 “水龙头”
如果小区门口贴出通知:明日停水一天。大家就会奔走相告,纷纷将各式各样的锅碗瓢盆,平常用的或者闲置的木桶、塑料桶清洗干净,并统统接满水,全副武装,以备战明天的“水荒”。
家庭理财亦是如此。
有人说,人生就如一趟火车之旅,我们上车,前进,下车。当“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独自前行时,我们无所顾忌,毫无牵挂,有面包和水就足够了,即使遇到小麻烦,我们也能重整旗鼓,进行自救。
但某时,当我们嗷嗷待哺的小孩和年迈的父母随同我们一同踏上了我们的列车,需要我们作为主力军为其遮风挡雨,撑起一片广阔天地时,光靠面包和水显然难以使旅途一路安然。
传统的理财观念提倡节衣缩食,将多余的钱存进银行,不仅安全还能获得利息收入。然而,通胀的脚步渐行渐近,这只放出来就很难再关进去的老虎,将把钱“窝”在手里和坐等贬值两种行为画上了等号。
我们不仅要“节流”,更要“开源”。预见到明天将“水荒”的我们绞尽脑汁存储更多的水,以备后患。然而,当一个不仅承载了老人,还承载了小孩的家庭之舟前行时,我们难道不该未雨绸缪,树立积极的理财观念,多开几个理财“水龙头”,待到东方不亮时西方亮吗?
巴菲特说:“如果你不是一个职业投资者,如果你的能力不是远超大多数人的表现的话,那么你就需要做到最大可能的投资多元化。”
在徐克的电影《七剑》里,游龙、青干、竞星、日月、天瀑、舍神和莫问这七把剑各有所长,各有专攻。同样,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勤俭储蓄的传统单一理财方式也已无法满足一般人需求。理财工具的范畴扩展迅速,理财江湖也是群星璀璨,如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保险、黄金、国债、信托、集藏等。随着市场的开放,要在这多元化的投资环境中寻求适合自己的多元化理财方式,才可笑傲于理财江湖。
公司司机盛师傅,今年36岁,每月工资收入不过2000元。他拿着我们公司的“最低工资”,还要养妻养女,但日子却过得比我们大多数人都潇洒。原因就在于盛师傅积极的、多元化的理财。
盛师傅年纪虽轻,却是个老股民,对股市颇有研究,也很注重“钱生钱”。稳中求胜的盛师傅每个月股市总是小有斩获。盛师傅曾摸着肚子,红光满面地说:“工资是我收入的一部分,而每个月我的股票和基金为我挣些生活费是不成问题的。”其实,盛师傅不仅做股票,买基金,早年还曾用自己所有的积蓄买了不少黄金,如今赚得是满盘钵。
假如盛师傅墨守成规,守着自己的工资过日子,将工资存银行,那么2000元在如今的通胀形势下,实在是难堪养妻养女的重担!盛师傅拧开了好几个理财的“水龙头”,将涓涓小流汇成河,日子自是过得和和美美。
有人走极端保守的理财路线,把钱都放在银行里生利息,买黄金、珠宝寄存在保险柜里以防不测,以绝对安全、有保障为理财第一标准。这样虽然安全但收益却有限。
也有人走激进的理财路线,偏好某种单一的投资,如房地产或股票,遂将所有资金投入,孤注一掷,急于求成,宁愿冒高风险,也不愿扎实从事较低风险的投资,往往希望“一夕致富”。若时机好也许能赚大钱,但亦不乏时机未好血本无归,甚至倾家荡产的例子。这也是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一种态度。单凭一种投资工具的风险太大,我们要多拧开几个理财“水龙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为了让家庭的经济之舟在人生的赛场稳步前行,我们不仅要考虑家庭的资产情况,还应考虑家庭承受风险的能力。采用过于保守的经济线路,固然稳固,却有“倒数第一”的风险。如此一来,亦是被社会淘汰出局。
而为了追求第一,一味地棋行险招,也许你能侥幸获胜。但或许,此时,你那心脏承受能力远不及你的父母双亲,妻子儿女早已离你远去。更何况,“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一旦赌输,就是人仰马翻,惨淡出局!
所以,我们要想驰骋疆场,则势必既要有如银行存款般稳扎稳打、保家卫国的大“象”;也要有如定投基金般鞠躬尽瘁、蹒跚前行、突发奇招的“士兵”;又要有如股票般能一炮打响的“大炮”和一跃千里的“白马”;还要有如黄金般横行天下的“俥”;更要有如保险般寸步不离保全主公的“仕”。只有人才储备丰富,投资足够多元,你这辆家庭经济之舟方可跨越楚河边界,与生活,与社会决一雌雄!
当然,鞋大鞋小,只有穿的人才知道。假如你没有曹操般的雄心壮志,也觉得自己并非是如曹操般的大将奇才,那你大可缩减疆土,如孙权般只恪守自己东吴的那一小片疆土。理财无定式,并非所有投资方式适用于所有人。要想耕好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其实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孩子是“吃钱的机器”
【标签】 孩子 消费比重 吃钱机器 花销 家庭理财
宝宝降临,全家欢喜兴奋之余,大部分的家庭“财政部长”——新妈妈难免会感觉到囊中羞涩,经济压力陡然增大。在充当“房奴”、“车奴”和“卡奴”之后,不知不觉又被贴上“孩奴”这一标签。
常听有些老人说:“再生一个吧,不就是桌上添个碗、多双筷子的事吗?”这话是老人们传统意义上养育孩子的方式。而如今养育一个孩子,其中所蕴含的心血和花费的金钱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80后大部分是“独一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独一代”们养育下一代时,大部分家庭的经济状况已经得到极大改善。对于家中唯一的“小皇帝”、“小公主”的各种需求,“独一代”们往往是有求必应,且力求为“独二代”们创造更好的条件。他们在养育子女的各项支出上是这山更比那山高。他们的口号是“不求最好,但求更好”!有人通过调查发现,普通的三口之家,孩子占家庭消费的比例高达40%~50%。由此可见,孩子消费在家庭消费中所占的比重。
看看2011年来“零岁经济”的快速发展,家长们就知道自己的贡献有多大了。商家为了迎合家长们“追求更好”的心理,总是想方设法、巧立名目,将孩子作为其“赚钱的机器”,大有“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万丈豪情。但对于家庭而言,孩子则成了“吃钱的机器”。
宝宝初生,奶粉、辅食、尿不湿、衣服、床、童车、玩具、医疗以及其他各类生活用品,市场上琳琅满目,品牌流行,价格不菲。一不留神,它们就能将你的定期存款和活期资金统统“吃”得一干二净。
宝宝上学后,除了正常的吃喝拉撒睡外,市场上形形色色的亲子班、早教班、补习班、兴趣培训班,还有学费、出国深造费、书本费、游玩花费、医疗费等,林林总总,更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吞噬你的一切资产。
曾听人这么描述育儿的花销:“养孩子就跟装修房子一样,绝对是没底的!”诚然,一套房子要想装修得豪华,别说几十万,几百万都能投进去。但是,如果你只花几万块钱,也能够装修出一定效果来,甚至不装修也能住人。养育孩子亦是如此!可是,天下毕竟没有哪个父母愿意将自己的孩子装修成“毛坯房”,我们不奔那五星级的装修标准,但总得要上得了台面,也能靠个“星”吧!毕竟,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看来这只能依靠合理的家庭理财了。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理财亦是如此。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各家的经济状况不一,理财亦是各不相同。
理财不分钱多钱少。钱再多,如果不会理财,花钱如流水,终有亏空的一天;钱少,则更应学会理财,学会将有限的钱的价值最大化,能让你获益匪浅。
《红楼梦》中,贾家可谓是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但在理财方面却是大为欠缺。面对祖先留下的庞大基业,贾政作为一家之主是不愿理家;贾琏是“油锅里的钱也要捞出来花”;王熙凤是一心敛财,充实自己的小金库;其他人则是争先恐后地享受荣华富贵。人口众多的贾府,长期以来是“出的多,进的少”,入不敷出。为了迎接元妃省亲,荣国府更是倾其财力兴建大观园。如此兴师动众,打肿脸充胖子之行为更是可以看出贾家为了撑门面,根本不想理财,也根本不会理财。于是,慢慢地变成了一个花哨的空壳子,徒有其表罢了,最终走向没落,也就应了“盛极必衰”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