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攀比是忧苦之源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乃至多个贼,它让我们拥有人类本不该拥有的一切——贪婪,自私,不懂克制,难以知行合一——通过种种手段使我们和幸福分道扬镳。只有一个办法:用心的力量清除它。如果你真的用了心,效果会立竿见影。
“……若除去了比较分两的心,各人尽着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个个圆成,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无不具足。此便是实实落落、明善诚身的事。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
——《传习录·薛侃录》
生活中,一个非常普遍而又具有毁灭性的心理就是拿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与别人相比。人人都在互相把汽车、房子、工作、金钱、人脉、社会知名度等等进行比较。由于“人外有人”,所以这种攀比永无止境。结果可想而知,你的自尊心在攀比中受到的打击远比满足要多,负面情绪也就由此而生,幸福如躲避瘟疫一样与你遥遥相望。
王阳明的学生薛侃问老师:“您说是孔子的能量大,还是周公的能量大?”
王阳明说:“为什么要比较呢?孔子的能量是孔子的,周公的能量是周公的。他们只是尽着良知去做自己的事罢了。”
他随即发挥道:“孔圣人之后的很多人不知在自己的本心上用功,却去外面追求自己不知道的、自己不能做到的,一味地羡慕别人的成就,一味地攀比。不知自己是桀纣的心地,却要去做尧舜的事业,怎么可能做得成?所以很多人一生忙碌,老的时候也没有成就什么,带着满心的遗憾离开人世,这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桀纣是暴君,尧舜是圣人,坏蛋想做好人才能做的事,正如能力一般的人想做名震四方的事。这都是攀比的结果,实在让人感叹不已。”
王阳明的这段训导,其实只是想说明:人不要盲目攀比,否则就会身心疲惫,永远陷于忧苦之中而无法自拔。
如果抛掉道德准则,那么,“桀纣的心地”其实就是我们自身的力量,而“尧舜的事业”就是我们希望达到的成就——但由于自身力量的束缚,我们不可能达到。而我们所以有这种不自量力的心理,其实还是外界的东西刺激了我们,使我们盲目地去攀比。
其实,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人和人之间都没有可攀比的理由。也就是说,人和人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人生而就不平等:有人智商奇高,稍作努力就能成就大功业;有人一出生就是官二代、富二代。要和这样的人坐在一起喝咖啡,你可能要奋斗十年甚至二十年。悲摧的是,你可能终生都不可能和他们坐到一起。还有的人社会阅历丰富,人脉很广,只要吃顿饭就能赚到一大笔钱,而这些都是你无法做到的。
王阳明就说,人人心中都有良知,人人心中的良知都是不同的,其所扩散出来的良知良能自然不同。这就如人人都有心脏,可大小和跳动频率都不一样,如果你一味地去和别人比大小和跳动频率,只能是自寻烦恼。
但世界上就是有些人喜欢比较,这可能是因为人生活在群体中,而人又有自命不凡的本性,所以本能中就想超越别人,凸显自己。攀比为什么会制造苦恼?这是因为人人在攀比过程中都用自己的弱项跟别人的强项比较。你从未见到一个富有的人会跟一个乞丐比财富,你只能见到富有的人与比他还要富裕的人比财富。
王阳明说,我们的心可以自给自足,不假外求。只要在心上用功,把自己的良知扩充到极致,那就能看到幸福的彩虹。因为我们活在世上,不是给别人看的,而只是活出自己。活在别人评价中的人永远不可能是幸福的人。
其实人生无非如此,人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无论你在这个社会上扮演着什么角色,每个人在自己的身上都有闪闪发光的一面,那亮光虽然微小,但它却是你散发出来的光芒,只要好好地利用它,你照样会成功的。只要找到自己的闪闪发光的那一面,你离幸福就已经不远了。不要和他人攀比,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因为王阳明说,只要在心上用功,扩充自己的良知,你就是圣人。
问:“声色货利,恐良知亦不能无。”
先生曰:“固然。但初学用功,却须扫除荡涤,勿使留积,则适然来遇,始不为累,自然顺而应之。良知只在声色货利上用功。能致得良知精精明明,毫发无蔽,则声色货利之交,无非天则流行矣。”
——《传习录·黄以方录》
)第二节 在声色货利上致良知
有人问王阳明:“良知恐怕也存在于声色货利(音乐、美女、商品、利益)之中。这种观点对吗?”
王阳明回答:“当然。但初学用功时,对自己的内心必须进行扫除荡涤,不能让自己的心陷入声色货利等东西之中,它们来了既不欢迎,去了也不留恋、惋惜。唯有如此,才能以坦然的心态来对待所遇到的各种事物,才不会让它们成为心灵上的负担,这样自然就会依顺自己本来的智慧去应对。我们致良知,就应该在声色货利上用功,把良知渗入声色货利中,这样你所获得的声色货利就是天经地义的了。”
依王阳明的意思,荣华富贵和吃喝玩乐不一定是低级趣味,只要按良知指引来获得或是享受这些声色货利,那它们就是天经地义、符合天理的。
王阳明从来不否认丰富的物质生活给人带来的利益,在他的学生中有因为贫穷而不得不退学的事,他对此喟然长叹,这足以说明王阳明对物质财富和享乐并不绝对地反对,但前提是,获得它们和享受它们时必须要有个正确的态度。
有些贫穷的人永远感觉不到幸福,是因为他们把追逐声色货利当成是人生的主要目标,由于还没有达到目标,或是在通往终点的路上遇到挫折,就会陷入痛苦的境地。如果他们有个正确的人生态度,也就是按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把致良知当成是人生的终极目的,把追逐声色货利当作是致良知的工具,那么,就不可能有痛苦。因为“工具”丢了还可以再寻。
有些富人也感觉不到幸福,因为他们还想获得更多的声色货利,同时绞尽脑汁思考如何保住拥有的声色货利。他们和前一种人一样,也是把声色货利当成人生的终极目的,而把真正的人生目的(致良知)抛到脑后。
相比第一种人,拥有了声色货利的人的幸福感微乎其微。不明白良知是人生终极目的的人,一旦享受到了声色货利,就会跟幸福绝缘。因为他们做不到王阳明所说的——富贵来了,不欢迎;富贵走了,不留恋,不惋惜。
在一个繁华的城镇,有两个反差巨大的邻居:一个是富翁,一个是勉强糊口的穷小子。富翁的财富足够他活上几辈子,但他还在拼命地赚钱,而且感觉不到幸福。而让他疑惑的是,邻居那个穷小子每天都开心地笑着,偶尔还会唱几首跑调的歌曲。
富翁对他的管家说:“我不明白咱们的邻居穷得叮当响,为什么还那么幸福。”
管家对人性有着深邃的见解,对富翁说:“如果您让他忧愁,很简单。只要给他一大笔钱,就是了。”
富翁难以置信,他觉得:一个人穷成那样子还能这么快乐,如果得到一大笔钱,那岂不是为他的幸福锦上添花吗?
管家说:“如果不信,咱们就打赌。”
第二天,富翁便和管家把几十块金币主动送给了隔壁的穷小子,为了让他相信这是无偿赠送,还特意立了字据。
穷邻居得到这笔钱后,更是快乐无比。富翁却愁容满面,管家安慰富翁说:“等等看。”
一天后,富翁听不到穷邻居的歌声了。因为他正在思考一个重大问题:这么多钱,我该把它放到哪里?如果放在家里,被人偷窃了怎么办?存到钱庄去,利息可是太低了。如果拿去做生意,一旦亏本了,岂不是要哭死?
穷小子想了一天,也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最后只好把钱埋到床底下。
但从此后,穷小子再也没有出去,每天都守着那些钱,作困愁城,最终成了个神经敏感、焦虑万分的人。
故事的最后,穷小子终于想通了自己为什么陷入痛苦的深渊。他把钱挖出来,交还了富翁,从此,歌声又在他那家徒四壁的房间里响起了。
人有了物质财富,如果不能以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来面对,那将是幸福的灾难。其实我们对于物质财富,也正如王阳明所说的那样,你最好把它当作是一件致良知的工具,而不是目的。如果物质财富是完全在良知许可下获得的,那你不必每天都担惊受怕。即使它有一天离你而去,但只要你的良知还在,你也大可不必为此黯然神伤。事实上,能把致良知功夫做透的人,根本不会在意声色货利的来去。
不要被外物所束缚,这是许多鼓吹心灵励志的人经常谈到的问题。但他们的理解和王阳明的俨然是人间天上。王阳明告诉我们,只要凭借良知去做事,物质财富就会不请自来,而且,在良知的指引下,每个人都有追求声色货利的权利和能力。
王阳明心学对幸福的定义其实很简单:在良知上用功,良知如镜子般光明了,那么照到的东西,无论是什么,都能让心坦然、幸福。
问:“叔孙、武叔毁仲尼,大圣人如何犹不免于毁谤?”
先生曰:“毁谤自外来的,虽圣人如何免得?人只贵于自修,若自己实实落落是个圣贤,纵然人都毁他,也说他不着。却若浮云掩日,如何损得日的光明?若自己是个象恭色庄、不坚不介的,纵然没一个人说他,他的恶慝终须一日发露。”
——《传习录·黄省曾录》
)第三节 人只贵于自修
王阳明自创建心学后,就受到了很多人的毁谤。正如孔子还在世的时候,也有很多所谓的隐士咒骂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样,毁谤王阳明的人对王阳明也是极尽毁谤之能事。
有一天,王阳明问他的学生:自从剿灭宁王朱宸濠以来,天下人但凡知道我名字的,都在言语中对我冷嘲热讽,这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回答:这是因为老师您功勋卓著,他们羡慕嫉妒恨。
也有学生说:这是因为老师的学说已传遍天下,议论学说和学说的发明者本是常态。
更有学生说:王老师您的学生越来越多,由于个人资质的不同,所以学生们学到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他们传播出去后,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于是让人对您的学说产生怀疑。
王阳明说:你们说的这些大概也是有的。但我自己内心体会到的,你们却没有说出来。
学生们问:是什么啊?
王阳明回答:未平定宁王时,我心中还有一些乡愿的意思在(所谓乡愿,就是指那些看似忠厚而实际上没有一点道德原则,只知道随波逐流、媚俗的人)。而我现在相信自己的良知,是就是,非就非,按照良知去做事,不拿腔作势,也不畏缩,按照良知的提醒,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我现在是个狂者的胸怀,天下人看我是个了不起的样子,由于人人都不希望别人鹤立鸡群,所以毁谤也就来了。
学生又问:老师的良知无所不能,何以不能避免毁谤呢?
王阳明回答:毁谤是外面来的,你如何能避免?
在今天,闲言闲语甚至谣言诽谤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越是优秀的人物,就越难避免毁谤。梁启超写《李鸿章传》,第一句话就是“惟庸人无咎无誉”。换个角度来说,毁谤其实是件好事。
但凡是个优秀的人物,就无可避免地会受到毁谤的“拜访”,而毁谤的“拜访”也恰好证明了你是个优秀的人。
那么,既然无法避免毁谤,唯一的办法就是如何解决它。王阳明说:“人只要注重自身修养,如果自己实实在在是个圣贤,纵然人们都毁谤他,也说不倒他。好比浮云蔽日,怎么能损害太阳的光明呢?可反过来,如果自己是个外貌端庄恭敬、内心空虚无德的人,纵然没有一个人说他坏话,他潜藏的恶总有一天会暴露。所以孟子说:‘有意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于苛刻的诋毁。’毁誉来自外面,怎么能逃避?只要能够修养自身,外来的毁誉又能怎样呢?”
自身的修养,靠的就是内心。只要我们修炼自己的内心,把良知上的乌云驱散,使良知本体发光发热,那么毁谤对于有良知的人而言,就不在话下了。
面对毁谤,王阳明的意思是不要去辩驳。辩驳的时候,其实是愈描愈黑。完全可以让他去说,他说累了,因为找不到目标,就像一个拳师出拳一样,每次都打到空气中,打累了,他也就没有兴趣去打了,毁谤自然就停止了。
正如王阳明所说,毁谤是外来的,原本不在我心上。如果你做到心外无事,那么毁谤就找不到目标,处处扑空,其实也就是毁谤者本人在那里自娱自乐。
网络上有句话说,毁谤就是血口喷人,是否能喷到别人还说不准,但之前肯定是自己含了口腥血。希腊民谚说,毁谤就是仰头向天吐口水,口水总会落下来,污了别人的同时也污了自己。
王阳明说,天下一切问题其实都是心的问题,如果你的心不想有问题,那就没有问题。在用心处理毁谤时,还能在刻苦的修行中得到益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世俗的例子:
曾任微软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的吴士宏女士,最开始在IBM公司只是一个负责打扫卫生、沏沏茶、倒倒水,以及干各种勤杂活的底层工作人员。当时她虽然自卑,却也很满足,因为这毕竟解决了生计问题。
因为只是不起眼的勤杂员,公司的职员根本拿她不当回事,连门卫都故意要检查她的外企工作证来为难她,一些资格老的职员更是把她当作是个小奴隶。
吴士宏对此并未放在心上,因为别人的歧视是外来的,你无法改变,只能以刻苦的修心来面对。但有一次,一个元老级的女职员非常恼火地发现,她冲好的咖啡多次被人偷喝。大概是出于刻板的印象,她立即怀疑是地位低下、负责沏茶倒水的吴士宏所为。
她跑到正在打扫卫生的吴士宏面前,冷冷地说:“拜托你,喝过咖啡后,请帮我盖上盖子!这是基本的礼貌,明白?”
吴士宏听到这句话,气得浑身发抖。因为这是对她人格的侮辱,是一种最恶毒的毁谤。她咬牙暗暗发誓,总有一天,她要高高在上,让所有的人都对她刮目相看。
从此,吴士宏每天都要比别人多付出6个小时来工作和学习,因为她知道只有通过努力,才能改变这种无端遭受别人侮辱的现状。最后,她终于成为了IBM公司华南区的总经理,后来又成为了微软公司中国区的总经理。
也许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立志”,立“成为圣人”之志。但立下志向,必须要从心上去刻苦实践。付出总有回报,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王阳明说,如果你能修行成为圣贤,就是有毁谤来了,也损你不着。相反,毁谤能造成一种心境,能震撼你的灵魂深处,促使你去改变自己、完善自己,从而将自身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成就一番事业。
所以毁谤没有什么可怕的,对那些恶意中伤、侮辱你的言语和行为,你要把它当作是外来的一种激励物。王阳明说,圣人就要万物皆备于我。好的言语正面激励我,恶的言语反面激励我。只要自己做好了,毁谤不过是一片转瞬即逝的乌云。
王阳明还说,如果你不在心上求解决方法,而只是以毒攻毒,每天都对毁谤接招拆招,那只会害了你自己。这样的人,即使没有毁谤来袭,他也不是个内心强大的人,总有一天会陷入痛苦的深渊而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