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不假思索地先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只需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又问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第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孔子又转向公西赤,问:“你呢?”
公西赤很惶恐,说:“我不敢夸口说能够做到怎样怎样,只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工作中,或者在同别国的会盟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最后,孔子问曾皙,“你小子说说吧。”
曾皙一直在弹瑟,听到孔夫子的话,才停止他的演奏,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上身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最后。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回答:“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又问:“您为什么笑仲由(子路)呢?”
孔子回答:“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有自己的宗庙,有同别国的盟会,不是诸侯国家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做个小小赞礼的人,那谁能去做大的赞礼人呢?”
这是《论语》里记载的一个比较长的故事。陆澄就问王阳明:“孔门弟子共聚一堂,畅谈志向。子路、冉求想主持政事,公西赤想主管礼乐,多多少少还有点实际用处。而曾皙所说的,似乎是玩耍之类的事,却得到孔圣人的称许,这是怎么回事?”
王阳明回答:“子路、冉求、公西赤的回答有凭空臆想和绝对肯定的意思,有了这两种倾向,就会向一边偏斜,顾此一定失彼。曾皙的志向比较实际,正合《中庸》中所谓的‘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前三个人是‘汝器也’的有用之材,而曾皙是‘君子不器’的仁德通达之人。但是前三个人各有独特才干,不似世上空谈不实的人,所以孔子也赞扬了他们。”
王阳明认为,前三个人的志向虽然有实际作用,但是,由于他们只是坐在那里空说,而且有点夸夸其谈的架势,所以根本就不是好志向。在我们生活中,总能遇到这样的人,他们把志向定得很高、很实际、很具体,好像非那个志向莫属。但是,人生是不断变化的,今日不知明日事。也许你刚定下那个实际的志向,才几分钟,环境就改变了。也就是说,看似实际的志向,其实根本就不实际。
王阳明说,只有曾皙的志向是最实际的。因为它符合了一个中庸的态度,那就是,我遇上什么样的事,那就去做什么样的事。如果我没有遇上,那就不去做。按照自己的本心去为人处事:如果到了野蛮之地,那我就按照野蛮之地的方式来生活;如果我身处绝境,那我就按照在绝境中生存的方式去生存。什么事都难不倒我,什么事情我也不主动去找。我就像一阵风,飘到哪里是哪里。
做人和做事其实都应该遵循一个道理:别把自己定死了。主观臆断和绝对肯定都不是好事,应该顺应万物的规律去做人和做事。这就是心学告诉我们的。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传习录·陆澄录》
)第十二节 勿作结果想,心向过程中
王阳明心学是重过程而不重结果的一门学说。在心学中,人人都能成为圣人,但必须要每天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达到如此结果。王阳明即使临死前,也不承认自己是圣人,只是说“此心光明”。王阳明认为,人生的意义其实在过程中,结果只是老天给的“附加战利品”。这正是“勿作结果想,心向过程中”的最好诠释。
立志用功成为圣人,正如种树。开始的时候发芽,然后有枝、有叶、有花、有果实,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每一步都要走得踏实,不要好高骛远。有枝时不要想着什么时候有叶,有叶的时候不要想着什么时候有花。空想没有任何意义,只要不忘记栽培之功,难道你还怕没有结果吗?
表面上看,王阳明是在重视结果,实际上,王阳明重视的是过程。这个过程才是人生最有意义之处。心学只是想告诉你,生命是一个过程,事业(圣人境界)是一种结果。只要你立志用功,就一定有结果。
最幸福的人生其实就是一个美好的过程,跟结果有关,但关系并不大。比如,鱼是“结果”,获取鱼的“过程”有很多:上街买、下河摸、撒网捞,但也有的人喜欢垂钓,其意不在鱼,而是垂钓的过程。
西方神话中有一个故事:西西弗是天上的神,但由于犯了错误,被宙斯罚到人间当囚徒,他所受到的惩罚就是每天把一块石头推上山,然后这块石头会自动滚下山,第二天他就得重新把它推上山。如此周而复始,永无尽头。他就那样日复一日地推石头上山,如我们每天清晨醒来上班、回家、睡觉、再上班一样。刚开始时,西西弗感到痛苦和绝望,但是后来,他推着推着就开始欣赏整个过程,因为就在推石头的过程中,他看遍了人间的美景,他对自己将要得到的结果不在意了。他惊讶地发现,推石头本身就是一种意义,所以他越推越快乐,最后感动了宙斯,取消了对他的处罚,他又重新回到天上。
西西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过程,只需要把这过程用真心去完成,自然会有美好的结果。
心学的最大妙用就在于过程,因为只要过程走得漂亮,结果是注定要来的。过程如何走好?要充满幸福地去走。如果我们每天都过得很快乐,加在一起就是快乐;如果每天都不快乐,加起来就是不快乐。所有快乐的过程加到一起的结果就是快乐,所有不快乐的过程加到一起的结果就是不快乐。
不过,我们在生命中永远不可能只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这个世界也不可能只给你安排过程,不给你安排结果。如果你的生命没有结果,那就是一棵只开花不结果的树,尽管你的生活本身会非常快乐,但毕竟有遗憾。因为当你年老回忆时,你发现你的生活尽管快乐,但却一片空白,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时候你就会很难受。
所以,如果你为了一个事业目标已经竭尽全力,最后即使没有结果,这段经历也是最好的结果。如果你努力了,但最后失败了,跟你无关;如果你没有努力,最后失败了,那才是你的错。
其实也就是说,人活着就是一个过程,从一无所有、一无所知来到这个世界,到最后两眼一闭、两手空空离去,可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活的就是过程。人生这趟旅程,最后一站全是死亡——“结果”可谓一样,所以要努力获得一个精彩的过程。有了精彩的过程,你终会发现,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追求的过程中。
一日,王汝止出游归。先生问曰:“游何见?”王汝止对曰:“见满街都是圣人。”先生曰:“你看满街都是圣人,满街人倒看你是圣人呢。”
——《传习录·钱德洪录》
)第十三节 你就是圣人
满街不可能全是圣人,即使人人都有良知,但满大街的人又能有几个没有被私欲遮蔽?王阳明这段话其实只是想告诉他的弟子:在高看别人的同时,千万不要轻视自己。因为,你就是圣人。
台湾心灵励志作家林清玄到好友李敖家中做客,发现李敖将开给他的稿费单都裱糊在墙上,从没领过。林清玄以为李敖是在自夸,想不到得到的回答却是:“他们开给我的稿费,远不及我的文章价值高。”要知道,当时李敖的稿费已是天价,他还认为自己的价值和得到的金钱不成正比,这让林清玄难以理解。可是,当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李敖的出版方后,出版方居然一下给李敖开出了200万台币的稿酬。
无疑,如果出版方没有给李敖开出这样的稿酬,我们必然会认定李敖在吹牛皮。但是,事后证明,李敖没有吹牛皮,只是因为他相信自己,他认为自己就是这个行业中的“圣人”。
唐朝时,终南山上有个老道士,收了一个小道士,每天洒扫应对。小道士很自卑,认为自己只能干些端茶倒水的粗活,所以就对老道士说:“我想读书,读书才能干大事。”
老道士看了看小道士,什么也没有说,回到房间里搬了一块石头出来:“这样吧,今天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的市集上去卖。但是记住一点:无论别人出多少钱都不要卖!”
小道士想不通,觉得老道士想钱想疯了:“一块石头能值钱?还让我去卖,而且说,有人买还不卖?”可是小道士又不敢违背师父的命令,无奈,只好拿着石头下山了。
沿途路过一个集市,他便在那里停下来叫卖。可是,从清晨到下午,没有一个人来瞧这块石头。终于到了快日落的时候,有个妇女走了过来,看了看石头,又看了看小道士问道:“你这石头是卖的吗?”
小道士看见有人问价,高兴地说:“是啊!”
“这样吧,我出五文钱买你这块石头。因为它的样子很别致,我想买回去,让丈夫写字的时候压压纸,这样不容易被风吹走。”妇女开出了一个价钱。
“天啊!”小道士简直不敢相信,一块石头能卖五文钱。正当他想答应的时候,他想起了老道士不准他卖的嘱咐。所以,小道士只好说:“不卖!不卖!”妇女一听,也急了:“不卖?那我出六文钱!”
“不卖!不卖!”小道士还是这样子告诉妇女,尽管他的心里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价钱。
妇女没有办法,只好摇摇头,走了。傍晚的时候,小道士带着石头回到山上。老道士问:“怎么样?”小道士遗憾地说:“师父,今天竟然有个妇女愿意出六文钱买这块石头,但你说不让我卖,我只好没卖!”
听了小道士的描述,老道士问:“你明白了吗?”小道士奇怪地回答:“明白什么啊?我不明白啊!”老道士笑了笑,什么也没说,搬着石头就走了。小道士没有办法,只好每天继续砍柴。
过了一个月,小道士又耐不住寂寞了,再次来找老道士:“我不想砍柴,我想读书!”老道士笑着看了看小道士,还是什么也没说,回到房间里搬出那块石头,对小道士说:“这样吧,这次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的米铺老板那去卖。但是,还是要记住:无论他出多少钱都不要卖!”
小道士更想不通了:“怎么还是让我去卖石头啊!上次人家出六文钱都没卖,这次还想让我卖多少啊?”但是,没有办法,老道士就是老道士啊。小道士带着石头下山了。
来到米铺店,见到了米铺老板,小道士便说明了来意。米铺老板听说小道士是来卖石头的,拿着那块石头端详了半天说:“这样吧!我没有多少钱——我出五百两银子买你这块石头!”
“多少?五百两?!”小道士吓了一大跳,一块石头值五百两银子啊!小道士心里有点儿迷糊:这不会真是什么宝贝吧!便试着问:“您看出了什么,觉得可以值五百两呢?”
米铺老板以为是小道士不想卖,赶紧解释:“你别想考住我,这也不是什么贵重的石头,它只不过是一块化石,我愿意出500两银子来买这块石头!但你不能涨价了。”小道士真想马上就把石头卖给他,但是因为师父有言在先,他只得说:“不卖!不卖!”然后,便赶紧抱着这石头回去找老道士。
小道士见了老道士,急急地说:“米铺老板说愿意出五百两银子来买这块石头,他说是一块化石。”听到这个价格,老道士没有任何惊异的表情,只是问:“你明白了?”小道士回答:“不明白,我糊涂了,这石头真值这么多钱?”老道士又是笑笑,什么也没说,把这块石头搬走了。小道士又没办法了,只好还去砍柴。
再过了一个月,小道士实在受不了,再去找老道士:“我想读书,我不想砍柴,也不想卖石头了!”老道士笑着看看小道士,还是什么也没说,又回到房间里搬出那块石头:“不要着急,这次呢,你还是去卖石头。不过,这次是卖给山下珠宝店的老板,还是记住:无论他出多少钱都不要卖!”
小道士受不了,心里暗自嘀咕:“师父这是怎么啦,这么贵的一块化石,让我拿着去卖,还说人家出多少钱也不卖!他到底是想卖还是不想卖啊?”可是,看着老道士严肃的样子,小道士不敢辩驳,只好小心翼翼地带着石头下山了。
小道士来到珠宝店门口,告诉门童,说有块石头带给老板看看。珠宝店的老板正穿着裤衩睡午觉,听说一个小道士带石头来卖,连忙跃起,只穿了个裤衩就奔了出来。
他看到小道士手中的石头,连忙把石头拿过来端详半天,问小道士:“这块石头是你的吗?”小道士说:“是啊!”
“哦!”老板一边端详石头,一边问:“那你是这个山上的小道士吗?”
“是啊!”眼前的架势让小道士说起话来都有些颤颤的。
珠宝店老板放下石头,仔细地打量起小道士:“是你山上的老道士师父让你来卖的吗?”
“是啊!”小道士看着珠宝店老板怪怪的神情,心里也在琢磨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珠宝店老板叹了口气,说:“这样吧,我也没有多少钱。我只有三家珠宝店、两家当铺和一些田产,我愿意拿我所有的财产来换这块石头!”
“什么?”小道士吓得“扑通”一声跌倒在地上,“这么值钱啊!”
珠宝店老板看他被吓成这个样子,赶忙解释道:“你不要看它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其实,它只是外面包裹了一层石头的样子,里面是一块无价的宝玉!就好像古代的‘和氏璧’一样,在开采前只是外面包了一层石头而已。我愿意用我所有的财产来换这块石头!”
听到这话,小道士吓得连忙说:“不卖!不卖!”紧紧抱着石头连滚带爬地上山去找老道士:“老道士,老道士,你怎么能把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随随便便让我带下山呢?珠宝店老板说他愿意出三家珠宝店、两家当铺和一些田产——就是他所有的财产——来换这块石头。他说这里面是一块无价之宝。”
老道士看着小道士惊慌的样子,问道:“你明白了?”小道士回答:“不明白!我真的不明白,这原本就是我们院子里一块很普通的石头啊,怎么就成了别人手里的无价之宝了呢?”
老道士微笑着说了一句话:“你如果早把它拿到珠宝店,它早就是无价之宝了。”
世上不存在没有价值的人,只有没被发现的价值。所以,别轻看了自己。
先生曰:“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拳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痒,恐终不济事,回家只寻得旧时伎俩而已。岂不惜哉?”
——《传习录·黄以方录》
)第十四节 别忘了第一等事
王阳明说,人人都要确立目标,但这目标是做圣人,这是人生第一等事。一旦确立这个目标,就要狠下工夫,盯着目标,走到底。千万不要被别的目标抢了去,每天活在一大堆目标中,但是没有做圣人的目标,那就跟一块死肉一样,虚度人生了。
在王阳明眼中,人人都有良知,有良知的人只要好好致良知,那就是圣人。
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没有树立这个目标,或者是树立了这个目标而没有坚持到底,在半路上被别的目标“谋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