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放弃,就要重新来过。重新来过后你还是要面对各种选择,这里面仍然有你不喜欢的事情。如果继续,那就注定了你会很痛苦,因为没有人愿意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实际上,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可能每件事都让你感到满意和幸福。当你受到这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困扰时,要先问问自己是否可以对这些事情说“不”。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不必去做;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必须要去做。正如王阳明所说,如果你厌倦读书,那就去读书,这是因病而药,这是以毒攻毒。
因为,只有你做了,你才知道幸福到底是什么。试想想,如果一个人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做了,假设还做得不错,他才能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果你没有做过不喜欢的事情,那么你就不会真正体会到喜欢做的事情的价值。比如你讨厌销售,喜欢艺术,可因为没有对比,你根本不知道艺术的魅力到底有多大;可当你做了销售后,你就会更加喜欢艺术。还有一点就是:只有做好不喜欢的事情,你才有更强的意志力去完成你喜欢的事。
有句话说:“只要一个人能在一件事情上做到顶尖,那么让他去做另一件事,他一定不会做得太差!”所以,做你不喜欢做的事,正是磨练你内心的最简便的招数。
一名某一流大学生物专业毕业的学生到微软公司应聘,总裁问他:“你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为什么要到微软来工作呢?”
大学生回答:“当年入学时,我被迫选了自己不喜欢的生物专业,现在毕业了,我还是不喜欢这个专业。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计算机。”
微软总裁听了很反感,觉得这名学生不是微软公司所需要的。但是,这名大学生却说:“我不喜欢生物专业,但不代表我不去认真学习,只要还在生物系,我就要对自己负责,我认真地对待每一天,学好每一课。但毕业时我没有选择去制药公司,而是向微软投出了我的简历。请您看看我生物学习的成绩单。”
那张成绩单让总裁的眼睛一亮,因为全是优秀。最终,这名学生被微软录取了。总裁的评语是:这人连最不喜欢的事情都做得如此好,何况是他喜欢的事情呢!
其实,人生在世,不可能时时处处都能碰到自己喜欢的事。但正因为人生有如此遗憾,所以能从这遗憾的深渊中跳脱而出的人才能得到人生的意义和幸福。美国管理学家韦特莱说:“成功者所从事的工作,是绝大多数的人不愿意去做的,所以许多时候,他们成功,只是因为他们做了其他人不以为然、不愿意去做的事情而已。”
其实天下任何一件事,只要你去做,都会有收获,尤其是你不喜欢做的事。王阳明也说,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实际上永远无法让自己喜欢上。正如你不喜欢狗屎的味道,如果你逼着自己喜欢上它,那说明你违背了本心,这就不是良知学了。但你可以改变眼光,从你不喜欢的事情里看到收获。
比如你不喜欢销售,因为它和目标相连。你不喜欢的只是目标。那么,为什么不把销售当成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否想过:自己是否从来就没有想过能碰到这样各色人等,还和他们打了交道?自己是否更加能够理解销售的艰辛?自己是否口才更好了?自己是否和陌生人打个招呼,不再那么害怕了?这些都是“收获”。
抱着这种眼光,你就你会发现:改变了眼光,你就改变了你自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只是逼自己,而是要改变一下眼光!
周公制礼作乐以文天下,皆圣人所能为,尧、舜何不尽为之而待于周公?孔子删述六经以诏万世,亦圣人所能为,周公何不先为之而有待于孔子?是知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传习录·陆澄录》
)第十节 只在自己身心上用功
王阳明对别人的成功有着冷静的看法。他说,周公制作礼乐,是个圣人就能做到,那在他之前的尧舜为什么不做?孔子删述六经这种事,周公也能做,那周公为什么不做,非要留给孔子?
他总结说,其实周公也想做尧舜的伟业,孔子也想做周公的伟业,但因为周公所处的环境不允许他做那样的伟业,他遇到的情况就是要制礼作乐。孔子所处的环境也不允许他去做周公那样的伟业,他遇到的情况是“礼崩乐坏”,他必须要删述六经,以正人心。
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那就是:别人的成功是无法复制的。每个人要做的不是去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只需要自己用功,“先有个明的工夫”,只在自己身心上用功,创造一种属于自己个性的成功。
人类社会总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一旦你脱颖而出,达到成功的境界,就有人会给你总结成功经验。比如林书豪,在他家喻户晓后,有人就为他总结了成功的经验:无人理睬时要相信自己;找到一个适合你风格的系统;机会来的时候就要抓住……
这种大而化之、模棱两可的话听上去头头是道,可是把这些放到其他人身上同样适用吗?也就是说,林书豪的成功可以复制吗?再继续问下去,李嘉诚的成功可以复制吗?比尔·盖茨、马云这些新经济时代的人物可以复制吗?
都不能!李嘉诚最开始做生意时平平无奇,只是赶上了香港经济转型,他才一下子崛起的。比尔·盖茨的成功虽然有他个人的努力,但你可知道,他的母亲是IBM董事,是她给儿子促成了第一单大生意。巴菲特八岁就知道去参观纽交所,但那是因为他身为国会议员的父亲带他去的,由高盛董事接待的。
实际上,每一个成功都有其特殊性,如果你去复制,就是照葫芦画瓢。正如王阳明说的那样——孔子如果去搞周公的制礼作乐,那非被气死不可;周公在和平环境下还去做尧舜那样的事业,国王也不干啊,非得以擅权之罪把他拿下。天时、地利、人和,古今中外的成功者都离不开这三点因素。而这些因素都是动态的,是视不同环境、情况而定的,时过境迁之后,你想去复制别人的模式,这就好比刻舟求剑。
其实,很多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偶然的因素占了一大半。股神巴菲特有个理论,叫“排卵彩票”,意思是说人的命运跟投胎有很大的关系——投胎好,简直就像是买了牛气冲天的股票;投胎不好,那就是进了熊市。你的出身决定你和别人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
中国西汉王朝的卫青不到二十岁,就是西汉帝国“陆军总司令”。战国末期秦国的甘罗十二岁就当了宰相。可你可能不知道,卫青是汉武帝的亲戚,甘罗的老爹是秦国元老。他们这样的成功,你如何复制?
但让人疑惑的是,人人都想复制别人的成功。可能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成功者个个都不承认自己是命运的幸运儿,而总是刻意夸大自己吃苦耐劳的革命家史。回忆或者是夸大那些吃苦耐劳的历史,大概是想让别人认为他是真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成功的。其实,讲到吃苦耐劳,谁能比得上中国九亿农民?
记住一点:别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人家有人家的命,你有你自己的路。这不是宿命论,而是客观存在的。你所能做的就是跟自己比,不管你在命运的哪个台阶上,每天不断地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就够了。如王阳明所说,只要你锻炼了一颗“明”的心,当机遇来时,你就能马上抓住它。其实幸福就是超越自己,超越了自己,就是致良知,就能见到幸福。
陆澄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传习录·陆澄录》
)第十一节 人须在事上磨
陆澄有个疑惑:“平时无事的时候觉得自己的修为很好,心境也不错,但一遇到事情就不同了,心乱导致手忙脚乱,什么事都做不成,这是怎么回事?”
王阳明告诉他:“这是因为你只知道静养,而没有在实际事情上用‘克己’的功夫。只知道静养,就会养成好静的毛病,这样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情,心态就会乱,事情就会处理不好。所以呢,人必须通过做事来磨练自己的心志、磨砺自己的心境,这样面临事情时心才不会乱,处理事情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才能做到‘静时心也定,动时心也定’。”
陆澄所说的情况,我们经常遇到。当你平时无事时,自我想象,认为什么都能做,可一遇到事情就干瞪眼;平时说起任何人生难题时头头是道,跟哲学家和专家的水平在一条线上,但真去做了,发现自己跟白痴差不多。中国古代有个极鲜明的例子,就是纸上谈兵,说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跟他老爹辩论兵法谋略时,滔滔不绝,把老爹辩得哑口无言。但老爹却说,这小子把打仗看得太容易,一旦到战场,必死无疑。老爹的话一语成谶,多年后,赵括指挥的主力部队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军全歼,他本人也死于乱箭之下。
其实,人类历史上“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的人太多,王阳明分析说,这是因为他们未能“克己”。所谓“克己”,传统儒家门徒的解释是:约束、克制自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绪,降低情绪波动的干扰,也就是要情绪稳定。再具体点说,就是要不动心:泰山崩于前,心率依然正常。面对别人的侮辱,绝不冲冠一怒,而是一笑了之。
可是,很多人都“临事颠倒”,原因就是心动了,也就是情绪产生了波动、不稳定,失去了自制力,变得非理性,从而做出荒唐的事来。我们见到很多人在无事时都稳如泰山,情绪控制自如,其实这是假象,因为事实上安静时并没有情绪产生,既然没有产生情绪,正如井水,平时没有动静,那是因为它原本就那样,可当你投进石头时,它就动了起来。这个时候,也就是当你被石头击中时,你是水还是冰,就是真正的考验了。
很多人都是这样:经历少,没有实际经验,情绪一遇撞击,自然就控制不住,失去了理性,乱了方寸,自然不能成事。
苏东坡的故事就是明证:
北宋后期,苏东坡被发配到江北瓜州任职,和他的好朋友佛印禅师所住的金山寺只隔着一条江。有一天,苏东坡坐枯禅欣然有得,便洋洋得意地做了一首偈子,来表达他的境界,并且很得意地派书僮过江把偈子送给禅师,并嘱咐书僮看看禅师是否有什么表扬的话。诗是这样的: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佛印看了以后,拿起笔来,只批了两个字,让书僮带回去。
苏东坡满以为佛印会赞叹自己的境界,打开信后,却看到两个字:放屁。
苏东坡气冲斗牛,连夜乘船到江的对岸去找佛印。一见到佛印,苏东坡怒气冲冲地问:“你这是什么意思?”佛印似乎早就等着他了,不紧不慢地说:“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让我一屁就打过江来了?”苏东坡如挨了当头一棒,马上就恍然大悟了。
苏东坡看似情绪稳定,心平气和,其实那都是幻象,佛印稍稍刺激他一下,他马上就被情绪所左右,失去了自制力,没能经得住事实的考验。佛印对苏东坡这种遇事颠倒的行为给了评价: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如何才能静亦定、动亦定呢,王阳明给出了解决的方法:事上磨。
只有多做事,多历练,有意识地进行磨练,吸取经验,从而做到安静时情绪稳定,遇事时情绪也能保持稳定,才会杜绝“遇事就颠倒”的窘境。
心学所提倡的“静”,绝不是说枯坐在那修行,不然修的就是外形的坐相,而不是内心的静。王阳明提倡的“静”是和“动”(事上磨)不可分割的,正如他的“知行合一”一样,二者是并驾齐驱的。
一个不经世事的孩子,其实“静”对他没有意义,因为这样修不成淡定的心。对经历过很多事情的人来说,要去刻意磨砺自己才有可能达到淡定;经历了不思考,不使自己坚强,遇事依然会崩溃。别人的赞扬、别人的恶语,遇到的困难、遇到的喜事,这些都不能让内心起任何波澜。这便是静的工夫。
事上磨,不是要你去经历惊心动魄的大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一些琐碎事就是我们修炼的最佳场所和道具。你经常会为许多琐事操心,因为操心,就必须要去思考。琐事其实更考验人,因为它如乱麻,看上去柔弱无力,但想要解开它,就必须用心。这就是事上磨的最佳通道。
最后,要注意的一个心学专业常识:克己。
前面谈过,克己在传统儒家门徒那里被解释为约束、克制自己的情绪和私欲,是一种修养的方式。但如果仔细读王阳明这段话,恐怕这种解释有商榷之地。克制自己的情绪和私欲必要到事上去磨,磨什么?当然不是磨事情,而是磨练自己的心,使自己的内心强大,这样在以后遇到事情时才能“定”。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其实克己,就是能够自己做主去实现自己的规范?因为只有这样理解,才符合王阳明心学的思想:每个人都应该有独立的精神和意志!
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工夫说闲语、管闲事?”
先生曰:“初学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向。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着,恐于工夫上又发病。”
——《传习录·陆澄录》
)第十二节 持志如心痛
志向是什么?人人都知它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和追求。通常而论,人们这样或那样的想法,也可称之为志向,不过,人人的想法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志向也就不一样。
农夫有农夫的志向,工人有工人的志向,君子有君子的志向,小人也有小人的志向。什么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志向?王阳明说,学做圣人的志向是人生最有意义的志向,当你把“学做圣人”作为志向时,就一门心思去努力。一个真有志向、肯去实现志向的人,就如心脏被一根针扎着,一心只想着心上的痛,哪里有功夫去做别的?这就是“持志如心痛”。
在我们的生活中,想来就有两类人:一类是非常清楚自己该做什么的人,另一种是浑浑噩噩不知干什么的人。其实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很多人都是清醒的人,能够为自己所确立的目标孜孜以求。但也有不少人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们的人生态度很暧昧,没有志向,甚至没有方向。
人生不是短暂的,所以不要只看着脚下,要给自己制定一个固定的目标。只有朝着确定的目标前进,才算是有意义的人生。
有志向和没志向对你的人生到底有什么区别,在下面这个故事中你可以找到答案。
一群年轻人准备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临出校门时,哈佛心理学大师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只有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他们欢呼着离开哈佛,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这次的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成就非凡,是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属于中产阶级;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不算太好,但也没有坏到哪里去;剩下没有目标的27%的人,他们过得很不如意,并且有各种各样的抱怨,他人、社会、“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都成了他们抱怨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