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回答:“无善无恶是天理或者是道理的静态,而有善有恶则是天理的动态,心不动,就是无善无恶。”
薛侃恍然大悟:“佛家也讲无善无恶,看来您也是这个意思。”王阳明说:“可不是这样!佛家讲无善无恶,讲完了就不管。比如你要赏花,草比花多,他也只是不管。你要草坪,花比草盛,他也只是不管。而我讲无善无恶,是不刻意地去为善去恶。”
薛侃再度恍然:“那草不是恶的,不应该除去?”
王阳明说:“你这不就是和尚的意思了吗?和尚说无善无恶后就不管了。草如果有妨碍,你为什么不除掉它?”
薛侃被搞得晕头转向:“那您这不是以私心刻意为善作恶吗?”
王阳明回答:“不刻意‘为善作恶’,不是不辩善恶,这样的人跟死人有什么区别?所谓不以私心为善恶,是指喜欢和厌恶某件事必须要遵循着天理。我说过,没有被遮蔽的心就是理,也就是按良知的判断来为善去恶。你如果不按良知的意思来办,那就是动气了,一动气,肯定有私心,那就不是为善去恶了。”
薛侃这下有点真明白了:“也就是说,善恶不在物,只在自己那颗没有被遮蔽的心。”
王阳明说:“太对了,为善去恶就要发自本心,像喜欢美色那样去喜欢,像讨厌臭狗屎一样去讨厌。这是人之本能,不是刻意为之的。”
薛侃最后问:“那我是把草除掉呢还是留着它?”
王阳明说:“问你的心,问问你除草的目的是什么。”
刻意做事,正如《聊斋志异》上的那话——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一样,肯定不是天理所要求的。
《释氏通鉴》的作者龙牙居遁禅师曾隐居在龙牙山法济禅寺刻苦参禅,这样的日子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也没有悟出“道”。
为了求得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居遁禅师只得前往终南山拜师,他所拜的师父就是翠微禅师。但是,翠微禅师虽然收下了他,却一直没有给他教导,这样的时光过了一个多月,居遁禅师终于忍无可忍。一天,他径自走进法堂向翠微禅师问道:“学僧来到禅师的座下参学已经好几个月了,为何禅师从不开示一法?”
翠微禅师听了以后,反问道:“嫌什么?”居遁禅师不知道这句话是不是开示,因为没有得到要领,他只得退出来。
这一次没有得到开示,居遁禅师很不甘心,于是又前往德山向宣鉴禅师学法。不过让居遁禅师失望的是,这里的情况甚至比他在终南山翠微禅师那里的情况更糟。一连几个月,他也没有学到法的真谛,他仍然没有大彻大悟。
有一天,他又鼓起勇气向宣鉴禅师说:“学僧早就耳闻禅师佛法高深,但是我来这里已有好多时日,却得不到禅师的一句佛法。”德山禅师听了以后,也回答道:“嫌什么?”
这一出人意料的回答,让居遁禅师非常吃惊,两句一模一样的话竟出自两位大师之口,自然引起了他的深思。但是他想来想去仍是不得要领,于是他继续前往洞山向良价禅师讨教。
有了前两次的磨砺,居遁禅师在良价禅师处时,多少有了点儿耐心,不是急于求成,而是开始静下心来修炼,但他仍然希望得到大师的开示。后来有一次,居遁禅师找到个机会,向洞山良价禅师问道:“我修炼佛法正到了紧要之处,还希望大师能给一点儿开示和提点。”这次,洞山良价禅师的说法倒是不和前两次一样了,但是他告诉了居遁禅师一句更让人绝望的话:“等洞水逆流的时候,我再向你说。”
这句话,居遁禅师思索了好久,终于听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修禅本就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为什么要给自己想象出那么多的困难和逆境呢?”居遁禅师听了这番开示,终于明白了前面两位大师之所以不约而同地问他“嫌什么”的原因了。
生活既平淡又精彩,既有大喜又有大悲,要想在这惊涛骇浪中获得快乐,就要物来顺应,也就是保持一颗顺其自然的平常心。平常心是参禅的“道”,更是生活的“道”。平常心是人性的灵光,是生活的真谛。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在刻意做事,所以引起了无数的烦恼。人应该顺其自然,该来的总会来,不是你的注定不是你的。你刻意为之的事必是让心沉重的事。名利、荣誉、金钱,其实都是身外之物,拥有它们时你并没有增添什么,失去它们了你也并没有失去很多!你还是你,你还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员,其实什么都没有改变!如果能想通这一点,顺其自然地生活,你就觉得幸福会更多。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曾写过一段话,深得顺其自然的真谛:
让你的判断力静静地发展,
发展跟每个进步一样,
是深深地从内心出来,
既不能强迫,也不能催促。
一切都时至才能产生。
让每个印象与一种情感的萌芽在自身里,
在暗中,在不能言说中,
不知不觉,个人理解所不能达到的地方,
以深深的谦虚与忍耐去期待一个新的豁然贯通的时刻,
一切,顺其自然。
先生尝语学者曰:“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尘沙。些子能得几多?满眼便昏天黑地了。”又曰:“这一念不但是私念,便好的念头亦着不得些子。如眼中放些金玉屑,眼亦开不得了。”
——《传习录·黄以方录》
)第五节 心上什么都别放
所谓私念,在王阳明那里就是违背天理的人欲,直白而言,就是纯为自己打算的念头。如果一个人心上每天都存着私念,胡思乱想,懵懵懂懂地去做事,那满眼肯定是昏天黑地。这很好理解,人是社会性动物,地球不是为你而转动的,你一往无前,总在为自己打算的同时,肯定会伤害到别人的利益,或者因为现实太残酷而处处碰壁。这就如眼中放了好多尘沙,必然是昏天黑地的。
那么,我们每天在心头上放些好的念头可以吗?
这些“好的念头”其实就是个人的喜好,比如你喜欢打球、喜欢唱歌、喜欢读书,这些喜好每天都放在心上,时刻不停地去想念。王阳明说,这样也不好——这些喜好虽然是好的,但也正如眼里放了些金屑,眼睛也睁不开。
心的本体应该是空的,什么都不放在心上,心才不会累。无论是好的想法还是坏的想法,只要它存在,你的心就在不停地动,你就会累心。
王阳明告诉我们,心必须要是空的,只有是空的,平时什么都不想,才会活得幸福。这正如下面这个佛家的故事:
佛在世的时候,有人问他:“你弟子当中,舍利弗尊者智慧为什么会那么大?他好像真的是无所不知。”
佛笑着指着讲堂旁边的鼓,问他:“鼓的里面有没有东西?”
答曰:“没东西,空空的。”
佛说:“就是因为它空,敲它它才会响——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
佛解释说,舍利弗的心就像那个鼓一样,里面空空,什么都没有,所以你只要向他请教,他立刻就答复你,答得都非常正确。而平时看上去,他好像无所不知一样。其实他真的就是这样。只有你的心是空的,你才能盛下突然而来的东西。我们世人的心里面,就像鼓里塞了很多东西,叩的时候也鸣,但鸣的不是那个味道,不是那个音声。不需要思虑,无所不知,这是真智慧。所以如果你要真正有幸福的智慧,你的心就要清静,你的心要空。
当杯子里盛满水时,我们看到的是水;当杯子里盛满果汁时,我们看到的是果汁;当杯子里盛满咖啡时,我们看到的是咖啡。只有当杯子是空的时,我们才知道那是个杯子。杯子才是你自己。
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
——《寄诸用明》
)第六节 不要贵外贱内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心灵问题:贵外贱内,对外在的东西特别注意,却很少注意自己的内心。在人际交往中,外貌往往被人当成是名片。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外貌决定了对方对你的第一印象。所以,很多人会花很大的精力去追求美丽的外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外表的魅力固然没有错,但是如果太在意自己的外表,可能会忽视了内心的力量,而适得其反。
一颗仙人掌羡慕玫瑰花的高贵美丽,请求上天也将自己变成一朵玫瑰花,上天满足了它的这一愿望。
可是,仙人掌刚变成玫瑰花不久,就命运不济,碰上了一场暴风雨。暴风雨摧毁了花园里的所有玫瑰,当然也包括仙人掌变成的那朵。就这样,那颗仙人掌为了一时的光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如果它还是仙人掌,暴风雨是不能奈何它的。
太注重外表的光鲜,还会让我们无法进步。
好莱坞有位歌星叫琳达,未成名时只是个电车车长的女儿,由于她自幼酷爱唱歌和表演,所以成为一名好莱坞明星是她的最大心愿。不过,她外貌并不出众,嘴巴很大,更让她伤心的是,自己还是个大龅牙。后来,她进入一家夜总会唱歌,每次唱歌的时候,她都刻意地用上嘴唇来掩盖自己的龅牙。
熟悉音乐知识的人都知道,一个人如果在嘴型上不能放开,她的发声就不可能达到极限和完美。有一天,琳达唱完之后,一名客人来到后台找她,他告诉琳达:“我最近听了你很多场表演,觉得你很有唱歌的天分。可是,我注意到你有个问题:你一直在试图掩饰你的龅牙。”
琳达的脸马上变得苍白,她恨不得地上有个缝,让自己能钻进去。但客人随即说道:“其实长了龅牙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以后别再想着去掩饰了。把你的嘴巴张开,尽情地唱吧。你要明白,来这里的人都是为听你的歌声的,而不是看你的龅牙的。”
琳达艰难地接受了这位男士的忠告,逐渐地把龅牙裸露出来,她的客人越来越多了。后来,她成为电影界和广播界的一流歌星,而她曾经十分讨厌的龅牙,成为了她个人的标志,有些喜剧演员甚至开始模仿她。
实际上,外表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可能我们十分在意的缺点,别人或许根本就没有注意到。
不过,许多人都是虚荣的动物。尽管有人知道外表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重要,可还是有人迷失于对容貌的无止境的追求中。王阳明说,花漂亮得一塌糊涂,却没有果实,就是因为它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绽放美丽的花朵上了。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能力和相貌之间永远不能画等号。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气质和特点,正是这些独特之处,才构成了你的独特性。
所以,别再因为你的相貌不尽如人意而妄自菲薄,切莫因为不及他人的外表而自艾自怜,这样只能使你一路遭遇“途”。只有自信快乐地做自己,展现真我,才能够拥有优雅而从容的人生。
太在意外表,也正如王阳明所说的“千叶之花”,最终没有果实。
请记住下面的话:每个人对美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千万不要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要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外貌!不管外面的世界多么繁华、喧嚣,不管别人的要求是什么,始终要记住一点——仅靠外表是无法评价一个人的。
真正应该下功夫的地方是你的内心,因为这个世界是残酷的,只有内心强大而不是外貌强大的人才能生存下去。
问:“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究否?”
先生曰:“如何讲究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传习录·陆澄录》
)第七节 心如明镜,随感而应
总有人提人生需要规划,但实际上,人生就如一道变幻线,下一步是什么,谁都无法预料。既然无法预料,那你的规划岂不是无济于事而又浪费精力?
在美国经典影片《蝴蝶效应》中,男主角能通过简单的方式回到过去。为了改变现在的不完美,他多次回到过去,在关键时刻进行改变。可惜,他总是徒劳无功,最终仍然不得不接受他和女主角是陌生人的关系。这个故事其实只告诉了我们一件事:人生如果是直线,你何必规划算计它;如果它是曲线,你无论如何规划算计它,其实都是徒劳无益的。
在王阳明看来,人生就是曲线的、不确定的。他是用亲身经历验证的。所以当它的弟子问他,那些圣人的人生所以完美的原因是不是事先规划好时,他说,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只要你的良知在,那就是随感而应,根本不需要规划。人生其实就是一个过程,走到哪算哪,骑驴看唱本。
心学其实并非是今天意义上的科学,但它比科学更有用。科学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要有规划,但科学也无法否认变化比计划快,所以你苦心积虑地规划好一切,结果第一步走出去后,就发生了变化,你的规划就宣告破产了。
每个人的命运,都有不确定、不可靠性。之所以成为现在的这个样子,实际上都是一个个说不准的意外和偶然造成的。人人心里都怀揣着一个美好的梦,都在为这个美梦而努力。可是你会发现,冥冥中似乎有一种力量在支配着我们,让我们总是离自己的梦远远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想来都是呓语,我们在宇宙中只是一颗尘埃,自己根本无法做主。
有位桑巴的登山运动员,在一次登山时出了意外,陷入深谷,凭借毅力,他坚持了10天,最终获救。有记者问这位死里逃生的登山运动员:10天时间里,你都想了些什么。
桑巴回答:两个字——生死。
他说,这10天,我把自己的一生都细细地想了一遍,却兴奋地发现了一个人生的秘密:自己的命运,或者说所有人的命运,原来都是不确定、不可靠的。
桑巴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婚姻。20岁那年,他差点与另一个女人结婚,只是因为结婚前,那个女人向桑巴的家人多要了一张牛皮(当时的彩礼),桑巴的家人不同意多给一张牛皮,他们之间的婚姻由此告吹。之后桑巴便娶了别家的女人。也就是说,一张牛皮,改变了桑巴的轨迹。
两段姻缘之间,桑巴还和别的女人有过交往,不过,没有一个人和他走到一起。用他的话说,就差了一点点。
桑巴的婚姻后来迎来了七年之痒,他差一点离了婚。他和这个女人合不来,于是两人写好了离婚协议书,准备去办离婚手续。但那几天突降风雪,无法出门。风雪停了的时候,两人似乎已经过了非离不可的阶段,就这么又过到今天。要不是那一场暴风雪,桑巴现在该是和别的女人生活在一起。如果是和别的女人生活在一起,一切就都不是眼下的这个样子了:时间、地点、工作、环境都会不同,他现在肯定不是眼前这样子。
桑巴最后又想到了死亡。其实,这不是第一次面临死神的召唤。死神经常闻着他的踪迹,追踪他。他3岁那年,患急性病,昏迷半月。医生查不出他是得了哪种病,无奈中宣布了他的死期。家人开始为他准备后事。谁想,这时正赶上一名患同样病的人来就诊,而这名病人的病情更加显著,是细菌感染。大夫们恍然大悟,发现桑巴原来也是同样的病症。医生给他重新治疗……他活了。要不是赶上这么一个“同病相怜”的人,桑巴3岁那年便结束了生命。一生只活到3岁。
桑巴刚会游泳那年,大概也就七八岁的样子,他在河里脚抽筋,沉入河底。岸上空无一人,桑巴以为这次必死无疑了。但就在这时,岸边突然出现了一位村民,偏偏还是一位水性很好的村民,救了桑巴。事后这位村民说,那天他是因为和自己的女人生了气,才跑出来。如果那天这位村民的生活一切正常,那时他该是在家里吃午饭,那样桑巴也就没命了。桑巴活着,是因为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赌气,是因为别人家的一件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