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心不动,则烦恼不动
幸福,不过是心如止水,不起情绪波澜。心不动,烦恼就不会来敲门,烦恼不来,心就不会累。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就是王阳明所提倡的最好的活法。
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传习录·钱德洪录》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句格言是说本来没有什么事,庸人却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其实,当我们对心和外界环境的关系进行理性观察时,就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是“庸人”,因为这句格言准确地揭示了我们心灵运行的基本特征。
王阳明曾和友人到山中游玩,友人指着一朵花问:“你常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答道:“你没有看此花时,此花和你的心一样都在沉寂状态;你现在动了心来看此花,那此花也就入了你的眼,它也就在你心中绽放了起来。由此可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是心学史上最著名的一段话,其实它并非多么深奥难懂,仅从字面上就可理解:你没有看那朵花时,你的心没有动,那是朵什么花,花是什么颜色的,花有多大,你都不知道,所以花不在你心中;而当你心动后看那朵花时,那朵花就在你心中留下了影子,所以你就知道了它,并且看到它是一朵什么花,它是什么颜色,花朵有多大。
花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它到底呈现什么样的状态,比如是寂静还是绽放起来,却是取决于你的心。
也就是说,我们的心和外界环境可以产生联系,也可以不产生联系:如果不产生联系,那外界环境就不存在,你的心也不存在,这是一种寂静的状态;如果产生联系,那外界环境就动了起来,自然,是你的心先动的。
现在仔细想想,世界上真的存在苦乐、好坏、优劣吗?
让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的农夫划着一只运送货物的小船。那天的气温奇高,农夫汗流浃背,苦不堪言。虽然如此,农夫还是认真地划着船向目的地进发。
就在半路上,他看到一只小船顺流迎面向自己快速驶来。眼见着两只船就要撞上了,但那只船并没有丝毫避让的意思,似乎是有意要撞翻他的小船。农夫大怒,他认为自己走在正确的航向上,就咆哮道:“让开,快点让开!你这个蠢货!”对面的小船速度依旧。农夫急了,站起身,抽起桨,准备要给小船上的船夫一点教训。当他站起来还没有机会伸出桨时,他的船就被对方的船撞翻了,农夫被惯性抛进水里。他伸出脑袋,抹掉脸上的水,大骂:“你这个白痴,会不会划船?这么宽的河面,你竟然撞到了我的船上?!”骂完后,他大吃一惊,因为那条小船是一条幽灵船:上面根本没有人。
他斥骂的只是一条挣脱了绳索、顺河漂流的空船。
在日常生活中,当你责难、怒吼的时候,你的听众或许只是一艘“空船”。很多时候,世事并不像有的人想象的那样糟糕透顶,一些根本不值得放在心上的事,有的人却把它用放大镜放大,当成无法排遣的烦恼放在心上,心灵受到不必要的煎熬。这就足以说明,烦恼很多时候都是自己找来的。
禅宗慧开禅师有段话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里所谓的“闲事”,就是你跟外界发生关系的那些不必要的事。
仅以情绪而言,我们有时候会突然大怒,认为有些事或者是某些人惹恼了我们,其实,那些事就是那些事,那个人就是那个人,如果你不跟他产生关系,擅动你的心,这些怒火自然就不会产生。
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烦恼,多是“心”的问题。我们往往喜欢“看花”,而不是让心和花一起归于沉寂。我们总是想得太多,心思过重。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实验很能说明这一点:
实验主持者要求一群实验者在周日晚上,把想到的未来一周的烦恼事都写下来,然后投入一个大型的“烦恼箱”。到了第三周的星期天,他在实验者面前打开这个箱子,逐一与成员核对每一项“烦恼”,结果使人惊讶:其中有九成烦恼并未真正发生。但实验并没有完,实验主持者又要求大家把那剩下的字条重新丢入纸箱中,等过了三周,再来寻找解决之道。结果到了那一天,他开箱后,发现那些烦恼根本就不再是烦恼了。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切问题,其实都是心的问题。一旦心产生问题,我们就会自寻烦恼,给自己的心灵套上枷锁。而能够摘掉这道枷锁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你自己。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王阳明年谱》
)第二节 吾性自足,不须外求
1508年,王阳明因得罪刘瑾而被发配到贵州龙场驿站担任站长,史料记载说,当时那里几乎还处在史前时代,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猛兽毒蛇横行,语言不通。王阳明几乎是处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望境地。由于他是发配的罪犯,虽然美其名曰驿站站长,不过按法律规定,他不能住在驿站里。他只能在驿站附近重新构建房屋。没有人能帮助他,他只有自己动手,才能勉强糊口,他发现对于自己这样一个知识分子而言,这样的境地真是生不如死。
绝境往往能让人产生难以置信的力量和匪夷所思的心灵突破,正是在这艰苦的环境中,王阳明的心境发生了变化。他常常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是圣人处此,会有什么方法渡过难关?也许正是这种思路和心态的转变,让王阳明在原始森林中坚强地活了下来。
突然有一天,他悟透多年来钻研的理学真谛,在睡梦中大喊大叫,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必外求。”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惊天动地的一幕——心学诞生时动人心魄的情景。
王阳明终于悟透了千百年来儒家知识分子谈论的“格物致知”——其实只是心灵的自我拯救。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力量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拯救,唯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我们面对的外界环境很难改变,正如王阳明所在的龙场原始森林一样。如果在客观环境和很多无法改变的事实面前我们认命了,那此后的人生将是一片荒芜。唯一能让我们咸鱼翻身的方法,就是改变看待环境和事情的态度。
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情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优劣之分。生活中的任何经验或事物的意义,都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它们。一个人要改变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如王阳明那样,学会如何对个人的经验用最好的角度来看待,用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同样是半杯水,有人看到的是空了一半,有人看到的是满了一半,这就是你对事情的态度。前者是悲观,后者是乐观。其实事情没有改变,但因为你改变了心态,杯子里就有了水。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无非是说,当你遇到艰难困苦时,要改变的不是事物,而是我们的内心。改变对事物的看法,用一种阳光的心态来看待事物,世间也就没有可以阻止我们的事情了。
在王阳明看来,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心态。有句话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颇能说明改变心态的乐趣:
一个老妇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销售雨伞的,二儿子开了个洗衣店。这原本是很好的事情,但老妇人每天都郁郁寡欢,因为晴天她担心大儿子的雨伞卖不出去,雨天又担心二儿子店的衣服晒不干。一天,有人对她说:“您为什么不换个方式来看这个问题,比如晴天的时候,您二儿子家顾客盈门,而雨天大儿子家生意兴隆?”老妇人这么一想,还真是那样,顿时就欢快起来了。
其实事实没有一点改变,老妇人只是改变了看待事情的态度,幸福就敲开了她的心门。
有位进京赶考的秀才在考试前两天的晚上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他自己戴了斗笠还打了伞在雨中行走;第三个梦,他梦见自己和暗恋的人脱光了衣服背靠背躺在一起。
古人都相信梦,所以秀才第二天就找了个算命先生来释梦。算命先生听完秀才说完这三个梦,又听说他要去参加国考,就说:“我看你还是算了。你想啊,高墙上种白菜不就是白种吗?戴了斗笠还打着伞不是多此一举吗?和暗恋的人脱光了衣服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里凉了大半截,回客栈便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很奇怪,问他怎么还没有进京就要回家。秀才把自己的梦和算命先生的话复述给了老板。老板听了,哈哈一笑说:“我也会解梦。我给你解一下吧。你想:高墙上种白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还打伞不是有备无患吗?你和暗恋的人背靠背躺在一起,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机会就要来了吗?”
秀才一听,情绪马上好起来了,精神饱满地参加了考试,结果高中。
事情(三个梦)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对梦的解释。那名秀才所以进京考试,正是因为他认可了那种积极乐观的解释。其实,改变看待事情的态度,有时候就是换个角度考虑问题。王阳明在龙场驿站时,如果不是把角度从自己身上改变到圣人身上,恐怕他不可能活下去,更不要谈创建心学了。
西方有一句谚语说得很好:“纵声欢唱的人会把灾祸和不幸吓走。”面对灾祸和不幸,你要乐观。如果能够换个角度看问题,生活也就充满了希望和快乐。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很多人往往不能够看到生活中积极和光明的一面,幸福也因此离我们而去。
曾经有个寺院的住持,给寺院里立下了一个很有趣的规矩:年底,和尚们都要用两个字来总结一年来的感受。第一年年底,住持问新和尚心里想说什么,新和尚说:“床硬。”第二年年底,住持又问他心里最想说什么,他回答说:“食劣。”第三年年底,他没等住持问便说:“告辞。”住持望着新和尚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心中有魔,难成正果啊!”
这个心中有的“魔”就是他的消极心态,这个“魔”不会让我们采取积极心态,不会让我们换个角度来考虑问题。
人生其实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有正面和背面。愉快、光明、幸福、希望……这是人生的正面;忧愁、黑暗、不幸、绝望……这是人生的背面。
很多人不停地抱怨、发牢骚,其实都是因为心态不对,看问题的角度不对,如果能够换个角度,以积极的心态乐观地看问题,人的心情马上就会好起来。事物在一个人心中的好坏,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人的心态。国学大师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这正是王阳明心学的一大特点:凡事都在我心,我心能改变一切,把消极变为积极,没有任何外力可以帮助我,只有我心,而我心其实已经足够。
如五伯攘夷狄、尊周室,都是一个私心,便不当理,人却说他做得当理,只心有未纯,往往悦慕其所为,要来外面做得好看,却与心全不相干。分心与理为二,其流至于伯道之伪而不自知。故我说个心即理,要使知心理是一个,便来心上做工夫,不去袭义于外,便是王道之真,此我立言宗旨。
——《传习录·黄以方录》
)第三节 幸福就是心理合一
王阳明龙场悟道后提出的第一个心学概念就是“心即理”,所谓“心即理”,并非是所有的“心”都是“理”,而是有“良知”的心才是“理”。一个按王阳明所说的有良知的人,其心中所思所想都符合天理。也就是说,天理就在我心。但前提是,你的良知必须是一尘不染的。
再换个讲法,我们在用心思考、做事时,都应该是和内心的真实想法一致的。王阳明在这里举的例子是关于春秋霸主的,他说,这些霸主表面上说要尊重周王、抵御外敌,其实内心只是想获得一个霸主的美名和许多国家进贡的实惠。这就是外面做得好看,但却与内心的想法根本不相干,这就不是“心理合一”了,也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表里不一、口是心非。
所谓口是心非,意思是说,有些人嘴里说的好听,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由于说出来的话和做出来的事与心中最本真的想法背道而驰,真心却不能真意,所以它是幸福的天敌。
不过,这又是无可奈何之事。在今天,为了生存,或者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许多人都在口是心非。为了讨好领导,他们要口是心非;为了迎合同事,他们也要口是心非;为了赢得客户,他们还要口是心非。无可否认,口是心非已经成了许多人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们在世俗的压力下学会了“圆滑”,学会了掩藏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意,变得虚情假意,变得虚伪。王阳明说,不真心实意地去生活,注定了你的生活将是劳累的。
不仅是在生存层面,有时候为了我们与生俱来的虚荣心,我们也会口是心非。我们明明性格软弱,却非要说自己内心强大。我们内心明明想明白了的事,但为了面子,却死不承认。而为了维持这种虚荣的状态,我们又去做一些本心根本不愿意去做的事。
长此以往,正如王阳明所说——我们已经流入“分心理为二”的境地,却不自知。我们永远都在活给别人看,外表风光无限,内心凋零凄惨。
为什么我们不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
为什么我们不能卸掉伪装,露出真实的自己,活出真我的精彩?
这恐怕是很多人在夜深人静时经常问自己的问题。这个问题明明有答案,但很少有人去追寻答案、实践答案。因为人生在世,很难给自己制造一个这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再也不用说自己不想说的话、做自己不愿做的事。
既然没有一个这样真情实意的世界,我们又不想因为心口不一而活得疲累,那我们又该如何呢?
王阳明说,要心理合一。由于心就是理,所以不必在事上用功,只需要在心上用功。所谓“心上用功”,其实就是心必须要是真诚的,要时刻保持这份真心,以这份真心去说话、做事,即使有些话是吹捧,有些事可能不符合外界的道德规范,但只要不违反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其实就已算是心理合一了。
这就正如那句处世名言“遇人短命,逢货添财”一样——见到别人虽然看上去很老,但一定要说人家年轻;见到别人买的东西虽然看上去很便宜,但一定要把价格说得高一点。这就不是分心理为二,这就是心理合一。因为心学最终极的目的,是让自己幸福的同时也让别人感到幸福。而且,这种善意的“吹捧”,并没有给你内心带来痛苦,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曰:“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
曰:“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
——《传习录·薛侃录》
)第四节 凡事只需物来顺应
薛侃在花园里锄草,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对王阳明抱怨道:“为什么善很难培养,恶更难去除?”
王阳明回答:“只是因为没有培养、没有去除罢了。”停了会儿又说:“你这样看善恶其实不对。天地生花草都一样,怎么可能有善恶之分?你要赏花,就会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可如果你想要草坪的时候,那花就是恶的,草就成善的了。”
薛侃质疑道:“难道天下万事万物都是无善无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