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起义军对官府充满怨恨,所以他们打起仗来十分英勇。张的军队渐渐招架不了,于是就使暗招,放起了冷箭。王小波忙于正面交锋,没有防备,被冷箭射中了前额,顿时血流满面。但是王小波不顾满脸鲜血,继续率军猛烈进攻。起义军见王小波负伤后仍然坚持进攻,顿时士气倍增,终于打败了守军,杀了张,占领了江原。但由于伤势太重并且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王小波却倒下了。王小波死后,起义军推举李顺作为首领,继续反抗朝廷。
在李顺的正确领导下,起义军美名远扬,并且人数越聚越多,连续攻下许多城池,杀死了一大批贪官污吏,为老百姓带来很多福利,许多贫民都翻了身。李顺大军最后攻取了蜀地的中心城市成都。
公元994年,李顺在成都建立了大蜀政权,自称大蜀王。接着他一面整顿兵马,一面派兵继续攻占其他城池。起义军的迅速发展惊动了北宋王朝,宋太宗急忙任命宦官王继恩为剑南西川治安使,前往镇压。王继恩分兵两路,派人从东面堵住巫峡的起义军,自己则率领大军向李顺进攻。由于朝廷军队强大,很快就攻到成都。当时由于起义军的主力都在外攻打其他城池,成都城内仅有十万余人。起义军经过英勇奋战,战死了三万多人,成都被攻破,李顺也在激战中壮烈牺牲。李顺起义失败后,起义军在其他人的带领下在各地继续作战,直到996年五月,各地起义军才陆续被宋军镇压下去。
【酷评】
王小波并不是个出类拔萃的组织家,但他是个高明的营销专家。像先前的农民革命领袖一样,他先算清了革命的成本与回报——如何隐忍(在官府的官营、垄断、盘剥下)都是条死路,倒不如奋力一搏,虽然风险高,但回报也高。之后,他审时度势,对“革命市场”做了深度的分析:像他这样处境(甚至更差)的人的基数庞大,也就是说他所提供的产品基本属于大众的钢性需求,只要一经推出便会迅速占领市场。而更重要的是他打出了直指客户内心的广告语:贫富不均,我来为你平均。直白、平易、简单、上口,产品的核心与服务的观念合而为一。这样成功的营销案例,值得后人在工作中学习。
§§§第六节 北宋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景德元年(1004年)闰九月,辽国雄心万丈的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率领大军南下攻宋。这次辽军声势浩大,足足有二十万人。大军经保、定二州,直接来到澶州(今河南濮阳)城下。河北的大片领土已陷入辽军之手,仅有一河之隔的都城开封岌岌可危。
此时正值宋真宗当政。辽军侵犯的告急文书一天之内来了五封,京师大震,朝廷上下惊慌失措。唯独新上任的宰相寇准平静如常,私下还将告急的文书都扣了下来,不让宋真宗知道,以免制造惊慌。这一举动被其他大臣发现后告诉了宋真宗,于是宋真宗质问寇准:“宰相为什么将告急文书都私扣下来了呢?快快呈上来!”寇准无奈,便将一堆急报都拿了出来。宋真宗一见这么多急报,立即慌了手脚,急忙问寇准:“这可怎么办啊?”寇准不慌不忙地说:“陛下,您是想快快解决这件事还是慢慢来解决呢?”宋真宗急忙说:“敌军压境,我当然是想快点解决这件事!”于是寇准说:“陛下,想要辽国退兵,五天的时间就可以了。”宋真宗说:“宰相,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开这种玩笑?”寇准严肃地说:“陛下,这不是玩笑,只要您亲自出征,辽国五日内必然退兵!”
但是宋真宗和前面两个皇帝不一样,他们都有戎马生涯,而宋真宗则是在深宫中长大,手无缚鸡之力,怎么去亲征呢?况且之前有宋太宗高粱河惨败(公元979年,宋军为夺取幽州,在高粱河与辽军交战,大败,宋太宗仓皇南逃)的教训,宋真宗对辽国一直都很畏惧。现在宰相寇准忽然提出要他御驾亲征,这无异于赶鸭子上架。于是他面带难色,准备站起来回到内宫。寇准立即跪倒在他面前,劝他不要动摇和慌乱。宋真宗性情软弱,于是勉强同意明天上朝商议亲征之事。
第二天上朝,宋真宗刚刚说完亲征之事,朝堂上立刻炸开了锅,大臣们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很多大臣都不主张皇上亲自出征,甚至有些逃跑派还提议迁都。寇准大怒,说:“区区一个辽国,就让大宋百官惊慌如此!大敌当前,谁再提议迁都,立即斩首示众!”这才算把逃跑派的气焰压了下去。然后他跪在真宗面前,再次提出让他亲征。他苦口婆心地对宋真宗说:“如果皇上亲征,定会振奋军心。文武大臣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辽军自会退去。如果辽军来攻,我们可以制定策略去骚扰,打乱他们进攻的计划。也可以坚守不出,等辽军疲惫不堪后,再趁机攻打,这样就可以击退他们了。如果现在迁都,势必导致军心慌乱。如果辽军趁机来攻,大宋还能保得住吗?”寇准的意见得到了很多大臣的支持。宋真宗虽然心里很不情愿,但形势逼人,他不得不勉强答应。
景德元年十二月,宋真宗任命雍王赵元份为开封留守,自己率军御驾亲征。然而,满朝文武对此战都没有信心,甚至表示支持寇准的宰相毕士安也借口有病在身,不肯随驾北征。
宋真宗被迫来到战场,尽管他本人心惊胆寒,坐在车上瑟瑟发抖,但是当大宋皇帝的龙旗出现在澶州北城楼时,士兵与百姓立即齐呼万岁,欢声雷动,响彻数里。可以说宋真宗的亲临北城,从根本上扭转了宋军的士气和战争的全局,宋军对辽军开始猛烈反击。就在这个时候,东京忽然传来丧讯:留守开封的雍王赵元份突然暴病去世了。宋真宗于是借此机会回驾京师,将前线抗辽的军事大权交给寇准。
宋真宗离开澶州后,宋军在战斗中连连告捷,特别是宋将张环用威力惊人的床子弩射杀了辽军先锋萧挞览,也就是当年擒杀宋将杨业的辽国大将。这件事极大地动摇了辽军军心。并且辽军孤军南下,已经深入中原腹地,供给线太长,士兵已经疲惫不堪,于是萧太后只能暂停攻城的计划。
但是宋真宗根本没有抗敌的决心,早在他御驾亲征的时候,就暗中派出了使臣曹利用往辽军大营与萧太后议和,只是因为当时两军战事激烈,曹利用一直未能到达辽营。萧太后见辽军处境不利,担心腹背受敌使军队损失惨重,便开始谋求议和,于是派宋降将王继忠(望都之战中被辽军俘虏后投降辽军)与曹利用联系,两人一拍即合。尽管寇准坚决反对议和,但受到朝中妥协派大臣们的诋毁,况且宋真宗也倾向于议和,被迫放弃了继续战斗的主张。
宋辽两国立即停战,双方开始进行和谈。辽军提出的议和条件是要宋朝“归还”后周世宗北伐夺得的“关南之地”。宋朝的条件则软弱得多,只要辽国退兵,宋朝愿意以金帛代地,每年给辽国一定数量的银绢作为补偿,但绝对不答应割让领土的要求。萧太后十分懂得见好就收,最终按宋方的条件达成了协议。剩下的问题就是宋朝每年给辽国银绢的数量。曹利用请示宋真宗,宋真宗说:“如果辽国的条件苛刻,每年给一百万的钱财也行。”为了讲和,宋真宗还真舍得下本。再说当时宋朝也相当富有,用百万“岁币”换来和平,他们都觉得很值得。后来曹利用被寇准截住,寇准命他只准给三十万银绢,否则就斩立决。经过谈判,曹利用果然以三十万银绢谈成。于是宋辽双方订立了和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规定:
1.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年龄和辈分)。
2.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的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3.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4.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市场),开展互市贸易。
尽管澶渊之盟对宋朝来说有点辱国,但是澶渊之盟以后,辽、宋长期保持和平状态,一百二十年间不曾兵戎相见,边境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
【酷评】
击败饿狼的最好方法是集聚力量将它杀死,而不是频频地喂肉,因为狼只要活着,就必然有饿的时候。前者是釜底抽薪,后者则是扬汤止沸。宋王朝虽然买来了一段时期的和平,但实际上就像常说的那只“青蛙”,把自己放在温水里煮,开始时觉得很舒服、很暖和,渐渐地火势越来越大、水温越来越高,青蛙就被煮熟了!今天我们虽然没有了辽国这样的敌人,但“饿狼”一直会存在,它可能是工作上的某种困难,比如工作没热情、有畏难情绪,可能是生活上的某种坏习惯,比如做事爱拖拖拉拉、有始无终,如果我们一直忍让着“饿狼”逼近,那么终会有一天,你对工作完全失去了信心,工作也会抛弃你,生活上的坏习惯也“积恶成疾”,以后想改也改不过来了。而正确的做法是,理清思路,从根上把问题解决了。
§§§第七节 王安石和苏轼的恩怨
王安石和苏轼都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人物,而且都是少年得志型。王安石22岁中进士,苏轼比王安石小16岁,21岁中进士。不过,王安石有年纪大的优势,所以苏轼在1057年中进士时,王安石已经在中央国防部群牧司(掌管战马的单位)担任副司长了。后来,两人各自凭着理想在官场中冲锋陷阵,二人偶有交往,但只是官场客套,直到1069年,宋神宗让王安石变法,两人的人生才真正有了交集。
王安石变法工作在筹划阶段,需要大量精英。王安石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苏轼。
王安石叫来苏轼,略微寒暄几句,就单刀直入地问:“改革正需要大量人才,你做我的帮手如何?”
苏轼说:“不知道您到底准备怎么样改革?”
王安石就侃侃而谈:“小改革是解决不了现在的大问题的,要彻底改变天下的弊端,就要想办法在差役办法、税收办法、军事制度、考试制度等方面作一个全面而深刻的变革,这样国家才能富强起来。”
苏轼摇头,表示了异议:“我认为治理天下关键是在治人心而不是治术,就是说要开启民智,民智开了,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人心没改变过来,什么改革都改不出成果来。您说的这些,除了以才取人我觉得还可以外,其他的都不太认同。”
苏轼为什么对王安石的变法计划丝毫没有兴趣?历史学院派的说法是因为王安石变法打击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而苏轼恰好是地主阶级,如果苏轼真的肯帮王安石,那就是“大义灭亲”。这种事当然不会发生在“仁孝为先”的苏轼身上。
后来,王安石的改革大踏步地向前,几乎就是在冲锋。几乎所有士大夫都反对,这里面自然就有苏轼。
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策略很“阴”。王安石贷款给农民,让农民拿这些钱种地,而对于城市里的市民,则不给贷款。当然,这部分贷款是先到地方官手中的,苏轼当时在京城里担任贷款主管官员,他居然把钱贷款给市民,要他们拿去做生意,真正的农民却没有得到贷款。
苏轼当然不是个案,不过苏轼在天子脚下敢明目张胆地这样跟王安石对着干,王安石当然极不舒服。
1070年,御史台的监察总长司马光因一直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王安石排挤出中央。当时宋神宗需要一个监察总长,希望起用苏轼。可王安石一口咬定,苏轼这人比司马光还难搞,如果要他当谏官的头目,那变法肯定无法进行。于是宋神宗答应不用苏轼,但王安石认为这样还不成,因为苏轼在中央迟早是个祸害,所以找了个借口,让人弹劾苏轼,说他在工作中有失职之处。当然,每个做官的都或多或少有失职之处,苏轼就这样被踢出了中央,到杭州做了市长助理。
苏轼这次离开中央,等于和王安石做了个暂时的告别。从1070年开始,苏轼一直在各个地方做地方官。偶尔回京述职时,会和变法事业每况愈下的王安石见上一面,但两人的关系似乎总处在隐约的敌对状态,所以,二人根本没有什么闲话可谈。
在苏轼眼中,王安石的变法事业肯定要失败,因为太多的人反对,即使宋神宗本人也偶有动摇的时候。1074年,王安石无法承受反改革派的攻击,被迫辞职。虽然在第二年年初他又被宋神宗请回,但只在中央呆了七个月就再次辞职,从此,和苏轼一样再也没有回到中央。
1079年,苏轼在湖州做地方官,做了几首诗,被他的政敌捉了个正着,向宋神宗报告说,苏轼在地方上诽谤朝政,有不轨之心。中国方块字的衍生力强大,朦胧虚幻,所以一个字,特别是在诗歌中怎么解释都有道理,于是,苏轼被捉进天牢,等候严厉的审判。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由于事关重大,除了弟弟苏辙愿意丢掉乌纱帽救他外,其他的亲友以及官员都躲避不问。而此时,已经退休在家、曾经和苏轼几乎是仇人的王安石居然在老家给宋神宗写了一封信,快马送往京城。他认为苏轼是忠臣,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根本不可能有诽谤朝廷之言。宋神宗看了王安石的信后,再三思考,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赦免了苏轼的罪行,将其贬到黄州做官。王安石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刻,以国家大局为重,不计前嫌,对往日的政敌表示出最大的宽恕,由此可见他个人的品格。正是因为这件事,他赢得了苏轼的尊敬。
1084年,苏轼被朝廷调到汝州担任官职,在上任的途中,苏轼顺路拜访了在江宁老家的王安石。王安石听说苏轼要来,便穿着野服(村野平民的服装),骑着毛驴,兴致勃勃地来江边见苏轼。苏轼同样穿着野服拜见王安石,并说:“我苏轼今天是穿着野服来拜见丞相大人的。”王安石说:“我们之间就再也不要讲这些礼节了吧!”两人哈哈大笑,真可谓是一笑泯恩仇。
【酷评】
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与谋。孔老夫子绝对是一个老江湖,世事洞明,尤其对人情琢磨得倍儿清。意见不一样的两个人,就算是爷孙俩或者夫妻俩,肯定也整不到一块去,一开口讨论正经事,准会粗脖子红脸。但话说回来,“道”其实又是个很虚的、经不起时间考验的东西。变法时,王安石和苏轼意见不一,明争暗斗。然而几年后苏轼落难时,王安石却是少有的几个伸出援手的人。所以也可以说,没有永远的朋友或敌人,今天的敌人可能就是明天的朋友。昨天关系不好的两个同学,十年后工作了却是最要好的哥们;现在天天呲牙咧嘴的两个同事,以后不在同一个公司了,却可能成为事业上最得力的帮手。
§§§第八节 马植的馊主意
都说是红颜祸水,但是有的大老爷们也是祸水,做起事来祸国殃民。马植就是北宋的典型祸水。
马植出生在辽国,世代都是辽国的大族。他仗着自己是贵族,在辽国也混了一官半职,在朝廷担任光禄卿一职。但他为人狡猾奸诈,是标准的势利小人,所以同僚们都很蔑视他,渐渐地他就被其他官员所孤立了。马植眼看在辽国是混不下去了,也混不出什么名堂,他就想着换一个门庭,另谋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