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历史就是读故事(中国卷)
12180400000019

第19章 唐朝那些事(5)

之后,王叔文又想从宦官手中夺取兵权。他任命老将军范希朝担任京西诸镇行营兵马节度使统帅,又派韩泰协助,以便夺取宦官掌握的京西诸镇神策军兵权。宦官集团哪能如此示弱,首领俱文珍通知各地将领,让他们原地待命,不要交出兵权。范希朝和韩泰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范、韩老少二人可怜巴巴地等了半个多月,没有一将一兵前来报到,夺取兵权的计划也就只好不了了之。

王叔文大刀阔斧的改革简直要了掌权的宦官和贵族的命,他们当然不肯袖手旁观。不到一个月,太监们就已经决定搞倒他了。他们借口顺宗病重,要求太子李纯出来主持朝政,并暗中勾结各地节度使向朝廷施加压力。顺宗在内外的压力下妥协,他正月继位,八月即被迫退位,结束了短暂的皇帝生涯,成为了太上皇。

805年八月四日,太子李纯正式即位,这就是唐宪宗。

王叔文实行改革的时候,不但一批宦官恨王叔文,而且文武大臣们也发现似乎有些不太对劲。王叔文这个原本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居然成了权力的中心,府邸之前车水马龙,官员的升迁但凭王叔文一手裁定,而王党中年轻的御史如柳宗元、刘禹锡等更是气势大盛。这自然引起了朝中大臣们的不满。到了唐宪宗即位,大伙都纷纷攻击王叔文。

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宪宗继位后立即明确态度,将王、王叔文、刘禹锡、柳宗元、韩泰、韩晔、陈谏、韦执谊、凌准、程异等改革派一律贬出京城。王忧愤而死,王叔文在贬地渝州接诏令自缢。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初离京城,又接到诏令,众人由最初的被贬刺史又降了一等官职,被贬为司马,派到边远地方。

一场有进步意义的政治革新运动,只进行了短短的一百四十六天,就这样夭折了。这一事件,因为发生在唐顺宗永贞年间,所以历史上称为“永贞革新”,又因为王、王叔文二人姓王,另八人都被贬为司马,所以这件事又叫“二王八司马”事件。

短命的永贞革新,不过是昙花一现。在大唐逐步没落的道路上,这场变革留下了对一个欲有所为而不能的帝王的感慨,还造就了几个不失轻率又敢想敢为的勇士。其实,这是一场唐朝版的“百日维新”。

【酷评】

电影《十月围城》中,大反派对一位想要革命的读书人说:“如果你们革命成功了,那才要天下大乱呢!”这句话恰好可以注脚唐朝的“永贞革新”。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俱乐部成员就全是这样的读书人。他们自比为伊尹、周公、管仲、诸葛亮,然而掌权后,在出台改革措施的同时,就开始结党营私,打击异己,无限扩充自己的权力,气焰与宦官、藩镇集团并无二致,一场旨在打击权力利益集团的改革运动,迅速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事实上,所谓的改革就是要对旧事物、旧制度来场根本性的变革。大到国家天下,小到公司单位,这种变革往往波谲云诡,充满变数。从商鞅到王莽,从王安石到张居正,这些绝顶聪明的人物命运都不太好,改革都没有取得彻底的成功。所以,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做什么事情都要认清楚形势,要摸清反对者的实力,争取到领导者持久的支持,这样才有可能成功。

§§§第九节 谁暗杀了大唐宰相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阴历六月三日早上,天还没亮,时任宰相的武元衡像以往一样已经穿好了朝服,带着随从走出位于静安里的家,准备去上早朝。天空还是一片昏暗,最前面的仆人挑着一个小小的灯笼,十几个侍卫骑着马把宰相围在中间默默地朝皇宫的方向走去。宰相还需要重温一下早朝启奏皇上的事务,因此没有人说话,淡淡的夜色中只有清脆的马蹄声。

刚走出靖安坊东门,突然听到黑暗之中有人高呼一声:“灭烛!”侍卫手中的灯笼顿时熄灭了,周围一片漆黑,情况有些异常。开路的侍卫大声喊道:“什么人,想干什么?”这突兀的喊声把宰相从沉思中拖了回来。他有些不情愿地抬起头,却发现侍卫们已经是一片慌乱,一支支利箭从黑暗中射来。宰相已经来不及惊慌了,他看到前面已经有两个侍卫倒下了,他们的身体蜷缩着,凄厉的呻吟声淹没在一片惊慌失措的尖叫声中。他茫然地坐在马上,看着那些侍卫一边喊叫着,一边朝周围的小巷子里跑去,侍卫后面是一个个黑衣人,腾跳起伏的身影犹如鬼魅。

宰相仿佛想起来什么,他一勒马缰,却发现已经晚了。有一个黑影飞快地从右边的树后跳出来,手里的木棒重重地落在宰相的腿上。他听见骨头的碎裂声,接着便是锥心的疼痛。那个黑衣人看到他已经没有反抗能力了,于是慢慢地转到马前,冷冷地朝他打量。

刺客好像并不太满意,小声地骂了一句,拉起宰相的马缰,朝前面走去。那里有一个灯笼,被摔坏了一半,小小的火苗因微风而跳跃起来,一闪一闪地。远处的叫喊声清晰可闻,但没有一个人过来。刺客慢慢地走过去拿起灯笼,仔细辨认宰相脸上痛苦的表情。宰相看到他的眸子炯炯有神,想问什么却无从说起,想呼唤侍卫却全然没有勇气,他已经没有力气端坐在马上了,刺客的眼神仿佛一把尖刀插到了大腿的伤口上,他像断线的风筝一般,一头栽了下来……

当侍卫们从奔跑的恐惧中缓过神来时,才发现宰相不见了。这时周围的居民和官兵都赶到了,他们点亮了无数个火把,战战兢兢地察看现场。宰相的身体泡在血里,头却已经不见了。

当朝宰相武元衡号称大唐第一美男子,是著名的诗人,一向以温雅沉静、彬彬有礼闻名,但却死得这样惨烈悲壮。这一切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场面——但是,在那个寂静的盛夏凌晨,这一切都是真的。

与此同时,御史中丞裴度也遭到了突然袭击。裴度在逃跑过程中摔进了沟中,刺客以为裴度已死,这才幸免于难,只是头部受了点轻伤。

两个高官同时受害,一死一伤,朝野上下人人惊恐不定,皇帝为之罢食。狂妄的刺客还在京城里边到处抛撒小广告,上边写着:不要卖力抓我,否则下一个死的就是你。负责破案的官差被吓破了胆,一连几天都不敢行动。大臣们已经不敢上早朝了,天不亮不敢出门,甚至出现了皇帝在朝廷上等了老半天,官员尚未到齐的情况。

兵部侍郎许孟容为人刚正,去见宪宗,大哭道:“自古以来,还没有发生过宰相被人在路旁杀害,凶手却不能捕获的事情,这是大唐的耻辱啊!”宪宗深受触动,立即下诏重赏抓捕罪犯。

于是,朝廷派兵在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展开大搜捕,无论公卿贵戚还是平民百姓,均须配合。凡家中砌有夹墙或暗道者,重点搜查。

终于,有人站了出来,说王承宗军队的士兵张晏等人是杀武元衡的主谋。左神策将军王士则、左威卫将军王士平等人逮捕了张晏,最终杀掉张晏等十多人。一个多月后,参与暗杀行动的一个士兵经受不住良心的谴责,悄悄地到洛阳留守府告密,说是李师道和王承宗密谋杀害了武元衡,如今李师道已秘密派兵潜入洛阳,预谋叛乱。东都留守吕元膺得到消息,紧急带兵捕剿,数日之内,捉拿李师道党羽数千人。不久,五名刺客全部落网被杀。

事情真相大白,是李师道和王承宗联合策划了这起惊天谋杀案。那李师道和王承宗何许人也?他们为什么要刺杀当朝宰相呢?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唐朝实行藩镇制度,藩镇节度使是地方上的最高军政长官,拥有“父死子继、自辟僚属、财政自治、掌控军队”等多种权力。唐王朝在吸取“安史之乱”的教训时,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为抵御和牵制像安禄山这样的边防节度使叛乱,竟把藩镇制度扩展到内地。于是,在今河南、江苏、湖北这样的地区,也出现了节度使、防御使等大小军镇割据势力。他们逐渐坐大,不服从中央管制。其中,李师道便是淄青节度使,王承宗是成德节度使。

武元衡获得宪宗信任拜相之后,所有兵事都由他来主持。表面看上去清雅的武元衡,却是当时朝廷上的头号铁腕人物,坚决主张对割据的藩镇进行武力镇压。

元和九年(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去世,他的儿子吴元济占据蔡州(河南汝阳)一带的三个州,纵兵劫掠,公开与朝廷叫板对抗。唐宪宗派山南东道节度使严绶为元帅,率兵十六道,讨伐淮西。

其他的藩镇坐不住了,淮西成为了他们试探中央决心和实力的实验品。李师道、王承宗虽然以前与吴元济不和,但此时也清醒地意识到:如果朝廷灭了淮西,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自己。于是,他们不断上书朝廷,要求赦免吴元济。宪宗不许。当时的强硬派除了武元衡,还有御史中丞裴度,两人的意见都很统一而且非常坚决——敢于反叛就毫不姑息,坚决灭掉!

王、李二人见光上表不足以影响中央的决定,便想人为制造恐怖气息,让中央的官员不敢再提议削藩。

李师道先是招募了数百名地痞无赖,烧掉朝廷用以囤积江淮粮赋的河阴仓,几乎把朝廷的后勤储备整个端掉。这一招让朝中的大臣惊恐不已,纷纷上奏请求罢兵,但武元衡和裴度坚决不许。李师道看到这一招不管用,就又实施了一个卑鄙计划——派人潜入京城,刺杀宰相武元衡和裴度,除掉宪宗的左膀右臂,让征讨无人主持而草草收场。于是,武元衡就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宰相武元衡之死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对立推向了高潮。藩镇派人刺杀宰相以阻挠中央削弱地方势力,这是前所未有的,当时的藩镇势力可见一斑。之后,宪宗提拔遇刺而大难不死的裴度担任宰相主持军事。两年后唐军攻破蔡州,活捉了吴元济。裴度通过派人游说,迫使王承宗归顺朝廷,又派兵攻陷郓州,诛杀了李师道。其他藩镇纷纷归顺,而唐宪宗也达到了他个人事业的最高峰,成为安史之乱后的一代明君。

【酷评】

宰相,百官之首,国之栋梁。堂堂的大唐宰相,居然就这样横死在街头,想一想,实在让人不寒而栗。在这场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博弈中,武元衡成了牺牲品。虽然说时局危难,但在对恶势力的斗争中态度必须坚决,退让就是助纣为虐,但斗争也需要方式方法,面对正人君子,摆事实讲道理;面对像李师道、王承宗这样的奸诈小人,就要十足的强硬,不要姑息。一个社会,不能被小人占了上风,好人不能被小人打倒!

§§§第十节 都是“甘露”惹的祸

“甘露之变”是中国历史上宫廷中最为惨烈的流血事件,一日之内六百多名朝臣被杀,皇帝也被宦官软禁。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故事要从唐宪宗平定淮西开始讲起。宪宗平定了藩镇之乱,对宦官更加信任,所以宦官的势力很大。宪宗死后,宦官王守澄、陈弘志擅自立李恒为帝,这就是唐穆宗。穆宗病死后,敬宗只即位一年就被宦官杀了,王守澄等人又迎立李昂为帝,这就是唐文宗。

文宗即位后也活在宦官的阴影下,他一心一意想除掉宦官,不料却在大和八年(834年),得了中风病。宦官王守澄举荐医术高明的行军司马郑注为皇帝诊治。也不知道郑注用了什么偏方,文宗居然马上好了,郑注从而取得了文宗的极端好感和信任。郑注趁机向文宗推荐了另一个人——李训,后来,李训竟被提升为宰相。

这天,文宗把自己想除掉宦官的心事告诉他们。他们就跟文宗秘密商量,决定首先削弱宦官王守澄的权力。

他们利用宦官仇士良分掉了王守澄的一部分权力,这使王守澄很不高兴。接着,李训又解除了王守澄的兵权。王守澄失了兵权,就容易摆布了。这年十月,文宗叫人往王守澄的家中送了一杯毒酒,这个气焰嚣张的宦官头子就这样被除掉了。

文宗这一手干得很漂亮,当然郑、李二人功不可没。初战告捷,他们继续迈进,打算除掉宦官仇士良。他们约定,在王守澄下葬的那一天,郑注以故旧的身份率领亲兵前来送葬,然后在城外将送葬的宦官一网打尽。于是,郑注奔赴凤翔,组织亲兵,而李训则抓紧时间联系朝中握有兵权的大臣,争取获取武力支持。而此时宦官和大部分官员都蒙在鼓里,对此一无所知。

再过几天就是王守澄下葬的日子了,李训突然发现他们计划中的问题:当天仇士良等大宦官并不一定出席葬礼。如果郑注在郊外杀掉的仅仅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头目,反而会引起尚在宫中的仇士良等人的报复,那到时候皇帝就危险了。

李训为此寝食难安,他已经来不及和文宗与郑注商量了,决定提前行动。

这天,天刚蒙蒙亮,唐文宗李昂就来到了大明宫的紫宸殿。

朝会像往常一样按时开始。百官站定了班次,只等着金吾将军一如平日那样高声奏报“左右厢房内外平安”,然后百官就可以奏事了。

可是这天早朝,左金吾大将军韩约却向皇帝奏报,说在左金吾仗的院内,一棵石榴树上夜降甘露。

甘露降,在古代往往被认为是有征兆的,一般有祥瑞之气,象征着天下太平。这是多么大的一件喜事啊!半年前也曾经有甘露降在宫中紫宸殿外的樱桃树上,当时文宗亲自采集还尝了尝,觉得味道非常不错,可惜太少了,放在嘴里还没有咂出味道来就没了。

这回听说左金吾那边有甘露,文宗当然感到异常惊喜,立刻让李训等人去查看。半天之后,李训终于回来了,奏称他们看了老半天,因为都是些文官,眼睛近视看不清,所以恳请文宗另派人去看。于是,文宗便命左右神策中尉仇士良和鱼弘志带着宦官们去重新查看。临走时,文宗还特别强调了一句:人多力量大,你们就带着所有内臣去看吧,别像他们几个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话说一帮太监们到了含元殿左侧的金吾卫衙门内,仇士良没有看见传说中那晶莹剔透的甘露,倒看见了韩约那苍白如纸的脸上一颗颗滚圆的汗珠。仇士良觉得有点奇怪:深秋时节了,站在冷风里等候的他居然满头大汗,而且说话的时候眼神游离,一副做了亏心事的样子。仇士良满腹狐疑地盯着韩约问:“韩将军,你怎么啦?”

虽然韩约心理素质不好,但被看出异样来其实也没什么,但紧接着这个失误就大了:一阵风吹来,吹动了门边挂着的布幕,仇士良习惯性地往院子周围瞅了瞅,发现布幕后面埋伏了不少手拿明晃晃武器的兵士!

什么也不用问了,仇士良和宦官们猛然掉头就往外跑。守门兵士不是很多,见太监们往外跑,便赶忙上前要关闭大门。仇士良公鸭嗓子拼命一吼,还真管用,平时太监积日已久的威风终于在关键时刻又显神通,趁门卫愣住,太监们纷纷夺路而逃。

李训正紧张地等着好消息呢,突然看见一大群宦官像踩了蛇窝一样飞奔上阶,知道韩约事败了,他连忙高声呼唤值班的士兵们赶紧上殿护驾,事后重重有赏。虽然他叫得声嘶力竭,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众太监脚快,兔子一样已经奔到文宗御座前,有数人架起皇帝往软舆上一放,抬起便狂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