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气血津液病证妙谛
12179900000073

第73章 肥胖症 (1)

第9章 肥胖症 (1)

肥胖症又称肥胖或肥胖病,是由于先天禀赋因素、过食肥甘以及久卧久坐、少劳等引起人体脂肪绝对量增多或相对比例增高,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或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男性≥27、女性≥25,多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的一类病症。它包括西医中的单纯性肥胖症(如体质性肥胖症、获得性肥胖症)、继发性肥胖症等。肥胖症的有关描述最早见于《内经》,认为过食肥甘及缺乏运动是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张仲景、朱丹溪等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提出“肥人多痰”、“肥人湿多”、“肥人多气虚”等理论,逐步加深了对肥胖症的认识,进而在治疗上不断取得突破,尤其是明清及现代,从而形成中医诊治肥胖症的特色。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

一、战国《黄帝内经》:肥胖症状、病因病机1.《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土形之人,比于上官,似于上古皇帝。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水形之人,比于上羽,似于黑帝。其为人黑色,面不平,大头,广颐,小肩大腹,小手足。”前者为全身性肥胖,后者为腹形肥胖,说明形体的肥胖与先天禀赋有密切关系,按五行归属,主要为脾肾二脏,这是关于肥胖与体质相关的最早的文献记载。现代医家熊曼琪在此基础上提出“木瘦金方水主肥,土形敦厚背如龟”,即形体肥胖受先天禀赋影响。2.《素问·奇病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3.《素问·通评虚实论》:“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以上两条指出肥胖的产生与过食肥甘有关,并用“肥贵人(后世称富贵人)”命名本病,这是关于肥胖病因及病名最早的文献记载。肥者,指膏粱肥美食物;甘者,指甘味食物。膏粱肥美食物滋腻窒塞,食之过度,就会阻滞阳气条达,郁而化热;甘味食物缓和腻滞,过度进食,可导致脾失健运,胸腹满闷。

脾胃运化功能减退,对肥甘厚味的转化功能也逐渐减弱,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输布,蓄积体内而为痰湿脂浊,躯脂满溢,形体逐渐肥胖。故有“肥甘生痰”之说。因此,节制饮食,勿贪甘甜厚味,历来被视为养生、减肥要诀。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矣。”本条指出肥胖为衰老的表现之一。随着年龄增长,脏腑失调(尤其是肝肾功能的减退),导致水湿失运、痰瘀渐生,增加肥胖的发生几率。5.《素问·五脏生成篇》:“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肉也者,所以主一身之肥瘦。”指出人体物质能量代谢与脏腑功能有关,其中与脾胃关系尤为密切,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受纳、腐熟、运化、吸收、输布,是维持人体营养物质代谢正常进行的根本。中年以后,脾胃运化功能逐渐减退,对肥甘厚味的转化功能也逐渐减退,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输布,蓄积体内而为痰湿脂浊,躯脂满溢,再加上年高以后好静少动,形体逐渐肥胖。6.《素问·宣明五气篇》:“久卧伤气,久坐伤肉。”指出缺乏运动也可引起肥胖。

因伤气则气虚,伤肉则脾虚,脾气虚损,则运化无权,水谷精微不能输布,致痰湿内生,脂浊积聚,形成肥胖。这是关于肥胖与缺乏运动相关的最早文献记载。二、张仲景《金匮要略》:肥胖与运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东汉医家张仲景提出若过食肥甘,又疏于劳作运动,甚或久坐久卧,使体内营养精微不能消耗,加之气机郁结,精微失于输布,痰湿脂浊内聚,日久即可导致肥胖。正如《吕氏春秋·尽薮篇》中所言“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可谓至理明言。后世医家如汪宏在《望诊遵经》中指出“富贵者,身体柔脆,肌肤肥白,缘处深闺广厦之间,此居养不齐,作息无度者易致脂肥停积而成肥人”;涂蔚生在《推拿抉微第一集认症法五脏所伤》中也指出“安逸家多肥胖,劳动家多消瘦”,都认为深居简出、四体不勤、缺乏运动可导致肥胖。三、朱佐《类编朱氏集验医方》:肥胖预后《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养性之术》:“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元气胜谷气,其人瘦而寿。养性之术,常使谷气少,则病不至矣。

”本条指出肥胖患者难以长寿,原因就是肾气衰弱,不能温煦脾土,脾运化失职而酿生痰浊,痰浊停留日久则形成肥胖;而肾藏真元之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本,肾气虚衰必然影响寿命。四、朱丹溪《丹溪心法》:肥胖与痰湿《丹溪心法》:“肥白人多痰。肥人气虚生寒,寒生湿,湿生痰,故肥人多寒湿。肥人湿多。肥人宜二陈汤加参、芪、归、术、银花、连翘等类治之。”元朝医家朱丹溪首次提出“肥人多痰”、“肥人湿多”、“肥人多气虚”的理论,即痰、湿、虚是肥胖症的最主要病机,为后世肥胖症的治则开创了先河。由于形体过于丰盛,全身四肢百骸内脏器官多处于气虚状态,以致身体笨重,行动迟缓,动辄气促。气虚不能运化、输布水液,则易生水湿痰饮,导致肥人多痰湿。根据其理论观点,朱氏提出用二陈汤加味来治疗本病。后世医家傅青主进一步指出妇人更易患肥胖,原因就是痰湿停积日久、有助膏脂的形成,与其“恣食厚味”有关。五、王三才《医便》:肥胖与养生《医便·饮食论》:“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恬澹脏腑,调顺气血,使一身之气流行中和,百病不作。

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形神虚矣。”明朝医家王三才认为肥胖不利于养生。虽然肥胖者的肌肤润泽,但长期进食肥甘厚味之物可引起各脏腑功能减退,最终妨碍养生。强调养生的关键是养内,而不是养外。六、陈士铎《石室秘录》:肥胖与气虚《石室秘录·论气虚多痰》:“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运化,故痰生之。”清朝医家陈士铎立足于朱丹溪的“肥人多痰”观点,进一步指出肥胖多痰的根本原因是气虚,主要是脾气亏虚,不能运化水谷,导致痰湿内生,湿浊积聚,促使血中脂质增加。而同时代另一医家何梦瑶则在《医碥》中提出“肥人气滞必挟痰”,主张用二陈汤加枳壳、香附,重者加苍术、白芥子来治疗本病。七、林之瀚《四诊抉微》:肥胖与中风《四诊抉微·望形气》:“肥人多中风。”清朝医家林之瀚指出肥胖症患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中风。形体肥胖之人,多嗜膏粱厚味,酒食无度,损伤脾胃,以致气虚而痰湿生。形盛气虚则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经脉,以致气血痹阻。或外风引动痰湿,闭阻经络,以致僻不遂,一般称此为外风。

有因脾虚生痰,痰浊停滞,郁而化热,热盛生风,气血随之逆乱,气血痰火阻络蒙窍,而成中风,是属内风。李用粹在《证治汇补》中称之为类中。八、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肥胖与湿浊《临证指南医案》:“湿从内生,必其人膏粱酒醴过度,或嗜饮茶汤太多,或食生冷瓜果及甜腻之物。其人面白而肥,肌肉柔软。”清朝医家叶天士详细阐述“肥胖多湿”理论,提出内湿产生的三个主要因素,认为过食膏粱甜腻、厚味肥甘、酒醴汤茶、生冷瓜果均可导致精微物质过剩,化为脂液而引起肥胖。其中饮食不节是肥胖形成的重要原因。九、顾世澄《疡医大全》:肥胖与疮疡《疡医大全·论肥人疮疡》:“夫肥人多湿、多痰、多气虚,形体外实者,外虽多肉,其实内虚,凡体丰气虚之人,疮疡故多痈。又曰:大凡体肥则肉潭于气,加之斫丧,则真气不足以维持,平日语言气短,行动喘急,一遇脓血出多,空火陡发,精散神离,每多暴脱。”清朝医家顾世澄认为肥胖,尤其是合并气虚的患者,易并发疮疡,而且要密切注意其危症,脓血较多时易休克,即暴脱。对于此类病人的治疗原则,认为应采取“内托”的方法,使邪毒不内陷,则易溃、易敛,可取得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