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厥证 (2)
”本条进一步充实了《内经》的厥证理论。宋金医家张从正根据厥证的不同表现及起病原因,分为风、酒、气、骨、臂、肝及阳明等厥证,并详述每一种厥证的主症,而且指出诸种厥证的根本病机在于“气逆”。其中关于酒厥的阐述直至现代仍有实际意义,后世医家认为可用五苓散(茯苓、猪苓、泽泻、白术、黄连、黄芩、干葛,水煎服)治疗酒厥。七、罗天益《卫生宝鉴》:热厥《卫生宝鉴·厥逆》:“手足逆冷,有时或温,手足心必暖,脉虽沉伏,按之则滑,其证或畏热,或渴欲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眠,大便秘,小便赤,此名热厥。”元朝医家罗天益继承仲景“热深厥亦深”理论,详述热厥临床表现,认为热厥虽有四肢厥冷之寒象,但脉呈滑状,且有畏热、口渴、烦躁、便秘、溲赤等真热之象,实为真热假寒证。常选用白虎汤、大承气汤、双解散、凉膈散等方剂。八、朱丹溪《丹溪心法》:痰厥《丹溪心法》:“痰厥者,乃寒痰迷闷,四肢厥冷,宜姜附汤。”“怪病多痰”,元朝医家朱丹溪以痰为病因论述致厥的病机,并指出可用姜附汤(或导痰汤)来治疗,对临床诊治厥证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厥证之痰为无形之邪,蒙蔽清窍,故致“迷闷”;蔽阻阳气,故致“厥冷”。张从正、张景岳等医家则对痰厥作出较为详细的注释。前者对痰厥的特征作出极为形象的描述,即“涎如曳锯,声在咽喉中。”而张景岳认为如一时痰涎壅塞,气闭昏愦,药食俱不能通,宜先采取吐法,如瓜蒂散催吐以治其标,此为救急之法。但觉痰气稍开,便当治其病本,虽不治痰,但因治其生痰之根源,则痰自可清除;如痰较多,也应即时祛痰,以免留痰为患。具体方法有因火生痰者,宜清之降之;因风寒生痰者,宜散之温之;因湿生痰者,宜燥之利之;因脾虚生痰者,自宜补脾;因肾虚生痰者,自宜补肾。九、王肯堂《证治准绳》:食厥《证治准绳·诸中门》:“中食之证,忽然厥逆昏迷,口不能言,肢不能举,状似中风,皆饮食过伤,醉饱之后,或感风寒,或着气恼,以致填塞胸中,胃气有所不行,阴阳痞隔,升降不通,此内伤之至重者。”食厥也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厥证,明朝医家王肯堂对此阐述较为详细,并认为多由饮食太过伤及胃气,再感外邪或内伤七情,致使“胃气升降不通”而发,是对厥证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后世医家认为可用平胃散治疗本病。
十、张景岳《景岳全书》:厥证虚实1.《景岳全书·厥逆》:“气厥之证有二,以气虚气实皆能厥也。气虚卒倒者,其形气索然,色清白,身微冷,脉微弱,此气脱证也。气实而厥者,其形气愤然勃然,脉沉弦而滑,胸膈喘满,此气逆证也。”2.《景岳全书·厥逆》:“血厥之证有二,以血脱、血逆皆能厥也。血脱者,如大崩大吐或产血尽脱,则气亦随之而脱,故致卒仆暴死。血逆者,即经所云,血与气并走于上之谓。”明朝医家张景岳在系统总结了明朝以前医家对厥证的认识之后,结合临床实际提出以虚实论治厥证,并具体地分气厥、血厥来阐述,较好地完善了厥证的中医理论,有利于提高中医治疗厥证的临床疗效。十一、赵献可《医贯》:血厥《医贯·血厥》:“有人平居无疾苦,忽如死人,身不动摇,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言,或微知人,恶闻人声,但如眩冒,移时方寤。此由已汗过多,血少气并于血,阳独上而不下,气壅塞而不行,故身如死。气过血还,阴阳复通,故移时方寤,名曰郁冒,亦名血厥,妇人多有之。
”汗血同源,过汗亦伤血,阴血少则阳气偏亢,气为血之帅,气血并行于上,阻塞清窍,可见到上述血厥证候,并指出血厥常见于女性,从而丰富了厥证理论。十二、张璐《张氏医通》:厥证与中风《张氏医通》:“今人多不知厥证,而皆指为中风也。夫中风者,病多经络之受伤;厥逆者,直因精气之内夺,表里虚实,病情当辨,名义不正,无怪其以风治厥也。”厥证易与中风相混淆,但二者诊治均不同。前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醒后无明显的后遗症,病机要点为“精气内夺”;后者常见于中老年人,醒后常有瘫痪、失语等后遗症,病机要点为“经络受伤”,明清医家张璐之言既利于本病的鉴别诊断,他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本病,从而提高厥证的疗效。
十三、姚绍虞《素问经注节解》:厥证内涵《素问经注节解·厥论》:“厥凡三义:一谓逆也,下气逆而上也,诸凡言厥逆是也;一谓极至也,本篇之热厥寒厥,盖言寒热之极也;一谓昏迷不省人事也,本篇之言阴盛阳乱是也。”清朝医家姚绍虞对清以前历代医家有关厥证内涵进行总结、概括,认为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种是厥逆,论述最多;第二种是热厥寒厥,以《内经》、《伤寒论》为代表;第三种指昏迷,论述相对较少。该论有利于指导临床诊治厥证。十四、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厥证与痉病《临证指南医案·痉厥》:“厥者,从下逆上之病也;痉者,明其风强之状也。” 厥证与痉病皆为卒病重症,临床辨证容易混淆,故鉴别诊断十分重要,本条有助于二者鉴别。
厥证以气从下逆上为基本病机,即气机逆乱、升降失常、阴阳气不相顺接所致,临床以四肢逆冷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醒后无口眼斜、无肢体偏瘫为特点;痉证以筋脉失养而拘急挛缩为基本病机,临床以“风强之状”为主症,即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十五、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六版教材《中医内科学》:厥证辨证《中医内科学·厥证》:“厥证乃急危之候,临证当辨虚实、分气血。”厥证为一种急性病症,当及时救治为要,而辨证准确极为关键。厥证辨证的关键是首先辨清虚实二证,凡实者突然昏仆,面红气粗,声高息促,口噤握拳,舌红苔黄腻,脉洪大有力;凡虚者眩晕昏厥,声低息微,口开手撒,舌胖或淡,脉细弱无力。其次分清气血二厥,而其实证尤应注意辨别。气厥实者,乃肝气升发太过所致,体质壮实之人,肝气上逆,由惊恐而发,表现为突然昏仆,呼吸气粗,口噤握拳,头晕头痛,舌红苔黄,脉沉而弦;血厥实者,乃肝实上亢,阳气暴张,血随气升,气血并走于上,表现为突然昏仆,牙关紧闭,四肢厥冷,面赤唇紫,舌质黯红,脉弦有力。
第二节 名家经验精粹
一、金元四大家论厥 [易法银.金元四大家论厥.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3,17(5):3—4]1.河间以阴阳盛衰论厥 刘河间以“火极似水”、“阳极似阴”理论阐明厥证的病机、主症与治疗,他认为“阴厥者,原病脉候皆为阴证,身凉不渴,脉迟细而数,未尝见于阳证也”,常以附子丸主治,方中乌、附同用,加强温经回阳之力;“阳厥者,原病脉候皆为阳证,热极而反厥,时复反温,虽厥而亦烦渴谵妄,身热而脉数也”,多以三承气汤下其里热,或配合黄连解毒汤,以增强其清火解毒的作用。2.子和以阴阳不相顺接论厥 张子和治厥宗《伤寒论》阴阳气不相顺接则为寒热之旨,认为“阳主外而厥在内,阴主内而厥在外,若此者,阴阳之气逆而上行故也”,因此“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对寒厥者,主张用热剂以温里寒,兼补肺金;对热厥者,主张用凉剂清内热,尤其是清心火;对尸厥、痿厥、风厥、气厥、酒厥,可先予涌吐之法以醒神,再服降火益水、和血通气之药,辅以粥食调养,均有较好疗效。
3.东垣以气乱于臂胫论厥 李东垣论厥宗《内经》四肢厥冷之学说,认为寒厥实为阳气亏虚,水谷精气下流,四肢肌肉、经脉得不到营养,阴寒之气独行于四肢所致;热厥则为阴气亏虚,胃中热盛,水谷精气被劫,四肢得不到营养,阳气独盛于四肢而致。因此采用《灵枢》中针刺法以通四肢血脉而治厥证,常用手法为深刺手阳明经的荥穴二间和腧穴三间以通臂胫的卫气、足阳明经的荥****庭和腧穴陷谷以通胫膝的卫气;同时深刺手少阳三焦经的荥穴液门和腧穴中诸、足少阳胆经的荥穴侠溪和腧穴临泣以升臂足的营气,取得调气醒神之效。4.丹溪以饮食男女论厥 朱丹溪从杂病的角度出发,阐述饮食男女的人为因素与厥证的关系。他认为寒厥为“恃壮纵欲于秋冬之间,阳衰精竭,阴独行,故为寒厥”所致;热厥为“醉饱入房,气聚于脾胃,阴虚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四肢不荣,酒气与谷气相搏”而致。因此丹溪治厥常将芳香开窍与芳香辟秽二法合用;对于郁怒导致的气厥,多选用化痰降火之法,再加入香附,以散肝之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