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气血津液病证妙谛
12179900000039

第39章 虚劳 (1)

第5章 虚劳 (1)

虚劳,又称虚损、劳伤,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它是气血津液病证中涉及脏腑及表现证候最多的一种病证,临床较为常见。凡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病久体虚、积劳内伤、久虚不复等所致的多种以脏腑气血阴阳亏损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均属于本病证的范围。包括西医学中多个系统的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有关虚劳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在历代中医著作中还有“五劳”、“七伤”、“六极”、“干血劳”、“童子劳”、“内损”、“外损”等名称。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先提出虚劳病名,并沿用至今。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对虚劳的病因及各类症状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绮石《理虚元鉴》为虚劳专书,对虚劳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及护理均有较好的论述。经过历代医家的补充完善,虚劳的辨证诊疗体系逐渐建立,从而使其疗效、预后得以不断提高。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

一、战国《黄帝内经》:虚劳概述1.《素问·玉机真藏论》:“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2.《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虚则目眩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心病者……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肺病者……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肾病者……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3.《灵枢·决气篇》:“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脉脱者,其脉空虚,此其候也。”虚劳证候虽多,但总不离乎五脏,而五脏之辨,又不外乎气血阴阳,以上3条简明扼要地概述了虚劳主症,其中《玉机真藏论》简要阐述五虚的具体证候,《脏气法时论》详细叙述了五脏虚的主要症状,《决气篇》则指出六气(气、血、津、液、精、脉)不足的主要表现,并详细列出各自的临床表现。4.《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5.《灵枢·百病始生》:“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多种病因均可导致虚劳,正如后世医家绮石指出“有先天之因,有后天之因,有外感之因,有境遇之因,有医药之因”。以上2条则着重阐述劳累、情绪、外邪等因素对心、肝、脾、肺、肾以及气血肉骨筋等的侵害。6.《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7.《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虚劳的基本病机为五脏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即《通评虚实论》中所言“精气夺”,此可谓虚劳证的提纲。《灵枢·五夺篇》则阐述了形成“精气夺”的主要病因,即“形肉已夺”、“大夺血之后”、“大汗出之后”、“大泄之后”、“新产及大血之后”。《调经论》进一步把虚劳证分为阳虚、阴虚,并指出其主症分别为“外寒”、“内热”。以上所论有利于后世医家更深入地认识虚劳病证。8.《素问·阴阳应象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本条明确提出虚劳的治疗原则。阳主外,阴主内。形不足为阳虚,精不足为阴虚。

所以形体不足的病人,予气厚的药物温补阳气;****不足的病人,予味厚的药物滋补****。《素问·玉机真藏论》中指出可服用“浆粥”以调补脾胃,即重视后天之本的治疗。为后世医家治疗虚劳病证奠定基础。二、秦越人《难经》:五损《难经·十四难》:“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能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反此者,至脉之病也。从上下者,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从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五损实指肺、心、脾、肝、肾五脏受损而致的虚劳证,本条论述了五损的病机、主症、转归及治则。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虚弱,则全身之气皆虚,故肺脏功能虚损(即肺损)的病人,当补其气。心主一身之脉,心气虚弱,可导致营卫不和、气血失调,故心脏功能虚损(即心损)的病人,当调和营卫。

脾主运化,脾脏虚弱,运化失职,会导致食、饮停滞,故脾脏功能虚损(即脾损)的病人,当调节饮食,注意寒温适宜,以保养脾胃,恢复其功能。肝藏血,体阴而用阳,肝损则阴虚阳亢而拘急,且横逆侮脾,故肝脏功能虚损(即肝损)的病人,当滋养肝阴,和中缓急。肾主藏精,肾精亏损则五脏六腑精气皆衰,全身的生理功能都受影响,故肾脏功能虚损(即肾损)病人,当填补肾精。后世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指出“盖凡思虑、劳倦、外感等症则伤阳,伤于阳者,病必自上而下也。****、醉饱、内伤等症则伤阴,伤于阴者,病必自下而上也。”可作为五损转归的注释。后世医家方隅在《医林绳墨》中指出“虚者,血气之空虚也;损者,脏腑之损坏也。”可与本条互参。三、张仲景《金匮要略》:虚劳证治1.《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症并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本条论述了阴阳两虚的虚劳证治。人体阴阳是相互维系的,所以虚劳病的发展,往往阴虚及阳,或阳虚及阴,从而导致阴阳两虚之证。由于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可产生偏热偏寒的证候,所以当阴阳两虚时,就会出现寒热错杂之证。

如阴虚生热,则衄血、手足烦热、咽干口燥;阳虚生寒,则里急、腹中痛;心营不足则心悸;肾虚则****不能内守而梦遗失精;气血虚衰不能营养四肢,则四肢酸痛。治当“欲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汤也。”《直解》云:“里急腹中痛,四肢酸痛,手足烦热,脾虚也;悸,心虚也;衄,肝虚也;失精,肾虚也;咽干口燥,肺虚也。此五脏皆虚,而土万物之母,故先建其脾土……使荣卫流行,则五脏不失权衡而中气斯建矣。”2.《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症并治》:“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冬秋瘥,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本条指出虚劳(以阴虚为主)与季节的关系。阴虚则阳浮于外,故脉浮大;阴虚生热,四肢为诸阳之本,故手足烦热。证本阴虚阳亢,春夏木火正盛,阳气外浮,则阴愈出,故病加重;秋冬金水相生,阳气内藏,故病减轻。由于阴虚及阳,****不固,故阴寒精自出。肾藏精而主骨,精失则肾虚,肾虚则骨弱,故两腿酸痛瘦削,不能行动。3.《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症并治》:“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虚劳是脏腑诸虚不足而产生的多种疾病的统称。其总的病机是五脏气血阴阳俱虚。

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血虚则不能充盈脉道,故临床上虚劳病人多见两类虚性脉象:或大而无力之脉,或为轻按则软、重按无力的极虚之脉。脉大与脉极虚,虽然形态有所区别,但其本质基本相同,都是脏腑气血不足、精气虚损之反应。4.《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症并治》:“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本条指出了气血两虚的虚劳脉症。虚劳病见到沉取带弦而无力的脉象,又无外感寒热的症状,是气血两虚的征象。面白、时目瞑、兼衄是肝脾血虚所致;短气、里急、小便不利、少腹满,是肾阳不足不能温化水液所引起。凡此脉症,均属虚劳范畴。《医宗金鉴》云:“脉虚沉弦,阴阳俱不足也;无寒热,是阴阳虽不足而不相乘也;短气面白,时瞑兼衄,乃上焦虚而血不荣也;里急小便不利,少腹满,乃下焦虚而气不行也,凡此脉症,皆因劳而病也,故曰’‘劳使之然’‘。”5.《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症并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虫丸主之。

”干血,血干枯瘀滞之谓,俗称“干血劳”,为虚劳证候之一,多见于妇女。虚劳日久不愈,经络气血的运行受到影响,从而产生瘀血;新血难以生成,肌肤失其营养,以致枯干粗糙如鳞甲状;眼目失其滋荣,故双目黯黑。同时,干血患者往往肌肉消瘦,骨蒸潮热,盗汗,口干颧红,头晕易惊,月经涩少或闭经。干血之证属虚中挟实,治疗当用大黄虫丸祛瘀生新,缓中补虚。《金匮心典》认为该方“润以濡其干,虫以动其瘀,通以去其闭”,是为治干血劳之名方。后世医家喻昌在《医门法律》中评述该方的特点是“以润剂润其血之干,以蠕动啖血之物行死血”,为缓中补虚,以不补为真补的妙招。四、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五劳、六极、七伤1.《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夫虚劳者,五劳,六极,七伤是也。五劳者,一曰志劳,二曰思劳,三曰心劳,四曰忧劳,五曰瘦劳。又,肺劳者,短气而面肿,鼻不闻香臭。肝劳者,面目干黑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独卧,目视不明。心劳者,忽忽喜忘,大便苦难,或时鸭溏,口内生疮。脾劳者,舌本苦直,不得咽唾。肾劳者,背难以俯仰,小便不利,色赤黄而有余沥。茎内痛,阴湿囊生疮,小腹满急。

”隋唐医家巢元方认为五劳、六极、七伤均为虚劳,并从病因角度、证候角度把五劳分为两类,又在《难经》“五损”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五脏劳的病因与主症,具体治疗可参考《难经》中“五损”治则。2.《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六极者,一曰气极,令人内虚,五脏不足,邪气多,正气少,不欲言。二曰血极,令人无颜色,眉发堕落,忽忽喜忘。三曰筋极,令人数转筋,十指爪甲皆痛,苦倦不能久立。四曰骨极,令人酸削,齿苦痛,手足烦疼,不可以立,不欲行动。五曰肌极,令人羸瘦无润泽,饮食不生肌肤。六曰精极,令人少气吸吸然,内虚,五脏气不足,发毛落,悲伤喜忘。”六极的具体内容是指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根据“有诸内必形之于外”的中医传统观点,六极实为从形体方面来阐述脏腑功能虚损的临床表现。《圣济总录》则指出“劳作之甚,身体瘦极,则为六极”,可作参考。3.《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七伤者,一曰阴寒,二曰阴痿,三曰里急,四曰精连连,五曰精少、阴下湿,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数,临事不举。又一曰大饱伤脾,脾善噫,欲卧,面黄。二曰大怒气逆伤肝,肝伤血少目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