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气血津液病证妙谛
12179900000010

第10章 汗证 (1)

第2章 汗证 (1)

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为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等。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为自汗;睡中汗出,醒来即止者为盗汗;大汗不止或汗出如油、肢冷息微者为脱汗;急性热病中恶寒战栗而后汗出者为战汗;汗色发黄而染衣者为黄汗。汗证是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病证,既可单独出现,也常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它包括现代医学中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休克、低血糖反应或某些传染病的异常出汗等。早在《内经》中就明确指出汗液为人体津液的一种,并与血液有密切关系,所谓血汗同源,表明对汗的生理及病理有了一定认识。《金匮要略》首先记载了盗汗的名称,并认为由虚劳所致者较多。朱丹溪对自汗、盗汗的病理属性作了概括,认为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医林改错》首创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所致自汗、盗汗,补充了针对血瘀所致自汗、盗汗的治疗方药。历代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临床经验,对其病因病机、治法方药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从而逐渐完善了汗证的理法方药。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

一、战国《黄帝内经》:汗之生理与病理1.《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汗之为物,以阳气为用,以****为原料。汗的生成和排泄,既需要充足的阴液,又离不开阳气的化津、摄津作用,即汗是人体阳气蒸化津液而成,如《温病条辨》说:“汗也者,合阳气、****蒸化而出者也。”如阳气不足,无力蒸化津液,可导致无汗;邪客于表,阳气被遏,不得疏泄,亦不能汗出;阳气有余,阴液不足,则化源匮乏而汗少;阳虚固摄无力,又可见汗出不止。阳气和阴液任何一方发生病理变化,都可引起汗出异常。健康状态时,出汗是人体的一种生理活动,与气温高低及衣着厚薄有密切关系,如《灵枢·五癃津液别》所言:“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病理情况下,出汗则是医者判断机体阳气、阴液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2.《素问·宣明五气》:“五脏化液,心为汗。”汗为人体津液的一种,与血有着密切关系,汗血同源,为心所主。五液指汗、涕、泪、涎、唾五种分泌液,肾主水液,具有调节体内水液平衡的作用,故汗证与心肾两脏关系密切。

心气虚则液不敛,心液不藏而外泄,可引起自汗或盗汗。肾阴不足则阴虚火旺而汗出,治疗应以养阴固表为主;肾阳不足则卫气不敛而汗出,治以驱逐阴寒、温通阳气。当然,临床上汗证病因并非仅限于心肾之虚,治疗时当全面考虑,以免失之偏颇。3.《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本条指出半身出汗与中风病(即偏枯)关系,反映汗之病理特点。经常半身出汗之人多为阳虚,气血循行受阻不能运行周身,经脉不畅,如遇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则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引起昏仆不遂,发为中风。4.《灵枢·营卫生会》:“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夺,失脱。无通毋。血和津液,皆属于阴,都具有营养、滋润的功能,是人体的宝贵物质。在生理上,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血由津液所化,汗由津液所泄,故历来有“汗血同源”之说。在病理上,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都会损伤津液,出现血耗津伤的病证;而因发汗不当,以致大汗淋漓,或体虚多汗津亏,也会影响到血液,出现津枯血燥的病证。

所以,临床上对于失血、出血病人,一般禁用发汗法,以免更伤津液而竭化血之源;对于多汗、伤津的病人,一般不用针刺放血疗法,也不宜用耗血动血之药,以免进一步耗伤津液。《伤寒论》中也有“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的训诫,同出此理。二、张仲景《伤寒论》:桂枝汤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桂枝汤主之。”东汉医家张仲景创桂枝汤治疗汗证,并指出桂枝汤证的病理特点。“阳浮”为外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阴弱”为卫外不固,营不内守,营对浮盛之卫而言相对不足,则阴液不能自安而外泄,故汗自出。反映营卫不调,卫强营弱,肺气不利,外邪干胃的病理。并首创桂枝汤方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如服用桂枝汤后大汗出,仍心烦、口渴、脉洪大,则表明表邪内陷,转属阳明而气液两伤,又创白虎加人参汤以清热、益气、生津。营卫不和型是汗证的常见证型之一,治疗上常首选桂枝汤;对于其变证,表现为阳明热盛并气液两伤者则常用白虎加人参汤。

三、张仲景《金匮要略》:盗汗与黄汗1.《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食已汗出,又身常暮晚盗汗出者,此劳气也。”首先记载了盗汗的名称,并认为由虚劳所致者较多。食后汗出、暮晚盗汗,是胃气不足、阴虚有热的征象,属虚劳症状。本书另一篇《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也称“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即指出阴阳气血皆虚者,因阳不足者不能固、阴不足者不能守而极易发生盗汗。2.《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宜芪芍桂酒汤主之。”本条论述黄汗的病机与证治。黄汗是水气病的一种,与脾有关,由于水湿侵犯经脉,阻碍营卫运行,卫郁营热,湿热交蒸于肌腠,从而形成黄汗,表现为“汗沾衣,色黄如柏汁”,并创芪芍桂酒汤治疗;针对汗出不透,腰以上有汗,腰以下无汗的黄汗证则创桂枝加黄芪汤治疗。张仲景有关黄汗理法方药的论述具有很强的临床实践价值。

对于黄汗的治疗,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有所发展,在药物方面,除上述两方以外,常根据病情配伍茵陈、山栀、黄柏、白鲜皮、防己、赤苓、木通、淡竹叶等品,以增强除湿清热的作用。四、曾世荣《活幼新书》:惊汗《活幼新书·明本论》:“诸汗有时时冷汗微出,发根如贯珠,面额上濈濈然,此为惊汗证,宜镇惊丸或琥珀抱龙丸,及茯神汤加麻黄根,水煎服取效。”元代医家曾世荣提出惊汗的证治。惊则气散,气散则不能固摄津液,汗自出,可与镇惊丸、琥珀抱龙丸、茯神汤加麻黄根等治疗。五、朱丹溪《丹溪心法》:自汗与盗汗 1.《丹溪心法·自汗》:“自汗、盗汗有阳虚阴虚之别。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自汗大忌生姜,以其开腠理故也。”2.《丹溪心法·盗汗》:“盗汗属血虚、阴虚。小儿不须治,忌用生姜。宜敛心气,益肾水,使阴阳调和,水火升降,其汗自止。”元朝医家朱丹溪对汗证论述精辟而全面,尤其是自汗与盗汗的鉴别诊断。他指出自汗由气虚所致,属湿与热;盗汗由血虚所致,属阴虚。

主张宜从心、从肾论治汗证,与《素问·宣明五气》“五脏化液,心为汗”是相一致的,且提出治疗自汗、盗汗均禁用生姜,尤其是自汗,因为生姜为发汗解表之物。自汗应首选玉屏风散,盗汗则首选当归六黄汤。有利于后世医家诊治汗证时遣方选药。当然有少数人由于体质关系,平素易于出汗,而不伴有其他症状者,如《笔花医镜·盗汗自汗》说:“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然亦有秉质如此,终岁习以为常,此不必治也。”六、吕震名《伤寒寻源》:头汗《伤寒寻源·头汗》:“凡阳明病一身自汗出者,谓之热越,此热从外达也。若热不得越而从上达,则有头汗证。”本条论述了头汗证的病机特点。元代医家吕震名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由于里虚表实,玄府不开,邪热内蓄不得发,邪郁于里不得外越,则蒸于阳经,阳气上蒸于头,而为头汗。七、戴思恭《证治要诀》:脱汗 《证治要诀·汗证》:“汗出如胶之粘,如珠之凝,及淋漓如雨,揩拭不逮者,难治。”元末明初医家戴思恭认为脱汗常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多在疾病危重时出现,为病势危急的征象,故又称为绝汗,即阴脱阳走之绝汗,其具有汗多、汗黏等特点,这与现代临床所说休克时冷汗、大汗类同。

八、张景岳《景岳全书》:汗证辨证 《景岳全书·汗证》:“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然则阴阳有异,何以辨之?但察其有火无火,则或阴或阳,自可见矣。盖火盛而汗出者,以火烁阴,阴虚可知也;无火而汗出者,以表气不固,阳虚可知也。”本条指出汗证的辨证要点,即应以阴阳为总纲进行辨证,而不应机械地认为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如何辨别自汗、盗汗的阴阳之属呢?明朝医家张景岳提出根据汗出时“有火无火”进行鉴别,有火为阴虚,无火为阳虚。在汗证的治疗中如能明白上述2个要点,就掌握了汗证的治疗纲领。张景岳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认为以下6种汗证的疗效不佳,即“汗出而喘甚者”、“汗出而脉脱者”、“汗出而身痛甚者”、“汗出发润至癫者”、“汗出如油者”、“汗出如珠者”。并指出小儿盗汗如汗出太多者可与人参一钱许,煎汤与服,常当夜即止。此观点与本节第五条中“小儿不须治”有所不同。

九、吴又可《温疫论》:战汗 《温疫论·原病篇》:“今邪在半表半里,表虽有汗,徒损真气,邪气深伏,何能得解?必俟其伏邪渐退,表气潜行于内,乃作大战,精气自内由膜中以达表,振战止而复热,此时表里相通,故大汗淋漓、衣被湿透,邪从汗解,此名战汗。”明朝医家吴又可认为战汗是邪气渐退,表里经络之气交通,正气祛邪外出,正邪交争,邪从汗解的表现,故汗出而病愈。这是温病发展过程中,正邪相持日久,正气蓄积到一定程度奋起祛邪的一种现象。十、何梦瑶《医碥》:特殊汗证《医碥·汗》:“心孔汗,别处无汗,独心孔一处有汗,由思虑过多,心神浮越使然。头汗,别处无汗,热不得外越,但上蒸也。或因黄郁未发,或因湿家误下,或因水结胸蒸,或因火劫热迫,或因阳明蓄血,或因热入血室。手足汗,别处无汗,脾胃之热达于四肢也。冬月足多汗,气降也。

又有手足汗,属脾胃虚寒,不能运行津液,乘虚阳外越,而横溢于四肢者。”清朝医家何梦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心孔汗”、“头汗”、“手足汗”、“足多汗”等特殊类型的汗证,与今所谓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不同部位出汗相似。十一、王清任《医林改错》:汗证从瘀论治 《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醒后出汗,名曰自汗。因出汗醒,名曰盗汗,盗散人之气血。此是千古不易之定论。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本条补充了针对血瘀所致自汗、盗汗的治疗方药。清朝医家王清任认为气虚血瘀,则络脉不通,津液不能正常流布而外溢;气血郁滞,瘀久化热,迫津外泄而成汗。在现代也有不少医家从瘀论治汗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