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8)
【功能】 表里双解,坚阴止利。
【主治】 主治外感表证未解,热邪入里。症见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舌红苔黄,脉数。
【方解】
外感表证初起,邪在太阳,里应解表。但表证未解,误用攻下,虚其里气,以致表热内陷阳明而下利不止,故称“协热下利”。此时表证未解,里热已炽,故见身热,胸脘烦闷,口中作渴;里热上蒸于肺则作喘,外蒸肌表则汗出。治宜外解肌表之邪,内清胃肠之热。方中重用葛根甘辛而平,既能解表退热,又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止下利,为君药。臣以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厚肠止利。使以甘草甘缓和中,协调诸药。四药合用,共成解表清里之剂。原方先煎葛根,后纳诸药,则解肌之力优而清里之力锐,使表解里和,身热下利自愈。
【现代应用】
1.现代用法 葛根2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应用:若虚寒下利者忌用;腹痛者,加炒白芍以柔肝止痛;热痢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槟榔以行气而除后重;若偏湿重加薏苡仁、厚朴;夹食滞者加神曲、山楂、麦芽;如有发热、头痛、脉浮等风热表证,可加金银花、连翘、薄荷。
2.治疗痢疾 [解放军83医院传染科.葛根黄芩黄连汤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40例临床分析.江苏中医,1960;(5):33]
40例中,痢下赤白者38例,里急后重者39例。40例均有腹痛。发热者34例。直肠镜检阳性者37例,粪便培养阳性者26例。此外尚有起病急,恶寒发热,苔或黄或白,脉数等热痢下重,或兼表证等特点。方用葛根芩连汤:葛根三钱,黄芩一钱半,黄连一钱半,甘草一钱半。每日1剂,水煎服。疗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12天。40例中36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平均退热时数27.8小时,急性症状控制平均3.4天。肉眼观察脓血便消失,平均2.8天。26例粪培养阳性者,治疗后转阴者18例,总有效率72%。
3.治疗肠伤寒
①[贺志良.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肠伤寒98例.浙江中医杂志,1991;12(8):344]
贺志良用本方加茯苓、猪苓等,治疗肠伤寒98例,服药5剂痊愈25例,6~10剂痊愈68例,11~15剂痊愈5例。
②[朱可奇.葛根芩连汤治疗伤寒及副伤寒200例临床观察.江西中医药,1992;13(2):20]
朱可奇用本方加减,治疗肠伤寒及副伤寒200例,服药15剂,其中血培养阳性者143例,平均转阴时间为12.6天,肥达反应阳性者128例,平均转阴时间为16.5天。
4.治疗急慢性胃肠炎 [汪建国.葛根芩连汤治疗嗜酸性胃肠炎30例.湖北中医杂志,1990;15(1):9]
汪建国以本方为主,随症加减,治疗嗜酸性胃肠炎病人30例,服药4~12剂,治愈27例,显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
5.治疗放射性肠炎 [李学章,等.葛根芩连汤治疗放射性直肠炎21例.山东中医杂志,1997;16(12):551]
李学章用本方加减治疗放射性直肠炎21例,治愈12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
治疗方法是葛根芩连汤药,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腹痛腹胀甚者,加白芍、木香、槟榔;里急后重为主者,加白芍、当归、木香、槟榔;水泻者,去黄芩、黄连,加莲子肉、茯苓、薏苡仁、白扁豆;厌食、恶心者,加半夏、陈皮、生姜、山楂;尿急尿频者,加小蓟、车前子、蓄、瞿麦、甘草梢、木通;溃疡者,加仙鹤草、姜炭、地榆、茜草。6天为1个疗程。服用3个疗程评定疗效。李学章认为放射性直肠炎自行痊愈需较长时间,多数迁延数月不愈。西医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中医辨为大肠湿热证。湿热侵袭大肠,气机壅阻,腑气不通则腹痛、里急后重;热灼肠道,脂络损伤,血腐为脓则排黏液便;热迫大肠则大便次数增多。方中葛根升发脾胃清阳之气;黄芩、黄连清肠中热,燥肠中湿;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药中病机,故效果满意。
6.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刘宝驹,等.葛根芩连汤保留****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5例.广西中医药,2003;26(2):38]
采用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各20克),煎成浓缩液200毫升,保留****,每晚1次,15次为1个疗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6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病变部位在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特点,本治法不仅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便于肠黏膜吸收利用,而且用药量小,不良反应少,通过渗透扩散,最大限度改善局部肠黏膜的微循环起到调节肠道功能、改善病理变化的作用。
7.治疗出血坏死性小肠炎 [刘国辉.葛根芩连汤为主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15例.湖南中医杂志,1998;14(1):32—33]
刘国辉用本方加味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15例。在补液、纠正酸中毒、维持电解质平衡、抗休克的基础上,投以本方。
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味:葛根15~30克,黄芩10~15克,黄连10~12克,甘草6克。便血多且伴有大便坠胀者加白头翁15~20克,赤芍10克,大黄6克,地榆炭15克,田七10克;腹胀者加广木香10克,槟榔10克,大黄10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腹痛加延胡索10克,同时可针刺双侧足三里、内关;血压下降者先服参麦汤。
治疗结果:本组15例全部治愈出院。腹痛、腹泻、便血的改善一般只需2~3天,最多不超过5天,一般在3天后方可进食流汁饮食,10天左右可进正常饮食。刘国辉认为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是中医的“脏毒、便血”范畴,由于热毒内迫小肠,壅滞肠道,迫血忘行,损伤血络所致。方中以芩连苦寒清热燥湿,解毒凉血;葛根生津,坚阴止利以厚肠胃;加白头翁更增其清热解毒,凉血止利之效。诸药共奏清热解毒,凉血坚阴止利之效,从而使小肠热毒得以清除,出血停止。
8.合方应用
(1)合痛泻要方治疗五更泻[苏楠等.葛根芩连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五更泻80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42]
苏楠用葛根芩连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五更泻80例,总有效率为90%。苏楠认为五更泻发于黎明,以晨起即腹泻为特征,其泻势急迫,泻下如注,顷刻而毕,《内经》所谓“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是也,腹痛者泻后而减,此皆邪实之征,况黎明为阳气升发之时,于四季之春,肝胆所主之时,病发于此时,岂非木旺克土,古人云痛泻之证,泻责之于脾,痛责之于肝,故腹痛即泻,泻后痛减,乃肝木克土之征,故定其病机为肝胆郁热下迫阳明。
处方:陈皮10克,防风6克,白芍10克,葛根10克,黄芩10克,黄连3克,荆芥炭10克,灶心土30克,焦三仙各10克。
(2)合思密达治疗成人急性非感染性腹泻[戴向东等.思密达联合葛根芩连汤治疗成人急性非感染性腹泻.宁夏医学杂志,2002;24(12):739]
戴向东应用非完全随机方法,将肠道门诊急性腹泻病人129例病人分成治疗组62例,思密达+中药口服;对照组67例以氟哌酸口服+另选用一种抗生素静脉补液,治疗3天后随访。
结果:治疗组62例,显效89%,有效11%,无效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67例,显效55%,有效40%,无效4%,总有效率9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思密达配合中药治疗急性腹泻要优于常规抗生素的治疗。戴向东认为急性腹泻,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其中感染性腹泻约占30%为侵袭性,有黏液脓血便,需适当的选用有效抗生素,急性水样便腹泻,多为病毒或产肠毒素性细菌感染,约占感染性腹泻的70%,一般不用抗生素,只需做好液体疗法。此类病人合非感染性腹泻者,若在基层医院,病因尚未明确时即可思密达联合葛根芩连汤治疗。
【研究进展】
1.对胃肠道功能的作用
(1)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谢凤英,等.复方葛根芩连汤治疗感染性腹泻的药理研究.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8(11):658—659]
谢凤英等研究复方葛根芩连汤对胃肠推进运动的影响,将15只小白鼠分为3组,实验组给予50%复方葛根芩连汤溶液,阳性对照组给予0.1%吗啡,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3组分别等溶给药,15分钟后给予1%卡红0.2毫升/10克灌胃,再15分钟处死小鼠,测卡红溶液在小肠内移动距离的百分比。结果表明葛根芩连汤对肠道的推进作用弱于吗啡,有抑制肠蠕动的作用。对兔离体肠管的作用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双向效应,且抑制作用与用药剂量有关。给予100%复方葛根芩连汤溶液0.1毫升后立即出现短暂先兴奋后抑制效应,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剂量达1.2毫升时,可完全抑制肠肌运动。
待肠肌完全抑制后,加入****胆碱0.2毫升(浓度为1×10-5),不能引起肠肌痉挛,****胆碱的作用可被复方葛根芩连汤阻断;加大复方葛根芩连的用量,阻断作用更明显。先给****胆碱0.2毫升,使肠肌紧张性收缩,再加入复方葛根芩连汤,可部分对抗****胆碱的作用。对氯化钡造成的肠管痉挛性收缩,复方葛根芩连汤呈现明显抑制作用。葛根芩连汤对豚鼠离体小肠平滑肌的作用表现为在药物浓度为15~30毫克/毫升时,其张力立即下降,舒缩活动消失;此时加氯化钡未见张力增高,加入****胆碱,则张力上升。但本方对****胆碱引起的肠肌收缩迅速缓解,说明本方对肠肌的抑制作用及解痉作用,主要为直接作用。
[朱 奎,等.葛黄散解痉、抑制胃肠运动的实验观察.中成药,1990;(2):28]
朱奎使用炭木法,观察葛黄散(即葛根芩连汤加藿香、木香、车前、朱砂、滑石)对小鼠胃肠推进运动的影响。
结果:实验组炭木移动百分率为(47±10)%,对照组为(89±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提示该方能有效抑制胃肠道推进运动。朱奎用《药理实验方法学》观察葛黄散对离体家兔回、空肠平滑肌收缩影响及对回、空肠****胆碱肠管收缩模型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该方对小肠平滑肌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对抗****胆碱M受体激动作用,从而说明本方有解痉、抑制胃肠运动作用。
(2)止泻作用
①[刘家骏,等.葛根芩连口服液的止泻作用.中药药理与临床,1993;9(6):5]
刘家骏等研究了葛根芩连汤对大白鼠乳糖性腹泻的止泻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灌胃3.6克/千克剂量时明显对抗乳糖所致的大鼠腹泻。
②[谭毓治.葛根芩连****液药理作用研究.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1;(2):39]
谭毓治等研究葛根芩连汤对内毒素所致小鼠腹泻的影响,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后各组分别给予实验用药液,给药30分钟后,腹腔注射伤寒菌苗0.2毫升,观察4小时,记录小鼠腹泻的反应率;结果表明,葛根芩连汤对伤寒菌苗所致的腹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陈建平,等.葛黄汤对肺炎球菌感染大鼠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8;19(1):75]
陈建平等研究了中药葛黄汤(葛根芩连汤加木香、藿香、车前草、滑石)对肺炎球菌感染大鼠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感染组、感染加双黄连组、感染加葛黄汤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有肺炎球菌造模,造模同时给药治疗,感染组用0.9%生理盐水,双黄连组用双黄连口服液,葛黄汤组用葛黄汤剂1次/日,共给药3次,末次给药后2小时内眼眶取血,检测血中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
结果:葛黄汤组与双黄连组、正常对照组的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无明显差异,与感染组有差异,感染组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明显升高。
3.[李 学,等.葛根芩连汤对中医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血清IL-1、IL-2和IL-6的影响.武警医学,2004;15(8):586]
通过检测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类(IL-1、IL-2和IL-6)含量的变化,探讨大肠湿热证的客观指标。
方法:采用综合因素造模(饮食加气候环境加致病生物因子—高脂高糖+高温高湿+侵袭性大肠杆菌)复制成大肠湿热证动物模型,应用放免法检测模型大鼠血清IL-1、IL-2和IL-6治疗前后的变化并给予清热利湿传统方药葛根芩连汤治疗,观察动物模型给药后的变化。结果:该模型在发病条件,主要症状、体征、病变脏腑以及病理变化(以直肠和回肠为主)等方面均近似于中医大肠湿热证型,模型大鼠血清IL-1、IL-2和IL-6含量升高,经葛根苓连汤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和病理变化基本恢复,检测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结论:大肠湿热证模型中IL-1,IL-2和IL-6含量的变化,从一个侧面进—步说明湿热证本质与炎症及免疫病理关系密切。葛根芩连汤能够降低体内IL水平,达到治疗肠炎等炎症性疾病的效果。
4.解热、抗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