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常见病中医辨证食疗
12176800000029

第29章 内分泌系统常见病证 (3)

第六章 内分泌系统常见病证 (3)

面色白或黧黑,心悸气短,腰膝酸冷,以下肢为甚,神疲乏力,生殖功能减退,或大便稀溏,五更泻泄,或小便频数清长,夜尿频多,舌淡苔白,脉沉弱无力。

【食疗原则】

温补心肾。

【食疗处方】

1羊藿酒(1)原料:淫羊藿100克,白酒500克。

(2)烹制方法:将淫羊藿浸泡于白酒中,密封7天后服用。

(3)食用方法:每日空腹饮10~20毫升,连服15天。

2猪肚姜桂汤(1)原料:猪肚150克,生姜15克,肉桂3克,精盐适量。

(2)烹制方法:将猪肚洗净,放入碗内或陶瓷器皿中,加入生姜、肉桂、精盐和清水适量,隔水炖熟。

(3)食用方法:佐餐食用,饮汤食猪肚,分2次食完。

3龙马童子鸡(1)原料:海马30克,海龙30克,虾仁30克,童子公鸡1只(约750克),葱20克,生姜10克,盐5克,豆粉30克和清汤500克。

(2)烹制方法:先将童子公鸡去掉头、颈,从背脊开膛,去内脏,洗净,切成长方形小块,分装在7个小碗内,每碗约100克。将海马、海龙、虾仁用温水洗净,泡10分钟,分放在鸡肉上,再加葱白、姜块、清汤适量。上笼蒸1小时。拣去葱白、姜,将鸡肉扣入碗中,原汤倒入勺内,调入调料,用水烧沸,撇去浮沫,入豆粉勾芡收汁,浇在鸡肉上面即成。

(3)食用方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4枸杞炖羊肉(1)原料:枸杞子20克,黄芪30克,羊肉200克,生姜15克,葱20克,绍酒20克,冰糖30克。

(2)烹制方法:先将羊肉洗净,切4厘米见方的块;将黄芪洗净、切片。枸杞子洗净,去杂质。再将羊肉、枸杞子、黄芪、姜、葱、冰糖、绍酒放入炖锅内,武火烧沸后用文火炖至羊肉熟即成。

(3)食用方法:每日1次,食羊肉喝汤,佐餐食用。

5苁蓉炖鸡(1)原料:黑公鸡1只(1000克),鲜肉苁蓉50克。味精、食盐适量。

(2)烹制方法:将鸡去毛及内脏,切块,洗净,与肉苁蓉共用水炖,先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慢炖,待肉熟后即可食用。

(3)食用方法:佐餐食用,饮汤食猪肚,分2次食完。

6杜仲川断煮鸡蛋(1)原料:川杜仲12克,川续断12克,鸡蛋2个。

(2)烹制方法:将鸡蛋与杜仲、续断同时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煎煮,待鸡蛋熟后,剥去蛋壳再文火慢煮,汤成调味即可。

(3)食用方法:喝汤食鸡蛋,每日1次,佐餐食用。

7鳖炖淮山杞子汤(1)原料:鳖(甲鱼)1只(约500克),淮山药30克,枸杞子30克,精盐、味精适量。

(2)烹制方法:将鳖(甲鱼)宰杀后洗净,切成小块。将淮山药、枸杞子洗净,与鳖块同入沙锅,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炖,待鳖肉熟后,加入味精、食盐调味即可。

(3)食用方法:分次饮汤食肉及枸杞子,随量加减。

8黄精粥(1)原料:黄精15克,粳米50克。

(2)烹制方法:先将黄精拣去杂质,切碎,加水煎汁,滤去渣后入米煮粥。

(3)食用方法:每日1~2次,连食数日。

(二)脾肾阳虚证【病因】

久病耗气伤阳。

【临床表现】

面色白,形寒肢冷,腰膝或下腹冷痛,久泄不止,完谷不化,或面浮身肿,小便不利,甚则腹胀如臌,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食疗原则】

补肾健脾。

【食疗处方】

1桂枝粥(1)原料:桂枝10克,粳米50克。

(2)烹制方法:将桂枝研细末,和粳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煮粥即食。

(3)食用方法:早、晚各1碗,随量加减。

2姜皮椒鱼羹(1)原料:鲜鲫鱼250克,胡椒粉1克,生姜20克,陈皮10克,食盐适量。

(2)烹制方法:将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将生姜、陈皮、胡椒粉装入布袋,填入鱼腹,加水适量,用文火煨熟,加盐适量,即可食用。

(3)食用方法:佐餐食用,每日1次,连续1周。

3附片蒸羊肉(1)原料:制附片5克,羊腿精肉500克,料酒15克,葱、姜、胡椒粉等调料各适量。

(2)烹制方法:将羊肉煮熟捞出,切成块状,附片洗净,与羊肉同放入盘中,加入料酒、熟猪油、葱、姜、肉精汤,隔水蒸3小时,食时加葱花、味精、胡椒粉即可。

(3)食用方法:佐餐食用,每日1次,适宜冬季长期服用。

4金樱子粥(1)原料:金樱子10~15克,枳壳、棉花根各30克,粳米或糯米50~100克。

(2)烹制方法:将金樱子、枳壳、棉花根洗净,一起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水,煎取浓汁,去渣,同粳米或糯米煮粥。

(3)食用方法:每日2次,温服,10天为1个疗程。

5益智粥(1)原料:益智5克,糯米50克,细盐少许。

(2)烹制方法:将益智研为细末,再用糯米煮粥,然后调入益智末,加细盐少许,稍煮片刻,待粥稠即可。

(3)食用方法:每日早、晚餐温热服。

6韭菜粥(1)原料:新鲜韭菜30~60克或用韭菜籽5~10克,粳米100克,细盐少许。

(2)烹制方法:先取新鲜韭菜,洗净切细(或取韭菜籽研为细末)。先煮粳米为粥,待粥煮沸后,加入韭菜或韭菜籽细末、精盐、同煮成稀粥。

(3)食用方法:每日早、晚餐温热服,随量加减。

7芝麻粥(1)原料:黑芝麻30克,粳米100克。

(2)烹制方法:先将黑芝麻晒干后炒熟、研碎,再与粳米同煮粥。加入适量的水煮开,再加入研碎的黑芝麻,继续煮至米烂汤稠,即成。

(3)食用方法:每日食1次,连食数天。

8干姜山茱萸粥(1)原料:山茱萸120克,粳米100克,干姜5克,白糖适量。

(2)烹制方法:先将山茱萸洗净,去核,再与粳米、干姜同入沙锅内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

(3)食用方法: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

五、禁宜食物(一)禁忌禁食生冷食品。

(二)宜食1宜食海产品、含钙质的食品。

2饮食以含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能的食物为主。

第四节低血糖

一、概念低血糖是指成人空腹时血浆血糖低于3.36mmol/L(60mg/dl),全血血糖低于2.80mmol/L(50mg/dl)。凡是因某种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了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一组临床表现,称为低血糖症。本症严重时可导致昏迷。

二、特点低血糖症常呈发作性,轻症者一般经口喂食糖果、糖水等食物即可缓解。发作时间、年龄分布和频度随病因(药物诱导、非药物诱导)的不同而异。

三、分类常用临床分类法,将低血糖症分为空腹性低血糖症(高胰岛素血症、非胰性肿瘤、肝肾疾病、内分泌疾病、新生儿低血糖症、自身免疫性疾病、饥饿)和餐后低血糖症(反应性低血糖症、营养性低血糖症、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伴有的低血糖症)。

四、辨证食疗低血糖属中医的“头晕”、“食厥”等范畴,中医辨证常见为:脾胃气虚证、胃热阴虚证。

(一)脾胃气虚证【病因】

先天禀赋不足;后天素体虚弱。

【临床表现】

胃脘似饥不适,恶心欲呕,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神疲乏力,汗出肢凉,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缓无力。

【食疗原则】

补脾益气,健中和胃。

【食疗处方】

1党参老鸽汤(1)原料:党参20克,枸杞子15克,红枣6枚,老鸽1只,猪瘦肉200克。

(2)烹制方法:将老鸽杀好洗净,去除内脏;猪瘦肉原块使用;锅内放清水5碗,材料一起放入,煮约4小时,调味便可饮用。

(3)食用方法:随量饮用,喝汤食肉。

2猪肚黄芪汤(1)原料:猪肚1具,萝卜250克,芹菜50克,黄芪15克,姜、葱、大蒜、花椒、八角适量。

(2)烹制方法:将猪肚洗擦干净,用滚水烫过,切成小块备用。

用10杯水将猪肚煮开,煮滚后除去浮油和泡沫。再加入萝卜、芹菜、葱、姜、蒜、黄芪,煮至猪肚变软,再用油、盐调味便成。

(3)食用方法:佐餐随量,食肉饮汤。

3鹧鸪健脾益气汤(1)原料:鹧鸪1只,党参15克,五味子15克,淮山药15克,精盐、味精、姜片、葱段、鸡清汤、鸡油适量。

(2)烹制方法:将鹧鸪宰杀,去毛和内脏,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焯去血水,捞出洗净,斩成小块。将党参、五味子、淮山药分别洗净,装入纱袋扎口。锅中注入鸡汤,放入鹧鸪、葱、姜、盐、味精、药袋,烧煮至肉熟烂,拣出葱、姜、药袋,淋上鸡油盛入汤盆即成。

(3)食用方法:饮汤食肉,随量服食。

4健脾眉豆粥(1)原料:白眉豆50克,红大米50克,卤猪骨100克,陈皮少许。

(2)烹制方法:洗净猪骨,先放盐腌制片刻,放入锅中。加陈皮和4碗清水,再加入眉豆、赤米,煲至豆烂粥成,即可食用。

(3)食用方法:可做主食,随量食用。

5红枣生姜焖牛腩(1)原料:牛腩500克,生姜50克,红枣200克,汾酒50克,葱少许。

(2)烹制方法:首先将姜与葱拍烂,方才将所有洗净的配料与牛腩一起焖,大约焖上5小时,肉便会煮成肉糜,即可食用。

(3)食用方法:每日早、晚分服,每次食3~4汤匙。

6白术猪肚粥(1)原料:白术30克,槟榔10克,猪肚1只,生姜少许,粳米60克。

(2)烹制方法:将猪肚洗净,切成小块,同白术、槟榔、生姜煎煮,取汁去药渣。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猪肚捞出,蘸麻油、酱油佐餐。

(3)食用方法:早晚各服1次。3~5天为1个疗程。

7芪烧鲤鱼(1)原料:生黄芪30克,党参20克,活雌鲤鱼1尾(约700克),香菇20克,精盐、料酒、酱油、红糖、葱、蒜、水发香菇、水淀粉、味精各适量。

(2)烹制方法:将鲤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保留鱼子,在鲤鱼身上斜刀划成十字花,将油烧至六成热,下鲤鱼,煎至金黄色,捞出。洗净黄芪、党参,用纱布包好置沙锅中,加酱油、红糖、半熟鲤鱼、水发香菇、葱、蒜煮30分钟,加味精、姜末,水淀粉勾芡,即成。

(3)食用方法:佐餐食用,食肉喝汤。

8双麻猪肠火锅(1)原料:升麻30克,黑芝麻、猪瘦肉各100克,猪大肠500克,猪腰2个,鳝鱼250克,牛环喉、金针菇、水发木耳各150克,白菜300克,莴笋叶200克,豆瓣酱50克,鲜汤3000毫升,姜、蒜、猪油、牛油、豆豉及调味料各适量。

(2)烹制方法:将猪大肠用盐和醋反复揉匀,放入开水中汆一下捞出,洗净,斜切成段;猪瘦肉洗净、切片;猪腰去皮膜,切片,沥干;鳝鱼剖身,去骨及头,切段;牛环喉从中剖开,洗净,切十字刀花,切条。

炒锅置火上,油烧至四成热,下花椒炸一下,捞出不用,另下牛油、猪油,烧至五成热,放入豆瓣酱,炒至香味浓郁,下入老姜、大蒜、鲜汤烧开,放入豆豉、醪糟汁、冰糖,熬一会,放入大肠段、升麻,煮15分钟,撇去浮沫,舀入火锅中,调味后便可烫食各料。

(3)食用方法:佐餐,亦可用熟菜油、味精、蒜泥调成味碟,蘸食。

(二)胃热阴虚证【病因】

温病后期;吐泻太过;温燥药物使用太过。

【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