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关节炎临床验方荟萃
12176300000017

第17章 类风湿关节炎 (13)

第3章 类风湿关节炎 (13)

【随症加减】 寒盛者加制川乌9g,制草乌9g,细辛3g,桂枝20g;风盛者加防风12g,秦艽10g,蜂房12g,蝉蜕10g;湿盛者加苍术10g,茯苓20g,薏苡仁20g,车前子20g;病程久者加白花蛇1条,水蛭10g,黄芪30g,桑寄生30g,五加皮12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40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活血化瘀,扶正祛邪。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60例,治愈19例,显效30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

【经验体会】 桃红四物汤为活血化瘀法的代表方剂之一,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扶正祛邪,方中药物均入肝经。“肝藏血,主疏泄,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而类风湿关节炎主要是病邪侵袭关节、筋骨,使之瘀滞不通,而使关节遭到破坏,而6味药物都具有活血化瘀、养血补血之功效。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活血化瘀药有抑制骨质疏松、填充骨髓之功效,从而可使类风湿患者的骨质疏松恢复正常,使人体免疫力提高,还可降低炎症,使毛细血管有充分的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的作用。方中当归、川芎、赤芍、熟地黄以活血补血为主,桃仁、红花又以化瘀止痛为主。在治疗中,再根据不同临床表现,配伍少量的祛风散寒除湿之剂,全方组合互根互用,与痹证的病因病机互相呼应。

【方剂来源】 郭三林.桃红四物汤加减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北京中医,2004,23(4):231

75.四物四藤汤

【药物组成】 生地黄20g,赤芍、白芍各15g,当归15g,川芎12g,雷公藤15g,青风藤30g,络石藤20g,忍冬藤20g。

【随症加减】 寒甚加制川乌、制草乌(先煎)各10g,细辛5g,去生地黄、忍冬藤;湿甚加薏苡仁30g、苍术12g,去生地黄;风甚加威灵仙15g,羌活、独活各12g;关节肿痛明显加姜黄15g、穿山甲15g;麻木晨僵严重加炙僵蚕12g、木瓜15g;拘挛变形者加全蝎5g、蜈蚣2条、乌梢蛇10g;倦怠气短者加黄芪20g、党参15g;阳虚畏寒者加鹿角霜15g、附子(先煎)12g、蜂房15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养血活血、通络之痛。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36例,近期控制9例,有效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4%。疗程最短1个月,最长3个月。

【经验体会】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人体正气不足在发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其气血不足是发病之本,日久可致肝肾亏损。风寒湿之邪是发病之诱因,病久则可产生瘀血,阻滞经络关节。是方以四物汤养血荣筋,改善微循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以四藤通络止痛,并有免疫抑制、消炎抗凝及改善血流变作用。全方共奏养血活血、通络之痛之功。

【方剂来源】 许健.四物四藤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6例临床观察.黑龙江中医药,2001,(1):48

76.通痹汤

【药物组成】 当归15g,丹参20g,鸡血藤20g,红花12g,桃仁10g,赤芍12g,乳香9g,没药9g,透骨草20g,土鳖虫12g,香附10g,穿山甲9g,何首乌20g。

【随症加减】 ①风盛型:起病较急,多有恶寒发热,肢体疼痛游走不定,遇风或气候变化时加重,脉浮,舌苔薄白。治疗基本方加独活10g,威灵仙12g,海风藤20g,海桐皮20g。②湿盛型:受累的肢体、关节或筋骨肌肉感到疼痛沉重,举动费力,好像带有重物。脉濡、舌淡苔白腻。治疗以基本方加茯苓20g,白术10g,薏苡仁30g,萆薢15g。③寒盛型:多因受凉诱发,全身多处关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患部怕冷,遇冷加重,得温痛减。脉弦紧,舌质淡红,苔薄白。治疗采用基本方加淫羊藿20g,制川乌9g,制草乌9g,细辛3g。④热盛型:关节热痛肿胀,或局部皮肤发红灼热,或痛处喜凉爽,或伴有发热,汗出恶风,口渴咽干。脉数,舌质红,苔黄。治疗以基本方加萆薢15g,防己15g,秦艽12g,忍冬藤30g。⑤瘀血型:多有外伤史。关节刺痛或疼痛固定不移,压痛明显,局部皮肤色暗或有瘀斑瘀点,或关节肿大变形,肌肤甲错。脉细涩,舌质暗有瘀点,舌苔白或黄。治疗采用基本方加牛膝15g,独活10g,制川乌12g,制草乌12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主治】 化瘀止痛,通络止痹。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32例,治疗时间最长90天,最短24天,按上述评定标准,治愈18例,好转1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

【经验体会】 本病的病机乃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肌肉、关节,阻碍气血运行,气血瘀滞不通而致。《类证治裁》有“瘀血痹”说;《医林改错》立“痹证有瘀”论。类风湿关节炎早期滑膜内小血管增生,可见血栓形成及血管出血。临床上出现的肿痛、肌肉脉络病变、关节变形、筋肉挛缩等,均与“瘀”的病理有关。故治疗采用化瘀疗法,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的渗出;同时可增强渗出的吸收,抑制肉芽的生长,从而达到“祛瘀生新”、“通则不痛”的目的。

【方剂来源】 陈慧玲.通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2例小结.甘肃中医,2001,14(1):30

77.天龙散

【药物组成】 蜈蚣10条,全蝎18条,马钱子12g,黄芪90g,炒乳香、蜂房各25g。

【治疗方法】 上药研末,每次2g,冲服或装入胶囊服下。1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搜风剔邪,通络散瘀。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45例,完全缓解3例,基本缓解13例,好转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8%。

【经验体会】 本病多由于人体营卫之气不固,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而入,侵及肌肉、筋骨、关节、经络闭阻,气血不通;且血滞为瘀,津停生痰,痰瘀互结,留着关节;甚则久积不去,筋萎骨弱,导致关节肿痛畸形,屈伸不利,疼痛如掣。在临床实践中,反复摸索,认为本病与普通“痹证”虽病因病机相似,但又有很大的不同。《素问·痹论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所谓痹者,各经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又曰:“其留连筋骨间者,痛久。”本病的特点,在于病邪直入筋骨,且挟痰挟瘀,久积不去,故用一般的祛风湿药难以奏效。故在治疗中大胆应用虫类药物(且用生品,取其药性刚猛),以走窜经隧络道,直达筋骨,搜风剔邪,为导药先锋。《医学衷中参西录》:“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用时宜带头足,去之则力减,且其性原无大毒,故不妨全用也。”辅以通经络,散瘀结,解毒祛风之品,佐以托里扶正,强壮筋骨,疏利关节之味。

【方剂来源】 秦银忠.天龙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5例.陕西中医,2001,22(12):732

78.通痹灵V

【药物组成】 忍冬藤、连翘、白花蛇舌草各50g,石膏25g,土鳖虫、白术各20g,知母、丹参、赤芍、玄参、生地黄、白鲜皮、土茯苓各30g,虎杖40g,制川乌15g,桂枝、甘草、全蝎各10g。

【治疗方法】 将上药以40%白酒1 600ml浸泡,每次30ml,每日3次,饭后口服。治疗20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清热活血,通痹止痛。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78例,近期控制22例,占28%;显效42例,占54%;有效11例,占14%;无效3例,占4%;总有效率96%。

治验:郭某,女,34岁。双侧近端指、掌指、腕、趾关节红肿热痛,局部触之发热,舌红苔黄脉弦数。西医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断:痹病,风湿热痹。治疗:通痹灵V 30ml/次,每日3次,饭后口服。3天后关节红肿热痛减轻,晨僵缩短,服药20天后关节红肿热痛、晨僵消失,关节活动恢复正常。

【经验体会】 本病寒热错杂证最多,偏热证、偏寒证次之,寒证少见,瘀热证多为急性发作期。治疗以清热解毒,通痹止痛为主。我们所拟通痹灵V方中忍冬藤、连翘、白花蛇舌草、石膏、虎杖、知母、白鲜皮、土茯苓清热解毒,化瘀通络;热痹易伤阴,用生地黄、玄参、知母滋阴清热;热入经络,热壅血瘀,气血运行不畅,用丹参、赤芍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全蝎、土鳖虫搜邪剔络;热邪内着,气血痹阻,单用寒凉清热,不能流通气血,开其痹闭,故佐以辛温的制川乌、桂枝开闭达郁使热邪挫降;白术、甘草以护胃气。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活血,通痹止痛之功。

【方剂来源】 苏东平.通痹灵V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78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11):11

79.通关利节汤

【药物组成】 桂枝10g,白芍、续断各12g,黄芪、生地黄、桑寄生、威灵仙各15g,甘草8g。

【随症加减】 若患者关节酸痛,游走不定为行痹,加用麻黄、葛根、防风、羌活、独活;若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则减,遇寒痛甚,皮色不红者为痛痹,加用附子、鹿角霜、淫羊藿;若肢体关节重着酸痛,或有肿胀,手足沉重麻木为着痹,加用苍术、薏苡仁、防己、木瓜、五加皮;若关节局部灼热红肿,入夜痛甚,得冷则舒为热痹,投以知母、秦艽、忍冬藤、地龙、石膏;痹证日久邪入筋骨,出现肢体抽掣拘挛性疼痛者,非虫类全蝎、乌梢蛇、僵蚕等搜剔不可;病久出现耗伤气血,或累及肝肾时,加杜仲、狗脊、牛膝、当归。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功效主治】 强筋健骨,通络除痹。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34例,稳定3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2%。

【经验体会】 运用自拟通关利节汤,针对类风湿常见病因、病机并辨脉、辨证施治于患者,疗效满意。中医认为:正气亏虚,腠理不固或加以七情内伤、劳倦过度或病后、产后机体防御功能低下,经络空虚,卫外不固,从而“虚处留邪”。《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邪入人体,袭据经隧,郁而化热,则长期发热,淋巴结肿大,外发于肌肤而见皮疹。若经久不散,终将闭阻关节,使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治病必求其本。该方立意于肝主筋,肾主骨。桑寄生、续断补肝肾,壮筋骨,强腰膝;佐黄芪之助防邪气内侵;桂枝温经通脉;白芍敛阴柔筋,缓急止痛,一阴一阳、一气一血,使营卫协调;细辛散卫分及骨间寒气;通十二经脉非威灵仙不能,合于细辛、桂枝可无关不越;大剂生地黄补肝肾之阴体。全方合力而经脉畅,气血行,阴阳平。

【方剂来源】 胡永东.通关利节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4例疗效观察.新疆中医药,2003,21(2):24

80.通关解毒汤

【药物组成】 丹参30g,三棱10g,莪术10g,土茯苓20g,徐长卿10g,忍冬藤20g,黄芪20g,当归10g,炒白术20g。

【随症加减】 兼风湿者加秦艽10g,苍术10g,防己10g;兼寒湿者加川乌5g,桂枝6g,兼湿热者去黄芪20g,加薏苡仁20g,黄柏10g;兼肾亏者加续断20g,何首乌20g,淫羊藿10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3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活血化瘀、解毒通络。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35例,临床治愈4例(11.34%),显效15例(42.85%),有效14例(40%),无效2例(5.81%),总有效率94.19%。

【经验体会】 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风寒湿邪侵袭虚体,气滞血瘀,痹阻经络,水湿停聚,酿成痰浊,瘀痰互结,内生毒邪;或外邪羁留,郁而化热,湿热熏蒸关节、筋脉,且毒易与热合,互为煽动,耗气伤血,病程迁延,临床大多为虚实夹杂,标实本虚。针对邪实主要为“瘀”、“毒”、“热”,故方中重用丹参活血化瘀,祛瘀生新,行而不破,所谓“丹参一药,功同四物”,三棱、莪术活血散痰结,当归养血和血以防三棱、莪术通消太过,协用土茯苓、徐长卿、忍冬藤解毒通络止痛,黄芪益气以助血运,生化有源,气旺生血并行血,故配炒白术健脾运湿,以杜痰源。

【方剂来源】 王国夫.通关解毒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5例.河北医学,1999,5(2):74

81.痛风利节汤

【药物组成】 黄芪30g,桂枝、川芎、当归各15g,赤芍、白芍各20g,防己、寻骨风各20g,伸筋草15g,透骨草、千年健各20g,骨碎补、女贞子各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