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疑难病痰瘀同治经验
12175900000040

第40章 疑难病痰瘀同治验案 (4)

第八章 疑难病痰瘀同治验案 (4)

刘某,女,32岁,农民,于1986年3月2日就诊。患者缘产后婴儿窒息死亡,遂悲伤啼哭,十数日茶饭不思,睡眠欠佳,情绪低落,终日忧愁思虑,心绪不宁。自此以后,患者逐渐出现心烦急燥,惊恐不安,见到陌生人、吃饭时也感到恐慌不安,走路时亦要求家人陪护出行,疑恐不测,尤其是和丈夫同房性生活时,惊恐惧怕,心悸不安,异常恐慌,无奈之下常常夫妻分居。病后曾经多方求医,均以精神病治疗数月,予镇静安神、理气疏肝之剂皆不效,且病情有增无减,始求治于余,诊查时:面色无华,唇舌色淡,言语低细,神情恐慌,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细析之:患者产后百脉虚空,气血俱去,复为产后婴儿夭折而悲伤,虽《内经》有:“悲伤肺”“恐伤肾”之论,实乃产后气血亏虚,心神失养,神不守舍,房事伤精耗神,交合之时动精耗血使虚者亦虚,故惊恐发作。治疗以补气养血,健脾和胃,镇惊安神为法,仿归脾意化裁。药用:党参12g,白术9g,茯苓9g,炙甘草9g,黄芪20g,当归9g,远志9g,枣仁9g,炒栀子5g,煅龙、牡各12g,熟地黄15g,蒸首乌9g,龙眼肉9g,合欢皮9g,鹿角霜9g,广木香3g,大枣3枚。水煎,一日2次早晚分服。

二诊(3月5日):药尽3剂,脉色转活,神情安静能单独行走,唯受人之物时仍有恐慌之感,效不更方,继以原方5剂。

三诊(3月11日):患者情况明显好转,夫妻生活正常,情绪稳定,惊恐之状消失,能从事家务劳动。继以上药5剂以固疗效。

随访:1年后走访,患者自上次治疗后,未再服药,精神正常,从未复发。

按:本例产后房事惊恐症,缘于产后气血俱去,脏腑经络耗伤,惊闻孩子夭折,遂致悲伤啼哭,茶饭不思,纳眠俱废,忧思善虑,心绪不宁。渐之恐慌不安,出行陪护疑恐不测,尤其是和丈夫性生活时,出现惊恐心悸异常惶慌之候。此象有似精神异常之抑郁症,但产后百脉空虚,面色无华,唇舌色淡,言语低细,舌淡苔薄白,气血亏虚之形症可鉴。《景岳全书》云:“血虚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如是产后气血亏虚,房事交合,动精耗血,神气益伤,致虚者亦虚、伤者复伤而心胆虚怯惊恐症遂作。应急以补气血、宁神智,健脾胃、滋化源方为上策,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大枣补气健脾,脾气足,则气血生化有源;配伍黄芪、当归、熟地黄、龙眼肉、鹿角霜、蒸首乌益气养血,血赖气生则行摄有度神明自安;增入远志、枣仁、炒栀子、煅龙牡养血安神、解郁宁志;广木香宽中理气,以恐补气养血药滋腻碍滞中焦,全方同奏补气健脾,养血安神之功,使产后气血亏虚而致的房事惊恐之证短期获愈。

十、促排卵激素引起卵巢增大并发大量腹水妊娠

患者高某,女,26岁,农民,于1992年8月12日就诊。因婚后人工流产术后2年未再怀孕,在浙江省妇幼保健院以“继发性不孕症”予HCG(促排卵激素)每日肌注一次。用药后第6天B超检查:发现卵巢发育卵泡多个。第9天后出现腹痛,B超复查:卵巢双侧大约10.5cm×9cm×7cm,诊断“卵巢刺激综合征”,返回原籍治疗。入院时一般情况可,腹部胀大,坐卧活动受限,小便量少,下肢指压性水肿,查腹围93cm,无腹壁静脉曲张,可叩及移动性浊音,有波动感,肝脾未及,腹穿:可见大量草绿色液体,送检:血(++),WBC(-),超声提示:右侧卵巢大小6.0cm×10.1cm×10.0cm,左侧卵巢大小5.1cm×6.5cm×7.2cm。内见数个大小不等圆形无回声区,其中较大一范围3.4cm×3.0cm×2.9cm,均包膜完整。腹腔探查:于肝肾间隙及肠间可见大量液性暗区。

临床诊断:卵巢刺激过度增大,继发大量腹水——卵巢增大,脉络暴胀,津血害化痰瘀血水壅塞瘀积腹腔。

治法:健脾和胃,化痰祛瘀,利水渗湿。

药用:苍术9g,陈皮10g,川厚朴9g,猪苓12g,车前子9g,茯苓30g,白芥子9g,桃仁6g,半夏9g,大腹皮9g,益母草12g,川贝母3g,泽泻9g,白术15g,青皮9g,草果仁10g,大枣为引,水煎,一日2次早晚分服。

入院后立即抽取大量草绿色液性腹水600ml,入院第4天继续放腹水1 500ml,住院12天,共放腹水2100ml,B超查:腹内液性暗区基本消失,左侧卵巢4.5cm×6cm×6cm,右侧卵巢3.5cm×4cm×6cm。

1992年8月20日(入院第8天),B超复查:宫腔内可见胎儿回声,头臀径约72mm,胎心胎动良好,羊水正常,胎盘附于子宫后壁,双侧附件正常,腹腔探查未见异常。妇科检查:子宫符合妊娠3个月大小。原虑卵巢刺激过度增大、引发大量腹水,今卵巢恢复正常、腹水消失,检查意外发现妊娠。意恐前药治疗耗气伤胎,患者及家属喜形于色,请求保胎治疗,予以中药补肾益气,养血安胎药,仿“保产无忧散”意。

药用:当归9g,川芎6g,菟丝子9g,酒白芍9g,黄芪9g,荆芥穗6g,艾叶5g,厚朴9g,枳壳3g,羌活9g,甘草3g,生姜3片。水煎,一日早晚2次分服。按妊娠后三、六、九月份,每月服此药3剂。

追访:1993年2月20日足月顺产一男婴,产后母子情况正常。

按:HCG(促排卵激素)的作用是维持女性黄体功能,促使其分泌雌激素和******,促使卵泡成熟及排卵,妊娠早期维持黄体发育,使之顺利地分泌******。使用该药治疗不孕症,引起双侧卵巢增大、继发大量腹水妊娠的病例临床确属罕见。且形成之因,可能与双侧卵巢多个卵泡形成增大,排出发生障碍大量液体渗出所造成。继发大量腹水的原因分析:可能是卵巢过度增大,脉络暴胀,津血外溢腹腔,害化痰瘀血水阻塞其间,瘀积腹内所形成。

在治疗原则的上首先采用“急则治其标”,局部抽取腹水和行气利水、化痰消瘀相结合,其治疗方法:第一,于入院后两次抽取腹水2100ml,减少腹腔内痰瘀血水以缓解病情。第二,治疗以健脾和胃,化痰祛瘀,利水渗湿为法。方中苍术、陈皮、半夏、大腹皮、青皮、厚朴健脾和胃、行气渗湿;猪茯苓、车前子、泽泻、白术、草果仁健脾除湿,消胀利水;增入白芥子、桃仁、益母草、川贝母化痰祛瘀,清除痰瘀血水在腹内的潴留。诸药合用使卵巢因增大、渗出,引发大量的痰瘀血水从小便而去。腹水消失后,超声复查发现患者已经怀孕,为防前药伤胎耗气,予以补肾益气,养血安胎药,依月服用,结果足月顺生,母婴平安。值得庆幸的是治疗腹水时强调化痰祛瘀,用白芥子、桃仁、益母草等有损胎元的禁忌药物,服药后未发现孕妇和胎儿有其他不适及反应,值得说明的是,在临床中明确怀孕后,最好不要运用妊娠禁忌药物,以防不测引起不良后果。

十一、遵“有故无殒”治疗习惯性小产

患者李某,女,31岁,于1980年11月10日就诊。自诉:婚后怀孕3次,皆于孕后6个月左右小产,每次小产之前1个月内即出现腹部冷痛,腰膝酸软,胎动频繁,每次住院皆以保胎为原则,均以无效坠落而告终。现孕5个月,孕妇及家属惊惶不安,初孕3个月时,曾经某医院予安胎之品******注射及中药20余剂,患者状况未见明显好转。旬日来,孕妇渐感少腹冷坠,胎动频繁,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头晕目眩,纳呆肢楚,溲频夜间尤甚,大便溏软。经妇科检查:①胎位不正;②先兆小产。

予安宫******片治疗1周,上症无减,形体日惫,前车之鉴,患者及家属恐慌益甚,速求诊治。查:面色无华,口唇色淡,神疲懒言,舌淡体胖大有齿痕,苔薄白而滑润,脉细而滑。细思之:此乃虚寒之候,滑胎之兆,非大剂温阳补肾之剂,难以逐阴寒、安胎元,遂以补肾培脾、温阳固胎为法。药用: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砂仁8g,续断9g,干姜10g,杜仲10g,黄芪10g,附子(先煎15min)9g,炙甘草9g,生姜3片,大枣3枚。药进3剂,胎动渐安,腰酸腹胀亦减,少腹感暖,纳食增加,色脉亦和,效守原方继进10剂,诸证悉除,惟见口唇干燥,原方姜、附易以菟丝子(包煎)9g,阿胶(炖化)12g,复进10剂,复检:胎位正常。

追访:1981年2月足月顺产一男婴,母子平安。

按:胎寄于胞宫,由肾所系,赖脾胃生化之气血以为资,借冲任之经脉以灌养。故少阴之气足则胎有所载,太阴之气盛则孕有所养,冲任之脉通盛则胎养有径。该患者小产有三,肾气屡伤,阳气亦损,脾运失资,孕后胎失载养,滑胎之症将作。如是之症,非常法所能奏佳效,又恐一丝不慎小产须臾作矣,将诞之命悬于一线,诚可怜也!遵《内经》:“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之旨,断然选用妊娠之忌品辛温燥烈之干姜、附子以大温脾肾之阳而逐阴寒,冀以阳复阴却,力挽狂澜,复以益气健脾,安胎固肾之剂,俾激发固肾健脾之力。药后病减,守方继进,“衰其大半而止”(《素问·至真要大论》)。又以姜附易菟丝子、阿胶以减其辛燥之性,增其益肾安胎之功,将堕之新生,惊而无险,足月顺生。

十二、新生儿汗闭发热证

常某,男,于1986年11月24日足月顺产后3天,因“高热无汗气促鼻煽”门诊以“新生儿肺炎”收住,入院时:体温40℃,口唇发绀,呼吸三凹征,两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曾用抗生素、激素、扩张支气管药物治疗10天,肺炎症状消失,惟无汗发热月余不解,体温高达39℃,几经各种辅助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继用抗生素、激素、解热药惘效,经市级专家会诊结论为“小儿汗闭发热证”。曾经中医治疗,初以辛温解表三拗汤、荆防败毒散,继以和解退热之小柴胡汤等加减治疗症状如初。复查其精神佳,纳眠可,面色略白,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数略紧,指纹淡红隐现于风关之内。细析之:时至寒冬,加之小儿初生,形气未充,卫表不固,易为风寒所侵,今肺炎喘咳虽除,犹有余邪羁于肌表,致阴阳失调,玄府开合失司,邪郁化热。试投桂枝汤加味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药用:桂枝3g,芍药3g,黄芪5g,地骨皮3g,防风5g,炙甘草2g,生姜1片,大枣1枚,水煎频服。1剂热势顿挫,再剂头身微微汗出,发热遂之而退,复观察10天,痊愈出院。

按:本例小儿汗闭发热证,多认为属胚胎外胚层发育不全所致,此乃小儿初生,形气未充,卫外不固,罹患时令寒冷之邪,侵犯肺卫所然。虽始患肺炎咳嗽已除,尚有余邪恋表。据其面色略白,舌苔薄白而润,指纹淡红隐现于风关之内,可为外感风寒之佐证。何以又服辛温发汗之剂而不应?余宗“太阳病,先发汗不解……当须解外则愈(《伤寒论·太阳篇·第45条》之旨,“及不得已,汗下而不复,用桂枝汤也”徐大椿《伤寒类方》)。故疏化气生阴,调和营卫益气解表之方,俾阳表阴里得以调和,气卫血营并行不悖,刚柔相济,汗闭发热之证不日而瘥。此方能否纠正小儿胚胎发育不全所致汗闭证,尚待探索。由此可见宗仲师“桂枝汤非尽为中风表虚而设”之一斑,经方验于今之临床,仍不乏其实际之意。

十三、婴幼儿支气管(微粒型)异物7例

曾遇到婴幼儿玩耍或哭闹时将异物吸入堵塞气管而危及生命。对于支气管内微粒型异物,虽不若较大的异物堵塞气管引起窒息之危,顷刻毙命之险,异物虽小,微若米粒,但堵塞气管,呼吸困难,仰俯不得,口唇轻度发绀,声若拉锯,吼如犬吠之状,痛苦异常,如是急症,现代医学多用支气管镜钳取而化险为夷,较大的异物堵塞气管常因失去抢救机会而缺氧死亡,尚有一部分婴幼儿常常因异物细小,支气管镜难以钳取,每每望而却步,无可奈何。婴幼儿罹患之急,常令家长忧心,四处奔走。每睹患儿之急,常怀慈悲之念,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高者因而越之”为指导,对支气管微粒型异物支气管镜钳取无效者,采用导咯祛邪,利气宣肺的方法。

药用:旋覆花10g,生枇杷叶(带毛)6g,橘红4g,茯苓6g,生半夏3g,麻黄5g,杏仁5g,石膏3g,生甘草3g,生桑皮5g。水煎频服,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