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关节炎外治验案
12173400000037

第37章 效方精选 (25)

第4章 效方精选 (25)

针具:选择导热性能良好的特别不锈钢针1枚,亦可以取4~8号注射针头,将针尾剪除,用其前端。所用针具之长短,可根据病人痹痛部位而定。

选穴:多为阿是穴,即痛点。

操作方法:先在局部常规消毒,然后医者靠近患部点燃乙醇灯,右手持针柄,将针具中部在灯上烧红,再烧针尖部,尽量使针体烧红成白炽色时,左手固定患部,右手迅速将针体刺入阿是穴。医者应心静手稳,全神贯注。刺后迅速拔针,再在该处拔火罐,留罐10~15min,有少量出血为佳。拔罐结束,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覆盖固定,1周1次,一般治疗1~3次。

施行火针须注意:针刺前应安慰病人,消除其恐惧心理,以求配合;针刺时应避开血管、筋腱和重要器官;治疗的3d内不可洗澡、行房事;过度紧张、劳累、饥饿者不宜施行火针,体质虚弱者施行火针时宜取卧位;针刺后皮肤微红、灼热、轻度红肿、瘙痒等,均属正常,禁止用手搔抓,防止感染。

(金德玉.浙江中医杂志)

局部针刺配合火罐治疗痹证

陈某,女,63岁。秋末冬初之季,偶感风寒,致右膝关节疼痛3d,痛有定处,得热稍缓,遇冷则剧,夜间尤甚,关节屈伸不能,行走困难,查体:右膝关节处有4cm×4cm压痛明显,关节僵直不能屈伸,被动体位,查体合作,膝腱反射存在。证系风寒之邪侵袭,气血受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治疗采取如下方法:取局部阿是穴4个,针刺放血,不留针。针刺处火罐留置25min,出血少许,火罐处拔出紫色斑块,经1次治疗疼痛消失,余症同前,3次治疗后,诸症痊愈。

治疗方法

针刺取局部阿是穴,根据疼痛部位大小选3~5个阿是穴。病情轻者,病程短者,宜浅刺,病情重者,病程长者,宜深刺,均采取泻法,快速针刺,不留针,以针刺出血为度。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拔罐方法:火罐选用玻璃罐,罐的大小根据吸拔部位选择,采用镊子或止血钳夹住燃烧的乙醇棉球,在火罐内壁中段绕1圈后,迅速退出,然后将罐置于针刺部位,留罐时间一般为15~30min,以针孔出血少许,罐壁见蒸气水珠为佳,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按:针刺阿是穴出血,配合拔罐,具有温经通络,祛湿逐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取阿是穴-压痛点“以痛为输”,使营卫调和,则风寒湿之气无所依附,而痹证得解。遵训古人痛在肌肉者当浅刺,病在筋骨当深刺的治疗原则,在治疗中根据病情及患者的差异灵活使用。《本草纲目拾遗》指出:火罐,江右及闵中皆有之......,凡患一切伤寒,皆用此罐,罐的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须待其自落。患者但觉肉上起红晕,罐气水出,风寒尽出。拔罐疗法,能通过吸附作用,温通经络气血,祛除风寒湿邪。笔者在治疗中,针罐并用,取其两者之所长,使邪气随罐中气、水以及针孔中少许血而出,因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针刺阿是穴配合拔罐合而为一,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刺激末梢神经兴奋,使毛细血管扩张,汗孔增大,皮下渐次增强渗透压,从而使局部肌肉神经,血管得到充分营养,血管畅通,疼痛消失,痹证得解。

(孙宇红,等.陕西中医)

巨针加火罐治疗痹证

丁某某,男,70岁。1993年6月来院疗养。病人主诉腰腿疼痛,左腿感觉发凉,阴雨天加重,病程有10余年。检查,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舌苔白腻,脉沉弱。巨针取穴;命门透长强;鹤顶透髀关;环跳透风市;阳陵泉透昆仑,不留针,隔日1次,次日在腰腿痛处施火罐。针3次后,腰腿痛明显好转,下肢凉的感觉消失,2个疗程后,腰腿疼症状消失,感觉正常,活动自如,痊愈出院。

治疗方法

(1)取穴:用巨针透刺。主穴取大椎透至阳。配穴根据病痛部位,腰背痛取命门透长强;上肢痛取肩髃透曲池,曲池透外关;下肢痛取环跳透风市,阳陵泉透昆仑,委中透承山,行痹配血海;痛痹配肾俞;着痹配阴陵泉;热痹配曲池。

(2)手法:选用直径1~2mm,长40cm的巨针,用插刺法进针,循经引向法运针,平补平泻,其他配穴用泻法。

(3)疗程:隔日1次,次日拔火罐,每10次为1个疗程。

按:大椎透至阳以调节机体阴阳平衡,疏通诸阳经之气。上肢配肩髃透曲池、曲池透外关,有通经活络之功。下肢配环跳透风市,阳陵泉透昆仑,可收补气止痛之效,腰背取命门透长强可助阳散寒。行痹配血海,血海为理血祛风效验穴,血行风自灭。痛痹配肾俞,壮肾温阳止痛。着痹配阴陵泉,理脾化湿。热痹配曲池,清热通络止痛。诸穴配合使风寒湿之邪无所依附,而痹症得以缓解。

痹证应用毫针治疗,虽然有简便易行,针刺痛苦小的优点,但是由于针体小,刺激量较轻,对一些顽固性的痹证疗效不够理想。而巨针是在古代的长针和大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中了粗、长针的特点,针身粗而长,针尖圆而不钝,利不而不锐,透刺不伤肌腹、血管。它在穴位上刺入后,沿皮下组织向病位方向刺入,可一针透多穴,《灵枢·官针》说“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巨针疗法发展了分刺法,沿皮下透刺。透刺的距离远,刺激量较毫针大,针感强,能够达到气致病所而奏效,同时疏通经络、筋、皮,调合气血,开壅通塞。临床应用巨针治疗痹证简便易行,治疗时间短,不留针,副作用小,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王利.中国疗养医学)

梅花针配合药酒火疗法治疗痹证

徐某,男,42岁。1999年5月12日初诊。主诉:左肩胛处胀痛1个月。工作时间稍长,便觉左肩背酸胀痛,天气变化时更不适。诉患病已有2年余,经中、西医多方治疗而未获效。近日来,因症状明显加重来本院就诊。先以常规针灸治疗2个疗程,未见效。改用下述疗法治疗2次而愈,随访1年未复发。

治疗方法

患者或坐或卧,以暴露患处,方便治疗为宜。先予梅花针叩刺。痛处肌肉丰厚处,以梅花针重叩并予强力拔罐;肌肉不显处,以梅花针大面积轻叩;体弱者,一概轻叩刺或免刺。凡可拔罐者,梅花针叩刺后可行拔罐。拔罐后以生理盐水清洗并局部消毒。取药酒汁50~100ml于消毒碗中(以中药当归、桃仁、乳香、没药、细辛、香附、川乌、草乌、秦艽、木瓜等浸入酒中,浸泡时间为半月以上)。置酒精灯一部,取纱布一块,面积约25cm×20cm,置于药酒碗中浸润,取出时以纱布不滴酒为宜。于乙醇灯上点燃,快速在手中颠倒几次,使之充分燃烧,然后在患者疼痛处拍打,使灭。如此反复30次。完成后以温湿毛巾将患处擦洗干净。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时注意防止烧伤患处。

按:痹痛患者皆因外邪侵袭经脉,久之引起局部经脉气血痹阻,瘀滞不通,不通则痛。正如《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灵枢·刺节真邪》曰:“脉中之血,凝而留之,弗之火调,弗能取之。”说明梅花针、拔罐具有祛瘀生新、通经活络、开豁毛窍、镇痛祛邪之功;而药酒火疗,能将中药药力、酒力、热力通过梅花针直接作用于患处,可取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之效。上述两种治疗方法结合,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临床治疗实践中,可将药酒按辨证施治原则,随症配制,由于针对性强,疗效更佳。

(马志毅.湖北中医杂志)

针刺后叩刺拔罐治疗痹证

梁某,男,62岁。以“双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2月余”而于1995年11月18日来门诊求治。诉2个月前右侧膝关节仅有轻微疼痛,未作任何治疗,随后累及双侧膝关节且疼痛难忍,活动受限。检查:双侧膝关节无红肿,无热感,双膝关节内侧(相当于胫骨内上髁)压痛明显,膝关节旋转时疼痛亦明显,其余关节无异常,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诊断:痹证(膝关节退行性变)。采用针刺后刺络拔罐法治疗1个疗程,疼痛完全消失,膝关节活动无受限,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治疗方法

根据疼痛部位,选择30号适当长度的毫针,在疼痛部位或其附近的十二经穴上进针,捻转提插行泻法,然后通电30min,出针后不按压针孔。隔日出针后在疼痛处行梅花针重手法叩击并拔罐,使之出血2~5ml,不能拔罐处亦用梅花针重叩使局部出血。针刺每天1次,针刺10次为1个疗程,休息5d,继续下1个疗程。

按:梅花针放血或刺络拔罐是中医“活血祛瘀”方法的具体运用,属泻法,可祛除引起局部疼痛的瘀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经脉之气血重新通畅,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从本文所观察的治疗组和对照组来看,针刺后刺络拔罐治疗痹证有见效快,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优点。

(秦爱国.中国针灸)

针刺加刺血火罐治疗痹证

姜某,女性,56岁,1995年7月5日初诊。患者右膝关节肿胀疼痛2年,加重40d,不能行走,服中西药及外敷药物均不效。诊见患者体胖,右膝关节肿胀有波动感,不红不热,膝内外及上缘均有压痛,髌骨直上方有3cm×0.8cm大小的肿物,经X线片提示为骨质增生,有游离小骨片,诊为骨性关节炎。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按寒湿凝于关节而予补肾健脾、温经散寒止痛。取脾俞、肾俞、犊鼻、阴陵泉针刺。右膝压痛点用三棱针点刺后拔罐出血0.3ml,1次后疼痛明显减轻,共针13次后症状及体征消失,随访3年未复发。

治疗方法

按证循经取穴,如风盛取风池、风门;寒盛取肾俞、命门;湿盛取脾俞、阴陵泉;肝肾不足取肝俞、肾俞、太溪等。并配合病变局部取穴。如肩周炎取肩髃、曲池;腰痛取肾俞、腰阳关、委中等。用毫针刺入,得气后留针20~30min。起针后在病变处寻找压痛点2~3处,用三棱针点刺或梅花针叩刺使稍见出血,取2号火罐拔1~2min,使出血达一定量后出罐。出血量视疾病性质和体质而定,一般为0.2~1ml。

按:痹证为经络气血痹阻不通,经筋不调,不通则痛而致病。根据“经脉贵于通畅、营卫贵于调和”的理论,在病变压痛处应用刺血拔罐,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使经脉通畅,气血调和,起到通则不痛的作用。

(徐刚.中国民间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