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关节炎外治验案
12173400000035

第35章 效方精选 (23)

第4章 效方精选 (23)

操作方法:单侧发病取患肢穴位,双侧发病取双侧穴位。患者仰卧,患侧下肢半屈曲位(腘窝下用软物支撑)。常规消毒穴位,取2寸毫针,阴陵泉直对阳陵泉刺1.5寸,内外膝眼均向膝中斜刺1.5寸,手法为平补平泻。随后用神灯照射患侧膝关节。留针30min,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3~7d进行下1个疗程。

按:增生性膝关节炎属祖国医学“痹证”之范畴,乃由血气虚,复感受风寒湿邪而成此病。本病多由于中老年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寒邪乘虚侵袭,留于膝部,阻滞气血所致。治疗当祛风散寒,除湿通络,补气益血为大法。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腱则寒湿除,取足太阴脾经之合穴阴陵泉,健脾除湿,散寒镇痛。膝关节为诸经会集之处,取八脉交会穴之筋会阳陵泉祛风散寒除湿,舒筋通络。内外膝眼为局部取穴,有近治之效。四穴合用,共奏标本兼治之功。复加神灯更助散寒除湿,温经通络,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本法治疗结果表明,膝四针加神灯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疗程短,见效快,疗效高,不失为临床治疗本病的较好方法之一。

(朱虹.针灸临床杂志)

针刺拔罐发泡疗法治疗膝关节炎

王某,女,59岁。初诊日期:1998年4月16日。主诉:双侧膝关节疼痛、肿胀8年半。近年来严重影响行走,生活靠人照顾。经多家医院确诊为双侧膝关节炎合并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滑膜炎。采用中药、西药、针灸治疗收效不佳,经常疼痛、肿胀,症状逐渐加剧,查:双侧膝关节疼痛、肿胀发热,皮色发亮,浮髌试验(+),关节僵硬不能屈伸。X线片示:双侧膝关节骨质增生,关节间隙有增宽现象出现。血沉80mm/h,血化验:白细胞12.3×109/L,红细胞、白细胞分类及抗“O”、类风湿因子未见异常。舌质绛红,舌苔黄,脉滑数。西医诊断:老年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膝关节滑膜炎。中医诊断:风湿热痹,骨痹。治则清热通络,祛风除湿。采用如下疗法治疗,治疗首次,出水量达80ml,双侧膝关节疼痛、肿胀明显减轻,治疗10次共出水2050ml,复诊化验,恢复正常,浮髌试验(-),诸症消失。随访5年多未复发。

治疗方法

取穴:以犊鼻、膝眼为主,委中为辅。

操作:屈膝位,用75%乙醇常规消毒,根据病人胖瘦选择不同长度的毫针,将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再根据病人的年龄选用不同的手法,年轻病人选用泻法,中年病人选用平补平泻法,老年病人选用补法。用闪火法将穴位上的毫针扣在火罐内,留针留罐1h以上,达到出水泡为止(根据病人的耐受能力决定留罐时间,留罐的时间越长,水液就出得越多,治疗的效果就越佳)。取下罐和针,用针刺破水疱,让疱内水液流出体外,用较薄的消毒棉花盖在皮损处,并盖上消毒纱布,第1次治疗完毕。第2次治疗时,只揭开纱布,直接在棉花上消毒取穴,与第1次治疗的方法相同。第2次治疗用的火罐要稍大,将穴位上的棉花扣入罐内,可减轻病人的疼痛。以皮损处水液出尽为准,皮损处不用任何药物涂抹,待其自然痊愈,皮损处只要有水液流出就不能停止拔罐,如果有病人耐受能力差,可进行交叉拔罐,皮损处只可用75%乙醇消毒。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按:作者认为膝关节炎的原因是内伤“七情”导致水液代谢不能正常运行,长时间稽留在双膝关节处而致病。用针刺拔罐发泡疗法将病理产物从局部拔出体外,内病外治,使局部血液、水液恢复正常的运行,使炎性物质排出体外。其机理为先通过针刺穴位,以疏通经络,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再在针刺的基础上,立即加上拔罐发泡,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是一种特殊的非药物疗法。

(刘一儒.中国针灸)

针刺加火罐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患者,男,55岁。双膝关节疼痛3年,以右侧为甚,行走稍受限,上、下楼时尤为明显,不能下跪,局部畏寒喜暖,阴雨天痛加重。查:双膝关节轻度肿胀,以右侧为甚,膝周有3个压痛点,关节骨摩擦明显。X线示双侧膝关节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经针刺加火罐治疗10次,疼痛消失,活动正常,膝部肿胀消退。

治疗方法:取患侧(双侧痛取双侧)的膝眼、犊鼻、梁丘、血海、足三里、阳陵泉、痛点,选用2寸毫针刺入穴位后捻转,待得气后针上加罐,留针20min。肿胀明显者,拔针后加火罐以拔出少量血液或黄色液体为佳。每天治疗1次,5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休息1个月,治疗期间嘱咐病人少行走,注意膝部保暖。

按:中医学认为此症属“痹证”范畴。为肝肾不足感受风寒湿邪所致。正如《张氏医通》所言:“膝为筋之府……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针刺疗法可疏通膝关节局部的经气,使气血运行畅通,减轻炎性代谢产物对局部的刺激;火罐则祛风散寒除湿,通过本身负压的作用,拔出部分液体及瘀血,以减轻局部的压力,使肿胀减轻;通过穴位的作用,调整了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了治疗膝痛的目的。同时嘱咐病人在疼痛肿胀明显时尽量减少活动,以减轻膝关节的压力,对辅助治疗非常重要。

(汪鲁莎,等.中国民间疗法)

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

(1)中药外敷:①药物组成及制备。桃仁、红花、川芎、羌活、独活、马钱子、乳香、没药、细辛、牛膝、桑寄生等中药各等份,烘干后用粉碎机加工成粉末状备用。治疗时,取药末适量,置于一搪瓷或不锈钢容器中,加陈醋适量(浸透药末)搅拌均匀,并加热至温热为宜,然后将药物倒在一备好的薄塑料膜上待用。②操作。患者取仰卧位,暴露患膝关节,下面垫物使膝关节略抬高,上敷一层纱布,将塑料膜上热好的中药反扣在上面摊薄(药厚0.5~1cm),使之能够覆盖整个膝关节后,用红外线灯照射30~40min,温度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治疗结束后,将药物放回有盖的容器中,下次用时仍然加陈醋适量加热。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将药物倒掉。

(2)针刺:①取穴。阿是穴、内膝眼、外膝眼、梁丘、血海、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太溪。②操作。患者体位如前,穴位常规消毒后,选用0.38mm×40mm毫针,内膝眼、外膝眼呈45(角斜刺,其他穴位直刺,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按:退行性膝关节炎是由于膝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和慢性积累性关节磨损而造成的。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患者年老体弱,肝肾亏损,气血不足致使筋骨失养,加之慢性劳损、受寒或外伤等导致气虚血瘀,阻滞经脉,而产生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症。通过针刺可以疏通局部经络,起到活血止痛的作用,而中药加醋热敷不但可以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寒除湿,消肿止痛,而且还可以舒养筋脉,加强了针刺的治疗作用,两者共同起到了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代谢,消炎消肿,解痉止痛的作用。因此,运用针刺配合中药外敷的方法,比单纯应用针刺治疗膝关节炎,效果更加显著。

(张静,等.上海针灸杂志)

针刺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马某某,女,52岁,右膝关节疼痛,局部肿胀,活动受限5年余,反复发作,服用止痛药物及对症治疗无效。来诊前2周疼痛加重,晨僵,活动后稍有好转。X线片有明显的膝关节骨性增生及膝关节腔狭窄,用下述方法针刺推拿1个疗程(10d)痊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治疗方法

(1)针灸治疗: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取双侧上八邪穴的中指两侧之二穴,常规消毒,用毫针刺入1.5寸左右,针尖稍偏向近心端,得气后如果酸麻胀感超过肘关节者效果更好。此时活动膝关节,疼痛可消失过半,个别病人疼痛全部消失。另针刺膝四穴(内外膝眼斜刺1.5寸,阳陵泉、阴陵泉直刺2.5寸)留针20min,10min行针1次,中等刺激。

(2)推拿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术者位其患侧,揉按血海、梁丘穴及髌骨周围。用拇指按摩内外膝眼、膝关节两侧用擦法,屈伸活动膝关节并用中指尖顶压委中穴,力量由轻到重,最后用掌心环揉髌骨,手法治疗约20min。以上针刺、推拿手法10次为1个疗程,休息3d行第2个疗程。

按:膝骨性关节炎,中医为痹证,由于风寒湿气杂至,日久出现气血运行不畅,阻塞经络,出现关节肿大,功能受限。因此,活血通络,祛湿健脾、止痛是治疗本病的原则。取双侧上八邪的中指两侧之二穴治疗是笔者的经验穴位。从1965年开始就用此穴治疗关节疼疗效满意,尤以良性关节疼痛用此穴有针到病除的功效。膝四穴,阳陵泉为筋会穴,有祛风散寒之效;阴陵泉为脾经之合穴,有健脾培元之功能,脾健则湿除;内外膝眼为局部取穴以利关节,合用有标本兼治之效。运用推拿手法具有活血通络止痛,解除局部肌肉痉挛之效。二者合用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通经活络利关节,达到治愈之目的。

(李志贵,等.针灸临床杂志)

针灸火罐并用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

患者,女,45岁。因双膝关节疼痛1年,加重半月,而来门诊就诊。患者述近年来,常感双膝关节疼痛,行走、下蹲、上下楼时欠利,经服西药后症状稍有缓解,半月前因劳累而又复发。检查:双膝关节局部不红不肿。X线示:双膝关节骨质增生。经针刺、火罐治疗1周后,疼痛消失,双膝部活动自如,上、下楼无不适感,并能正常工作。

治疗方法

取穴主穴:犊鼻、内膝眼、血海;配穴:鹤顶、阳陵泉、梁丘。

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若仰卧位时,双膝关节下最好垫上枕头。穴位用75%的乙醇消毒,然后用28~30号2~3寸毫针,快速进针,提插捻转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30min,其针感以膝关节为中心最佳。取针后,用火罐在膝部拔,留罐10~15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