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针灸名医经典医案
12169800000003

第3章 黄竹斋针灸医案 (3)

第一章 黄竹斋针灸医案 (3)

病历号36382,丁××,男,40岁,干部。于1958年11月12日因发风寒突然右侧颜面麻痹,右眼不能闭合,右口角下垂,流涎,口角歪向左侧,右眉纹消失,吹哨不能,曾以维生素B1、维生素B2注射未效,电疗、割破口颊等各种治疗85日均无效,于1959年1月5日入本院治疗,诊断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刺:地仓、翳风、颊车、睛明、攒竹、下关、合谷、后溪等穴。隔日一次,服独活汤4剂,外用生天南星,研细末,生姜汁调敷患处,每日敷一次,计敷4次,共住院治疗29日颜面歪斜恢复正常出院。

癔病性口角歪斜

病历号4469,翟××,女,21岁,某机关保育员,已婚。主诉:头晕,精神失常三年之久,于1956年7月18日就诊。患者于1953年因精神不愉快,思考问题过多,而发生精神错乱,阵哭,阵笑,到处奔跑,神志不清,时常发病。经针灸后已有一年多未发。1956年6月因精神不愉快,又突然发病,意识不全清楚,四肢痉挛抽风,口角歪向左侧尚未好,曾至医院治疗给镇静药物,当时即安静,夜间睡眠中常哭泣,吵闹,骂人,自己完全不知觉。

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合作,回答问题确切,除见有下颌骨左侧倾斜外。其他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均未见异常。

诊断:癔病性口角歪斜。

针灸穴位:地仓、合谷、颊车、下关、百会、三阴交、大椎、内关、足三里、大陵、鸠尾、太冲。

经过针刺6次,口角已不歪斜,睡眠安静不吵不闹,恢复正常。隔二日后病又复发,左口角仍歪斜,又行治疗9次症状完全消失。

癔病性偏瘫

病历号28220,肖×,男,37岁,干部。主诉:左侧上下肢阵发性麻痹已有20余日。于1958年7月28日入院治疗。患者于20天前突然觉头颈部不适,胸闷气短,继之左侧上下肢麻木,一切知觉丧失,经过一小时之久自愈,自此后经常有同样情况发作,至少是一天一次,多达每日十余次,发作时间最长为一小时,最短为3分钟左右。发作过后周身无力,左侧肢体酸软,并有胸闷气短等症状,曾至北京医学院脑系科检查数次未见异常。并以针灸及药物治疗未效仍照常发作。

一般体格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诊断:癔病性偏瘫。

针灸治疗穴位:内关、肩、曲池、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合谷、神门、三阴交、百会等穴,交替使用。

中药:安宫牛黄丸,每服一丸日服二次,共服20丸,《古今录验》续命汤20剂,每日一剂分二次服。治疗三日后左侧麻木发作停止,共住院24日,观察15日未再复发出院。随诊二个月未再复发。

癔病性截瘫

病历号18609,王××,女,24岁,职员,因头痛、失眠、怕声已有三年余,两下肢不能站与步行十余日,于1957年9月27日入院治疗。患者于1953年春疑患胸椎结核,在医院睡石膏床,住院期间精神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常为病故的患者恐惧,影响睡眠,严重时夜间总认为身边或床下有人,甚至对某些物质,如树木、暖水瓶等视为人像。如此恐惧心理逐日加重,闻声音则有控制不住的恐惧、惊动、叫喊等现象。于1954年又因确诊不是胸椎结核,对医院不满,心怀怨恨、懊悔,致使病情逐渐加剧。当见到人多谈话时,情绪急躁不安,有时哭泣,甚至撕破手帕,经服镇静药等药物未见明显变化。曾经过疗养一年余好转,曾经北京医学院诊断为癔症。并以电疗50次无明显效果。于本月19日因室内噪声很响,感到惧怕,烦躁,精神紧张,感委屈大哭一场。当夜睡眠不佳,翌日晨起床时发现两下肢软而无力,不能站立与步行,两腿不适有麻木感,无发热,痉挛。经注射钙剂治疗无效。

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80次/分,血压100/98mmHg(1mmHg=0.133kPa)。发育中等,营养欠佳,面黄消瘦,精神不振,意识明了,记忆力欠佳,定向力完整。闻声音即有惊动。头面、胸腹部检查无异常,两下肢不能站立,卧床可作伸屈活动,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均正常。

X线检查:未见异常。

诊断:两下肢癔病性截瘫。

针灸穴位:百会、通天、前顶、后顶、大椎、风市、神堂、居、犊鼻、昆仑、间使、足三里、阳陵泉等穴。

中药:温胆汤,每日1剂分2次服,共服120剂。柴平汤,每日1剂分2次服,共服20剂。酸枣仁汤4剂,每日1剂分2次服。真武汤20剂,每日1剂分2次服。虎潜丸12两(360g),每服3钱(9g),日服2次。金刚丸45两(1350g),每服3钱(9g),日服2次。天王补心丹32两(960g),每服3钱(9g),日服2次。共住院8个月,患者精神、两下肢运动完全恢复正常出院,观察半年之久未再复发。

癔病性截瘫

病历号18609,王××,24岁,女,鞍钢职员,因两下肢瘫痪不能步行三年余,于1957年9月27日入院治疗,患者1953年春季患脊椎结核,睡石膏床一年,精神受惊,常有失眠眩晕,下肢痿软不能起床,偶闻声音即突然叫喊恐怖悲啼,常有头眩胀痛、口噤脸麻、重度失眠健忘症状,曾以西医药物及物理疗法治疗未见好转,两手脉虚数,诊为痿证。针灸大椎、神堂、百会、通天、前顶、后顶、间使、足三里等穴,隔日针刺一次,内服真武汤20剂,酸枣仁汤4剂,柴平汤20剂,温胆汤120剂,虚潜丸12两(360g),金刚丸45两(1350g),天王补心丹32两(960g),所有症状消失,精神状态及四肢运动均恢复正常,于1958年5月16日痊愈出院。观察半年未再复发。

癔病性呕吐

病历号8764,李××,女,19岁,学生,归国华侨,因恶心呕吐,不能进食二年余,于1956年11月22日入院治疗。患者于1954年因妊娠而呕吐,后又因患阑尾炎行手术切除,呕吐更加厉害,同时因归国后,思念父母,又因婚事不满,致使患者精神创伤很大,呕吐情况日渐加重。此外,尚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睡眠不佳等症状。1956年6月入中苏友谊医院诊断为癔病反射性呕吐,并以一般强壮疗法、物理疗法及精神治疗未效,于10月中旬出院。现在每于进食后约5分钟即呕吐,因呕吐身体消瘦,仅有33kg,月经亦因此闭止八个月。

体格检查:患者呈营养不良状态。一般体格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1g/L。红细胞、白细胞均在正常范围以内。尿、便常规正常。消化道钡剂造影未见异常。

诊断:①癔病反射性呕吐。②营养不良。

针灸穴位:上脘、中脘、天枢、巨阙、日月、承满、足三里、气海、下脘、腹通谷、膈俞等穴位。

药物:大半夏汤,每日1剂,分2次服,共服8剂。温胆汤,每日1剂,分2次服,共服7剂。归脾汤每日1剂,分2次服,共服20剂。大黄虫丸每服1丸,日服1次,共服80丸。治疗2个月呕吐显著好转,营养状态亦有显著改善,月经亦已来潮,体重增至35kg。出院后又在门诊继续治疗。随访:患者于1958年9月生一婴儿体健,其本人体重已增至60kg。

中毒偏瘫症

病历号16997,申××,36岁,男,湖南省委干部,在高级党校学习。于1957年5月两次注射脑炎疫苗后发热,四肢麻木,右半身偏瘫,癃闭,当即送海淀医院检查诊断为疫苗接种后脑脊髓膜炎,7月31日转入我院治疗,右半身偏瘫不能持物,不能站立,两手脉虚弱。针刺肩、曲池、合谷、后溪、环跳、风市、阳陵泉等穴,隔日一次,内服小续命汤5剂,乌头汤15剂,右半身恢复正常,上下肢运动自如,于8月24日出院。

痿厥截瘫症(结核性脑膜炎后遗症)

病历号26955,黄××,女,23岁,机关干部,因两下肢瘫痪,小便失禁3个月,于1958年6月24日入院治疗。患者于1957年7月因高热呕吐,头痛,入北京协和医院治疗,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经用链霉素及内服异烟治疗未见好转,于1958年3月两下肢完全瘫痪。入本院时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无异常所见,自第10胸椎以下至足触、痛、温觉完全丧失,小便失禁,日达30次,两下肢肌张力增高,呈痉挛性截瘫,两手脉缓弱。灸神阙、膀胱俞、命门。针刺:环跳、风市、阳陵泉、光明、解溪等穴,隔日一次。内服真武汤加补骨脂、益智、萆,每日一剂,分2次服,共服20剂。八味肾气汤98剂,《古今录验》续命汤20剂,共治疗一年,结果小便能控制2小时一次。感觉消失区有显著恢复,两腿能屈伸,尚不能步行。

癫喑证(原因不明性失语)

病历号35778,姚××,男,35岁,山东人,军人,患者于1958年12月22日晚,因看电影后突然不能说话,24日来院就诊,经内科及神经系统一般检查未见异常,血压130/9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不够合作,完全失语,舌头运动尚好。诊断为原因不明性失语症。诊两手脉滑数。为癫病卒喑。针刺:哑门、大椎、廉泉、间使、神门、合谷等穴,3日一次,共针治10次。内服温胆汤加石菖蒲、远志,30剂,每日一剂,分2服。安宫牛黄丸16丸,每服一丸,日2次。牛黄清心丸10丸,每服1丸,日2次,共计治疗30余日,言语正常。

癫痫

病历号29809,沙××,男,51岁,天津人。于1958年9月5日来我院针灸科门诊治疗,自诉1951年因大火受惊和生气致病癫痫,发病时仆倒昏迷,口吐白沫,目瞪直视,至半小时方醒,每隔2至3日发作一次,有时发作二次,为其针大椎、间使、内关、期门、巨阙等穴,共针10次痊愈。

“脉结代心动悸”证(脑炎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