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用方配伍技巧
12167800000015

第15章 虚证用方配伍 (2)

第六章 虚证用方配伍 (2)

2.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伤寒杂病论》)

适应证:

(1)太阳中风证与胸阳虚弱证相兼:发热,恶风寒,汗出,头痛,胸闷,胸满,气短,心悸,舌淡,苔薄白,脉弱。

(2)胸阳虚弱证:胸闷,胸满,或胸痛,气短,或动则尤甚,恶寒明显,脉微。

治法:温补阳气,解肌散邪。

组成:桂枝去皮,三两(9g),生姜切,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大枣擘,十二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5g)。

用法: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第二节 补血

应用补血法治疗血虚病证,其基本代表方是四物汤。

【适应证】血虚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不荣,指甲无泽,或女子月经不调,或痛经,或闭经,或胎动不安,或漏下不止,或恶漏不尽,舌淡苔薄,脉虚弱。

【治法】补血养血。

【代表方剂】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组成】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各等份(12g)。

方歌:四物汤中有熟地,当归白芍与川芎,补血和血有奇功,若能补气效更宏。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煎至七分,空心热服。

【配伍技巧】血虚证的基本病理病证血虚在肝;或血虚在心;或妇科血虚。在治疗和用方配伍技巧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证机选用补血药心主血,肝藏血,血虚病证表现与心肝有着密切关系。心血虚则心神空虚无主,肝血虚其窍失荣,主要表现是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不荣,治当补益阴血,特别是要同时选用补心血药与补肝血药,以此而组方,才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如四物汤中当归,熟地黄,白芍。

2.合理配伍理血药血运行于经脉之中,补血必须合理配伍理血药,才能使血得补且能运行于经脉之中,走注于脏腑之间,起到补血作用。如四物汤中川芎。

3.妥善配伍补气药气从血中而生,血虚者必有气虚,血赖气化以生成,血无气则无以生,故在治疗血虚病证中妥善配伍补气药,对提高治疗效果举足轻重。如在四物汤中酌情加人参或白术等。

4.随证加减用药若血虚有寒者,加桂枝,阿胶,以温经散寒补血;若血虚有热者,加丹皮,玄参,以清热凉血补血;若心悸明显者,加酸枣仁,龙眼肉,以补血养心安神;若目眩明显者,加阿胶,鸡血藤,以补血养血明目等。

【用药要点】方中熟地黄甘温味厚,质地多脂,大补阴血,主静。当归补血养血,和血调经,与熟地黄相伍,补血之力专,主动。白芍养血柔肝和营而缓急。川芎行气活血,调理血脉。诸药相伍,养血和血,以疗血虚,兼以行血,可治血行不畅之瘀滞。

本方配伍特点:补血药与行气理血药相伍,补血而不壅滞气机,行血而不伤血脉,并能以气帅血而行于经脉之中。

【临床扩大应用】本方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慢性过敏性皮肤病,慢性鼻炎,荨麻疹,习惯性流产,不全流产,子宫复旧不全,不孕症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

【类方】

1.圣愈汤(《医宗金鉴》)

适应证:血虚及气证:面色萎黄或苍白,四肢无力,神疲倦怠,心悸目眩,或女子月经不调,量少或多,质稀色淡,无异味,舌淡苔薄,脉弱。

治法:补血益气。

组成:熟地黄七钱五分(23g),白芍酒拌,七钱五分(23g),川芎七钱五分(23g),人参七钱五分(23g),当归酒洗,五钱(15g),黄芪炙,五钱(15g)。

方歌:圣愈汤中用四物,再加人参与黄芪,重在补血次益气,主治病证功效奇。

用法:水煎服。

2.胶艾汤(《伤寒杂病论》)

适应证:

(1)妇人冲任虚弱,久不受孕:经量少,血色淡,二三日经行即止,面色无华,两目干涩,舌淡,苔薄,脉弱。

(2)妇人冲任不固,胎动不安(即胞阻):腰痛,或腹空痛,头昏目眩,肌肤枯燥,指甲无华,舌淡,苔薄,脉弱。

(3)妇人冲任不摄,经水过多:月经量多,色淡而清稀,或点滴不止或延续十余日,面色萎黄,腹胀而空痛,头晕,舌淡,苔白,脉虚。

(4)妇人漏下证:时有腹痛或空痛,月水时下,色淡而质稀,或多日点滴不止,脉虚。

(5)妇人半产下血不绝证:腹空痛,恶露不尽或点滴不止,血色淡,面色无华,舌淡,脉弱。

(6)男子肝血虚证:头痛而晕,目视昏黑,或眼前发黑,两胁疼痛,面色不荣,爪不泽,舌淡,脉弱。

治法:补血养血,调经安胎。

组成:川芎、阿胶、 甘草各二两(6g),艾叶、当归各三两(9g),芍药四两(12g),干地黄六两(18g)。

方歌:胶艾汤中芎甘草,当归芍药与地黄,妇人血虚诸般证,男子血虚也囊括。

用法:上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内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作。

第三节 气血双补

气血两虚证,用气血并补法治疗,基本代表方是八珍汤。

【适应证】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怔忡,气短懒言,四肢倦怠,饮食不佳,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或虚大无力。

【治法】补益气血。

【代表方剂】八珍汤(《正体类要》)

【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各一钱(3g),甘草炙,五分(2g)。

方歌:八珍汤参术草苓,当归熟地芎白芍,生姜大枣同煎服,气血双补有大功。

【用法】加生姜三片,大枣五枚,水煎服。

【配伍技巧】气血两虚证的基本病理病证是气虚不得职司其能;血虚不得以行其用。在治疗和用方配伍技巧上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证机选用补气药气主推动,气主温煦,气虚则气短懒言,四肢倦怠,治当合理地选用补气药,只有充分有效地补气,才能发挥气的推动与温煦作用。在用补气药时最好选用具有健脾和胃作用,以使脾胃能生化气血,只有如此,才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如八珍汤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2.针对证机选用补血药血主荣养,血主滋润,血虚则面色苍白或萎黄,心悸目眩,治当选用补血药,最好选用具有活血理血及补血作用的药,以冀血得补且能运行于经脉之中,而滋荣脏腑。如八珍汤中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

3.随证加减用药若饮食不佳者,加麦芽,神曲,以消食和胃;若大便溏者,加山药,扁豆,以健脾化湿;若心悸怔忡明显者,加酸枣仁,远志,柏子仁,以补血养心安神;若头晕目眩明显者,加阿胶,龙眼肉,以补血荣目等。

【用药要点】方中人参大补人体一身之气。熟地黄大补一身之血,与人参相用,以大补气血。白术,茯苓健脾益气而祛湿,与人参相用,以补益中气。当归,芍药养血补血和血,与熟地黄相用,大补阴血。川芎活血行气,使补血药补而不浊腻。生姜调和脾胃而和中气,使补气药而不壅滞。大枣补脾和胃益中气。甘草补益中气,并调和诸药。诸药相伍,益气补血,相互为用,共建其功。

本方配伍特点是:补气药与补血药相伍,使气从血中而生,血从气中而化,气血互化而互生。

【临床扩大应用】本方可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不全流产,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月经不调诸疾。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黄体功能不全,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胃炎,慢性肾炎,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

【类方】

1.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适应证:气血两虚,阳气不足证:久病体虚,饮食减少,脚膝无力,面色萎黄,精神倦怠,以及疮疡不敛,妇女崩漏,舌淡苔薄,脉虚弱。

治法:温补气血。

组成:人参、肉桂去粗皮、川芎、地黄洗,酒蒸,焙、茯苓、白术焙、甘草炙、黄芪去芦、川当归洗,去芦、白芍药各等份(各12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大钱(9g),用水一盏,加生姜三片,枣子二个,同煎至七分,不拘时温服。

2.人参养荣汤(原名养荣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适应证:脏腑气血虚损证:四肢沉滞,骨肉酸疼,行动喘咳,小便拘急,腰背强痛,心虚惊悸,咽干唇燥,饮食无味,形体瘦削,舌淡苔薄,脉弱。

治法: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组成:黄芪、当归、桂心、甘草炙、橘皮、白术、人参各一两(各30g),白芍药三两(90g),熟地黄、五味子、茯苓各七钱半(各22g),远志去心,炒,半两(15g)。

方歌:人参姜枣五远陈,十全大补少川芎。

用法:上锉为散,每服四大钱(12g)用水一盏半,加生姜三片,大枣二个,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服。

3.泰山磐石散(《古今医统大全》)

适应证:气血两虚,胎失所养:胎动不安或屡有堕胎宿患,面色淡白,倦怠乏力,不思饮食,舌质淡,苔薄白,脉滑无力,或沉弱。

治法:益气健脾,养血安胎。

组成:人参一钱(3g),黄芪一钱(3g),当归一钱(3g),川续断一钱(3g),黄芩一钱(3g),白术二钱(6g),川芎八分(2.4g),熟地黄八分(2.4g),白芍药八分(2.4g),砂仁五分(1.5g),炙甘草五分(1.5g),糯米一摄(5g)。

方歌:泰山磐石米续芩,八珍少苓有砂芪,气血两虚胎不安,气血得荣能安胎。

用法:水一盅半,煎七分,食远服。但觉有孕,三、五日常用一服;四月之后,方无虑也。

4.归脾汤(《济生方》)

适应证

(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不眠,盗汗虚热,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

(2)脾不统血证:症见便血,以及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或带下,面色不荣,脉弱。

治法: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组成:白术一两(30g),茯神去木,一两(30g),黄芪去芦,一两(30g),龙眼肉一两(30g),酸枣仁炒,去壳一两(30g),人参半两(15g),木香不见火,半两(15g),甘草炙,二钱半(8g),当归一钱(3g),远志蜜炙,一钱(3g)。(注:当归、远志两味,是从《校注妇人良方》补入)

方歌: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随,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怔忡健忘俱可却,脾不统血亦能医。

用法: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