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防治三高有妙方
12165900000031

第31章 医疗方 (4)

第15章 医疗方 (4)

【成分】天麻,何首乌,熟地黄,白芷,丹参,当归,川芎,桑叶,女贞子,刺蒺藜,旱莲草,甘草,黄精,白芍。

【功效】补益肝肾,定眩熄风,养血乌发,止痛降压。

【主治】适用于肝肾不足型早期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管神经性头痛和脂溢性皮炎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6片(每片0.25克),每日3次。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

(1)脾虚肝旺、痰浊内蕴者禁用。

(2)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厚腻食物。

35.天麻定眩片

【成分】天麻,野菊花,杜仲,川芎等。

【功效】平肝祛风,痛络止痛。

【主治】适用于肝风上扰所导致的头痛、头晕、目眩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6片(每片0.24克),每日3次。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

(1)阴阳两虚、痰浊内蕴者禁用。

(2)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36.复方羚角降压片

【成分】羚羊角,桑寄生,黄芩,夏枯草等。

【功效】疏肝祛风,清热降压。

【主治】适用于高血压、中风(卒中)先兆,以及由于肝火内积所导致的头痛、头晕、头胀、面红目赤等症状。

【用法】口服。每次4片(每片0.25克),每日3次。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体虚阴亏、虚寒证患者慎用。

37.舒心降压片

【成分】白菊花,钩藤,葛根,紫丹参,桑寄生,桃仁,槐米,柏子仁,红花等。

【功效】疏肝祛风,活血宁心。

【主治】适用于风阳上扰型高血压,可见头晕、头痛、心悸怔忡等症状。

【用法】口服。每次3片(每片0.25克),每日3次。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烟酒,忌恼怒。

38.降压平片

【成分】夏枯草,葛根,菊花,黄芩,珍珠母,桑寄生,槐花,地龙,生地黄,竹叶,薄荷冰。

【功效】疏肝清热。

【主治】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症见头晕、头痛、面部潮红、耳鸣、心烦和失眠等症状。

【用法】口服。每次4片(每片0.3克),每日3次。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

(1)气血不足、阴阳两虚型禁用。

(2)孕妇慎用。

39.山绿茶降压片

【成分】山绿茶。

【功效】清热解毒,疏肝潜阳。

【主治】适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之头晕、目眩、耳鸣、头痛、头胀、心烦、急燥、失眠和多梦等。

【用法】口服。每次2~4片(每片0.2克),每日2次。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

(1)急、重症眩晕者禁用。凡属虚寒证者禁用。

(2)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恼怒,节房事。

40.安速降压片

【成分】葛根,利眠宁,速尿,心得安,******,双肼苯哒嗪等。

【功效】降血压。

【主治】适用于Ⅰ、Ⅱ期高血压。

【用法】口服。每次1~2片(每片0.1克),每日1~3次。

【注意事项】少数患者服药后可见头晕反应,极个别患者可见嗜睡感。

41.血压平片

【成分】毛冬青,旱莲草,桑寄生,谷精草,夏枯草,黄芩,槐米,牛膝,黄精,钩藤,升麻,珍珠层粉。

【功效】活血通络,疏肝镇静。

【主治】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高脂血症,症见头痛、头胀、烦躁、失眠和肢体麻木等症状。

【用法】口服。每次3片(每片0.25克),每日3次。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

(1)气血不足、阴阳两虚、虚寒证者禁用。

(2)孕妇禁用。

(3)服药期间忌烟酒。

42.降压避风片

【成分】黄芩,槐角,落花生叶,氢氯噻嗪,优降宁。

【功效】平肝泻火,降血压。

【主治】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用法】口服。每次3~6片(每片0.25克),每日2次。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

(1)阴阳两虚、气血不足、痰浊内蕴者禁用。

(2)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肥甘厚腻食物,忌烟酒,忌恼怒,节房事。

43.罗黄降压片

【成分】罗布麻叶,熟大黄,菊花,决明子,丹参,当归、川芎,山楂,葛根,怀牛膝,生地黄,槐米,人工牛黄,冰片。

【功效】疏肝清热,活血化瘀。

【主治】适用于肝阳上亢、心肾不交型高血压,可见眩晕、颈项强痛、便秘、心烦和失眠等症状。

【用法】口服。每次4~6片(每片0.3克),每日2次。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凡属虚寒证者禁用。孕妇慎用。

44.心脉通片

【成分】丹参,当归,毛冬青,三七,槐花,牛膝,夏枯草,葛根,钩藤,决明子。

【功效】活血通络,疏肝降逆。

【主治】适用于气血瘀滞、心脉痹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高脂血症。可见胸闷、胸痛、气短、头晕、目眩、耳鸣、头痛、头胀、舌尖瘀斑或瘀点和舌质暗紫等症状。

【用法】口服。每次4片(每片0.3克),每日3次。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

(1)痰浊内蕴、冲任失调、脾虚腹泻与虚寒证者禁用。

(2)月经过多及妊娠期女性禁用。

45.罗布麻降压片

【成分】罗布麻,钩藤,珍珠母,夏枯草,山楂,菊花,牛膝,珍珠母,泽泻。

【功效】疏肝潜阳,祛风止痛,活血通络。

【主治】适用于肝阳上亢、血瘀阻络型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症,可见头晕、头痛、目眩、烦躁等症状。

【用法】口服。每次4~6片(每片0.35克),每日3次。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

(1)气血亏虚、痰浊内蕴者禁用。

(2)孕妇禁用。

(3)服药期间忌恼怒,忌食辛辣肥腻食物。

46.杜仲平压片

【成分】杜仲叶。

【功效】强筋健骨,降血压。

【主治】适用于高血压、眩晕、腰膝酸痛和筋骨软弱等病症。

【用法】口服。每次2片(每片含杜仲叶干浸膏300毫克),每日2~3次。温水送服。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

(1)脾胃虚寒、痰浊内蕴者禁用。

(2)肝火上炎者慎用。

(3)服药期间忌食辛辣肥腻食物,忌恼怒。

47.中风片

【成分】钩藤,牛膝,郁金,丹参,当归,地龙,黄芩,石菖蒲,红花,白矾,全蝎,蜈蚣,青礞石,天南星(制),禹白附(制),牛黄,薄荷,冰片,甘草。

【功效】疏肝祛风,化痰降逆。

【主治】适用于高血压、中风不语、口眼?斜与半身不遂等病症。

【用法】口服。每次2片(每片0.4克),每日2次。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

(1)本品降压效果较弱,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宜与其他降压药合用。

(2)气血不足、阴阳两虚者禁用。

(3)孕妇禁用。

48.愈风宁心片

【成分】葛根。

【功效】清心除烦,解痉止痛,解肌升阳。

【主治】适用于高血压及外感所导致的项背强痛、头痛、头晕、偏头痛、突发性耳聋和胸痹心痛等病症。

【用法】口服。每次5片(每片含总黄酮60毫克),每日3次。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

(1)脾胃虚寒者慎用。

(2)少数患者服药后见有头胀感,个别溃疡病患者服药1周内,可见轻度腹胀、上腹部不适感。

49.钩藤总碱片

【成分】钩藤总碱。

【功效】清热定惊,疏肝祛风。

【主治】适用于肝阳上亢、肝风上扰型高血压,可见头晕、目眩、心烦、头痛、耳鸣和失眠等症状。

【用法】口服。每次1~2片(每片含钩藤总碱100毫克),每日3次。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

(1)气血亏虚、冲任失调者禁用。

(2)服药期间忌食肥甘厚腻食物,忌恼怒,忌烟酒。

50.脉君安片

【成分】葛根,钩藤,氢氯噻嗪。

【功效】疏肝祛风,解痉止痛,降血压。

【主治】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冠心病,可见头痛、头晕、目眩、颈项强痛、失眠和心悸怔忡等症状。

【用法】口服。每次4~5片(每片0.25克),每日3~4次。温水送服。维持期用量为每次2~3片,每日2~3次。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

(1)脾胃虚寒者禁用。

(2)服药后偶见胃肠道不良反应,继续用药可自行消失。

51.心血宁片

【成分】葛根提取物,山楂提取物。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主治】适用于心血瘀阻型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可见胸闷、心胸刺痛、头晕、目眩和舌质暗紫等症状。

【用法】口服。每次4片(每片0.2克),每日3次。温水送服。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

(1)脾胃虚寒、阴阳两虚、痰浊内蕴与肝阳扰动者禁用。

(2)孕妇禁用。

(3)服药期间忌食辛辣肥腻食物。

52.天麻蜜环菌片

【成分】蜜环菌粉。

【功效】祛风镇惊,通络散风。

【主治】适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神经衰弱、神经性头痛、脑卒中后遗症,可见头痛、头晕、肢体麻木与腰膝酸痛等症状。

【用法】口服。每次4~5片(每片0.25克),每日2次。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

(1)本品降压效果较弱,血压过高者需联合应用其他降压药。

(2)凡属虚寒证、脾胃虚弱者慎用。

(3)服药期间忌肥腻食物,忌烟酒,忌恼怒。

53.心可舒片

【成分】葛根,丹参,三七,山楂,木香。

【功效】活血化瘀,舒心降压,扩张血管,降胆固醇。

【主治】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可见头痛、头晕、胸闷、心悸、肢体麻木和舌质暗红等症状。

【用法】口服。每次4片(每片0.25克),每日3次。温水送服。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

(1)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

(2)孕妇禁用。

(3)心阳不足者慎用。

(4)服药期间忌食辛辣肥腻食物,忌烟酒,忌恼怒。

54.降舒灵片

【成分】黄瓜藤。

【功效】清热利尿,疏肝潜阳。

【主治】适用于高血压之头晕、心烦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3~6片(每片0.35克),每日3次。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

(1)重症高血压患者在服用本品的同时,还需联合应用其他降压药。

(2)阴阳两虚、痰浊内蕴、虚寒证者禁用。

(3)服药期间忌食辛辣肥腻食物,忌烟酒,忌恼怒。

55.心安宁片

【成分】葛根,制何首乌,山楂,珍珠粉。

【功效】滋阴静心,祛瘀通络,降压降脂。

【主治】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心绞痛、眩晕、头痛、耳鸣和心悸等病症。

【用法】口服。每次4~5片(每片0.35克),每日2次。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

(1)体质虚寒、肝阳上亢、痰热蒙窍者禁用。

(2)服药期间忌食辛辣肥腻食物。

56.脑立清丸

【成分】磁石,清半夏,熟酒曲,生酒曲,赭石,猪胆汁(干燥品),牛膝,薄荷冰,珍珠母,冰片。

【功效】平肝潜阳,清热降压。

【主治】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可见头晕、耳鸣、头痛、头胀、心烦、失眠、中风半身不遂和痰黏作呕等症状。

【用法】口服。每次10粒(水丸,每粒0.11克),每日2次。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孕妇及血瘀内阻、气血不足、阴阳两虚、体质虚寒者禁用。

57.归芍地黄丸

【成分】当归,熟地黄,牡丹皮,白芍,山药,泽泻,山茱萸,茯苓。

【功效】补益肝肾,滋阴养血,清热降压。

【主治】适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症见头晕、目眩、耳鸣、咽喉干燥、午后潮热和腰腿酸痛等症状。

【用法】口服。每次1丸(大蜜丸,每丸9克),每日2~3次。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

(1)本品降压效果较弱,血压过高者需联合应用其他降压药。

(2)体质虚寒、实热者禁用。

(3)服药期间忌食辛辣肥腻食物,忌恼怒。

58.速效牛黄丸

【成分】牛黄,栀子,黄芩,珍珠母,黄连,广角粉,朱砂。

【功效】镇惊通窍,清热降压。

【主治】适用于高血压之烦躁不安、神志不清、头晕和目眩等病症。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丸3克),每日2次。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孕妇及体质虚寒者禁用。

59.首乌丸

【成分】何首乌,女贞子,地黄,牛膝,桑叶,旱莲草,桑椹,菟丝子,金樱子,补骨脂,豨莶草,金银花,黑芝麻。

【功效】补益肝肾,补精养血。

【主治】适用于肝肾不足型高血压,可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和肢体麻木等症状。

【用法】口服。每次1袋(水泛蜜丸,每袋6克),每日2次。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

(1)本品降压效果较弱,血压过高者需联合应用其他降压药。

(2)脾虚腹泻者慎用。

(3)服药期间忌食辛辣肥腻食物。

60.脑得生丸

【成分】川芎,葛根,红花,三七,山楂。

【功效】活血祛瘀,疏经通络,醒脑开窍。

【主治】适用于痰瘀互阻型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缺血性中风与脑出血后遗症。

【用法】口服。每次1丸(大蜜丸,每丸9克),每日2次。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

(1)本品降压效果较弱,血压过高者需联合应用其他降压药。

(2)气血不足、阴阳两虚、肝阳上亢者禁用。

(3)脾虚腹泻者慎用。

(4)孕妇禁用。

(5)服药期间忌食辛辣肥腻食物,忌恼怒。

61.芎菊上清丸

【成分】川芎,菊花,黄连,大黄,薄荷,桔梗,黄芩,防风,栀子,羌活,白芷,甘草,荆芥穗,蔓荆子,藁木。

【功效】平肝熄风,清热止晕。

【主治】适用于上焦风热型高血压、红眼病、神经衰弱、耳鸣和耳聋和视物不清等病症。

【用法】口服。每次1丸(蜜丸,每丸6克),或1袋(水丸,每袋6克),每日2~3次。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