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痛风奇效良方
12164800000040

第40章 针刺方 (3)

第五章 针刺方 (3)

火针疗法1

【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充分暴露病变部位,在病变局部选好2~4个点,作好标记,然后用碘酒,乙醇常规消毒,后将中火针(师氏改制的,直径为0.75mm)在酒精灯上烧至白亮后对准选好的点快速刺入,针刺深度一般以0.3~0.8cm为宜,每次每个点针刺一次,针后大多数患者有暗红色血流流出,若针后不出血可用两手持酒精棉球在针孔周围挤压使血流出,每次总出血量以10ml为宜,每4~7d针一次,针后48h内必须保持针刺部位清洁和针孔干燥,以防止针刺部位感染。

【功效主治】祛瘀、消肿、通络、温经、止痛。

【临床运用】治疗后病变局部肿胀、疼痛消失,皮肤颜色恢复正常,行走不受限制,血尿酸恢复正常者为临床治愈;经3次以上治疗病变局部肿胀疼痛明显减轻、皮肤颜色基本恢复正常、血尿酸有所下降者为好转。本组42例中针一次后治愈者2例,总有效率100%。

治验:杨某,男,52岁,汉族。右足趾红肿疼痛反复发作5年,本次复发4d。5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右侧足趾红肿疼痛,曾服中西药治疗,症状时轻时重,后经某医院检查血尿酸为630μmol/L,诊断为“痛风”,经服秋水仙碱等药后,症状有所减轻,但过后经常复发。查:右足趾红肿,皮肤紫红发亮,触之有热感,拒按,行走时疼痛加重,舌红,苔白腻,脉濡数,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用前法治疗1次,1周后复诊,症状全部消失,行走自如,随访1年内无复发。

【经验心得】痛风性关节炎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西药秋水仙碱、消炎痛等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但不能完全根治,且副作用较大,而火针治疗除避免严格消毒和针后48h内针刺部位不能进水外,别无其他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且疗效优于药物治疗。在进行火针治疗的同时患者应节制饮食,不可暴饮暴食,禁止吃高嘌呤食物(如动物肝肾等内脏),避免饮酒(特别是啤酒),还要注意不要劳累受凉,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方剂出处】袁国武,等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2例针灸临床杂志,1997,13(9):32

火针疗法2

【治疗方法】针具选用贺氏特制的盘龙中粗火针,病人取端坐位。用75%乙醇常规消毒后,点燃酒精灯,左手持灯靠近针刺部位,右手以握笔式持针,将针尖、针体伸入火外焰烧红,对准肿物最高点垂直快速进针,随即出针(深达0.5~1寸),令其出血。对肿物较大的可在肿物前、后、左、右及中间各刺一针,有时可见血液从针孔向外射出,这时医者不必紧张,以流血自凝或用干消毒棉球挤压到出血停止为度,此时可见肿胀和疼痛减轻。大部分患者只需一次治疗,在2~3d内肿胀及症状全部消失,少数患者隔2~3d可再行针刺1次,最多不超过3次。

【功效主治】通经脉,调血气。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20例。全部有效。其中治疗1次所有症状消失者16例,2次消失者4例。治疗后随访,8个月复发者1例,1年复发者1例。

治验:患者,男,58岁。左足外侧关节反复疼痛15余年,加重1d。经外院诊断为“痛风”。症见面色苍白,呻吟不已,呈急性痛苦面容。检查见左足外侧跖趾关节处见红肿,局部发热肿胀,疼痛拒按。血尿酸860.2μmol/L。诊断为痛风。局部用75%乙醇约常规消毒后,用贺氏特制的盘龙中粗火针速刺痛处,针后患者局部肿胀、疼痛大减,3d后复诊,红肿、疼痛等症状全部消失。

【经验心得】火针治疗痛风,其主要机制在于清热祛湿,消痰化瘀,即借“火”之力而刺激病灶局部,集毫针与艾灸的功效于一身,从而达到调和气血,开门祛邪,也可起到寒病得火而散,热病得火而解,虚证得火而壮,实证得火而泻,痰瘀得火而行的作用。其次,火针局部刺后会通过针孔流出适量血液,也可起到祛瘀生新,以血调气,进而达到通其经脉,调其血气之目的,故火针治疗痛风可助阳以温化寒湿,消瘀散结而使病愈。

【方剂出处】王吾升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0例上海针灸杂志,2002,21(4):38

火针围刺法

【治疗方法】患者取舒适体位,让病变部位充分暴露,病变部位局部常规消毒,根据病变部位、性别、年龄、体质强弱的不同选用粗细不同的火针,将火针置于酒精灯上烧红至白亮时快速准确地在病变部位进行围刺,然后在病变部位散刺数针,针刺深度视病变部位不同而深浅不一,一般0.3~1寸,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针后嘱患者在48h内保持病变局部清洁干燥,以免局部感染。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肿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40例。治愈28例,显效10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

【经验心得】本病多因外感风寒湿邪,郁而化热,或外感风热与湿相并,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内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湿从内生,痹阻经络,日久不愈,气、血、津液运行不畅,血脉瘀阻,津液凝聚,瘀血痰湿痹阻关节所致。目前尚无根治痛风性关节炎的特效疗法,服西药别嘌醇及秋水仙碱等药物也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易于复发,且副作用大。本文采用火针围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火针围刺法是根据中医学“以痛为腧”的理论取穴,火针疗法具有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而且对腧穴的刺激时间长,刺激量大,能持久地产生治疗作用。在治疗的同时,嘱患者进行饮食调理,忌食高嘌呤食物,避免饮酒。

【方剂出处】钱伟华火针围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上海针灸杂志,1999,18(4):25

梅花针叩刺

【治疗方法】针具选用牛角柄梅花针,患者取坐位,手、足放松,自然平放或垂地,手足下垫纸。用75%乙醇局部常规消毒,随之用梅花针在患处反复叩打,中度刺激,故局部皮肤明显发红,并有轻微渗血,同时可用左手拇指或示指的指尖在患者被叩打部位旁侧进行揉按,以减轻局部肌肉痉挛疼痛,如视其发病部位辅以拔罐,疗效则更好。隔日1次,术后嘱患者保持局部干燥,注意休息及禁食刺激类食物。

【功效主治】疏散凝滞,祛邪通瘀,活血止痛。

【临床运用】经2~4次治疗后,23例中显效15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100%。

治验:张某,男,48岁。痛风2年。2年前左足内侧第1跖趾关节突发性红肿、疼痛、活动受限。化验血尿酸476μmol/L,被某医院诊为“痛风”,经服用秋水仙碱、别嘌醇、丙磺舒等药物症状得以缓解。但此后每半年内该患处发作1~2次。查:左足内侧第1跖趾关节及足背红肿灼热,疼痛拒按,不能行走,由他人扶助活动。化验血尿酸535.5μmol/L,诊断:痛风、继用梅花针在患处反复叩刺,致皮肤发红渗血,在足背处辅以火罐拔之瘀血,第2天红肿疼痛减轻,再行叩刺,3d后患处肿痛消失,行走自如,半月后查血尿酸357μmol/L,1年后随访无复发。

【经验心得】本法治疗痛风安全简便、疗效可靠,且治疗后不易复发,患者容易接受。采用该治法治疗痛风本着“血实宜决之”“菀陈则除之”的治疗原则,以及病症情况,用梅花针刺络放血,通过皮部-孙脉-络脉-经脉,起到调脏腑虚实,通经活络,平衡阴阳之作用。同时通过刺络放血改善了微血管的血道、流态、瘀点、流速,改进了组织缺氧状态,从而达到了疏散凝滞、祛邪通瘀、活血止痛、消肿的效果。

【方剂出处】成娅丽,等梅花针叩刺治疗痛风23例针灸临床杂志,1999,15(10):33

三棱针点刺

【治疗方法】取患部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肿胀之部,迅速点刺后挤压,可见有大量白色石灰状物质被挤出,直至周围挤压再无渗出物为止然后给患处消毒加压包扎。

【功效主治】排毒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0例。治疗后疼痛消失,红肿消失。好转:治疗后疼痛不明显。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临床治愈24例,好转6例。

治验:吕某,患痛风性关节炎8年余,好发于左第1跖趾关节处,偶因进食高嘌呤食物即可诱发本病。初起,服用痛风利仙、秋水仙碱等即可减轻症状,一旦跖趾关节部位尿酸盐蓄积过多即红肿疼痛,经抗炎镇痛效果不理想。经介绍来本科治疗。按上述方法治疗1次后疼痛即明显减轻,第3天红肿疼痛消失。2年后复发,又经上述治疗后症状全无。

【经验心得】痛风病属中医痹证范围,多因嗜食肥甘厚味而致血中尿酸浓度偏高,大量尿酸盐排泄不出蓄积某一部位而发病,临床上使用痛风特效药,如秋水仙碱、别嘌醇等虽然对本病有一定的抗炎镇痛效果,但长期服用效果不佳并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大量尿酸盐蓄积排泄不出,对骨质造成的吞噬痛也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采用本法治疗某一部位的大量尿酸盐蓄积,可大大减轻患者痛苦,增加临床治愈的效果,而且本法简单易行,患者容易接受。另外,嘱患者平时进食低嘌呤食物,水果及蔬菜,为促进尿酸排泄,减少生成,还应大量饮水、忌酒。

【方剂出处】侯雅慧三棱针点刺治疗痛风30例针灸临床杂志,2000,16(12):23

三棱针点刺放血法

【穴位选择】主穴取阿是穴,即局部红肿热痛处;配穴为华佗夹脊穴,共34穴。

【治疗方法】常规消毒后,左手固定患者阿是穴部位,右手持三棱针于阿是穴正中处,以较重手法速刺,刺进1分深,然后于阿是穴四周围刺,手法较前轻,总出血量1~2ml,出血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净血迹,外敷消毒纱布,胶布固定;取25mm毫针于华佗夹脊穴处向椎底斜刺,进针约5分,强刺激,得气后即起针,不留针。隔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3d,再做第2个疗程。

【功效主治】通经泻热,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54例。1个疗程痊愈者11例,2个疗程痊愈者28例,2个疗程显效9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100%。

【经验心得】《内经》对点刺放血疗法非常重视,《素问·血气形志》篇曰:“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之痹证,病因为饮食不节,恣食生冷肥甘酒醴,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湿自内生,复因风寒湿邪入侵,气血运行不畅,郁久化热,瘀血痰浊阻痹关节所致。点刺放血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灵枢·官针》篇曰:“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现代三棱针即为《内经》中之“锋针”。点刺放血能够达到通经泻热,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效果,尤其用三棱针放血,刺激强度较大,活血祛瘀作用尤佳,是其他方法所不能代替的。配合针刺华佗夹脊穴,调整机体内环境,改善机体代谢状况,使疗效更显著。

【方剂出处】范钢,等三棱针点刺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4例上海针灸杂志,1998;1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