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痛风奇效良方
12164800000032

第32章 内外合治方 (3)

第四章 内外合治方 (3)

四妙白虎桂枝汤配合药物外敷

【药物组成】苍术15g,黄柏12g,薏苡仁30g,怀牛膝15g,桂枝12g,生石膏30g,知母10g,当归12g,秦皮10g,伸筋草15g。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用大黄3份、栀子2份、牡丹皮2份、乳香1份、没药1份,研为细末,温开水调成糊状,外敷患部,每日1次。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通络除痹。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45例。治愈17例,占37.78%;显效16例,占35.56%;有效10例,占22.22%;无效2例,占4.44%。总有效率为95.56%。

【经验心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据其起病急和受累关节红、肿、热、痛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热痹范畴。因过食膏粱厚味致湿热内蕴,加之外感六淫之邪流注经络、关节,阻滞气血运行而成。近年来,应用四妙散合(或)白虎桂枝汤清热利湿、通络除痹治疗本病已成趋势,在此基础上针对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病的直接原因,于方中选加既能抗炎、消除关节肿痛,又能增加尿酸排泄且具除痹通络功效不悖中医用药之旨的秦皮、伸筋草。同时,配合具有清热消肿、活血止痛功效的大黄、栀子、牡丹皮、乳香、没药局部外敷。内外合治,不仅显著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消退时间,而且收到了防止复发的效果。

【方剂出处】印苏昆四妙白虎桂枝汤配合药物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5例山东中医杂志,1999,18(4):154

四妙散加味配合中药外敷

【药物组成】苍术20g,薏苡仁30g,黄柏20g,牛膝15g,防己30g,木瓜15g,青黛(包)10g,滑石15g,知母10g,鸡血藤30g,当归15g,赤芍15g,萆薢15g,车前子15g,土茯苓30g,蒲公英30g,忍冬藤30g。

【随症加减】兼肝肾阴虚加续断、桑寄生各12g;兼脾胃虚弱加入白术12g,山药12g;兼结石者加金钱草30g,鸡内金15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每日分3次服。配合中药外敷:虎杖30g,大黄30g,蒲公英30g,乳香、没药各15g,重楼20g,栀子15g,一支蒿15g。研粉备用,每次取适量粉末用醋调敷患处,每日1次。以上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功效主治】清热除湿化痰,活血化瘀通络。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83例。临床治愈58例,治愈率70%,好转25例,总有效率100%,取效时间2~7d。未见任何不良反应,注意饮食及生活规律,1年后随访,患者控制高嘌呤饮食及注意生活规律,无1例复发。

【经验心得】本病应按中医风湿热痹来辨证,抓住主要病因、风湿热邪,紧扣病机湿热阻络、血脉瘀阻。病久可兼见肝肾脾胃虚损之象,以痰湿瘀血为本病的病理特征,采取清热除湿化痰、活血化瘀通络兼顾虚损的治则,内服外敷并施。所以病邪易祛,止痛消肿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较西药复发率低,患者乐于接受,可见本疗法对痛风的治疗确有效果。

【方剂出处】陈燕,等四妙散加味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83例内蒙古中医药,2006,(2):18

四妙丸加味配合TDP

【药物组成】苍术、黄柏、当归、甘草各10g,薏苡仁、忍冬藤、萆薢各20g,生地黄、牛膝、蚕沙、九节风各15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5d为1个疗程。配合TDP治疗仪照射:照射距离以患者感到温热感为宜,每日1次,每次20~30min,5d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消炎止痛,活血化瘀。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0例。痊愈26例,占87%;好转4例,占13%。

【经验心得】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多为湿热邪壅阻经络、关节,局部气血郁滞不通所致。四妙丸加味方中苍术、黄柏、萆薢、忍冬藤、蚕沙、生地黄清热利湿消肿,牛膝、当归活血行血,薏苡仁健脾利水胜湿,九节风祛筋骨之风,甘草解毒、缓急止痛且调和药性。TDP治疗仪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中药配合TDP照射能达到清热利湿消肿,活血止痛,降低血尿酸的作用。痛风性关节炎复发率高,多因饮食不节引起,故应嘱患者忌食高嘌呤食物、禁酒。

【方剂出处】杨艳华四妙丸加味配合TDP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0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4):221

司爷汤内服外敷

【药物组成】血见飞15g,白三七15g,腹水草10g,豨莶草10g,忍冬藤10g,寻骨风10g,千金藤15g,苍耳子10g,松针10g,懒泥巴叶10g。

【随症加减】局部红肿较甚加知母、石膏、姜黄,局部肿胀皮色不变加萆薢、薏苡仁、车前子,关节变形或有结节加山甲(代)、全蝎、半夏,上肢痛加羌活、桑枝、连翘,下肢痛加独活、防己、牛膝。

【治疗方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局部无论属何种状况均可外敷司爷膏。制法:取司爷汤原药同等份适量(均自采鲜药)放入铁锅内煎1~2h去渣,将药汁进一步火煎,浓缩至滴药成珠之时捞入罐中待用。冬天不用加防腐剂,春夏潮湿季节可按比例加入少量防腐剂,不影响疗效。敷法:将药膏视其部位大小直接涂于患处,外加一般白纸覆盖即可。活动大的部位可加用纱布固定。冬天可在涂药处加放热水带,使局部血管扩张,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功效主治】祛风除湿,行气通络,清热化瘀。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75例。治愈47例,有效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4%。

治验:梁某,男,41岁。患痛风病6年,曾服用中西药物,时有好转,每逢劳累、天寒加剧。病前因忙于春节食物的准备,用冷水洗菜一上午后即出现腰、双膝、右手指关节疼痛,指关节呈肿胀趋势,屈伸不利,活动不便。患者面色晦暗,愁眉不展,四肢不温,食纳差,舌暗红,苔白稍腻,二便尚可。自服吲哚美辛无明显好转。查血尿酸691μmol/L。诊断为慢性多发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辨证为寒湿型,用司爷汤加细辛5g,肉桂10g,附片10g,水煎内服。腰、双膝、右手指关节外涂司爷膏,手指涂药不便,嘱涂药后直接带上塑料手套外加常用手套。两天后疼痛减轻,继续治疗1周疼痛消失。本患者发病多在冬春,嘱时值春冬季节,每周服司爷汤1剂以防复发。随访3年未见复发。

【经验心得】痛风的病因多为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或过食膏脂厚味致湿热内蕴,诸邪留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久之则关节肿大、僵硬、变形。治疗以祛风除湿,行气通络,清热化瘀为法。方中血见飞、寻骨风搜风散寒止痛;白三七、松针行气破瘀散结;苍耳子、豨莶草祛风通窍止痛;千金藤、忍冬藤清热解毒通络;腹水草、懒泥巴叶祛湿消肿止痛。

【方剂出处】王正苹司爷汤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75例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3,(63):215

痛风活血汤

【药物组成】秦皮20g,防己15g,独活12g,秦艽10g,威灵仙10g,川芎20g,车前子30g,川牛膝15g,桃仁10g,苍术12g,忍冬藤20g,黄柏15g。

【随症加减】关节红肿明显伴全身发热者加半枝莲、知母、石膏;关节活动不利者加伸筋草;疼痛甚者加三七、延胡索。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10d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配合中药熏洗,给自拟威红洗剂,药用威灵仙60g,红花20g,乌梅30g,防风30g,独活20g,黄柏10g,忍冬藤30g,白芷30g,秦艽20g。上药以醋200ml浸泡30min,再加水250ml,旺火煮沸后文火煮20min。将患处置于盆上熏蒸,待水湿适宜时再放水中浸泡,每次30~40min,每日2次,10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

【功效主治】清利湿热,通络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2例。最多治疗2个疗程,最少1个半疗效,均于治疗2个疗程后按上述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结果治愈18例,占56.25%;显效11例,占34.38%;有效2例,占6.25%;无效1例,占3.12%;总有效率为96.88%。

【经验心得】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国传统医学“痛风”范畴。病因主要是由于过食膏粱厚味,脾胃运化失常,湿热蕴结,络脉瘀滞,故见关节红、肿、热、痛等症。治则宜清利湿热、通络止痛。方中防己、独活、秦艽、威灵仙祛风止痛,利水退肿;黄柏、苍术清热燥湿,退热止痛;川芎、桃仁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忍冬藤清热解毒,疏通经络;车前子利尿通淋,促进尿酸排泄;秦皮清热燥湿解毒,并有镇痛、利尿、促进尿酸排泄作用;川牛膝活血祛瘀,引药下行直达病所。中药熏洗法,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舒松关节、经络,疏导腠理,流通气血,消除痛风。内外兼治共奏清利湿热、通络止痛之功。

【方剂出处】张申庆,等痛风活血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2例报道中医正骨,2005,17(9):38

痛风汤内服配合芦荟外敷

【药物组成】黄柏、萆薢、木瓜、薏苡仁各15g,苍术、地龙各10g,忍冬藤、土茯苓各20g。

【随症加减】如局部肿胀明显,加滑石、防己、车前子;局部红肿较甚者,加知母、石膏、半枝莲;关节疼痛明显者,加三七、延胡索、细辛等;关节畸形者,加炙穿山甲(代)、全虫;病在上肢,加桑枝;病在下肢,加牛膝等。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口服,7d为1个疗程。同时选用中华元江芦荟叶,去刺,去皮后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7d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清热除湿,通络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6例。治愈9例,有效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9%。

治验:杨某,男,30岁。3d前患者因进食海鲜火锅后猝然出现左足第1跖趾关节红肿剧痛,夜间尤甚,行走不便,伴口干喜饮,心烦不安,溲黄便结。经自服“阿莫西林”、“吲哚美辛”治疗后无明显好转。查体:急性痛苦面容,左足第1跖趾关节红肿明显,皮温高,活动受限。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查血尿酸596μmol/L,查血常规、抗“O”、类风湿因子均正常。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瘀热阻滞。当以清热除湿,通络止痛为治。选用痛风汤加川牛膝15g,防己12g,半枝莲15g,三七6g,煎汤内服。同时选用中华元江芦荟,去刺去皮,捣烂外敷受累关节。2d后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明显好转。继续治疗1周后,红肿疼痛消失,行走自如,复查血尿酸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

【经验心得】痛风归属祖国医学“热痹”、“历节”范畴。病机在于湿热瘀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笔者自拟的痛风汤中,黄柏、苍术组成二妙散,清利下焦湿热;薏苡仁清热利湿,除痹舒经;土茯苓泄浊解毒,健胃燥湿,通利关节;萆薢分清泄浊;忍冬藤、地龙、木瓜舒经活络,活血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除湿、通络止痛之功。

据药理研究,黄柏除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外,还有降血压、扩张血管、降血糖作用,并能增强肾血流量而促进尿酸排泄;苍术能降血糖;薏苡仁有解热、镇静、镇痛作用,其脂肪油能使血糖量下降;萆薢能促进尿酸排泄;忍冬藤具有抗菌、降压作用;地龙所含的蚯蚓酊具有缓慢而持久的降血压作用;木瓜对动物蛋白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消肿作用。故以上诸药组成的“痛风汤”对痛风性关节炎及痛风易并发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本组病例同时选用芦荟外敷。芦荟是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自古民间就作为消炎、止痛、通便良药。据《本草纲目》34卷记载:“芦荟,气味苦寒,无毒……乃厥阴经药也,其功专于杀虫清热。”目前芦荟的栽种已普及千家万户,取材较方便。药理研究证实,芦荟中所含的大黄素苷和异芦荟大黄苷具有广谱抗炎、杀菌、抑菌的功效。另外,芦荟有非常强的渗透力,它对皮肤创伤具有止血、抗炎和促进愈合的生理活性,并有治疗乳腺炎、烧伤等临床功效。

【方剂出处】兰玛痛风汤内服配合芦荟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6例四川中医,2001,1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