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捏脊疗法治百病
12164300000005

第5章 捏脊疗法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 (2)

捏脊疗法的基础理论 (4)

(2)捏脊疗法对血液循环和微循环的影响:捏脊疗法使毛细血管开放,血液循环增加,改善微循环。捏脊疗法使肌肉放松后,其血液流量要比肌肉紧张时提高10多倍。由于手法的作用使局部的温度升高,曾有人对39例正常青年人肩部三角肌按摩5分钟,发现受试者该部皮肤温度按摩后比按摩前升高,最高差46℃,39人的平均差值为1846±1284℃,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差异,证明了《内经》中“按之热气生,热气生则痛止矣”是有实践根据的。

由于捏脊是在背部进行的,施术范围比较大,因而毛细血管的开放面积也比较大,可以促使机体血液进行再分配,降低血流阻力,减少心脏的负荷,促使内脏淤血减轻,降低血压。此过程正是“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亦即“活血化瘀”。曾有实验纪实,捏脊推拿后血浆中的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含量下降,并发现治疗时外周血液中儿茶酚胺的含量与疗效成反比,即儿茶酚胺含量越低,疗效越高;由于儿茶酚胺系统的减弱,α效应亦减弱,缩血管作用下降,有利于血液循环,促进致痛物质的代谢,有利于疼痛的缓解。又有实验证明捏脊治疗后患者血清中内啡肽的含量较治疗前为高,内啡肽为吗啡样物质,具有强烈的止痛作用。说明捏脊止痛与内啡肽含量的变化有关。

(3)降脂降压作用:有人用捏拿背俞穴的方法治疗高脂血症,结果血清胆固醇和β脂蛋白都有显著降低,有些甚至降至正常,疗效显著。捏脊疗法对正常血压的影响较小,但血压偏高或偏低时,捏脊推拿后则有较为明显的调节作用。前苏联学者谢尔巴克根据节段反射理论,倡议领区(后颈部)捏脊推拿,由于加于领区皮肤的刺激,可反射性地影响头部、颈部及上肢血管功能,故对高血压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米亚西谢夫等捏脊推拿患者第7颈椎时,观察到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下降。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捏脊推拿后,确能降低其血压,并且经过多次捏脊推拿后还可使血压恒定在一定水平。

4捏脊疗法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捏脊可引起血液成分的变化。根据文献报道,捏脊疗法后可使白细胞总数增加,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升高,而中性白细胞的比例相对减少,血清补体效价亦有所增加,红细胞的总数在捏脊推拿后可少量增加。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捏脊疗法前后白细胞计数的观察,发现捏脊推拿前白细胞正常的人中,捏脊疗法都见升高,而捏脊疗法前白细胞高于正常的人中,捏脊疗法后均降低,表明捏脊疗法对白细胞总数的影响是因人因病而异的。

1975年北京中医院儿科通过实验证实,捏脊能促进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的增长,可以增加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另有人亦证实捏脊可以增加血清补体的数值以及血小板的数目。从而说明捏脊疗法通过改变血液成分,使高黏滞血症得到缓解,增强了人体的抵抗能力。

有人报道对贫血患者进行捏脊疗法后1小时内红细胞的增加尤为显著,国外学者通过临床试验证实,在捏脊推拿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数量均有增加,并认为捏脊疗法是活跃介质的刺激因素。前苏联学者观察到,捏脊疗法时皮肤中形成类组胺似的物质,可使白细胞更易游出,国内学者也发现,在进行相当时间的捏脊推拿后,血液中氢离子浓度有所增加,但不如剧烈运动后增加明显。另外,试验证实捏脊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后,其血中嗜酸性细胞明显下降。捏脊推拿后,不但可使血液成分发生变化,同时还可使血液中的某些生化物质的合成或释放发生变化。

5捏脊疗法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捏脊疗法可以治疗咳嗽、哮喘等肺部疾病,其作用机制一是由于手法对胸背的直接按摩作用,使胸廓呼吸肌的功能得到了加强;二是由于手法刺激背部神经,调整了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和抑制性,使肺部和胸廓、胸部的整体功能得以改善,腺体分泌减少,喘咳减轻。有人曾用捏脊疗法治疗2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前最大肺活量为3 250毫升,治疗后最大肺活量增至3 600毫升,平均肺活量增加725毫升,提高了肺活量,改善了气急、气短的症状: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施用捏脊疗法后,发现可以增加肺的通气量,改善患儿的肺功能。

6捏脊疗法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1)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在患者颈3~5棘旁寻找敏感点,施用捏脊疗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后,发现患者的心率较捏脊治疗前明显减慢。2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选取肝俞、脾俞、大肠俞等穴位,施用捏脊治疗约6个疗程后,有18例痊愈,2例痛经症状改善,这说明捏脊手法对女性激素的周期变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2)对泌尿系统的影响:临床资料表明,捏脊疗法可调节膀胱张力和括约肌功能。有人报道按揉肾俞等穴位可以治疗小儿遗尿症。动物实验表明,按压半清醒状态下家兔的“膀胱俞”,可使平静状态的膀胱收缩、内压升高。

7脊柱相关疾病的相关研究

脊柱相关疾病是指由于脊柱及周围软组织力学失衡引起的疾病。它不仅涉及大家所熟悉的颈、肩、腰、腿痛,如:落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扭伤、腰肌劳损、脊柱骨质增生等,还涉及循环、呼吸、消化、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的50多种病症,如:头痛、头晕、耳鸣、椎动脉供血不足、头昏、视力障碍、咽部异物感、脑震荡后遗症、血压波动、心律失常、胸闷气短、胸背痛、哮喘、“心绞痛”、类冠心病、左侧腹痛、右侧腹痛、胃痛、慢性消化不良、慢性胆囊炎、结肠功能紊乱(腹痛、腹泻、便秘)、一侧上肢或下肢凉、痛经、月经失调等。

脊柱相关疾病学说认为脊柱相关疾病发病机制是:①刺激或压迫了附近的自主神经(神经根、交通支),从而影响所支配脏器的功能(增强或减弱);②刺激或压迫附近血管,引起该血管供血区缺血症状;③刺激或压迫脊柱附近的脊神经及感受器,反射性影响了内脏功能。

1927年、1929年、1958年,先后有国外的学者报道了颈性心绞痛的文章,他们在采用手法治疗颈椎病时,意外的发现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1966年国外的一位医生,通过一系列心电图检查、运动试验、血液酶学测定和血管扩张药的应用,证实颈性心前区疼痛确实存在。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脊柱应力异常的整体作用,只考虑到颈椎增生刺激椎旁交感神经节的因素,并没有引起重视。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少数学者开始系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1984年召开了首届全国脊柱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1991年召开了第一届国际脊柱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大量临床与基础研究证实,许多常见病和疑难病的发病与脊柱应力异常有关。

一些发达国家的医学界,对该领域已非常重视,他们在基础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研究发现:很多内脏慢性疾病的病因,与脊柱应力异常有关,并提出和呼吁,再也不能不重视占人体体重60%的肌肉和骨头的应力异常对健康的影响。诊治疾病不能只考虑内脏。矫正脊柱治疗和保健,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比较普及。我国现代医学界虽然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人不多,但开展得较早,多是临床方面的研究,开展基础研究工作的医学院校为数不多。

脊柱相关疾病学说是从脊柱生物力学角度研究脊柱与疾病关系的一门新兴学说,是病因学方面的重大进展。现代医学研究及实践的结果:脊柱不同节段应力异常对内脏的影响,与我国传统医学经络理论中的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分布有许多是不谋而合(如:心俞、肺俞、胆俞、胃俞、肾俞等),从而认为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俞穴及四肢的许多俞穴与内脏器官有着功能上的联系。

虽然脊柱相关疾病从正式命名到现在仅仅20余年,但由于它揭示了许多常见病和疑难病的病因和发病规律,而且临床治疗效果好,实用性强,大部分治疗方法属于自然疗法或绿色疗法范畴,患者容易接受。临床上采用捏脊治疗小儿腹泻、消化不良、胃病、痛经等,均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这就说明脊柱相关疾病学说的合理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