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捏脊疗法治百病
12164300000001

第1章 捏脊疗法的历史沿革

第1章 捏脊疗法的历史沿革

捏脊,又称为捏积,它最早用于治疗儿科积聚病证。捏脊是一种古老的外治方法。随着科学的发展,历代医家不断地挖掘、完善和拓广,形成一套具有独特理论的治疗方法,从推拿中独立门户,称之为“捏脊疗法”。

捏脊疗法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捏拿手法刺激人体脊背部肌肤,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推拿手法。它起源于中医推拿按摩手法中的捏、拿法等手法,捏脊疗法虽然有着自己的特点,但与推拿按摩疗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把捏脊疗法的发展史分为四个阶段,即远古至汉、魏晋至宋、明清至民国和建国以后。

一、远古至汉——捏拿等手法的产生发展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由于本能的动作,偶然用手在伤病的躯体上按压抚摩,减轻了伤病所带来的痛苦,从而发现了按摩的作用。长期无数次的使用,逐渐总结了以按压抚摩治疗疾病的医疗经验。这就是按摩推拿的起源。

这在殷商时期的文献中有所记载。甲骨文的“拊”字,《说文解字》解释为:“拊,循也。”“循,摩也。”也就是说“拊”即按摩的意思。并且在甲骨卜辞中有关于用按摩治疗腹疾的记载,可见当时已用按摩来治疗疾病。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养生保健之法,作为既能治病又能养生保健的按摩术与当时盛行的导引、吐纳术相互结合,在治病、防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史记》中记述了扁鹊与其弟子用按摩、针灸技术成功地抢救了虢太子的尸厥证。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了按摩用的工具,如按摩石、按摩砭石等。

秦汉时期是我国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医学流派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中医临床的治则治法。这一时期先后问世的《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黄帝内经》中关于脏腑经络学说,阴阳五行、精气神、气血津液学说,整体观念、诊断方法、治则治法等为按摩术确定了理论和治疗原则。《黄帝内经》中准确地概括了按摩具有止痛、通络、舒筋、活血、镇静、退热的作用,并记述了按摩的一些操作方法,如挟、按、卷、切等手法,以及用按摩治疗痹证、痿证,胃痛和卒中(中风)等病。如“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

《伤寒杂病论》中已经有关于“膏摩”的记载,并有方药组成及治疗方法。书中按摩急救自缢的记载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记载。方法是:“将自缢者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不纵少;一人以手按揉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按莫置,亦勿苦劳之。”这种方法相当于现代的胸外按摩。在秦汉时期曾出现了我国按摩史上的第一部专著《黄帝岐伯按摩十卷》,可惜此书早已散失。

按摩术虽然在秦汉时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捏脊在当时充其量只是推拿按摩大家庭中的一个小分子而已。

二、魏晋至宋——捏脊疗法的萌芽

魏晋隋唐时期,按摩术作为宫廷医学教育的四大科目之一,国家设有按摩专科,并有按摩专科医师,分别按其技术高低称为按摩博士、按摩师和按摩工。由于国家的重视,按摩术得到充足的发展,各种按摩手法千奇斗艳。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葛洪的《肘后方》,孙思邈的《千金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记载了按摩术在这一时期的杰出成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葛洪的《肘后方》,该书详细地描述了捏脊的部位、手法及治疗的疾病,如“治卒腹痛”,“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又如捏脊与拔火罐结合治痨瘵,“患殗殜等病,必瘦,脊骨自出。以壮大夫屈手头指及中指夹患人脊骨,从大脊向下尽骨极,指腹向上来去十二三回,然去中指于两畔处弹之。若是其病,应弹处起作头,多可三十余头。即以墨点上记之。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子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良久,以刀弹破所角处,又煮筒子重角之。当出黄白赤水,次有脓出,亦有虫出者。数数如此角之,令恶物出尽,乃即除。当目明身轻也。”这是捏脊的最早记载。王焘的《外台秘要》亦有“小儿夜啼至明不安寐,……亦以摩儿头及脊验”的记载。

由此可见,推拿疗法已经应用于脊背了,而捏脊疗法也由此,逐渐生根、萌芽了。

宋元时期由于朝廷不重视按摩,加之封建礼教的束缚,按摩术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捏脊手法自然在劫难逃。

三、明清至民国——捏脊疗法的形成

明朝时期,官方设立了按摩专科,作为十三医学专科之一。由于政府和民间的共同重视,按摩术又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种推拿手法百花齐放,推拿疗法也逐渐趋向专门化,小儿推拿术更是异军突起,脱颖而出。明末清初,以小儿推拿为代表的推拿流派,在推拿按摩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小儿推拿著作异常丰富,如龚云林的《小儿推拿活幼全书》,周岳甫的《小儿推拿秘诀》,熊应雄的《小儿推拿广意》,骆潜庵的《幼科推拿秘书》,张振鋆的《厘止按摩要术》,夏云集的《保赤推拿术》和周松龄的《小儿推拿辑要》等。明清时期,小儿推拿飞速发展,作为治疗小儿积症的捏脊术也是大行其道,但未见小儿捏脊的专著传世,只是散见于大量的小儿推拿书籍中。

清末至民国时期,由于朝廷的没落,国内的战乱,加之西医西药的传入,推拿按摩疗法逐渐衰败下来,小儿捏脊在理论和手法上亦只是继承明清时期的学说,未有发展和重大突破。鸦片战争至解放前夕,中医受到了空前的摧残,民国时期的国民政府曾一度取缔中医,几乎使中医濒临消亡的程度。小儿推拿也备受压制和歧视,处境十分艰难,从事小儿推拿的医师少得可怜,推拿捏脊之术几尽湮没。但由于捏脊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的优点,在治疗小儿积聚一类疾病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因而在民间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并广泛流传,如北京的“捏脊冯”,早在清朝末年就从事小儿捏脊,经过多年的总结和发展,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捏脊疗法。

1935年,谢剑新在推拿捏脊的理论指导下,结合当时西医的一些知识著成《按脊术专刊》一书,书中有按脊术史略、治病原理、健康与疾病、疾病与脊柱、神经与脊柱病变、伤科推拿与按脊术的论述。此书对盛行国外的按脊疗法、整脊疗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捏脊疗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努力,捏脊疗法终于筋骨丰满,从而脱出按摩疗法的藩篱,独立门户,成为一种新疗法。

四、新中国成立以后——捏脊疗法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推拿事业的发展极其重视,解放初期在上海就成立了推拿专科学校,后改为上海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1976年以后,全国各省中医学院相继设立了针灸推拿专业,各级医院都设有针灸推拿科,推拿人才迅速增加,推拿事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多家医院设有捏脊专科。北京的“捏脊冯”的后人一直在从事小儿捏脊,疗效显著,从学者甚多,为新中国的小儿捏脊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李志明的《小儿捏脊》,佘继林的《冯氏捏脊疗法》,总结了冯氏捏脊的经验,为捏脊疗法的推广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随着医学的发展,捏脊疗法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拓广。现在,捏脊疗法不仅用以治疗儿科疾病,亦可用以治疗成人疾患;它不再仅仅用来治疗小儿积症,而且用来治疗失眠、自汗、便秘,甚至用来减肥。

在当前人类“回归自然”的浪潮中,人类逐步认识到推拿按摩在防病治病、美容、保健方面的安全性、显著性。作为有几千年推拿按摩史的中国人,我们更应该努力开拓、挖掘捏脊疗法的未知领域,使其在治病防病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