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女人抗老防衰从30岁开始
12163100000036

第36章 排毒抗衰老 (1)

第十三章 排毒抗衰老 (1)

近年来,挂在千万人嘴边的“毒”,并不是指可立即置人死地的砒霜之类,而是指能零敲碎打地挖健康墙脚的化学物质或物理因素。现代人在幸福和不幸的夹缝中生活,一方面快乐地享受着五光十色的物质世界,一方面恐惧地躲避着四面八方的毒害。今天,报上有人发出警告:这种东西不能吃!明天,网上有人送来劝告:那种东西吃不得!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少,靠什么活下去呀?总不能只喝西北风吧。再说,西北风也不可靠,大气遭到污染的告诫,地球人已听了好多年了。喝凉水?凉水也不干净,每年排入母亲河的工业废水多达几十亿吨呢。大气污染、生物污染、噪声污染……让地球人千呼万唤地等待“绿色”的生存空间。却不料,在躲避外毒、忙得不可开交之时,有识之士又提醒我们:注意“内毒”,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人们因个人能力有限,暂时奈何不了强大的“外毒”,只能转而想方设法对付“内毒”。

这人人喊打、个个欲排的“内毒”,究竟为何物?医学界是见仁见智,各有所指。中医说,宿便是万病之源,宿便中的毒素是引发疾病、加速衰老、肥胖、导致皮肤色斑的罪魁。西医说,新陈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氨……)和肠道内食物残渣的腐败产物(如硫化氢、胺、酚、氨、吲跺及甲基吲跺……)是引发酸中毒、肝昏迷、过敏反应、高血压……的祸首。所以,中医常用泻药把“罪魁”“泻”出来,西医则要透析、灌肠、输液,把“祸首”“洗”出来。

(一)从现代女性不宜忽视的职业病便秘谈起

有人认为便秘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其实,偶尔一次便秘的确没什么了不起,但如果经常或长期便秘,那对健康可就有危害了。

1.可致智力下降人体肠道细菌能产生一些有毒物质,正常排便可将其排出体外,长期便秘则无法及时清除这些有毒物质。当毒物超过肝脏解毒能力时,它会随血流进入大脑,久之即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使智力下降。

2.秘结干硬的粪块刺激直肠及周围组织引起直肠肛 门疾病。如直肠炎、肛裂、痔疮、溃疡等,还会出现肛 门痉挛、疼痛。

3.易引起肠癌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10%的便秘者患有肠癌。据推测,这可能是肠道致癌物质长时间不能排出引起的。

4.会加重某些全身性疾病便秘常引起人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对患有高血压及心脏病的人尤其不利。冠心病病人用力排便会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血,以至引起心脏骤停,发生猝死;高血压病人用力排便会使血压增高,引起脑血管破裂等严重并发症。

5.引起肠功能失调粪块在直肠内滞留,刺激肠壁肌肉收缩,可产生剧烈腹痛,还可造成肠腔狭窄,或压迫盆腔周围脏器,阻碍结肠扩张,影响血液循环,形成溃疡,严重者可产生肠梗阻、肠坏死,甚至肠穿孔。

便秘多因工作紧张、过度劳累、不良的饮食及排便习惯所致,某些药物及长期卧床也是引发的原因。防治便秘的关键是去除引发的原因,如避免紧张劳累,有规律地生活,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多饮水,吃适量的脂肪,根据身体状况进行体育锻炼等。若上述措施无效,则可服适量的通便药物。便秘有时是某些癌症的早期信号,应尽早去医院检查,以免错过机会,延误诊断。

(二)科学排便促排毒

古代养生家对保持大便通畅极为重视。汉代王充在《论衡》中指出:“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金元时代的朱丹溪也说:“五味入口,即入于胃,留毒不散,积聚既久,致伤冲和,诸病生焉。”就是说,肠中的残渣、浊物要及时不断地给以清理,排出体外,才能保证机体的生理功能。如果大便经常秘结不畅,可导致浊气上扰,气血递乱,脏腑功能失调,因此而严生或诱发多种疾病,如头痛、牙痛、肛 门病、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肠癌等。现代的衰老理论中,有一种自家中毒学说认为,衰老是由于生物体自身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毒素,逐渐使体内发生慢性中毒而出现衰老,大便不畅,最易使机体产生慢性自身中毒而出现衰老,可见这种学说与中医保持大便通畅,可以防病延年观点是一致的。保持大便通畅的方法很多,简要介绍如下:

1.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例如,晚上睡觉之前或早晨起床之后,应按时上厕所,久而久之,则可养成按时大便的习惯。

2.排便要顺其自然养生家曹慈山在论述排便时说:“养生之道,惟贵自然。”要做到有便不强忍,大便不强挣。《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说:“忍大便不出,成气痔。”《老老恒言·便器》说:“忍愈久,便愈难,便时必到努力,反足伤气。”可见“强忍”和“强挣”都易损伤人体正气,引起痔疮等病。

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忍便不解则使粪便中霉素会被组织粘膜吸收,危害机体。排便时,强挣努啧,会过度增高腹内压,导致血压上升,特别对高血压、动脉硬化者不利,容易诱发中风病。另外,由于腹内压增高,痔静脉充血,还容易形成痔疮,肛瘘等疾病。所以,年老患者尤当注意。

3.注意肛 门卫生和便后调理肛 门对健康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讲,并不亚于口腔,但通常人们对肛 门卫生不够注意,因此,肛 门疾病非常普通。俗话说:“十人九痔”。此外,肛 门周围脓肿、肛瘘、肛裂等,也极为常见,这些事实告诉人们重视肛 门卫生的重要性。大便之后所用手纸应以薄而柔软、褶小而均匀为宜,不可用含油墨的废报纸、旧书纸、圆珠笔写过的纸,以免污染肛 门中毒,或刺伤肛 门引起感染;每天晚睡前,最好用温水清洗一下肛 门,或经常热水坐浴,保持肛 门清洁和良好的血液循环;内裤应宜用薄而柔软的棉布制品,不宜用粗糙或化学纤维类织物;如果肛 门已有炎症,应用温开水清冲洗,不要用纸揩拭,并要积极治疗,防止再引起其他疾病,尤其是老年人,更应重视肛 门卫生。

每次排便后,稍加调理,对身体会有很多益处。若在饱食后大便,便后宜稍喝一些汤事饮料,以助胃气利消化。《老老恒言》言:“饱后即大便,进汤以和其气。”这的确是养生经验之谈。若在饥饿时大便,为了防止便后气泄,排便时宜取坐位,便后稍进食物,还可做提肛动作3~5次,以补固正气。

4.运动按摩通便运动按摩可以起到疏畅气血,增强肠胃功能和消化排泄功能,增强大小肠的蠕动,促进新陈代谢,通畅大便的作用。平常可选用一些传统保健功法锻炼,如太极拳、气功导引养生功、腹部按摩保健法等。具体做法详见有关章节。

此时,还要配合其他方面的综合保健,调摄精神,保持情绪安定;饮食调理,强调饮食多样化,多素少荤,粗细结合;对有便秘者,辅以药物对症治疗等。如果能做到上述各项,就能有效地保持大便通畅。

(三)小便清利亦排毒

小便是水液代谢后排除糟粕的主要途径,与肺、脾、肾、膀胱等脏腑的关系极为密切。在水液代谢的整个过程中,肾气是新陈代谢的原动力,调节着每一环节的功能活动,故有“肾三水”之称。水液代谢的好坏反映了机体脏腑功能的正常与否,特别是肾气是否健旺。小便通利,则人体健康,反之,则说明人有疾患。所以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小便卫生。苏东坡在《养生杂记》中说:“要长生,小便清;要长活,小便洁。”《老老恒言·便器》亦说:“小便惟取通利。”保持小便清洁、通利,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面。其具体方法约有如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