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女人抗老防衰从30岁开始
12163100000031

第31章 性保健,抗衰老 (1)

第十一章 性保健,抗衰老 (1)

尽管引起衰老的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即如果不知道节制性生活,也会引起早衰。这正如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所说的“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里的“半百而衰”即指衰老,而引起衰老的直接原因是“醉以入房”,意思是酒醉后肆行 房事(性生活)。那么,为什么不加节制的性生活会导致衰老呢?这是因为过度的性生活会“竭其精”、“散其真”,这里的精,是指阴精,它是营养人体最宝贵的物质;这里的真,是指真元之气,它是人体的根本和动力。俗话说:“人身三宝,精气神。”三宝有两宝既伤,又怎能活得长久呢?

据史书记载,能查出生卒年份的皇帝,在我国有209人,他们平均寿命只有39岁,而不到20岁驾崩的就有31人。究其原因,其中一条就是与他们整日里花天酒地、恣情纵欲分不开。清朝乾隆皇帝吸取了短命皇帝们的教训,总结出“酒勿醉,色勿迷”等一套自己的养生术,结果他活了88岁,真可谓中国古代帝王中的“寿魁”。

当然,适度的性生活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古代养生家提倡对于性生活宜尽量做到遵法度而不放纵。从马王堆出土的竹简《十问》中,也有房事如何影响人的寿夭的记载,其中说:“虚者可使充盈,壮者可使久荣,老者可使长生。长生之瞀,慎用玉闭,玉闭时辟,神明来积,积必见章;玉闭坚精,必使玉泉毋顷,则百疾弗婴,故能长生。接阴之道,必心塞葆,形气相葆。”这段古文的主要意思是:夫妇间的性生活如能遵守一定的法定,做到心安不放纵,形气相和谐,就能保形保精。这样,就可使体虚的人逐渐充盈,体壮的人更能健实,年老的人也可因而长寿。长寿者性 交时多能做到闭精不泄,精血不耗散,能使体力旺盛,百病不生,故能长寿。据现代医学观察发现,终身未嫁、离婚、孀居者,乳癌发病率比一般人高,这也说明正常适度、规律协调的性生活对预防乳癌病是有积极意义的。

国内有的研究人员在1978年对于广西巴马县长寿老人的调查结果表明,9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夫妻同居20年以上者占68%,同居50年以上者占41%,同居60年,以上者占26%,这些都说明和谐、稳定的夫妻生活,不但不影响长寿,还是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反,若是禁欲,或是有强烈的性 欲望而长期得不到满足,对于身体健康也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这正如古代名著《干金要方》所指出的:“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女则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若念真正无可思者,则大佳长生也,然而无万一有,强抑闭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损一而当百也”。清代医家徐灵胎也认为:“故精之为物,欲动则生,不动则不生,故自然不动者有益,强制者有害,过用衰竭,任其自然而无勉强,则自然之法也。”这些观点都反对禁欲,男女依存,正常的房事生活是人类天性之需,是生理和生活情趣上不可缺少的。如果人为地抑制这种功能,会带来许多疾病。

由此可知,“纵欲催人老”,“房劳促短命”,而正常适度、规律协调的性生活将使您健康长寿。

(一)“知之者强,不知者衰”

———七损八益是性生活中的重要一环

中医养生学认为,夫妻合房要讲究适当的方法,这样既能使双方得到性的满足,增进感情,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彼此身心健康,延年益寿。正如古人所言:“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尸矣。”那么,夫妻合房究竟要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有益于增进夫妻感情和身心健康呢?

古代房中术认为,宜采用“七损八益”法。如《黄帝内经》里说:“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说明导致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是不懂得运用“七损八益。”

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竹简医书《养生方》和《天下至道谈》里也谈到了人的性与性功能保养的问题。其中,《天下至道谈》中的性保养,就比较具体谈到“七损八益”,书中说道:“气有八益,有七损。不能用八益去七损,则行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五十而起居衰,六十而耳目不聪明,七十下枯上竭,阴气不用,深泣留出。令之复壮有道,去七损以抵其病,用八益以补其气,是故老者复壮,壮不衰。”由此可见,所谓七损八益,是指性生活中有损健康的七种表现和八种有益保持精气,有利性生活的性生活动作。原文的大致意思是:在夫妻性生活里应做到八种有益的保持精气的动作,而避免七种有害的动作,如果不按这样做,则四十岁时精气已耗损一年,五十岁生活起居已感衰弱,六十岁耳目不聪,七十岁体质虚损已极,阳痿、涕泪难自控。如果做好八益,避免七损,可使壮年人抗衰延年,老年人可恢复健康。那么,“七损八益”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呢?

七损:《天下至道谈》里说得很清楚:“一曰闭,二曰泄,三曰竭,四曰易,五曰烦,六曰绝,七曰费。”即一损是指性 交时阴 茎疼痛,精道不通,甚至无精可泻,这叫内闭;二损指性 交时大汗淋漓不止,这叫阳气外泄;三损是说性生活不加节制,交接无度,徒使精 液虚耗,称为“竭”或“衰腠”;四损是说交合时阳痿不举,故曰“易”;五损指交接时呼吸梗阻、气喘吁吁,心中懊恼,神昏意乱,这就叫烦;六损是说在女方根本没有性冲动或性要求时,男方性情急躁,不善于等待,甚至态度粗暴,强行交合,这样的性生活自然极不协调,将会给女方带来很大痛苦,不仅损害其身心健康,还会影响胎孕的优劣,给下一代造成危害,因而叫“绝”,意即陷入绝境;七损是指交接时急速图快,滥施泻泄,徒然耗散精气而已,所以叫做“费”。

显而易见,古代房中家所说的“七损”是有害于健康的,归纳起来七损是:一是精道闭塞,二是精气早泄,三是精气短竭,四是阳痿不举,五是心烦意乱,六是陷入绝境,七是急速图快,徒然耗费精力。

八益:《天下至道谈》里又说:“一曰治气、二曰治沫、三曰知时、四曰蓄气、五曰和沫、六曰积气、七曰持赢、八曰定顷。”即一益是指性 交之前应先练气功导引,导气运行,使周身气血流畅,故曰“治

气”;二益是说,舌下含津液,不时吞服,可滋补身体,又指致其阴液,亦为交合之所不可少者,这些都叫做“致沫”;三益是说,要善于掌握交合的时机,这就叫做“知时”;四益即蓄养精气,做到强忍精 液不泻;五益是指上吞唾液,下含阳液,双方在交合中非常协调;六益是说,交合适可而止,不可精疲力竭,以便积蓄精气;七益是说交合之时留有余地,保持精气充盈、做到不伤元气,叫“寺赢”,即持盈;八益是说两性 交合时,男方不要恋欢不止,称为“定顷”,即防止倾倒之意。

从上可知,八益是有益于夫妻身心健康的。归纳起来是:一是平时要注意房中气功操练,以蓄养精气;二是在行 房前应充分嬉戏,使双方都产生强烈的性 欲;三是交合中要适可而止,不要恣情纵欲、滥施泄泻,阴 茎要勃而生还,不要死返,这些论述对房中保健很有意义。

(二)性生活“七不宜”

性是人之大欲,人们不可没有性生活,它不是一件可以置之不理、弃而不顾的问题。但人们的性生活又不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任意进行的。为了身体健康,为了延年益寿,必须懂得性生活的禁忌。这正如古人所言:“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尸矣”。

1.情绪不佳时不宜过性生活在生气、恼怒、吃惊、悲哀等情况下,最忌男女交合。如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说:“人有所怒,气血未定,因以交合,令人发痛疽”。这是说,若人在恼怒时过性生活会得痛疽病;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也论述了小孩的癫痫病与其母亲受孕时受惊吓有关系。

2.身体疲倦时不宜过性生活医学名著《千金要方》里说:“远行疲乏勿入房,为五劳虚损,少子”。这里明确告诫人们,若在身体疲劳时过性生活,可得虚损病,甚至不孕症,原因是性生活本身对人体就有很大的消耗,再加上劳累,久而久之就会使人出现虚损的情况。因此,在身体感到疲劳,无精打采时,最好不过性生活。若性 欲较强,可在第二天清晨5~6点钟,双方得到充分休息后进行。

3.气候异常时不宜过性生活所谓气候异常,是指天气太冷或太热,以及电闪雷鸣、大风大雨时。一般地说,气候适宜,环境舒爽,对性生活有利;若气候剧变,超出了人们的调节功能,就会打破人体阴阳平衡,发生气血逆乱、邪气乘虚而入的情况。孙思邈在《枕中记》里说:“大寒大热,且莫贪色欲。”从临床观察来看,小儿的某些先天性疾患就与妇女受孕时不良的气候因素有关。

4.酒喝多了不宜过性生活《黄帝内经》里明确指出:“醉以入房,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意思是说,人在酒后入房,性 交过程中往往难以自制,必欲竭其精而后快,致使恣欲无度、肾精耗散过多,从而引起早衰。为什么肾精耗散多了会早衰呢?这是因为精是人始生的基础,生命活动的根本,人体寿夭的关键。活了117岁的四川老中医罗明山曾说:“肾精人之宝,不可轻放跑,惜精即惜命,精固人难老。”现代免疫学亦认为,长期的“醉以入房”,会使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功能减退。国外亦有“醉以入房”伤及身体的事例,如从前威尼斯有个叫科儿纳罗的富翁,经常大吃大喝,沉迷酒色,35岁时生命就危在旦夕,但他后来听了一位医生要他节制性生活的话,又活了半个世纪。

5.患病期间或患病以后的恢复期要禁止性 交或节制性 交因为这个时候,病人身体正处于气血不足、阴阳失调的阶段,性 交自然会加重病情、损伤身体。若是病中行 房受孕,则对母体及胎儿的发育危害更大,从遗传学观点来看,母体患病受孕,易使母病及子,子必受累,所以胎儿易患遗传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