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对比的手法有很多类型,有同等级的对比,还有等级不一的对比。同等级之间的对比可以用来让别人了解一个事实的真相 比如说,推销员在推销产品的时候,会举出几种性价比相近的产品,然后进行简单的优劣分析,这种对比的优势在于它能让人明了各种自己需要的信息。还有等级不一的对比,它可以说是一种心理战术。
FBI称:“我们在办案的时候,有时候会对犯罪嫌疑人夸大犯罪事实和犯罪后果,然后在犯罪嫌疑人心理压力逐渐增大的时候,再说明其主动认罪或者提供线索后的后果,大多数时候,这种心理战术能让犯罪嫌疑人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然后会紧紧地抓住这个机会,供认出自己的罪行和自己知道的线索。”不仅如此,在其他方面,这种对比的方法也能获得很大的益处 比如说,如果一个员工想要跟自己的老板请几天假,他要是直接跟老板说想请假,老板可能会用各种理由进行推脱,但是员工如果采用对比的方法,先跟老板说一下公司的大事,引起老板的注意,然后用郑重的口吻跟老板说:“有些事,我希望您能够批准……”老板的神经就会紧绷起来,害怕员工提出的是什么大事情,于是员工就可以趁机说出自己想要休几天假的要求,与之前的大事和郑重的态度相比,这在老板看来就是小事了,于是,休假的愿望就能够达成。这就是用对比得到的好处。
很多使用这种对比方法来实现自己愿望的人都有着如下的性格特征:
第一,头脑聪颖,性格开朗直率。
这一点从他们懂得无意识地用对比来为自己获取利益就能得知。他们懂得人在受到刺激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又是他们能够接受的,自己的目的就能够轻易达成。这种人讨厌死缠烂打、不择手段地达成目的,而是通过运用小的语言陷阱来使用心理战术,善于通过对人观察总结出一些对自己有用的理论。这种人随遇而安,不会太过在意环境的改变。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地方,默默地工作,默默地奉献,都是他们理想的状态。他们也会通过一些小手段来完成自己的愿望,当然,这些手段一定不会伤害到别人。
第二,这样的人性情较为温顺,也有一些小狡诈。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种人不会故意去伤害他人。他们通常与人为善,不会记恨别人。不触及他们的底线,他们不会与人斗争。他们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愚钝,但实际上有着很多小聪明,能够看穿很多事情。在遇到让自己难以忍受的事情的时候,他们不会冲上去争斗,而是用自己的宽容把对方陷入一种无法自处的境地,用自己的容忍来给对方下套,然后让身边的人来为自己出头。
FBI认为,对比的语言方式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聪颖,也体现了这个人对他人的尊重,因为给予选择而不是直接否定更能让人接受。
美国一家发展迅速的公司,准备更换自己的logo,以便更利于人们识别和记忆。在讨论公司logo的会议上,为了显示民主,公司的董事长在自己已经认定了一个logo的情况下,还是询问了公司其他人员的意见。在询问的时候,他把目光投向了自己认定的那个logo。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准备附和董事长的决定,但是有一个人站了起来,表示他有不同的意见。
这位员工是一名叫做史蒂夫的部门主管,他本是出口部的副主管,因为主管正好出差,他便代替主管来参加了。他在看到众人都附议董事长决定的时候,还是站起来说了自己的想法。
“董事长,我认为从个人的角度上来说,您选定的这个logo真的是很不错,它的设计很独特,内容含义也很丰富。”史蒂夫站起来的时候,首先表示了自己对于这个logo的肯定,“但是,我个人觉得,虽然这个设计很不错,但它与我们公司所体现的文化有一些不相符。您看,这幅画的设计很独特,颜色线条都很大胆,所以给人的感觉是很新潮、很异类的,但是我们公司的产品在国际上的形象一向是以优雅和传统为主的,如果用了这个logo,很有可能会让人产生一种误解,觉得我们公司的产品定位发生了改变,很多已经谈好的订单有可能会被取消。如果咱们只是小范围地打开市场,我很赞同您这个设计新颖的logo,但是您刚刚也说了,我们需要在稳定现有市场占有率的前提下才能寻求新的突破,所以我认为,logo延续我们一贯的产品风格,可能有较大的好处,既能体现我们公司的形象,又能体现产品的风格,而且还能得到国际上更广泛的认可,这个logo的选定,我觉得您可能还需要再考虑一下,您觉得是吗?”
董事长听完之后,并没有立即作出回复。他就logo的问题征求了一些专业的设计师,发现他们的意见与史蒂夫的说法很相近,于是董事长便欣然地采纳了史蒂夫的提议,另选了一个更符合他们公司的logo,而史蒂夫也于会议后两个月被升为出口部主管。
FBI解释说,这个故事是他们在进行一个案件调查时听说的,FBI心理学家认为,这位史蒂夫先生并不是胜在看法多么出众,因为很多人的看法与他是相同的,他胜在懂得巧妙地运用对比的语言技巧摆出利害关系,由当事人自己决定是否接受他的提议。这是一种很取巧,但是很实用的语言技巧。
FBI认为,就像事例中所说的,使用一些灵活的语言技巧说服他人,比坚持死守自己的原则,直接莽撞地否定他人要有效果得多。很多时候,通过对比的方式委婉地拒绝一件不想做的事情比直白地说“不”效果要好得多。
用表情和姿势带来控制感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明明已经不想再听对方说话了,可是对方依旧说个不停,而出于礼貌,自己也不好打断对方。对此,FBI告诉人们,和别人的谈话中,调整和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当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遇到和自己的希望不一致的话题导向时,就需要及时运用各种手段来控制谈话的趋势,而不是听之任之地浪费时间。对此,FBI总是依靠各种表情和动作来控制对方的话语,使得谈话按照他们希望的方向进行。在遇到下面这些情况的时候,人们可以这样来控制话题的走向:
交出话语权是对付不愿说话的人的一种好方法
第一种是希望对方快速进入主题的时候。
很多人在谈话的时候喜欢东拉西扯,仿佛全世界都谈论了一遍,可是却还没有进入主题。在遇见这样的谈话对象时,很多人只能表示无奈。他们大多有着强烈的自我优越感,对其他人没有必要的尊重。对于他们来说,别人取得了进步是他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他们总是希望别人都围绕在自己的身边,希望自己是最受瞩目的那一个。他们的控制欲和占有欲让人惊叹。在与人谈话的时候,他们总是会无意识地往自己擅长的领域拉扯,或者是往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带。不能否认的是,这种人很聪明,头脑机灵,而且很爱出风头。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他们的侃侃而谈实际上在向对方传递着一个信息——我很博学,我知道得很多。只是这样的锋芒毕露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而他们却更加傲气凌人,时刻把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却不知道要控制谈话的主题,一味地自以为是,会给别人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这种人实际上是过于自负,他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因而用强势的态度控制了话语权,却不能把握对方谈话的主题,因而会产生一种令人尴尬的现象。遇见这种人的时候,可以在表面上对对方进行肯定和赞扬,然后用快速点头的动作示意自己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表达自己希望快速进入主题的希望。实践表明,当对这些人表示了肯定之后,他们很快就会收起侃侃而谈的架势,转而谈正题。
第二种就是希望对方能主动掌握话语权的时候。
面对这种情况,FBI更多是直接将话语权交给对方。因为只有这样,有些人才会主动地去诉说,并且主动地提供线索。
FBI解释说,这种需要直接扔出话语权的情况一般是由于对方的性格比较内向。这种人的性格较为冷漠,对于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总是用各种借口进行推辞,而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用尽手段去得到。同样的,如果是自己不想谈的话题,说再多也引不起他们的说话欲望,而一旦是他们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是自己想要说话,只要把话语权让出,他们就会给出丰富的信息,而且不带丝毫隐瞒和虚伪。
这种人的情绪是多变的,他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处于和平的环境中,所以他们会努力解决周围的矛盾,让自己处于一个没有争斗的世界。在社会中,他们能够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难题,身边的人都愿意和他们做朋友。虽然这样的人很受欢迎,但是他们往往做事不太果断,而且有些畏首畏尾,不逼到某个境地上,他们就不会主动去做。在他们的观念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不去处理这件事,总会有人出面处理。这种缺少主动担当的精神,也注定了他们无法独立、果断地处理事情,失去了很多成功的机会。
FBI对面坐了一个年轻人,是他们正在调查的案件的一个重要证人,这位年轻人似乎并非不想配合,但是看起来不愿意多说话,对于FBI提出的问题,他总是用一两句话就回答完了,甚至只是点个头、摇个头就算完事。FBI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在请来了FBI犯罪心理学研究专家之后,FBI向专家交代了一下这个年轻人的背景,他是一个很普通的公司白领,在工作中没有出现过大的问题,也没有过大的功绩,比较受欢迎,却一直没有升职,这次的案件,是他公司的一个领导出了问题,而有人举报说这名年轻人对此知情,所以他们想要这名年轻人配合调查,但是他既不反抗也不配合的样子让FBI无从下手。专家听完这个年轻人的情况之后,跟年轻人开始了交谈,交谈中他发现,这名年轻人似乎对自己的职位有所不满,于是就开始询问这名年轻人对自己的职位、待遇的感觉,然后慢慢地转移到对公司是否满意,对领导是否满意等问题上。整个过程中,心理专家只是提出了两个递进话题的问题,并没有过多地参与审讯,但是让FBI惊讶的是,这名年轻人一改开始不愿多说的样子,不停地说着一些关于公司的事情,最后,FBI希望得到的证供也在不经意间由他说了出来。
心理学家说,这是由于FBI在对这名年轻人进行审讯的时候,言语过于强硬,让他无意识地竖起了一面保护自己的墙,不让自己过多谈论。而心理学家却只是与年轻人话了一些家常,便将话语权直接交给了年轻人,年轻人可以围着专家提出来的几个关键词自由说话,因此,FBI想要的信息就从中得到了。
还有一种人,就是自以为是救世主的人。这种人在心理上是很自大的,总是认为这个世界缺了自己不行。这与第一种人还有所不同,第一种人大多是卖弄自己的所知,而这一种人更多的是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言语间全是对自己的夸赞。
这种人很可能在说话的时候并没有恶意,但是他们却不停地诉说着自己的丰功伟绩,然后打击别人。这种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心理上的极端自卑引起的,另一种是无知造成的。这种人在一定程度上有一些能力,但是却对自己的能力过于理想化和夸大,直接导致自己说起自己来滔滔不绝,不断地夸耀自己。
FBI称,他们在遇到这种人的时候,通常是将手指放到唇边,表示“够了,你可以不用说话了”,而一旦看到这样的手势,对方就能感觉到这场谈话中止的必要性了。
应对语言攻击,掌握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