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国学大师告诉我们的人生心得
12153700000024

第24章 【刘半农】以兴趣为师,其乐无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920年,刘半农先生曾到英国伦敦去学习语言学,他当时是靠教育部的经费才得以出国的,但经费常常是时寄时断的,致使刘半农先生在国外的生活异常艰苦,他在写给胡适的信中说:“我近来的情形,真是不得了!天天闹得是断炊。我身边有几个钱,便买面包吃吃;没了便算。但除闭眼忍受之外,也就没有别法……”但即使是这样艰苦的条件,刘半农先生依然省吃俭用,买声学仪器,并研究写作出了《四声实验录》,发明了“音高推断尺”。国内学者对他广泛赞扬,并且对他能克服如此困难、作出这样的成绩表示佩服;而刘半农先生则不以为苦,他说自己是“乐在其中”,只是兴趣使然罢了。

人\生\折\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往往是获取知识、成就事业的源头。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他才会去冥思苦想;只有对一个问题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一个人只有在做事情时感到其乐无穷,精神才会高度集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发明。

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兴趣造就了科学家和诗人。”人生的成功是和个人兴趣紧密相连的,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才会离成功更近。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丁肇中说过:“兴趣比天才重要。”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使他提出了影响我们一个多世纪的《相对论》;化学家诺贝尔冒着生命危险研制炸药,终于取得了最后的成功。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人的需要的心理表现,它使人对于某些事物优先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感情色彩。兴趣起源于个体的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形成,这种内在的个体心理倾向可以在人的心理和行为中发挥积极作用,使你长期专注于某一个方向,从而作出艰苦的努力,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而对于普通的人,兴趣也是尤为重要的,倘若我们能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多地去挖掘我们的兴趣点,那么,我们在做我们感兴趣的事情时便不会觉得累,相反是一种享受,这样也能让生活更加充实而丰富多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被人们说了无数次的话永远都会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荣膺“世界十大知名美容女士”、“国际美容教母”称号的香港蒙妮坦集团董事长郑明明就是一个在兴趣的引导下走向成功的女性典范。

在印尼的华人圈子里,郑明明的外交官父亲很有名望。郑明明读小学时,有一天父亲特地将香港作家依达的小说《蒙妮坦日记》推荐给她。这是依达的成名作品,描写了一个叫蒙妮坦的女孩子经过了爱情、事业的挫折之后,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的故事。按照父亲的设想和愿望,女儿以后应该也是个“高等知识分子”。然而,从小就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郑明明对美的事物更感兴趣。当她在街上看到印尼传统服装——纱笼布上那精美的手绘图案时,她被艺术的无穷魔力深深吸引住了,被那些给生活带来美丽的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感动了,从此她便萌发了从事美丽事业的念头。

郑明明坚持要走自己想走的路,她瞒着父亲到了日本,在日本著名的山野爱子学校开始了美容美发的学习。那所学校里都是些富家女,大家每天的生活就是相互攀比,比谁衣服好看、谁打扮得漂亮等。但郑明明不是这样的,因为她留学不是为了和她们攀比斗艳,况且她也没有闲钱攀比。由于得不到父亲的支持,来到日本的她当时身上只有300美元,这些钱在交完学费、住宿费后就所剩无几了。冬天的时候,她的同学都穿着各式各样的皮衣,而她只有一件破旧的黑大衣御寒。平时下了课,郑明明还要到美发厅打工。打工一是为了挣钱,二是为了学习人家的经验。在打工期间,她仔细观察每个师傅的技术、顾客的喜好、店里的管理等,以盘算自己未来的事业蓝图。

从日本的学校毕业以后,郑明明来到了香港,租了间铺成立了蒙妮坦美发美容学院。万事开头难,创业初期,她一人身兼数职,既是老板,也做工人;既迎宾,也要洗头。坚信“时间就像海绵,只要挤总会有的”的郑明明每天晚睡早起,至少工作11个小时。可是忙碌之余,她还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就是到了晚上把白天顾客留的姓名、特征、发型等资料建成档案,以后经常翻阅,也便于下次和顾客沟通。

虽然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但郑明明终于成功了。她成立了一个又一个的分店,并把战场从香港转向中国内地。从此,人们知道了蒙妮坦,也知道了郑明明。

如果郑明明按照父亲的意愿走上那条中规中矩的道路,凭借她的资质,说不定现在也会很成功,但是绝对不会比现在的她更辉煌。因为她选择了自己兴趣所在的道路,所以便会甘愿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坚持。

智\慧\点\拨

黑格尔在他的论著《美学》中曾经对兴趣提出这样的要求:“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当然,这不是针对“普通的心灵”,而是针对“深广的心灵”。兴趣的培养和知识的吸收也存在一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道理。有的时候,兴趣就像海水,你喝得越多,就越感到干渴。而那些名人、大家,他们兴趣之广泛,常会令人瞠目结舌。比如郭沫若,就集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于一身,对于兴趣的自觉拓展,使他的心灵拥有无比深广的空间。

因此,我们应该了解并且尊重自身的兴趣,着重对自身的兴趣进行挖掘和培养,使自己在兴趣的引导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用自己全部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更容易取得成功。

视时间如生命

刘半农先生于1921年6月至1925年3月留学法国,期间参加巴黎大学的博士考试并答辩,获得了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发表了两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博士论文——《汉语字声实验录》和《国语运动略史》。在这期间,他还一直致力于语音的研究,完成了语音实验方法和测算声调尺的研制,并著作了汉语方言的《四声实验录》。他当时进行实验的主要工具是“浪纹计”,结构之简单,计算之繁复,远非今日的电子仪器可比,刘先生用它来分析汉语方音,测得大量数据,工作量之大旁人常常无法想象。刘半农先生能在短短的时间内作出这么多的成就,跟他对时间的高度珍视是分不开的,“视时间如生命”是当时好多老友对他的评价。

人\生\折\射

时间就是生命。我们的生命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时间单位组成的,而时间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它不会因为你高兴而延长一秒钟,也不会因为你厌恶而缩短一分钟。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确,时间就正如朱自清所写:“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里过去。我觉得时间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它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它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的脚边飞去了。当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流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新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记得汉乐府里有一句至理名言:“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大英雄岳飞在《满江红》里大声疾呼:“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些话都劝诫人们要珍惜时间、及早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伤心叹息。

珍惜时间的人,总能找到时间来做有意义的事。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鲁迅先生自己就是一个珍惜时间的人。他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一生写了杂文135万字、小说散文35万字、古典文学研究80万字、翻译310万字、书信90万字、日记80万字,散失的文章还不算,给我们留下了700多万字的宝贵的文化财富。有人说鲁迅先生是天才,鲁迅先生讲:“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是的,鲁迅先生从来没有浪费过时间。他晚年身体有病,可还在翻译《死魂灵》一书。病逝前三天,他还在翻译苏联小说,生命垂危时还坚持写日记。

很多人都很羡慕美国、日本富裕的生活及其轿车、电器,然而,你知道他们是多么珍惜时间吗?早在200多年前美国还没独立的时候,美国启蒙运动的开创者、科学家、实业家和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富兰克林就在他编撰的《致富之路》一书中收入了两句在美国流传甚广、掷地有声的格言——“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辽宁青年参观团在日本出席一个会议。出国前,团长准备了厚厚一叠发言稿,可是会议开始时,日方官员递上的会序表却写着:“中方发言时间:10点17分20秒至18分20秒。”发言时间仅为一分钟。这在那些“一杯茶水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人看来,似乎不可思议,而在日本却是极为平常的。日本从工人到学者,时间观念都非常强,他们考核岗位工人称不称职的基本标准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单位时间的劳动量,时间一般精确到秒。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常对助手如是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助手的脸红了。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是啊,人生短暂,岁月如梭,又有多少时间可以让我们挥霍呢?

古人说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昨天和今天没什么大区别,今天和明天也没有不一样,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循环往复。猛回头,才发现自己该学的没有学,该做的没有做,但是过去的时间却再也找不回来了,这样碌碌无为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时间是你可以掌握在手中的最宝贵的财富。如果你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认识到时间的价值。像珍惜自己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时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有限的人生中作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重视时间的价值,合理规划时间,善于利用零碎时间,掌握你的时间节奏——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是那么的充实。

智\慧\点\拨

生命科学告诉我们,时光和空间才是恒定的主人,人只不过是匆匆的过客。正如陆机在《短歌行》中曰:“人寿几何?逝如朝霞。时无重至,华不在阳。”的确,我们的生命就正如孔夫子脚下的流水一般“逝者如斯夫”,就像时钟每分每秒都在不停地滴滴答答地走着,甚至就像米兰·昆德拉所说:“我讨厌听我的心脏的跳动,这是一个无情的提示,它提醒我生命的分分秒秒都被点数着。”所以,当你每天被闹钟吵醒的时候,都要记得:活着,就要珍惜时间,并不是因为时间常被喻为金钱,还因为它就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