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国学大师告诉我们的人生心得
12153700000016

第16章 国学大师说处世

【梁漱溟】以退为进,柔中带刚

一个人的诚信相当于他的脊梁骨,如果没有这脊梁骨,人们将无法立起来。

冲突来自自以为是

在美国,竖起大拇指是用来表示支持和赞同,向对方表示“干得好”或者“棒极了”。然而,在澳大利亚,如果大拇指上下摆动,是对别人的侮辱。北美人用竖起的大拇指表示要求搭便车,但在尼日利亚等地,这个手势却被认为非常粗鲁。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一套语言,如果在交往当中,都想当然地按照自己所理解的方式去做,那么结果可想而知,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误解。原本谁都没有错,但结果却是对谁都没有好处。不仅国家间如此,每个人也都是按照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行动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人那里会产生不同的味道,如果大家都按照自己所认为的“对”去行动,结果不可能令人满意。

梁漱溟先生就说:“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起冲突,往往是因为双方都自以为是,自己自信太多,又以鄙薄的态度去看对方,因此我不容你,你不容我。”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起冲突,往往是因为双方都自以为是,自己自信太多,又以鄙薄的态度去看对方,因此我不容你,你不容我。

梁漱溟

人\生\折\射

自以为是的人看着是自信太高,实则是眼界太窄、阅历太浅。

布鲁诺信奉哥白尼学说,说地球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小小尘埃,否定地心说。天主教会不仅指控他为异教徒,并且革除了他的教籍,还建议当局将布鲁诺活活烧死。布鲁诺听完宣判后,对这伙凶残的刽子手轻蔑地说:“你们宣读判决时的恐惧心理,比我走向火堆还要大得多。”

公元1600年2月17日,布鲁诺在罗马的百花广场英勇就义。

用梁漱溟的话来说,这就是“最不能商量的态度”,不仅不能商量,天主教会反而用自己其他方面的权势,通过消灭布鲁诺的生命来维护自己的学说。他们不敢正视不同于自己的见解,他们施加在布鲁诺身上的刑罚正是他们软弱的表现。

现在,人们都已经知道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也不是。人对宇宙的探索本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否定才有进步。但是不同学说之间的争端,却最终以这种极端的方式终结,这正是人类的悲哀。

真正商量的态度至少因为做到像伏尔泰说的那样:“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两个学生在一件事情上争执不下,相互说对方是诡辩,最后反而对什么是诡辩都搞不清楚了,于是就去向老师请教。

这位老师听了问题之后,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略作思考,然后提出了一个问题:“有两个人到我这里来作客,一个人很干净,另一个人很脏。我请这两个人去洗澡。你们觉得,这两个人中谁会去洗呢?”

两个学生都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那个脏的人了。”

“不对,”老师反驳说,“是干净人。因为他养成了洗澡的习惯;脏人认为没什么好洗的。现在,你们再想想看,是谁洗了澡呢?”

学生改口说:“干净人。”

老师又否认道:“不对,是脏人,因为他需要洗澡;而干净人身上干干净净的,不需要洗澡。”

他再次问道:“如此看来,我的客人中谁洗了澡呢?”

“脏人!”

“又错了,当然是两个人都洗了。干净人有洗澡的习惯,而脏人需要洗澡。怎么样?他们两人到底谁洗澡了呢?”

学生迟疑地回答说:“那看来就是两人都洗了。”

“不对,两人谁都没洗。”老师笑说,“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干净人不需要洗澡。”

两个学生不满地说:“老师,您每次讲的都有道理,可却又都不一样,我们该怎么解释呢?”

“没错,你们瞧,这就是诡辩。”

这位老师通过一个故事向学生传达了一个道理:看似矛盾的见解却有可能都是正确的。就像青白尼罗河一样,可以一水中分,二色并流。不要轻易地否定自己的见解,但是也应该多听听对方的意见,看看是否有合理之处,然后再作出决定。

按照梁漱溟先生的说法,探讨的时候,至少要在彼此的人格上相互尊重,在此基础上去探讨其他的问题。如果连这个共识都不能达成,针锋相对地纠缠在一些无解的问题上,就会像寒暖流交汇一样,迸发出巨大的能量,而双发都会受到无谓的冲击和伤害。

智\慧\点\拨

有人爱环肥,有人喜燕瘦,各有各的主张,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非要把自己的标准强加在别人身上,一定会失望的。毕竟,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黑与白两种颜色,你所代表的也未必是正义的、对的一方,所以不如宽容地去看待相反的意见。

先把自己的心空起来

有个弟子问师父:“怎么样才能在已经装满的瓶子里再装入更多的水?”

师父回答说:“倒掉。”

月亏后才能盈,水满后才能溢。如果想要纳风入怀,就当先凿空自己。如果时时觉得唯有自己才是对的,即使这瓶水实际上没有满,也被你盖上了盖子,无法再充实自己。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不断有新的水注入,也不断有陈水流出,如果盖上了盖子,那还怎么流通呢?

梁漱溟先生认为,只有把自己的心先空起来,打破陈见,去除隔膜,彼此之间才可能相互了解,求得共识,而不至于自说自话。

人\生\折\射

一次,为了招待印度当地居民的首领,英国王室在伦敦举行晚宴,热情款待他们,晚宴由当时还是王子的温莎公爵主持。

宴会上,觥筹交错,欢声笑语,气氛很融洽,宾主之间聊得很开心。在宴会结束时,侍者为在座的每个人都端来了洗手盘。看到眼前那用精巧的银制器皿盛着的清凉的水,印度客人们以为饭后喝的水,就端起来一饮而尽。一旁作陪的英国贵族一时反应不过来,面面相觑,最后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温莎公爵。

温莎公爵自然也看到了这一幕,但他不动声色地继续与客人谈笑风生,接着神态自若地端起自己面前的洗手水,像客人那样自然地一饮而尽。接着,大家也都跟随着把水喝了,本来要造成的尴尬顷刻间消失无踪,宴会取得了预期的成功,英国在印度的利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

温莎公爵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不至于让洽谈落入难堪的境地,放下了原有的本国的礼仪,而遵从了对方的无心之举。这一放一收,正是他王者风范的体现,也保证了沟通的顺利。梁漱溟先生说,双方在交往中,“应在心术上有所承认,在人格上有所承认,只是彼此所见尚需商量,然后才可取得对方之益,达于多分对的地步。”

金庸在塑造神秘人物独孤求败时,写了他练剑的几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时用的是利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那时的独孤求败性格刚烈,任气豪侠,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把世间的不平一一铲除,自认为锐不可当,无坚不摧。

第二重时则是“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悔恨无已,乃弃之深谷”。此时的他比一味逞强的少年进步了许多,虽然也渴望着伸张正义,但是开始明白自己也会有错,因此心生内疚。被他弃于深谷的不单是误伤义士的软剑,还有少年人的鲁莽和锐气。

第三重时则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大巧不工,可见练的是自己的内力,在使剑的技巧上与利剑和软剑有了很大的分别,但同样依然要借助剑这一外物才能够去纵横天下。

第四重时则是“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这个时候,草木竹石均可为剑,按照这个方向走,渐渐可以走向无剑的境界。独孤求败最后埋剑葬剑,就因为他已经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于人于事不再执著,可以随心所欲。

从利剑到软剑到重剑,最后达到无剑,每进一层,都在放弃外在之凭借,充实内在之功力。因为放弃,才能够更上一层楼。

就像是登山一样,如果一直停留在半道,为那里的景致而流连不已,不愿抛下,怎么可能会继续往上走呢?而前方的风景也许更美丽。

满足于前三种境界的人,是体会不到无剑的潇洒与从容的。这时的人,才是无物不可入,无人不可容,所以也就没有什么能够让他为之踟蹰的了,这才有了“求败”之名。

智\慧\点\拨

旅途坎坷,一路波折,大多缘于所遇之人不相合。在原则性的问题上,自然是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但是有多少事情是无法求得共存的呢?以硬碰硬,即便能够一时成功,也会受伤。如果可以的话,就像梁漱溟先生教导的那样,先把自己的心空起来。这不是软弱,而是太极之妙——如往而复,以退为进,柔中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