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要懂点社交礼仪
12153100000046

第46章 切忌用“有色眼光”看人

智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明眸看人准确又恰当。然而,生活中有一些人却用“有色眼光”看人,把正直的人看成了恶徒,把有才华的人看成了窝囊废……

用“有色眼光”看人,就是带着固有的感情色彩,也就是带着成见去看人。虽然这是看人时的大忌,但用“有色眼光”去看人的人,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是屡见不鲜的。

用“有色眼光”看人,首先体现在对没有出名的“小人物”起初的轻视上。

苏格兰科学家贝尔想发明电话,他将自己的想法说给一位有名的电报技师,那位技师认为贝尔的想法是天大的笑话,还讥讽地说道:“正常人的胆囊是附在肝脏上的,而你的身体却在胆囊里,少见!少见!”

好在贝尔并没有相信这家伙的“一派胡言”,凭着高度的自信将实验坚持了下去,而最终取得了成功。学术上的“门户之见”,也是导致有些人用“有色眼光”看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1968年,英国皇家学会为研究碰撞问题而悬赏征文。荷兰人惠狄斯文章最好,可是,因为他不是英国人,而被扣发文章。后来,他的论文被法国赏识,遂在法国出版,他本人也当上了法国科学院院长,为法国在科学上赶超英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用“老眼光”看人是另一种表现形式。一个人眼下的“地位”可能比较平凡,但这并不妨碍他将来的“地位”变得显赫,没有人能够预知自己的未来。所以,看人时也不要以他现在的状态而自作聪明地评价他的将来。因此,故人相见,也不要凭借原来的印象来评价对方。

小张自幼家贫,读书不多,16岁后靠着在城里工作的小叔介绍,才得以在一家公园里当上环卫工人。

小张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文化知识。经过几年的努力,20岁时他已取得国家自学考试中心颁发的大学文凭。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文化礼品市场巨大,就集资做起了文化礼品生意。五年之后,他的公司成为当地最大的文化礼品公司。

事业有成的他打算回家看看,在回家的路上碰见一位十年未见的村里长辈。村里长辈关心地问他:“在公园当环卫工人,受人欺负吗?”他一时无语回答。

用“有色眼光”看人,会使我们犯下许多错误,从而影响我们正常的人际关系。摘下“有色眼镜”,看一论一,以眼前论眼前,凭事实说话,对别人做出客观评价,这样才能使我们避免犯下“偏见”的错误。

礼仪点睛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点。如果你总是对别人的缺点十分苛刻地指责,就会引起别人的反感,甚至“以恶为仇,以厌为敌”。一个能够容忍别人缺点的人,必定是胸怀宽广、受人尊敬的人,而且也是能够拥有辉煌人生与成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