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少年儿童安全读本
12049100000010

第10章 起居防护(6)

发现破伤风者必须立即送医院治疗。在送到医院之前可以做的,就是让病人安静。因为一点点声响,一点点震动,都可引起病人痛苦的抽动。送往医院途中,也要平稳,尽量不要颠来颠去。病人口内有较多的口水时,应该用毛巾把口水吸走。最好不喂水,以免误入气管,这类病人往往因此得肺炎,会增加死亡的危险!

(九)异物误入气道的应急处理

小弹球、硬币、钮扣、别针、戒指等小玩意儿,小儿常爱放在口中含弄;豆子、花生米、瓜子等是小儿爱吃的食物。偶一失误,这些都可能滑入小儿的呼吸道而突发窒息,甚至造成猝死。

当异物进入气管之时,一般人总是将患儿倒过来,用手拍击背部,但这种效果往往不理想。美国享利·海利希博士指出:用手拍击背部不但不能使异物由咽部咯出,反而容易使异物在气道内堵得更深更结实,因而有潜在致命的危险。

海利希博士推荐一种现场抢救气道异物引起致命性窒息的手法,操作十分简便。有坐法、立法、卧法三种。

坐法,多见于儿童。援救者靠椅而坐,让患儿坐在腿上,背贴着救护者,然后用手向上方用力挤压患儿上腹部,压后随之放松。

立法,多见成人。患者站立,上身略前倾,援救者从他的背后伸出双臂,绕过其腰部而向腹部合拢,并以一手握拳顶住患者上腹部(脐上区域),另一手则握住握拳的手向上向后猛然而快速地挤压患者的上腹部,压后随之放松。

卧法,患者仰卧,救护者两腿分开,跪于其大腿两侧,并且将双手叠掌放在患者上腹部,向其背部和头部方向(即向后向上)挤压,压后随之放松。以上各法须重复多次,直到异物排出气道为止。

在身边无人救护的情况下,患者还可以采取自救的办法,用自己的手或桌边、椅背等物顶住上腹部。这一手法的原理是突然增加腹压,使横膈上括而推挤胸腔道,使肺泡余气经气道冲向喉部,则异物借突然产生的气流冲击作用而咯出,故称余气冲击法。

美国西雅图有位医生,某晚服药时,不慎将一颗胶囊滑入气道,立即喘不过气来,他便“以身试法”,用自己的右手紧握左手腕,用力压向胸骨下区,该药丸随即喷射而出,碰到对面墙上,被撞得粉碎,而救了自己一命。据报道,在世界上用此法已成功地抢救了几十万人,单在美国就有万余人得救。

(十)哽噎时的应急处理

哽噎通常发生在吞咽较大物体时,完全或部分堵塞住呼吸道,或者物体滑进气管而非食道。另外,肌肉抽筋也会引起哽噎。成人发生哽噎大都因为咀嚼不当或狼吞虎咽。

这种现象十分危急,必须尽快移除堵塞物。如果伤病者意识清楚,鼓励他咳出堵塞物。咳嗽如果无效,先尝试利用地心引力与“摇动”的作用(拍背),使堵塞物移动。然后,用推压腹部的方法,强迫肺中残余空气排出,同时排出堵塞物。

任何急救者对任何伤病者,无论他的姿势如何,都可以用这种技术急救。每一回合做四次拍背与推压腹部,直到排出气道或食道中的堵塞物。

处理时应保持伤病者被发现时的姿势。伤病者如果坐或站着,从他背后处理。如果他躺着或个子比你大,则按失去意识时的处理步骤急救。

如果伤病者失去意识,你应该做人工呼吸,使空气能经由堵塞物进入他肺中。失去意识时喉咙可能会松弛些,使空气得以通过堵塞物而进入肺中。

如果伤病者失去意识,如果哽噎时间过久,如果急救后复原不够完全,都应安排送往医院。

(十一)手掌受伤的应急处理

处置破玻璃或跌倒在尖锐物体上,都会使手掌受伤。手掌受伤可能大量出血,还可能伴有骨折。如果伤口较深,还可能伤及手部神经和肌腱,使指掌会失去感觉,无法运动。对手掌受伤者可做如下应急处理:

1.控制出血,将标准敷料或薄纱布,以及清洁的护垫放在伤口上,直接压迫止血。如无敷料可用,可以用清洁的布或纸代替。

2.要求伤者握拳压住敷料,继续压力。如果伤者无法握拳,应以另一手按压伤口,并抬高伤肢。

3.用折起的三角绷带将拳头包扎固定,在手指关节处紧紧打结,并用肩悬带扶撑住手臂。如出血太多,应立刻安排送医院。

(十二)手脚抽筋的自我推拿和应急处理

1.自我推拿

腓肠肌痉挛,南方俗称“脚抽筋”,北方俗称“腿肚子转筋”,一般多发生在夜间,这是小腿受寒所致,也可发生在远足、登山、游泳时,还可发生在机体缺钙者(多见于孕妇)。痉挛发作时,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其痛苦是难以名状的。下述自我推拿方法,可迅速解除腓肠肌的痉挛。

①当发生腓肠肌痉挛时,脚背要尽力往上翘至最大限度,并固定在此位置上。一般在30秒钟内即可解除痉挛,然后保持脚背上翘位置约3分钟,以巩固疗效。脚背用力上翘的方向是抗痉挛方向,因此开始阶段,疼痛仍剧烈,这是正常的。

②用手掌根按于小腿内外两侧,掌根相对用力并按揉腓肠肌部,时间约为2分钟。作用是舒筋活血,治疗痉挛解除后的小腿部位胀痛。

③用一手拇指依次按揉承筋、承山二穴和跟腱,时间分别为一分钟。作用是理筋通络,治疗小腿部的余痛。

④最后可根据病情需要,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等施以热敷,以增加治疗效果。

游泳下水前,旅游爬山后,按上述顺序操作两遍,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对缺钙性腓肠肌痉挛,该法只能暂时缓解病症,需按医生处方补充钙剂,才能彻底治愈。

2.应急处理

①手抽筋。柔软但坚定地扳直手指,然后轻轻按摩。

②大腿抽筋。使膝部打直,一手放在脚跟下抬高腿部,另一手按压下膝部,轻轻按摩抽筋的肌肉。

③小腿抽筋。使膝部打直,轻轻抬起伤腿,将脚轻推向伤病者,轻轻按摩抽筋的肌肉。

④脚抽筋。将脚趾拉直,协助伤病者利用大脚趾底部的肉球站立,轻轻按摩脚部肌肉。

(十三)跌跤肿痛的应急处理

走路跌跤撞伤,伤部又肿又痛,重者难以忍受,有的疼痛数日。可用如下方法消除:

1.用冷茶叶水将患处洗净,再将茶叶放嘴中嚼烂后吐在碗中,加入一小匙硫磺,搅拌后再敷贴患处。12小时换一次,2天见效。

2.买中药黄珠珠粉1~2两,用高梁酒加面粉少许调匀,贴在痛处,用纱布包好,12小时取下。如未好,可再敷一次即愈。

3.将芋头外皮剥掉,磨成泥状,加入同量面粉和20%姜泥,搅拌均匀敷于痛处。每5小时换一次,如感灼热,减少姜量。

4.以醋调面粉涂之,干后再换,破皮处不要涂,此法有奇效。

(十四)冻伤的应急处理

局部冻伤可做以下应急处理:

1.局部每天用温水(35~40℃)洗几次,并轻轻地由远端向近端按摩,然后用干毛巾轻轻擦干,涂上冻疮膏,再用棉被保温。

2.如果有水疱则不要刺破,让其自行消退;若水疱已破,可用温开水将伤面周围皮肤洗干净,涂上冻疮膏。

全身冻伤可做以下应急处理:

1.将伤员转移到温暖的环境中。

2.用棉被裹身,使体温慢慢上升。清醒后给其喝热的姜糖开水、浓茶,并让伤员充分休息。

冻疮可做以下处理:

1.在破溃之前可用生姜片轻轻摩擦局部直至发热,每天擦1~2次,肿胀的红疙瘩即可消退。还可用艾烟(艾叶燃烧)熏局部,至局部发热为止,待局部凉后再熏,每天1~2次(注意不要烧伤皮肤)。

2.如果已经破溃,用老丝瓜筋切成碎块,炒枯研成细末与适量凡士林调配成药膏外用效果较好。

不过千万注意全身冻伤因全身僵硬,在搬运时动作要轻柔,肢体不能强行扭曲,以免造成损伤,不论是局部冻伤还是全身冻伤,经过应急处理后,仍不见好转,应立即去医院请医生处理。

(十五)伤口有异物的应急处理

如果伤口表面有细小异物,应该先小心地将异物去除,可以用棉块拭去或用冷水洗掉。如果异物较大,而且深入皮肤中,不要设法拔除,异物可能堵住伤口出血,随意拔除会造成附近组织的伤害。这时应先控制出血,用直接压迫法挤压使伤口两侧向异物合拢。轻放上一块薄纱布,纱布应让开异物。在伤口四周放上环形或半月形护垫,以免压到异物。然后用绷带以斜角包扎法固定。抬高患部并尽量固定,最后保持处理姿势立刻送医院就医。

(十六)晕船晕车晕飞机的应急处理

在船上、汽车上、飞机上常会看到有人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有的人还会出现血压下降,心跳过缓或过速,有的出现眼球震颤,这就是晕船、晕车、晕飞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