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1938中国大营救
12038600000004

第4章 山雨欲来

任可此时还不知道,那名日本人,正是驻维也纳的日本公使三鹰四木!

风云突变,日本在中国悍然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维也纳的华侨华人与国内和侨居世界各地的华裔一样,群情激昂。

任可到维也纳时间不长,但是因为他经常被侨民和奥地利人邀请去演讲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与风俗等内容,很快与维也纳的各阶层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交了很多的朋友,小有名气。此时,作为一名外交官,他大声疾呼,在报章上连篇累牍地刊登出宣传中国的抗战形势、揭露日本侵华野心的文章;屡次接受旅奥侨民的邀请,动员他们做祖国抗日救亡的后盾。

“任先生,我奥地利的国民虽然觉得中国距离我们非常遥远,但是,却十分关注在远东、在东方、在中国发生的事情。据我所知,一般的奥地利和维也纳的民众同情中国的处境,但是又不太了解。他们不理解与中国一衣带水,而且连文字都是向中国学习的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你们所说的“事变”,维也纳的日本人解释宣传是中国人首先动武,而他们的举措是为了东亚乃至整个亚洲的共同繁荣,与你们携手建立一个共荣圈,来共同抵抗西方列强对亚洲的觊觎和侵略瓜分。”奥地利国民议会的议员施蒂芬来邀请任可。他是奥地利“民主宪政会”团体的一员,也是任可在维也纳结识的朋友,“请任博士准备一下,请你到议会大厦演讲。”

奥地利议会大厦就坐落在霍夫堡大花园对面。沿着议会大厦的台阶拾级而上,仰望这座乳白颜色的既雄伟又庄严肃穆的象征民主与和平的建筑,看到它的三角檐头屋顶和科林特式柱头,任可问走在身边的施蒂芬:“奥地利的议会大厦怎么采用古希腊式建筑风格?”

“哦,这是为了象征民主源自古希腊。你看,这座仿希腊神庙式的壮美的建筑,那三角形的檐头上雕刻着弗兰茨一世皇帝向十七个民族颁发宪法的场景。弗兰茨·斯蒂芬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也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第一位皇帝。”施蒂芬兴趣盎然,“1873年由著名建筑师特奥费尔·翰森授命建造时,他便采用了古希腊的建筑风格。你再看……”他拉住已经快要走进柱廊的任可回头一指,“广场上的高达4米的喷泉雕像是雅典娜女神。基座旁的塑像象征着奥匈帝国的四大河流: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和摩尔多瓦河。”

让任可没有想到的是,大厦演讲会堂座无虚席,楼上和楼下挤得水泄不通,就连过道上也站满了人。他大步走上讲台,望着数千双充满期待的眼神,内心似乎奔涌着黄河与长江的波涛。他大声地以这样的话开始:“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对日本军队的侵略和日本外交官的欺骗行径充满愤慨。作为一名外交官,本人又将用已经与正在发生着的事实来客观地披露真相!”

任可胸有成竹,为了这一天,他已经夙兴夜寐地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搜集到了全部的日本侵略中国的资料,将事态的来龙去脉以及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企图征服整个世界的奏折的内容一一写入演讲辞中。他的演讲大获成功,演讲完毕,全场掌声不绝。第二天早晨,各大报都以头号大标题刊出,登载在第一版,一时间轰动了全维也纳城,争取到了奥国朝野的热烈同情。随后,邀请他的人络绎不绝,比如,被邀请到著名的维也纳警官学校作报告。维也纳警察训练声誉卓著,地位崇高,中国派了一批人来此留学,其中甚至还有军校毕业后已经工作了多年的一期、二期的“黄埔生”。他甚至到捷克的首都和南部地区进行演讲,演讲内容被书商冠名以《迎头痛击》出版,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八嘎!”日本公使对垂头站立在他面前的几名馆员大发雷霆。三鹰四木瞪着沾满了血丝的小眼睛大怒,甚至连外务省的驻馆特务也被他骂得狗血淋头。“连一个小小的支那一秘,你们都对付不了!”

“嗨咦,嗨咦!”这几个人点头如捣蒜,鞠躬几乎达地。

“嗨咦个屁,知道怎么做了吗,就一味地嗨咦嗨咦。”

“我们也都写文章,在报纸上围攻他,向奥人解释我国的政策。”同样身为一秘的筱军次郎献计道。

“还等得了你写,你的文笔比起中国一秘差远了。喏,这个,先拿去,今天就要登出来!”三鹰四木将自己已经写好了的几页纸交给筱军次郎,“另外,你去组织我们的记者,每个人至少写出三篇,不要扎堆,分别刊登在各大报纸上面,不要只在一天登完,要连续反击。”

自此,中日双方在维也纳的报纸上展开了“笔战”。但是,让三鹰四木越来越恼火的是,任可与中方的文章在报纸上口诛笔伐,大量刊登,而日方的稿件刊登得很少,维也纳的报纸鲜有愿意刊登的,非但如此,就连奥地利、维也纳人也参加了进来,除了个别看似“劝架”、貌似公正的评论,其余则绝大多数同情中国,谴责日本。任可的影响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大。

“必须封住他的嘴!”公使先生不骂了,他用鹰隼一样的眼睛扫视觳觫战兢的“一帮废物”。

“他有一个女儿,一个八岁的女儿!”二秘嗫嚅地提示,他甚至见过她在一个维也纳小型音乐会上演唱中国歌曲。

“是个办法。”公使和在场的特务馆员明白他在说什么,“不过,现在做太明显,会让中国人和奥国人一眼看穿,要等笔战硝烟渐渐散去再说。”

正在这个时候,公使馆的一名女菲佣进来上茶送水果,在屋内的日本人齐刷刷地将眼光盯向她。这名女菲佣面无表情,似乎毫不知觉,照常将水果盘放下,然后依次为这些人添茶水。二秘还是不放心,刚来不久的他怕女菲佣听见自己的绝妙主意,“你听到了什么?”女菲佣看到二秘用手指头指向自己,仍然一脸茫然。

“不必理她,做完了快出去!”公使三鹰四木心里明白,这名女菲佣虽然生得极为漂亮,但却是个哑巴,凡哑必聋,谁也没有三鹰四木清楚她,他甚至露出一丝不易为他人觉察到的淫邪得意的笑容。

“远水解不了近渴。”等她走后,筱军次郎生怕二秘立功抢了他的饭碗,“中国有句老话,“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和我们日本勇于“杀身成仁”不一样。我想,任可未必不怕死,我们应该如此这般……”筱军次郎拿眼示意公使,摒退左右之后,筱军次郎附耳告诉公使。

第二天,女菲佣上街买菜。菜早已装满篮筐,她却左顾右盼地不走。直到看见一个女人从街角转过来,向菜市场这边走来,她赶紧迎上前去,拦住她,用手比划着,然后看了看左右附近没有其他人过来,迅速地将自己篮子里的菜装到来人的篮子里一些,在身上擦了擦手,更迅速地伸进衣袋中取出一张小纸条塞到来人的手里,挥手让她快快返身回去。来的这个女人,也在公使馆,不过,她是中国公使馆的杂役工,负责买菜做饭,与女菲佣认识好长时间了。她疑疑惑惑地走出街,来到一棵巨伞如盖的大树下,张开手一看那张纸条,转身赶紧就往公使馆跑,那纸条上写着女菲佣听来的日本人的阴谋。

原来,女菲佣还有一只耳朵没有完全聋,她在一进屋的瞬间,听到了日本人讲的话。这个女菲佣,自打三鹰四木接替原来与中国人的关系还算过得去的前任公使的位置之后,就开始痛恨日本人,更痛恨三鹰四木。三鹰四木发现这个漂亮的女菲佣是个哑巴之后,淫魔之欲大发,这个变态狂,尝过了各色女人,还没有使用过像女菲佣这样的。有一次,他假装忙得顾不上吃饭,待她来办公室给自己一个人送饭,便一把将她推进办公室的套间之内,将她压倒在放在那里的单人睡床上。女菲佣在他的身子下面辗转腾挪,哪里躲得开,脸上的表情少有的“生动复杂”,想喊喊不出,想哭哭不来,难过得五官挪了位也无济于事,充分做了满足三鹰四木的一顿肉欲菜!

以后,三鹰四木如法炮制,轻车熟路,几次三番强行无礼。这些,新来不久的二秘哪里能够晓得!

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哪里晓得,女菲佣并非全部失聪,痛恨又无奈的女菲佣,哪里还容得他用其他方式再来祸害中国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