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1938中国大营救
12038600000031

第31章 特遣耶城

卡纳里斯负责组织了一个“特遣队”,抽调德国军事情报局秘密情报处和外事处的精干人员三人组成,还有就是洛伦博士以及奥托·莱森,队长为他手下的一位得力干将——秘密情报处副处长海默尔。

“特遣队”潜入耶路撒冷之后,具有丰富间谍经验的卡纳里斯要求他们“切勿打草惊蛇”,必须“悄悄地进城,打枪的不要”,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暴露身份,即便被英国的反间谍机构发现以至捕获,也须走“外交途径”来请求“豁免”。

耶路撒冷历史上就是一个充分国际化的城市,它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世界三大宗教的“圣城”。从它那城市的布局,就可以看出:仅仅一平方公里的城圈划为四个区。东部为穆斯林区,包括著名的神庙区,神庙区的圣地有摩哩山的岩顶及岩顶上的伊斯兰教的圣殿、阿克萨清真寺、只剩下一道“哭墙”的犹太教圣殿遗址;西北部为基督教区,有基督教的圣墓教堂;西南部为亚美尼亚区;南部为犹太教区;城西南面的锡安山为犹太教又一重要圣地;城东的橄榄山有基督教与犹太教圣地。因此,“特遣队”潜入并隐伏在这里,并不困难。再加上洛伦博士与奥托·莱森不用掩饰的学者气质,很难让人怀疑他们也是“特务”,更不用说是“历史文化特务”!

特遣队进行了分工,卡纳里斯的三个人,主要是到圣殿遗址以及周边,搜寻“圣经古卷”,包括想办法“深入群众”,走访周围的居民,连口口相传的有关历史与传说都要搜集起来,记载下来,不放过任何一点线索,他们可以找向导,甚至收买“狗腿子”;而洛伦博士与奥托·莱森则作为“文化历史学者”,公开进入博物馆、图书馆,可能的话,联系耶城有关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务求获取线索,了解“圣经古卷”的来龙去脉。然后,两下里合在一处,确定“圣经古卷”的有无存轶,如果存续至今,就摸清它的藏匿之处。

希姆莱虽说是别有用心,但派奥托·莱森前来,确实是“高见”。因为用“踏勘”的方式寻找圣物所在之处,确实苦不堪言。耶城虽然只有一平方公里见方,但要是找几卷书,无异于大海里捞针。潜入古代最有可能保存现在称之为“圣经古卷”的犹太教经典的圣殿遗址,也只剩下一道“哭墙”。他们化装走访周边人群,听说最早所罗门王兴建的“第一圣殿”和被驱逐的犹太人从古巴比伦重返耶路撒冷后在第一圣殿原址上重建的“第二圣殿”,地底下都可能存在“暗道”,也有说是“隧道”、“下水道”、“雨水道”等等,但现在地面上并不见“入口”,因为在原来的圣殿遗址上,早就在一千多年之前,建起了伊斯兰教的阿克萨清真寺。金顶闪闪的阿克萨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寺,仅次于麦加圣寺和麦地那先知寺,他们不可能去透过伊斯兰教的阿克萨清真寺的地面去挖掘地下的所罗门圣殿的“暗道”!

但是,“研究学者”洛伦与奥托·莱森和其他人截然不同。尤其是奥托·莱森,虽然来之前内心惴惴不安,不愿意再为纳粹“研究论证”什么东西,但“书呆子”的性格就是这样,一旦着手于某个“研究项目”,便痴情呆气韧劲一齐来,感情完全取代了理智!

他很快就草拟出了《圣城喋血》的手稿,书中讲述了耶路撒冷被罗马军团占领,丧失祖国的犹太人流散到欧洲与世界各地的“大迁徙”与“圣经古卷”的历史:

公元70年4月,罗马大军兵临城下,他们原是奉了罗马帝国皇帝之命,围攻耶路撒冷城,镇压犹太人的大起义的。

耶路撒冷此时成为犹太教和犹太人心目中的“圣地”与“圣城”已逾千年,而基督教的建立以及教徒把这里作为“圣城”才不过七十年左右。但此时的罗马人与罗马帝国,在宗教信仰上,还在信奉“多神教”而非犹太和基督的“一神教”。形式上与古希腊差不多,并且兼收并蓄,不仅从古希腊继承下来了“奥林匹斯山宙斯诸神”的神的谱系,还融入了罗马人自己民族的以及被罗马帝国占领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信仰的神和神系。例如,罗马人信奉的主神朱庇特,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众神之神”宙斯;神后朱诺,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赫拉;神的使者墨邱利,相对应于希腊的赫耳墨斯;维纳斯美神、爱神,相对应于希腊的阿佛洛狄德;狄安娜月亮女神,相对应于希腊的阿尔忒弥斯;阿波罗太阳神,希腊和罗马名字相同;米诺娃智慧女神,相对应于希腊的雅典娜;小爱神丘比特,维纳斯的儿子,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爱罗斯等等。

此刻,率领着八万罗马大军的罗马军团统帅提图斯,骑着他坐下的纯黑色的战马,立在耶路撒冷这座圣城北侧的一座高山上,正踌躇满志地俯望着眼前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泛着赭黄颜色的耶路撒冷。他只需一挥手中的马鞭,曾经横扫欧亚非的强大的罗马大军,就可以如摧枯拉朽一般扑向这座胆敢向大罗马帝国叫板的犹太人聚居的城市。

但此时,提图斯却感慨万千:

公元66年5月,该死的罗马东方省耶路撒冷的总督弗罗腊斯乘犹太人与外邦发生冲突之隙,趁机抢掠由前犹太所罗门王在锡安山上修建的犹太教大圣殿的财物,引发了犹太人大起义。无能的弗罗腊斯向罗马皇帝尼禄告急。尼禄派遣维斯帕先将军率领大军进入巴勒斯坦,自己也就跟随在父亲维斯帕先帐下。

公元67年平定北方加利利省,罗马大军继续南下,占领撒玛利亚、犹太全地,进逼耶路撒冷和少数残存据点。正当此时,传来罗马尼禄皇帝猝死消息(68年6月9日),引起罗马局势动荡不安,多人觊觎王位,维斯帕先于是暂停进攻,退到埃及亚历山大城注视罗马局势的发展。公元69年7月,父亲维斯帕先在埃及称帝,70年回师罗马,正式登上了罗马帝国皇帝的宝座。

为了维护罗马帝国的利益,也为了避免被罗马帝国占领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仿效犹太人掀起“暴乱”,新的罗马皇帝维斯帕先非常“英明”地再次派我——皇帝的儿子来继续平息犹太人的暴动。而今,耶路撒冷就匍匐在我的脚下。但是,对付犹太人,比不得对付高卢人、日耳曼人和撒克逊人,罗马人的文化与智慧远在他们之上,但犹太人的文化却在罗马之上,宗教信仰之虔诚也远非我们能比。而且,我们此来,并不是只是要占领这座动乱的城市,父王密旨,还要在精神上动摇犹太人,摧毁他们的精神领地——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