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答案:A、C、D、F、H、I、J。中国历朝历代的中央官学形式主要有:西周的国学;汉代的太学、鸿都门学、四姓小侯学;唐代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崇文馆、弘文馆;元明清的国子监等。地方官学形式主要有西周的乡学、汉代的郡国学、唐代的府州县学、宋代的府县学、元代的路府县学及社学、明清府州县学及卫学、社学等。
三、填空题
1.“博士”现在是指拥有“博士”学位的人,一般意指知识渊博、学问高深的人。“博士”最早是一种官名,始见于。
2.魏晋时期实施“五经课试法”,要求太学弟子每两年进行一次考试,按照通经的多少授予不同等级的官职,将选官考试与教育考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答案
1.答案:战国时期。“博士”最早是一种官名,始见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掌通古今,传授学问,培养人才。汉武帝时,还设立了五经博士,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到了唐朝,把对某一种职业有专门精通的人称之为“博士”,而宋朝,则对服务性行业的服务员也称为“博士”。
2.答案:魏文帝。《三国志文帝纪》载:魏文帝五年“夏四月,立太学,制五经课试之法,置春秋谷梁博士。”具体的办法就是每两年进行一次考试,然后根据通经多少授予不同等级的官职,这个做法将科举考试与官吏选拔结合起来了。
(第八章)科技知识
一、单选题
1.司南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发明的一种利用天然磁石的磁性来指示南北方向的仪器,相当于今天的指南针,但还不是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指南针,它只能算作指南针的前身。最早对于司南的记载出现在。
A.《墨子》B.《孙子兵法》
C.《韩非子》D.《梦溪笔谈》
2.“治未病”的意思是“不治已病治未病”,将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与具体行医过程密切结合起来的人是。
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葛洪
3.我国古代一共流传下了四种纪月方法,比如说用一月、二月来记录月份的序数纪月法,用十二星座与十二月一一相配来记录月份的地支纪月法;在汉朝就已经使用的时节纪月法以及用特定名称来纪月的方法。下列诗句中属于地支纪月法的是。
A.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采草药》)。
B.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庚信《哀江南赋》)。
C.仲春遘时雨(陶渊明《拟古诗九首》)。
D.至于玄月,王召范蠡而问焉(《国语·越语下》)。
4.“神舟”五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大成就。追溯历史,中国人在很早之前就开始了对航空事业进行了探索。“(王)莽辄试之,取大鸟翮为两翼,头与身皆著毛……飞数百步堕。”这一世界上最早的人类飞天记载出自。
A.《春秋》B.《史记》C.《后汉书》D.《汉书》
5.中国发明造纸术之后,造纸术很快就流传到世界各国,其流传的先后顺序是。
(1)意大利(2)俄国和荷兰(3)朝鲜和日本(4)撒马尔罕(即后来的阿拉伯)(5)英国
A.(3)(2)(4)(5)(1)B.(2)(3)(1)(4)(5)
C.(3)(4)(1)(2)(5)D.(2)(4)(1)(5)(3)
6.斗拱在《营造法式》的各种制度中属于。
A.铺作B.小木作C.大木作D.檐小作
7.经脉学说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依据经脉学说,人体分为正经和奇经,其中正经十二,奇经八。下列经脉属于正经的是。
A.任督二脉B.冲脉、带脉
C.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D.阴跷、阳跷
8.“七月流火”是先人们用来描绘天气变化的一个词语,它具体描述的天气状况是。
A.天气突然变热B.天气转暖
C.天气转凉D.闷热持续了很长时间
9.在中医诊断中,会通过观察“五官”的方法提病人诊治。在中医看来,人体的口、目、耳、鼻、舌是与人的五脏一一对应的,口对应胃、目对应肝、耳对应肾,鼻和舌分别对应的是。
A.心和肺B.肺和心C.脾和肺D.脾和心
10.中医以其博大精深在世界医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某些人却以“西方人知道刷牙,而中国人不知道刷牙”的谎言来诋毁中医。但实际上,早在几千年前,很多中医专著就对“口腔卫生”做过系统描述。以下哪部书中曾有过这方面的研究呢?
(1)《内经》(2)《礼记》(3)《千金方》(4)《温热论》(5)《脉经》
A.(1)(2)B.(1)(2)(3)C.(1)(2)(3)(4)D.(1)(2)(3)(4)(5)
11.当我们在旷野中迷失方向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拿出指南针为我们指路。指南针作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指南针出现在民间,当时,也有很多学者试着对指南针的原理进行过解释和分析,最早出现的指南针理论是。
A.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感应说”
B.地表面必然有个中心,过该中心的那条子午线就是唯一的南北方向
C.南方是磁针之母的寻母说
D.决定磁针指向的是地球的地理南北两极本身
12.织造技术传播开来之后,中国古代的丝绸服饰成了“分尊卑、别贵贱”的礼仪制度工具之一,其中最能反映丝绸与封建等级制度密切关系的,就是文武百官的补服,到明朝时候,真正代表官位的补服已经定型。代表一品文官的标志是仙鹤,代表二品武官的动物是。
A.孔雀B.狮子C.虎豹D.锦鸡
答案:
1.答案:C。司南最早出现在《韩非子·有度》中:“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2.答案:A。扁鹊的这种思想体现在齐桓公医案中。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致以不疾者以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隧死。
3.答案:B。“建亥”即农历十月。A选项中的“四月”即为四月,是序数纪月法;C答案中的“仲春”为农历二月,是时节纪月法;D选项中的“玄月”是九月,为月相纪月法。
4.答案:D。这段话的主人公是王莽,因此,根据他的生活年代,便很容易判断出D为正确答案。
5.答案:C。造纸术从公元7世纪初期开始向东传到朝鲜和日本;8世纪传入韩马尔罕;14世纪传入意大利;16世纪传入俄国和荷兰;17世纪传到英国。
6.答案:A。《营造法式》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的《木经》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编于熙宁年间(1068—1077),成书于元符三年(1100),刊行于宋崇宁二年(1103年),这部书籍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同时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7.答案:C。奇经八脉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正经有十二,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奇经有八脉,分别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
8.答案:C。“七月”指夏历的七月;“流”,指移动,落下;“火”指星宿中的“大火星”。它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能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每年夏历的五月黄昏,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夏历的七月黄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知暑渐退而秋将至”。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七月流火”。所以,“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就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
9.答案:B。《灵枢经·五阅五使》:“五官,歧伯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脣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
10.答案:B。《内经》中曾提到:“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肾气衰,发坠齿槁。”《礼记》中也曾经说过:“鸡初鸣,咸盥漱。”《千金方》中也有过这样的论述:“揩齿及叩齿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口齿即牢密。”
11.答案:A。“中国最早的指南针理论,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感应说’。”关增建介绍。11世纪中叶时中国大科学家沈括还对指南针感到匪夷所思,他的《梦溪笔谈》介绍了指南针的人工磁化方法、磁偏角的发现和指南针的架设方法,但对指南针为什么会指南却没有一点概念——“磁石之指南……莫可原其理!”随后,文人学者们从阴阳五行学说出发,结合当时人们对大地形状的认识,提出各种指南针理论。
12.答案:B。在明代,代表文官的补服和动物是: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二、多选题
1.华佗是东汉末期的一代名医,他不求名利,不慕富贵,将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医药研究之上,被后世称为“神医”,以下各项与华佗有关系的是。
A.首创用全身麻醉法实施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为“外科鼻祖”。
B.在为曹操诊治头疼病时,为曹操所杀。
C.曾将自己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书,名为《青囊经》,却没有留传下来。
D.他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人。
2.下列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居世界第一的是。
A.“太初历”B.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C.地动仪D.麻沸散
E.纸的发明F.《本草纲目》
答案:
1.答案:A、B、C。第四项描述的是扁鹊。
2.答案:B、C、D、E、F。“太初历”出现在西汉初年;《本草纲目》为明朝的李时珍所著。
三、填空题
1.《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式人物是、。
2.日晷又称日规、日圭,是古代先民们用来测定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算定时间。日晷起源于土圭,当表影指向正北的瞬间为正午,即当地真太阳时12时整。我国用日晷计算时间是由时期开始的。
3.我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煤炭进行冶炼的朝代是。
4.1986年11月,世界大坝委员会的专家称“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陡门是世界船闸之父”。
答案:
1.答案: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2.答案:春秋。
3.答案:唐朝。
4.答案:灵渠。灵渠又称陡河,因灵渠的陡门而得名。陡门就是在水流较陡之处设门,以便关水,提高上游水位,便于船只航行;开启陡门,又可增加下游水量。陡门是世界船闸史上最早的船闸雏形,被称为“世界船闸之父”。
(第九章)宗教知识
一、单选题
1.他是春秋战国人,以官代名,他久慕老子大名,老子出函关,他盛情款待,老子给他留下《道德经》五千言,骑牛而去,读后多有心得体会,著成《关尹子》一书,后世人称为。
A.《南华经》B.《文始真经》
C.《道藏辑要》D.《阴符经》
2.他本名清,号安侯。外籍汉地佛教僧人,汉译佛经的创始人之一。原为安息国太子,于汉桓帝建和初年来到我国,从事佛经翻译。他翻译的佛典共三十五种四十一卷,现存二十二种二十六卷,代表作为《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他是谁?
A.慧远B.支谦C.支遁D.安世高
3.《坛经》是记录六祖慧能佛教活动的书。下列禅语不出自《坛经》的是。
A.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B.不得以貌取人
C.苦雨大海,不增不减D.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4.他是禅宗“南岳系”祖师,是慧能的高足弟子。唐玄宗先天二年,他开始做南岳般若寺观音台的住持和尚,弘传慧能的“顿悟”学说,历时30余年,开创了“南岳”法门。他是谁?
A.怀让B.马祖道一C.法会D.元安
5.它是一部道教论著,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从此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又继承魏伯阳炼丹理论,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它也是研究我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宝贵材料。它的作者葛洪,字稚川,是两晋时学者、文学家。它是谁?
A.《文始真经》B.《冲虚真经》
C.《抱朴子》D.《阴符经》
6.以下哪部佛经的内容是通过神话传说叙述释迦牟尼及其主要弟子的前生,今生以及传道活动?
A.《佛本行集经》B.《正法念处经》
C.《佛说泥犁经》D.《十善业道经》
7.他是唐代著名禅宗高僧,首创了汉地的寺院制度,开设禅院,并制定了《禅门规式》,后世称为“百丈清规”。又制定了“普请法”,提倡劳作自养,开创了汉地佛教的农禅之风。他的名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传遍天下。这说的是:。
A.希运B.永嘉真觉C.怀海D.道世
8.他是唐代著名道士,道教理论家,自少笃学好道,无心仕宦,而喜作方外游。他善书篆隶,自为一体,号金剪刀书。以道教修仙思想为本,融合儒家正心和佛教止观学说,阐述道教修炼理论。他的著作有《天隐子》、《坐忘论》、《修真秘旨》等。他是谁?
A.陶弘景B.葛洪C.陈抟D.司马承祯
9.布达拉宫是西藏佛教著名喇嘛寺院,也是一座宏大的艺术宝库,里面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艺术文物,“布达拉宫”是以下哪个梵语的音译?
A.佛寺B.佛陀C.佛教D.佛经
10.唐代一著名居士庞蕴信奉佛教后把价值数万金的家私沉入湘江,举家修行,名噪一时。他曾到江西参谒马祖道一,问:怎样才能有超乎万物的境界?马祖道一回答:“一口吸尽西江水即一气呵成,贯通万法就达到了这样的境界。”这句禅语流传很广,后来,“口吸西江”成了以下哪个选项的代称?
A.饮泉B.饮水C.饮酒D.饮茶
11.《法华经》上记载,在佛说法时,曼陀罗花自天而降,花落如雨,在藏传佛教中曼陀罗的意译是。
A.坛场B.佛教中得高望重的长老
C.人心的正直洁净D.诱惑
12.《金刚经》是汉译般若类佛经中极为重要的一部,被誉为“一切诸佛母经”,在汉地流传甚广,以下经文出自《金刚经》的是。
A.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B.江海所以异于行潦者,发其深文广也;五岳所以别于丘陵者,以其高大也。
C.日月俱明,各有所照;二十八宿,各有所主;百药并生,各有所愈。
D.毫毛虽小,视之可察;太山之大,背之不见。
13.以下哪句话出自文学著述而非佛教典籍?
A.有缘则合,无缘则离B.飞蛾投火由火色,水鱼悬钩为吞饵
C.不伤花色香,但取花之蜜D.远来和尚好念经
14.佛学是要改造人的心性和行为,所以佛教给信徒制定了思想和行为戒规,其中具足戒,也称大戒,是出家的男僧女尼奉行的戒条,出家人必须依戒法规定奉行具足戒,才能取得正式僧尼资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比丘(男僧)戒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女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条
B.比丘戒有三百四十八条,比丘尼戒有二百五十条
C.比丘戒有三百四十七条,比丘尼戒有二百五十一条
D.比丘戒有二百五十一条,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七条
15.佛经中说“高原陆地,不生莲华”,这里的“莲华”指。
A.佛教传说中的一种树,据说千年开一次花
B.莲花
C.比喻超脱世俗的神仙
D.比喻修成正果的佛陀
16.“有千古品格,方有超方学问;有超方学问,方有盖世文章。”这句名言出自。
A.智旭《灵峰宗论》B.真可《紫柏语录》
C.祩宏《竹窗随笔》D.祩宏《净土十要》
17.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于东汉时由张陵创立。之所以取名五斗米是因为什么?
A.入道的人在斋戒日于静室思过时,每天只能吃五斗米。
B.据说太上老君在亲授张陵道法的同时,给了他五斗米,因此创立五斗米教。
C.入道的人都要交五斗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