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全民学国学
12035600000041

第41章 翰林院考试:点翰林(4)

B.鸡血石和田黄石并称为“姊妹石”

C.所谓鸡血,实是朱砂,即一种特殊的汞矿石,鲜红色

D.鸡血石,色泽鲜艳,不宜仿造

15.我国瓷器文明中外,不同产地的瓷器都有各自的特色,瓷器上的纹路也是极具特色的。“蚯蚓走泥纹”是下面哪个名窑中经常烧制出来的纹路?

A.定窑B.汝窑C.钧窑D.哥窑

16.永字八法是对我国书法基本笔画的总结,关于“永字八法”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以“永”字的八种笔画概括行书用笔的一种方法

B.其八种基本笔画包括侧、勒、努、趯、策、撇、啄、磔

C.横画为“侧”,须逆峰落纸,缓去急回

D.直笔为“努”,须直中见曲,直而不僵

17.我国古代使用范围最广的用墨方法是。

A.浓墨B.涨墨C.渴磨D.枯笔

18.敦煌莫高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莫高窟至今尚存洞窟。

A.292个B.492个C.692个D.892个

19.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也是收藏印石的大家,他穷搜广采,收藏了1000颗同一种类的印石,成就了一段“百石富翁”、“千石王子”的佳话。这种印石石质极为温润、凝脂、细腻,虽不甚透明,但雍雅华贵尽在其中,这一千枚印石属于哪一种类?

A.鸡血石B.田黄石C.芙蓉石D.封门青

答案:

1.答案:B。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指事是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如“上、下、本、末、中、甘、刃”等,指事字也全是独体字。

2.答案:D。四羊方尊是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是国家特级文物;出土于曾侯乙墓的大编钟是我国现存的战国时期最大最完整的编钟;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在陕西扶风出土的史墙盘是西周后期青铜器的代表作。

3.答案:B。饕餮纹图案是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饕餮纹凶猛庄严,结构严谨,制作精巧,境界神秘,是青铜器装饰图案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代表了青铜器装饰图案的最高水平。

4.答案:B。有“仲将之磨,一点如漆”美誉的是三国时期的韦诞。韦仲将,名诞,字仲将,陕西长安人,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亦是见于史书的最早制墨家,按照制墨者意愿制造墨始自韦诞,又首创用药于墨。他在总结前人制墨经验的基础上,制造出“百年如石,一点如漆”的人工松烟墨,在魏明帝时声名鹊起。

5.答案:B。“十二律”是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种、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

6.答案:B。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所举“六法”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法”是品评人物画的六项标准。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列为首要之法。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则认为“以六法言,当以经营为第一”。

7.答案:A。唐朝的张怀瓘在《书断·王羲之》一书中说:“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原本形容书法笔力遒劲有力,现在指分析见解深刻。

8.答案:A。据说宣纸是由蔡伦的弟子孔丹因缅怀师傅在皖南造纸而制成宣纸。雪浪纸是一种有波浪细纹的宣纸。宣纸“光而不滑,洁白稠密”,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

9.答案:D。《韭花帖》是杨凝闲情意适时所书,通篇洋溢着一种豁达高远的气氛。它与《兰亭集序》在用笔和章法上迥然有别,但是在神韵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10.答案:A。韩干是我国唐代杰出的画家,善于花马,留下《牧马图》、《照夜白图》等一系列列骏马名画。“照夜白”是韩干于唐天宝年间所画的唐玄宗最喜欢的一匹名马。图中被拴在马柱上的夜照白仰首嘶鸣,奋蹄欲奔,神情昂然,充满生命的动感。马的体态肥壮矫健,唐韵十足。

11.答案:C。原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西周时已将当时的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钟、镈)、石(磬)、丝(琴、瑟)、竹(箫、箎)、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柷、敔)8类。

12.答案:A。元代书法,在至元以前多受金代影响,继承颜真卿和苏轼、米芾的余绪,善书者虽不少,但成就不十分显著。大德至延祐间赵孟頫、鲜于枢等人崛起,提倡广泛师法古人名迹,特别强调直接取资晋、唐,轻视南宋的近体。他们身体力行,对古代诸大家的名迹进行广泛的探索和认真的临学,在学习古人的传统基础上“托古改制”,使晋、唐的传统法度得以恢复和发展,扭转了南宋以来由于士大夫多“趋时贵书”形成的所谓“恶札流饰”的积习,开启了元代的书法风格。因此,赵孟頫、鲜于枢被称为元代书坛的“巨擘”。

13.答案:D。吴门画派的领袖沈周同他的学生文征明、唐寅,再加上仇英,合称“吴门四家”。“吴门四家”中沈、文、唐三家共同特点是都属于文人笔墨,仇英虽是工匠出身,但画风受到文人画家的影响。吴门四家把表现文人生活题材的山水画提高到新的水平,开拓了元明清以来山水画的新境界。

14.答案:C。鸡血石并不是只产于昌化,在巴林也有鸡血石品种,田黄石和福黄石并称为“姊妹石”。血石较易仿造,仿造者手段之“高妙”足以乱真,若非行家实不易辨认,其识别的手段主要有两种:第一种点燃鸡血石,如果发出特殊气味则为假;第二种是用眼睛辨别,有的假鸡血石是用真的鸡血石小碎石掺加化合物而成,即在真鸡血的基础上做了假的手脚,真鸡血石的自然外观有瑰红、条红、片红、斑红、星红、霞红等,色调浓淡过渡自然。经过人工嫁接的鸡血,它的外观形态一般是不会统一的,分辨的关键也即在此。

15.答案:C。钧窑瓷器釉层厚,在烧制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线条流动,非常类似蚯蚓在地上爬行的痕迹,因此得名“蚯蚓走泥纹”。

16.答案:D。永字八法是楷书的基本法则,其八种基本笔画包括侧、勒、努、趯、策、掠、啄、磔,依次对应点、横画、直笔、钩、提、长撇、短撇、捺笔。

17.答案:A。浓墨是最主要的一种墨法。墨色浓黑,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能入纸,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

18.答案:B。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保留有从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洞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像2000幅,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19.答案:C。齐白石收藏的一千枚印石均为芙蓉石。在寿山村东南8公里处有月洋村,有座山称月洋山,在其顶峰有一芙蓉石洞,洞中所产即为芙蓉石。芙蓉石与田黄石,鸡血石并称为“石中三宝”。

二、多选题

1.画坛上清初“四王”包括下面的哪几位画家?

A.王鉴B.王原祁C.王时敏D.王冕

2.乾隆皇帝是留下墨宝最多的皇帝,他本身喜欢书法,自己也经常题字题诗。作为皇帝,乾隆也收藏了许多名家名品,其中王氏家族的三件书法作品被乾隆誉为“三希”,意为三件稀世珍宝,下面四项书法作品中属于“三希”的是。

A.《快雪时晴帖》B.《中秋帖》

C.《兰亭集序》D.《伯远帖》

3.下列中国十大古乐曲中是琴曲的是。

A.《高山流水》B.《广陵散》

C.《汉宫秋月》D.《阳春白雪》

答案:

1.答案:A、B、C。“清初四王”是指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又称“江左四王”。四王对于艺术主张和看法也十分接近。

2.答案:A、B、D。令乾隆爱不释手的“三希”都是出自王氏家族之手,一件是晋朝书法家王羲之写的《快雪时晴帖》;第二件是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写的《中秋帖》;第三件是王羲之的侄子王珣写的《伯远帖》。这“三希”并不包括“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3.答案:A、B、D。十大古乐是:《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和《阳春白雪》。除《十面埋伏》、《夕阳箫鼓》和《汉宫秋月》三首外,其余均为琴曲。《夕阳箫鼓》和《十面埋伏》均为琵琶曲,《汉宫秋月》有两种演奏形式,一种为筝曲,另外一种为琵琶曲。

三、填空题

1.荆浩是我国五代后梁时期最重要的山水画家,他善画“云中之顶”,他的代表作是。

2.明代邹德中说“树枝有四等:火焰、雀爪、丁香、拖枝”。北宋有一名画家以画雀爪闻名。这位画家是。

3.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社根据我国其中一首古曲编成丝竹乐合奏曲,更名为《春江花月夜》,传遍大江南北。这首古曲是。

4.1931年由上海《戏剧月刊》发起征文评论梅、尚、程、荀“四大名旦”,梅兰芳以高票当选第一名。四大名旦中经常塑造身世不幸的深闺妇女形象的是。

答案:

1.答案:《匡庐图》。《匡庐图》的作者是荆浩;《鹊华秋色图》是赵孟頫的作品;《关山行旅图》是明代戴进的作品;《秋山问道图》是宋代巨然的代表作。

2.答案:郭熙。北宋山水画家郭熙描绘枯枝,树枝向下弯曲,犹如鸟雀的爪一样,被称为“雀爪郭熙”。

3.答案:《夕阳箫鼓》。《春江花月夜》是《夕阳箫鼓》的丝竹乐合奏曲。又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为琵琶曲文曲中代表作品之一。曲名最早见于清姚燮的《今乐考证》。乐谱最早见于1875年前后吴畹卿抄本传谱。这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情景交融、层次分明,充满诗情画意,流传很广。

4.答案:程砚秋。梅兰芳经常扮演身份高贵雍容华贵的女性,例如杨玉环;尚小云经常扮演巾帼英雄和侠女形象,如梁红玉;荀慧生多扮演天真活泼少女形象,如红娘;而程砚秋经常扮演身世不幸的女子形象,如《六月雪》中的窦娥,《春闺梦》中的张氏等。

(第五章)军事知识

一、单选题

1.我国古代著名的兵法《六韬》中,讨论战术的是哪一韬?

A.龙韬B.虎韬C.豹韬D.犬韬

2.我国古代最早的军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A.原始社会中期B.原始社会末期

C.夏朝D.商朝

3.《孙子兵法》什么时候传入欧洲?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4.我国古代的兵法中,提出以“礼、仁、信、义、勇、智”为核心的是哪一部?

A.《司马法》B.《孙子兵法》

C.《六韬》D.《三略》

5.在三十六计之“上屋抽梯”的典故中,给庞涓献此计的人是谁?

A.孙膑B.鬼谷子C.公孙阅D.田忌

6.汉武帝时期取代“太尉”,执掌军权的是什么职位?

A.国尉B.兵部侍郎C.大将军D.元帅

7.明清时期的“红衣大炮”一般属于下列哪个种类?

A.臼炮B.长炮C.加农炮D.榴弹炮

8.明朝时比较普遍使用的火器装备叫什么?

A.突火枪B.火铳C.鸟铳D.火枪

9.两军对垒发动进攻之前一般要擂几通鼓?

A.二通B.三通C.四通D.五通

10.我们常说的“撒手锏”到底是什么?

A.是一种小型暗器B.就是锏,关键时刻可以掷出去

C.带有链子的锏D.并不是一种兵器

答案:

1.答案:C。《六韬》当中的文韬讲论人治国的韬略;武韬讲佣兵的韬略;龙韬论军事组织;虎韬论战争环境、武器以及布阵;豹韬论战术;犬韬论训练军队。

2.答案:B。最早出现军队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因为当时部落的联盟已经形成,为了部落联盟的利益,应付部落联盟之间作战的局面,所以要求出现经常为了部落联盟的利益而作战的人群,所以就产生了军队。而军队与部落之间的战争出现,则导致了奴隶的产生,从而使人类向奴隶社会过渡。

3.答案:D。唐初《孙子兵法》传入日本,被誉为“兵学圣典”,明代传入欧洲各国,先后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4.答案:A。《司马法》又称为《司马穰苴法》,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司马穰苴所著。司马穰苴是春秋末年齐国人。《司马法》以“礼、仁、信、义、勇、智”为核心,其中“礼”和“仁”放在了突出位置,强调只有取得百姓的支持,才能获得战争最后的胜利。

5.答案:A。庞涓当了魏国的元帅之后,一次与楚国军队相持不下,于是派谋士公孙阅请鬼谷子为其出一良策,鬼谷子将此事推于孙膑。孙膑引用《孙子兵法》,向公孙阅献“上屋抽梯”之计。庞涓用孙膑之计,引诱城内楚军出击,然后截断后路,消灭了楚军,楚国被迫割城认败。

6.答案:C。汉武帝时,设置了大将军一职,逐渐取代太尉而执掌军权,甚至超越了丞相的权限。但武帝后时置时罢,其实际地位的高下也因人而异。

7.答案:C。明朝末年,世界上最先进的陆军武器就是红夷炮,明朝最初从英国海军那里购买了30多门加农炮。红夷炮在很多次战役当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明政府已经可以自行生产这种火炮。

8.答案:B.火铳又称火筒,初见于宋元之交,明代大量使用。火铳是我国古代第一代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用火药发射石弹、铅弹、铁弹,可以远距离杀伤敌人。嘉靖以后,火铳逐渐被鸟铳和火炮所取代。

9.答案:D。一般来说,打仗之前要擂五通鼓。第一通鼓:准备武器;第二通鼓:集合成队,稍息、立正、站好。第三通鼓:以部的标志为准集合。第四通鼓:确定阵形的区域,阵区四角插旗,然后各部在四面旗标志的区域内列阵。第五通鼓:列阵就绪,可以开战。

10.答案:B。“锏”是古代搏斗时用的兵器,形状像鞭,有四个楞,没有刃。本来是拿在手里打斗的,如果突然扔出去,便大大出乎对方意料,因而这种办法往往能让投击者取胜。所以,人们便用“撒手锏”来比喻关键时刻克敌制胜的绝招。

二、多选题

以下作品属于《武经七书》中的兵书的是。

A.《孙子兵法》B.《吴子兵法》

C.《六韬》D.《三略》

答案:

答案:A、B、C、D。《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它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

三、填空题

1.我国古代第一支专门的枪炮部队产生于。

2.《读史方舆纪要》重点记述了历代兴亡大事,战争胜负与地理形势的关系,具有浓厚的军事地理色彩,在书中论述了州域形势、山川险隘、关塞攻守、推论成败得失。《读史方舆纪要》作者为顾祖禹,代人。

3.古代最早的比较完善的军事制度出现于。

答案

1.答案:明朝。明朝时火器已经在军队中广泛使用了,明成祖还在京军中组建了专门的枪炮部队——神机营,这种独立枪炮部队建制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首屈一指;明成祖在亲征漠北之战中,提出了“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的作战原则,神机营配合步兵、骑兵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应用更趋专业化,神机营已成为军队的一个兵种。

2.答案:清。顾祖禹(1631—1692),生于明朝末期,该书完成是在清代,故为清朝人。

3.答案:夏朝。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产生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同时产生,并且建立了战时军队编组与奖惩制度。夏王掌国家军政大权,主要政务官“六军的主将”,战时便是统军将领。

(第六章)经济知识

一、单选题

1.我国最早的人口记录是在夏朝初期,那时的人口大约有多少人?

A.500万B.3000万C.200万D.1355万

2.“食货”这一概念是我国古代经济的重要理论之一,那么这一概念是谁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