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全民学国学
12035600000026

第26章 会试篇(6)

A.“一条鞭法”实行赋税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B.“地丁银”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鸦片战争前,外贸出超造成中国白银外流

D.截至清朝结束,铜钱与银两兑换的比值没有改变

14.明朝“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形态,从经济发展趋势看,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哪里?

A.促进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商品化

B.使白银成为市场上普遍流通的货币

C.刺激了冶炼业的发展

D.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实物地租

15.明朝时的一条鞭法和清初的地丁银制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A.农业、手工业发展B.不以人丁为征税的标准

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

16.下列哪个不属于小农经济对封建国家的作用?

A.政权安危B.徭役供应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萌芽D.保证税源

17.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国策是什么?

A.发展小农经济B.大力发展手工业

C.大力提倡商品流通D.重农抑商

18.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相当于多少文钱?

A.10B.100C.500D.1000

19.在我国古代经济学中,“四民分业”中的“四民”指的是什么?

A.四种不同职业B.四个不同的人

C.四个不同的学派D.四个不同的地方

答案:

1.答案:B。在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的铁农具中,铁犁的数量既少,形制也比较原始。到了西汉中期,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出土的西汉中期以后的铁农具中,犁铧的比例明显增加;目前已出土的汉代犁铧,绝大部分属于汉代中期以后。这就说明铁犁到了西汉时期得到了普遍使用。

2.答案:C。春秋是奴隶制的瓦解时期,由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显著提高,这种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促使奴隶制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走到了它的终点。

3.答案:C。这两种制度涉及的都是土地,逐步承认土地私有,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4.答案:A。孔子认为一个国家人口多是好事,但首先要使这些人民富裕,然后再对他们进行教育。这就是孔子著名的“先富后教”理论,后来诸家很多都继续发挥孔子的这一主张。

5.答案:A。休养生息政策是西汉初年的国策,是由刘邦及其群臣一起制定的。汉高祖之后的几代皇帝,特别是文、景两代,都大力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即使汉武帝时期,后期因为长期对匈奴作战的原因,全国户数锐减,所以在武帝末年以及随后的昭帝、宣帝年间也都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而且这一政策几乎成了往后历朝历代初定天下时候所采取的国策。

6.答案:B。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产品的分配和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根本的变革主要体现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上,即土地所有制形式的改变。初税亩的实行承认了土地的私有,井田制瓦解。

7.答案:C。五铢钱始铸于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钱重五铢,上有“五铢”二篆字,故名。钱文“五铢”二字分列方孔左右,通常是右“五”左“铢”。它的标准重量为4克,钱径2.5厘米,厚0.12厘米。它继承了秦半两钱的形制,确立了圆形方孔,内外有郭,并发展成为轻重大小适度的铜质钱币。

8.答案:B。秦汉以后,各朝政府从外地往京都运粮食很多都要通过水路,这种物流形式叫作漕运。漕运主要依靠天然河道和人工运河。除了运河以外,还有陆运、水陆联运和海运等,后来都统称漕运。

9.答案:B。东汉末年,战争连年不断,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粮食短缺,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在许都施行屯田制。屯田的土地是无主和荒芜的土地,据说当年屯田收获谷物百万斛,缓解了社会矛盾。

10.答案:A。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灵渠全长37公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芍陂引淠入白芍亭东成湖。“三国时蜀相诸葛亮”一句可知该水利工程应在当时蜀国境内,故选A。

11.答案:C。郑国渠在陕西,都江堰在四川,京杭大运河是隋朝时期开凿的。其中,郑国渠、都江堰、灵渠被誉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12.答案:D。从内容看,意思是用比较低的价钱买杂货,然后用比较高的价钱再卖出去,商人在这样的交易中没有获得更多的利润。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规定: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样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商人难以高价卖出手中囤积的货物,必然会触犯商人的利益。

13.答案:A。一条鞭法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即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再通将一省丁银均一省徭役,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地丁银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C中,“出超”不能造成白银外流,只有“入超”才能造成白银外流。D中,自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白银开始大量外流,鸦片战争后愈发不可收拾。

14.答案:A。题干中的“经济发展趋势”是指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条鞭法的实行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5.答案:D。自然经济的瓦解是近代的事;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不是特点;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在明朝中后期;两种税制的实行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16.答案:C。小农经济下,农民经营规模很小。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压迫与剥削下,农民承担了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

17.答案:D。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决定性部门是农业,其生产状况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存亡。不过这种重农抑商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保护封建地主阶级专政。

18.答案:D。一般一个普通的铜钱就是一文钱,有时为了方便会把铜钱穿起来,1000个为一吊或者一贯,所以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19.答案:A。“四民”是古代关于职业分工的理论,“四民”是指士农工商,四种不同的职业群体。“士”是读书人,“农”是农业人口,“工”指手工业者,“商”指商人。

二、多选题

1.下列选项关于丝绸织品说法正确的是。

A.丝绸织品技术曾被我国垄断。

B.我国的古代的三大名锦: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南京云锦是丝织品中的优秀代表,至今在世界上仍享有很高声誉。

C.我国最早养蚕、取丝、织绸是在新石器时代。

D.“丝绸之路”从古长安出发,经甘肃、新疆一直西去,经过中亚、西亚,最终抵达欧洲。

2.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先进的耕作工具和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中原地区已普遍用桔槔灌溉农田

B.唐朝人创制了利用自然力的筒车

C.唐朝人发明曲辕犁

D.宋朝出现代替牛耕的踏犁和用于插秧的鞅马

答案:

1.答案:A、B、C、D。中国古代的丝绸服饰是“分尊卑、别贵贱”的礼仪制度工具之一,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物化表现。据考古学的发现推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中国便开始了养蚕、取丝、织绸了。汉武帝时期,大量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向西运输。

2.答案:A、C、D。唐以前笨重的长直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力。江南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便创造出了曲辕犁。据史料记载,筒车发明于隋而胜于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中原地区已普遍用桔槔灌溉农田。西汉出现了直辕犁,只有犁头和扶手。宋朝出现代替牛耕的踏犁和用于插秧的鞅马。

三、填空题

1.汉初,为了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汉高祖在黄老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指导下,实行什么样的政策?

2.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排斥外国的一切东西,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实行政策,造成了中国的落后。

答案:

1.答案:休养生息政策。汉高祖称帝后,有鉴于秦亡经验,遂在政策上采取道家“黄老治术”、“无为而治”的理念。西汉初年,大力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这样,客观上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经济的发展,也使国力得到增强。

2.答案:闭关锁国。清政府妄自尊大,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从根本上来说,这是我国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

(第七章)教育知识

一、单选题

1.“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这条教育法则出自哪位古代教育专家?

A.孟子B.孔子C.墨子D.老子

2.孔子曾经指出,“六艺”“五经”作为教化民众的教材,有其明显优势,他曾经说过:“入其国,其教可知也。”意思是,到一个地方,看社会风气,就可知道它的文教思想。下面这些论述,哪一句不是孔子关于这一点的言论。

A.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B.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者也。

C.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

D.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

E.微会其通而不骄,则深于《礼》者也。

F.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3.以下的教育思想不属于法家的是。

A.置主法之吏,以为天下师B.主张培养“智术之士”或“能法之士”

C.存心养性D.提倡以“法治”代替“礼治”

4.秦始皇三十四年,根据丞相李斯的建议,秦始皇在焚书的同时,又下令禁止私学,规定“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制度。关于这项制度,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这个政策使得整个社会中除了文吏之外,没有能识文断字之人

B.人们想读书识字的话,只能向政府官员学习

C.政府官吏肩负行政官员和教师的双重职责

D.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加强了民众的法制意识,因此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进步

5.孝廉是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6.汉文帝下诏云“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贤良方正”在当时指的是?

A.汉代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

B.要求考生要有很好的德行

C.要求考官的品行要刚正不阿

D.是当时科举考试中必定要出现的考试题目

7.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与太学相区别、面向高层官僚子弟的学府,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开启了中央官学教育分别士庶的先例。当时将这样的学府称为。

A.大学B.国子学C.书院D.辟雍

8.唐太宗曾诏令颜师古和孔颖达考定五经文字,同时对五经经义进行统一解释,之后汇编成书,后来,这部书成为儒生学习的正宗教本,也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这部书籍是。

A.《大学》B.《中庸》

C.《五经正义》D.《正蒙》

9.各个朝代都有各自不同的人才标准,比如明清时期就将八股文作为衡量一个人才学的标准,而历史上还有一段时期用“教”、“养”、“取”、“任”来考察和任用人才,这种取士标准是由谁提出的呢?

A.韩愈B.王安石C.朱熹D.王守仁

10.据《唐摭言》记载:“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这句话叙述的便是唐代新进士及第之后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被称为。

A.慈恩塔题名B.雁塔题名

C.进士题名D.新进士题名

11.北宋曾先后发起三次兴学运动,这三次运动分别是。

A.“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崇宁兴学”

B.“文翁兴学”、“熙宁兴学”、“崇宁兴学”

C.“熙宁兴学”、“文翁兴学”、“庆历兴学”

D.“熙宁兴学”、“文翁兴学”、“崇宁兴学”

12.《社学要略》的编撰者是。

A.朱熹B.吕本中C.吕坤D.陈淳

13.“诂经精舍”是清代嘉庆时期的著名书院,与当时专门以科举考试为目的的书院不同,这所书院提倡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倡导学生研究经义,旁及辞赋,多工古体。其创办者是。

A.王守仁B.湛若水C.朱熹D.阮元

14.在清代广为流传的《朱子治家格言》是“经典诵读口袋书”的一种,它的作者是。

A.朱用纯B.朱熹C.朱元璋D.朱温

15.我们所说的古时考试制度中有“三甲”之说,“三甲”指的是什么?

A.前三名,即第一,第二,第三B.第三名

C.第一名D.甲榜中的第三等

16.“秋闱科考”指的是。

A.乡试B.县试C.会试D.童生试

17.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教育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于。

A.《三字经》B.《弟子规》C.《学记》D.《千字文》

18.在现代教育制度中,人们在进入学校之前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在考试成绩合格之后才有资格进入相应的学校进行学习。在古代,学生要进入私塾学习之前,必须要有的程序是。

A.参加私塾的考试,考试合格后即可取得入学资格

B.按先生的要求完成一篇文章,征得先生满意后才能取得入学资格

C.在短时间内背诵一篇诗文,验收合格者即可入学

D.先征得先生同意,然后在孔老夫子的排位或圣像前恭立并鞠躬之后方可取得入学资格

答案:

1.答案:A。孟子认为,教育必须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这句话就是对孟子这个观念的精妙概括。

2.答案:E。正确的应该是“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

3.答案:C。这是孟子的教育思想,属于儒家。法家的教育思想有很多都是与儒家对立的,比如商鞅就曾指责“儒学”为“虱子”。

4.答案:D。秦始皇实施这个政策的最终目的,无非是为了钳制思想,加强统治,但很显然,“以吏为师”的做法实质上却是对教育的野蛮践踏,是极其落后的,并不能对历史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5.答案:D。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公元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其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然后经选拔,根据品第结果被任命不同的职位。

6.答案:A。贤良方正,是汉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贤良指的是才能、德行好;方正指的是正直。此科始于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要求被举荐者对政治得失应直言极谏,如表现特别优秀,则授以官职。以后虽然名称有所不同,但性质却没有太大差异。历代都视作非常设之制科。

7.答案:B。太学是汉代时候的称谓,辟雍是商朝以后的朝代在王府之中设立的学校,书院是明清时期对于学校的称谓。

8.答案:C。《五经正义》经官方颁定后,便成为士子习经和科举考试的统一标准。自唐代至宋初,明经取士,都以此为准。

9.答案:B。王安石认为,真正的人才不应该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是要统筹全局。

10.答案:B。此风俗来源于唐中宗神龙年间的张莒,进士及第之后,他便游慈恩寺,中途一时兴起,将名字题在大雁塔下。不料,此举引得文人纷纷效仿。尤其是新科进士更把雁塔题名视为莫大的荣耀。但可惜的是,这些题名现在都已经看不到了,据说是因为唐武宗时的宰相李德裕不是进士出身,故深忌进士,下令取消了曲江宴饮,并让人将新科进士的题名也全数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