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2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政绩相似处有。
(1)重用人才(2)完善科举制度(3)虚怀纳谏(4)发展生产
A.(1)(2)(3)B.(2)(3)(4)C.(1)(2)(4)D.(1)(3)(4)
24.在唐《于志宁碑》中,书“世”作“卅”,这在避讳中用的哪种方法?
A.改字法B.缺笔法C.空字法
25.《资治通鉴》旨在以历史为借鉴。上起周威烈王(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记载了十六个朝代1326年的历史事件。《资治通鉴》是我国最详尽、最大的编年史,是治国理民、为人处世、智慧启迪以及移风易俗的范例和借鉴。该书的编者是。
A.司马光B.司马昭C.司马相如D.司马迁
26.北宋范仲淹“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是。
A.减轻徭役B.提倡农桑C.加强军事D.整顿吏治
27.四大名镇中,岳飞抗金取得大捷的是。
A.景德镇B.汉口镇C.佛山镇D.朱仙镇
28.清朝镇压太平天国的重要地方力量中,淮军是谁带领的?
A.曾国藩B.张之洞C.林则徐D.李鸿章
29.清朝镇压太平天国的重要地方力量中,湘军是谁带领的?
A.曾国藩B.张之洞C.李鸿章D.林则徐
30.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31.“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斗争纲领是哪个组织提出的?
A.华兴会B.兴中会C.光复会D.同盟会
32.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B.光复会C.同盟会D.华兴会
33.下列词句(1)休养生息、(2)杯酒释兵权、(3)犯颜直谏、(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可以作为萧何、魏征、赵普、范仲淹、王安石等五位中国古代宰相小传,下列选项对应的排序正确的是。
A.(1)(2)(3)(4)(5)B.(1)(3)(2)(5)(4)
C.(1)(3)(2)(4)(5)D.(3)(1)(4)(2)(5)
34.古代中国的等级制度十分严格,不仅人活着的时候要严格按照等级行事,就算是人死了,丧葬之礼也是等级分明。古时称皇帝死去为。
A.薨B.不禄C.填沟壑D.崩
35.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检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
36.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
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
37.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规定是。
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实行总统制D.实行责任内阁制
38.1644年,李自成建立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李自成建立的政权叫什么名字?
A.大顺B.大辽C.明D.宋
39.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是清朝派哪位大臣签订的?
A.李鸿章B.曾国藩C.张之洞D.琦善
答案:
1.答案:A。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经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甲骨文的发现和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重新构建了中国古代早期历史的框架,使传统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成为信史。
2.答案:D。春秋战国时期的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秦国在崤山以西,所以称六国为山东六国,这个山东,就是崤山以东。
3.答案:B。管仲在齐桓公时期为相,田忌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将军,田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
4.答案:A。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韩、赵、魏为诸侯,与齐、楚、秦、燕并称七雄,拉开了战国时代的序幕。
5.答案:B。《国语》是一部历史文集的汇编,是当时各国史官分别记录,各自成章,然后,经过整理润色,由西汉刘向考校后定型。由于各国之间的记载均是由各国史官记录,彼此之间并无相互照应,故为国别体史书。
6.答案:C。《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在西汉末年,由刘向按照国别进行了编订。因该书记录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故刘向将书名订为《战国策》。
7.答案:A。“远交近攻”、“分化离家”、“连横”都是秦国采用的分化六国的策略,而合纵是苏秦联合六国抗拒秦国的策略。
8.答案:D。当时的大泽乡,正是现在的安徽宿县。
9.答案:C。汉兴三杰为:张良、萧何、韩信,樊哙的贡献远不如张良、萧何、韩信。
10.答案:A。《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对白马之盟的记载是:“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意思是限定只有刘姓才能当诸侯王,没有刘姓皇帝的批准,非刘姓的人没有大功不能被封侯。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形成家天下的局面。
11.答案:A。昭君出塞是在公元前33年,从时间上看,汉高祖、汉武帝都较早,汉明帝属于东汉时期,自然不符。
12.答案:C。上个世纪60年代,在朝鲜半岛的一处古墓中曾经发现过带有西汉永始3年(公元前14年)字样的纸张,成为有确切年代可考的中国造纸术外传的最早明证。公元645年,倭国发生“大化改新”,随后开始向唐朝派遣唐使和留学生,全方面学习中国的儒家文化和先进技术,雕版印刷术也在这时传到了倭国。
13.答案:C。《史记》“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
14.答案:B。长安是在公元26年攻克的。高邑是当时称帝的地点,并未定都。渔阳当时被彭宠占据,而彭宠被消灭是在公元29年至公元36年之间。
15.答案:B。诸葛亮肯定不可能,在官渡之战时,诸葛亮还在南阳,徐庶进曹营未献一计,那时候也没在曹营。许攸见袁绍听不进自己的建议,就投奔了曹操,献计的自然是许攸。
16.答案:B。隋炀帝时期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扩展和连接,这才形成了最早最长的大运河。
17.答案:B。夺门之变发生在明代,陈桥兵变发生在后周,巫蛊之乱发生在汉武帝晚年。
18.答案:B。房玄龄是唐太宗时期的丞相,杜审言是中宗时期的人物,杜甫之祖父。杜牧是唐文宗时期。只有杜如晦是唐初,且在唐太宗时期任丞相。
19.答案: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隶属于尚书省。三省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20.答案:A。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开元盛世持续了二三十年的时间。
21.答案:B。乾德元年(公元963年)春,赵匡胤在退朝后留下了石守信、高怀德等一干大将饮酒,席间表达了让众大将放弃兵权的建议,第二天,众大将上交兵权,辞官回乡。历史上称为“杯酒释兵权”。
22.答案:A。唐太宗的话的意思是发挥宰相和诸位大臣的聪明才智,全盘考虑,以防止决策的失误。
23.答案:C。唐太宗贞观之治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大兴学校,发展科举,扩大了唐朝统治的基础;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武则天破格用人和发展科举制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唐玄宗任用贤相,整顿吏治,重视农业生产。由此,虚怀纳谏只有在唐太宗的政绩中,不属于三者的相似之处。
24.答案:B。缺笔法是用本字而省缺笔画。
25.答案A。司马昭为三国时期的人,司马迁为西汉时期人,司马相如为汉代文学家,司马光为北宋时期人,且是《资治通鉴》的编者。
26.答案:D。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富弼、韩琦等名臣为相,执掌朝纲,决定对吏治进行整顿。范仲淹、富弼的各项改革措施包括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中心思想就是要裁汰不称职的官员。
27.答案:D。公元1140年,岳飞挥师北代,在郾城大败金兵,并取得了著名的朱仙镇大捷。
28.答案:D。曾国藩带领的是湘军,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代表,林则徐是虎门销烟。
29.答案:A。曾国藩带领的是湘军,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代表,林则徐是虎门销烟,李鸿章带领的是淮军。
30.答案:C。张之洞属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没有涉及西方政治制度,所以,A不对。“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可以看出其目的就是仿照洋人发展经济。
31.答案:D。1905年,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斗争纲领。
32.答案:A。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开始了反清的武装斗争。
33.答案:C。萧何为西汉初的政治家,西汉初期提出“休养生息”的政策。李世民继位后,提拔曾反对过他的魏征做了谏议大夫。范仲淹为北宋名臣,宋仁宗时期范仲淹为参政知事,以改革时弊,其《岳阳楼记》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佳句,正是他一生的写照。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为参政知事,主持变法,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34.答案:D。死,是一个令人忌讳的字眼。古人常常使用一些讳饰的说法。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礼记·曲礼下》。
35.答案:A。从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到军机处,反应了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君相争权,相权的不断削弱,皇权的不断加强,以军机处的设立为标志,皇权专制发展到顶峰。
36.答案:C。革命派与维新派都追求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没有根本分歧,而分歧在于实现民主政治的手段和目标上,即暴力与改良,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
37.答案:D。临时约法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总统的权力过大,所以,限制总统的权力。
38.答案:A。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1645年,李自成兵败,在湖北九宫山被害。
39.答案:A。1895年4月17日,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由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
二、多选题
1.西汉与东汉时期,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当时在位的皇帝分别是。
A.汉文帝B.汉武帝C.汉明帝D.汉献帝
2.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兵民合一”制度的有。
A.府兵制B.募兵制C.猛安谋克制D.八旗制度
3.南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三大商港是。
A.泉州B.明州C.广州D.台州
4.明末天启年间,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形成了与的斗争。
A.东林党B.阉党C.嵩山党D.应天党
5.元朝的澎湖巡检司管理的地区是。
A.回纥B.澎湖C.琉球D.越南
6.对义和团运动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具有朴素的爱国激情B.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C.得到部分政府官员的支持D.没能进入京津地区
7.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达,正确的是。
A.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B.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是近代工业
C.海军重要舰船由中国自己制造
D.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答案:
1.答案:B、C。西汉时黄河曾多次泛滥,给人民生活带来灾难。武帝时期共有两次大型治河行动。东汉末年,国家无力修治。明帝时,令王景和王吴负责治理,疏浚河道,控制水流量,消除水患。
2.答案:A、C、D。府兵制是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平时耕种,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猛安谋克制原是女真人在氏族社会末期的部落组织,按什伍进位编制,平时狩猎,战时作战。八旗制度是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
3.答案:A、B、C。宋代政府不遗余力地发展对外贸易。最初指定广州、明州、杭州为外国贸易港,并在这些港口设置“市舶司”,处理征税与管理对外贸易的一切事务。后来,福建的泉州发展为繁荣的商港,其地位足以与广州相提并论。广州、泉州、明州成为南宋时期对外贸易的三大商港,为后世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借鉴。
4.答案:A、B。东林党是明朝后期出现的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反对王公贵戚、权臣宦官的政治集团,希望以儒家正统思想挽救国家,因聚集在以东林书院为中心的东林派周围,称为东林党。宦官魏忠贤专政,形成明代势力最大的阉党集团,对东林党人实行血腥镇压,毁东林书院,打击东林党。两党的斗争,一直延续到南明时期。
5.答案:B、C。元朝时,台湾称为“留求”,或者“琉求”。元朝两次招抚台湾没有成功,在澎湖却有建制,设立了巡检司,隶属于泉州府同安县,管辖澎湖和琉球。1684年,清设台湾府,1885年,清设台湾省。
6.答案:A、B、C。义和团,又称义和拳,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它得到部分官员的支持,攻入了北京、天津,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很大程度上也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能力。
7.答案:A、B、D。北洋海军的重要舰船一般都向英德两国购买的,部分船只由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建造。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是近代工业,1895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宣告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全面破产。
三、填空题
1.找了以前治水失败的教训,他采用疏导的办法来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
2.周武王讨伐,建立了周朝。
3.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是。
4.唐朝的建立者是。
5.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成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6.1405年到1433年的近30年间,率领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7.洪秀全领导的,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8.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答案:
1.答案:禹。通常尊称为大禹,他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禹于舜时为司空,治理水土,其主要工作是治水,接续其父未竟的事业。大禹治水成功,使他建立了极高的威望,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后来,他的儿子启打破禅让制,建立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2.答案:商纣王。商朝最后一任君王。名辛,史称为纣王。他曾平定东夷,使中原文化逐渐传播到长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国统一的规模。然而,他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遂导致民怨四起。在牧野之战中被周武王打败,商朝就此灭亡。
3.答案:《汉书》。《汉书》,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分为纪、表、志、传,共80万字。
4.答案:李渊。李渊的祖父李虎为北周八柱国之一,隋朝的统治昏庸无道,李渊起兵,自称“唐王”,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后来,其次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5.答案:李世民。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成为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史称唐太宗。在其统治时期,社会秩序比较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