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占卜改命
12015300000030

第30章 改命篇(13)

也有人说,某某人很有钱,但是他却很节省。没错,节省是好习惯,并不等于他对人吝啬。我就遇到过一个外国老人,家境殷实,虽然和我们吃饭时候会AA制,而且点的饭菜很少也很便宜,让人以为他是个吝啬鬼。殊不知有朝一日你跟他很熟悉了,你才发现人家在慈善事业上慷慨至极,给教会、红十字会等慈善组织捐钱捐物,他从来都是出手大方,从几千几万元钱到钢琴、古董,都可以毫不眨眼地捐出去。所以,如果他和你吃饭时候AA制,你不要马上下结论他就是小气、抠门。

还有人说,某某人对人一向小气,爱占便宜,但是偏偏很有钱。是的,这样的人有,但是他的钱迟早会飞走,或者会折阳寿,因为他有福报得到钱财,却没有福报享受钱财。温哥华有一个台湾女士便是如此,曾经富甲一方,身家上亿,但是突然一天她倾家荡产了,现在辛辛苦苦在餐厅打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切莫只看人生的某个风光无限的片断,而要看得长远,“谁笑到到最后谁笑得才开心。”

更有人说,有的人出手大方,对朋友经常慷慨解囊,但为何一贫如洗。我回答,你不要看眼前那么短短一点时间,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只要真诚地舍的人,总有一天有好报,因为他的舍,也在积累着人脉,这必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切勿眼光短浅,只看人的现在。这样的事例我遇到太多了,也许十年、二十年过去了,你再去找他,他已经坐上了某大公司的第一把交椅。总之,“舍得”是真理,需要我们用心去悟,用行动去实践,切勿用几个道听途说或者只看到表面的事例来给自己找借口。

和一位加拿大朋友谈起美国的富翁。比尔·盖茨身家500亿美元,多年来热衷于慈善事业,捐钱无数。他说过,他这辈子的钱够花了,剩下的事业就是慈善事业了。很多美国亿万富豪,都将个人财产一半或2/3以上捐给慈善事业。比尔·盖茨乃世界首富,他的前世修行一定很出色,所以他很明白此生必须要回报社会。如果你留心一下美国这些富豪的传记,他们个个都乐善好施,从小就懂得“舍得”的道理。有钱人想开心、平安、健康,就需要多“舍”,否则往往不得善终。没钱人该“舍”也要“舍”,守着那一丁点钱儿舍不得这个,舍不得那个,则永远是穷命。

学佛,学《圣经》,都要人们懂得“舍得”的道理。舍越多,得到的越多,比尔?盖茨、巴菲特等一大批世界顶级富豪,也都是顶级慈善家,当然你可以找出其他理由反驳,但是人家终归还是做出了不必须做出的表率。我这些年一直在调查研究舍与得的现象,因为短时间你看不到因果的,需要有一个漫长的时间来观察果报,所以没有一定年头,调查研究出不了真知。结果是我确信了舍与得不仅有来世报,更有现世现报的例子,从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两方面都可以解释。

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没有悟道,总是拿出一些他们并不明真像的、看似特殊案例来给自己找借口,比如,有的守财奴也财运亨通,有的出手大方的穷秀才也一贫如洗。他们看到的是表象,是眼前的暂时现象,或者根本没看到,只是听闻。呜呼!众生刚强不化,悟道的人终归是极少数,懂得“舍得”道理的也是极少数,否则财富就掌握在绝大多数人手里了。

很多人苦恼自己挣钱少,其实我觉得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花钱的重要性。钱要花出去,而且要多给别人花,不能守财,不能只为自己或自家人的利益。因为人性格根深蒂固要守财,所以越守越破财。钱不花,就不是自己的钱。我看到我们公司的市场总监,能力不是特别出色,还说得过去,业绩不大,每个月拿着3万元高薪,但是人家稳坐钓鱼台,为什么?他很会笼络人心!平时,他不是请人力资源经理去做足底按摩,就是请老板唱卡拉OK,要么就是请部门员工吃饭,我觉得他每个月至少有四分之一的薪水用于搞关系了。他也会笼络客户,我看他很多答谢客户的场合八面玲珑。还有,每个月都有员工结婚的、生孩子的、买房子的等等,他都要资助一下。你想想,他的薪水是风险投资机构给发的,也不是从老板腰包里掏的,只要和大家搞好关系,谁都不会没事去找他麻烦的!裁员减薪都没有他。当然,这样会收买人的方式不值得提倡,但是它说明为人大方的重要。俗话说,官不打送礼的,是一个道理。

——北京某合资IT公司销售经理霍展

人的穷富,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流动的。有的人,你看他现在没什么钱,但是一些细节只要你注意到了,过几年你再看,他肯定会有钱的。我举几个例子吧。第一个是一个乡下来的女生,大学毕业后在农村中学教了三年书,后来只身来北京打工。刚开始月薪也就是1200元,但是这女孩就敢花800元租房子,而且跟同事吃饭、打出租车抢着埋单,即便人家的月薪是她的好几倍。我知道这女孩会飞黄腾达的,因为她虽然每个月只挣1200元,但是举止作派却是挣12000元人的。果然没出三年,她就在北京买房子了,后来开了自己的公司。第二个还是个女生,刚来北京在一个SPA会馆做推拿按摩,没有底薪,全靠提成。她第一个月赚了2000多元,结果去庙里就捐了1500元。人家现在也开了自己的SPA会馆,还居然有分店了。第三个是个乡下的男孩,在一间小广告公司工作,因为女老板和客户吃饭的时候,女老板只带了信用卡,而餐厅只收现金,所以埋单时候有些尴尬,总不能让客户埋单吧?这时,这个男孩二话不说自己去埋单了,帮女老板圆了场,女老板回到公司就给他加薪水,后来一直重用。现在这孩子也去一家德国外企任高管了。总之,这些事例说明只要大方,即便眼下穷一些,迟早会鲤鱼跳龙门的。需要知道,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你啊!

——北京某报社摄影记者钱卫民

布施是最好的失业保险

媒体上看到国内一年年的公务员报考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是因为公务员的工作相对稳定,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工作可以让人踏踏实实地干下去呢?外企?私企?在一家你不中意的公司工作,你自己主观上会觉得不稳定,随时都有跳槽的念头;而在一家你中意的公司工作,你也会觉得随时都有被辞退的可能,因为老板可能看你不顺眼,或者主管或同事给你穿小鞋,或者随时有可能裁员减薪。

不久前,北京连续有几个外企的朋友,纷纷失去了高薪工作,这几个人都是60后,收入都2万以上,一个月收入是5万。失业原因,据说是成本的控制,导致部门的全体解散。于是他们开始到处找人算命,其中一个找了几个“活佛”,但是每个“活佛”都说得模棱两可。有一个得到一个面试机会,找了雍和宫附近的一个易经预测师,对方说不能成,于是他干脆连面试都不去了。这么多人去为工作的事算命,无非是因为中国职场的扑朔迷离,一是公司没有保障,说裁员就裁员,说关张就关张,说被收购就被收购;二是再找工作有年龄歧视,多数工作招聘启事明文规定应聘者不得超过35岁或者30岁;三是在公司工作越老越有被炒鱿鱼的危险,因为老人儿需要考虑养老和医疗,而新人更听话,薪水低,人力成本也就更低。

综观世界,还没有彻底从经济萧条的阴影中解放出来。很多企业,寅年吃着卯年粮,靠着家底在硬撑着,撑不住了,只好减薪、裁员,还有的就被实力更强的公司收购了。只要是给人打工,谁都会如履薄冰,因为你的命运就在别人手中。谁都想有个稳定的差事,尤其是面对经济的压力——供房、养车,有的则上有老,下有小。在中国,社会保障机制和欧美、日韩相比不是很完善,人们更是怕丢了饭碗。

有的人说,只要忠实于企业,忠实于老板,勤奋工作,尽职尽责,业绩显著,工作就会稳定。情理上是如此,但是现实往往又是非理性的,因为任何企业一旦做大了,派系斗争都是错综复杂的,让谁走人,未必都是符合逻辑的。

怎么办?图稳定,一方面自己干好本职工作,尽量不给人留把柄,另一方面,每个月至少要拿出收入的10%来布施。布施不一定就是给寺庙或者教会钱,可以是接济经济上有困难的朋友,也可以是请朋友娱乐消遣,同事结婚、生子等都需要大家的财力资助,集腋成裘,因此时常有机会需要我们每个人出钱,这时我们都应当慷慨解囊,鼎力相助,而不能袖手旁观。布施出去越多,贵人就越多,因为你的为人有口皆碑,一旦需要别人的帮助,还是会有人想到你;你帮助过的人越多,想到你的人也就越多;想到你的人越多,你的事业也会越稳定。即便饭碗丢了,也会马上得到一个更好的饭碗。

不要担心会失业,失业了也不要担心找不到工作——除非你是一个不讨任何人喜欢的人。事实证明,尽管多数人一生中都会面临失业或者找不到工作的烦恼与担忧,但是几乎没有人因此会饿死或者露宿街头。我接触过很多中国新移民来到美国、加拿大,为简历石沉大海而苦恼,为长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发愁,但是三五年过去了,大家不都活得好好的吗?而且是越来越好。没有听说谁流落街头,乞讨为生。据统计,多数找到称心如意工作的人都曾从朋友那里得到信息,朋友越多,道路越宽。只要坚持下去,相信自己,相信朋友的支持,车到山前自有路,最后一定会扭转乾坤,否极泰来。

我们怕失业,怕找不到工作,无非是因为担心断了收入,坐吃山空,其实我们了解到命运的定数。我们知道每个人一生财多财少都是有定数的,每个人一生做什么工作,有多少份工作也是有定数的,那么有朝一日失业下岗或者穷苦潦倒了也不用发慌,因为随时还会柳暗花明,突然有钱财进账。而有朝一日发了偏财,也别太得意忘形,赶紧多多布施,因为你命中福报不够,就需要主动让利,否则会折阳寿。贪婪则是一剂毒药,它让人在慢性自杀。奉劝贪婪之人,多多了解一下命理,了解一下因果和定数。

我还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我将近一年闲置在家,不去刻意找工作,不去刻意找生意做,我要看看这一年会不会颗粒无收,会不会坐吃山空。结果是,即便我在家,悠闲自得,淡泊名利,也有外财入账。一是个人投资回报,虽不多但足以度日;二是鉴于以往树立的良好的客户口碑,生意会主动找上门来。你说奇怪不奇怪?不奇怪,因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要你人缘好,随时有人会想到你,随时有人会引荐客户来找你。做不好人,你就要去找客户、求客户;做好了人,客户会上门来找你!

我现在很清醒了,我的钱再多也多不到哪里去,再少也少不到哪里去,因此不需要贪财,也不需要担忧破财。而且无论收入多少,我都生活得很舒服。我很知足。人到无求品自高,不敢说自己人品有多高,但是基本上没什么贪欲了。

有多少人找工作是看广告找到的呢?我觉得现在看来更多的好职位是别人介绍的,不是说凭关系,而是说口碑很重要。一家公司的高级职位,如果有本公司的员工推荐某个人才,公司启用觉得不错,还会奖励那个员工。有一份工作,别人知道了信息,能够第一时间想到你,说明你会做事,也会做人;假如别人都想不到你,那么就是你做人的问题了。光有能力或者才干还不行,还要经常维护好人际关系。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不要轻易树敌。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我十几岁就参军了,后来在部队的军校学的专业也没有什么用,复员以后基本上从零开始。没有正规大学的经历,没有过硬的学历,外语也不灵光,但是我的能力还是比较强,也能吃苦。我先后干了几家外企驻京代表处的工作,没有一个是通过正规的应聘渠道,都是经过别人介绍的,所以我的成功(也算是成功吧,两套房子、一辆沃尔沃、瑞典外企总经理的职位)都是靠的贵人帮忙。首先,贵人都了解我的能力,知道推荐了我不会辜负他们;第二,贵人都喜欢我的为人,我虽然为人很热心,爱帮助别人,但是太泼辣直爽,有时候说话太直会伤人,但是和我处久的人反而会因为我比较真实而愿意和我交往。所以我同意这个说法:布施是最好的失业保险,因为我布施了很多友情,我对朋友们也从不吝啬,别人有好事想到我朱某人,也是不奇怪的。

——驻京瑞典某公司总经理朱滔

我很佩服一个老同事,他在哪里都很有气场。所以无论是金融风暴、经济危机等等,公司裁员、减薪、倒闭,他依旧平步青云。不是他命好,而是他很会做人。他在哪里都不显山露水,虽然能力不错,也很聪明,但是他知道谦虚低调,不在同事面前表现自己。比如销售团队评业绩,开会时候他不说自己如何如何,即便他是当月销售冠军。他有时候还会把自己的客户让给稍微弱一些的同事,也不去争那点佣金。如果和同事出去见客户打车什么的,都是他掏钱,口口声声可以报销,其实他报销的额度十分有限。你说,这样一个能力又强,又从不给同事造成威胁感的人,如果爬得不快才怪呢!知道他现在在哪里工作吗?他在京城一家我们这个行业数一数二的公司任总裁!这样的人永远不怕失业,即便地球上三分之二的人没了工作,也不会少他的饭碗的,因为有他一口饭,就有一群人的饭啊!

——北京某传播公司总经理熊丹妮

因果莫看一时

曾几何时,我写过有关因果报应的话题,探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关于此话题,一直有很多争议,有人总是会说,为何善人受穷受累、不得善终,而恶人锦衣玉食,逍遥于世;有人还说,好人不长寿,坏人活千年。我分析说,那是因为人们只看到了现在,没有看到过去和将来,所以在某一特定阶段内,他们会得到善恶果报有欠公允的印象。再者,善人和恶人,很难一刀切划清界限的,因为有的“善人”曾经打儿骂女、虐待动物,也是造业;而有的“恶人”虽然恶贯满盈,但是孝敬父母,赡养老人,也是功德卓著。

老朋友王先生就曾辩论说,他不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因为他母亲一生善良,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但是却在50多岁的时候得了癌症去世,而且是在极度痛苦中离去,去世前数周备受病痛煎熬,惨不忍睹。因为我没见过他母亲,更谈不上了解她的生平,只是听他一面之词,所以也就没表态。

而后来在闲聊时才知道,他母亲年轻时候,先后两次怀孕,因为是个文艺工作者,为了延长艺术青春,硬是把活生生的两个成型的胎儿打掉,胎死腹中,惨绝人寰。为了堕胎,她采取了极端的形式,自己从桌子上猛跳下来、喝药、吃老百姓传授的偏方,等等。后来有了王先生的哥哥,到了怀王先生的时候,她还想打胎,但是被王先生的姥姥硬给劝住,所以保住了王先生的一条命。如果前两个胎儿没有堕掉,王先生理应排行老四,但是少了两个哥哥或姐姐,王先生就成老二了。

我说:“原来如此!你母亲虽然一生善良忠厚,为人热忱,口碑极佳,但是堕胎乃是杀生,既然犯下了滔天杀业,当然会有果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