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占卜改命
12015300000029

第29章 改命篇(12)

我买房子时候,首付要20万。好歹和家人凑了12万,缺8万实在没办法了。你知道我最怕跟人借钱,自己家人还难以开口呢,更何况朋友。有一天打羽毛球的时候跟一个同事提起买房子的事情,他主动提出要借钱给我。第二天他就去银行取了钱,让我上他家取钱,一捆捆的现金,放到一个箱子里,共8万元,还怕我不安全,让我打出租车回家。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后来他才告诉我,那是他刚来我公司的时候,有一天他趴在办公桌上,满头大汗,又蹲到地上,捂着肚子不说话,别人以为他拉肚子,我要扶他到厕所,他不去,于是我扶他到会议室的沙发上,他还是打滚,脸色苍白,我吓坏了。他怕惊动公司上下,所以忍住没有出声音。大概有十几分钟,他稍微能说话了,要回到办公桌那里上班,但我硬是把他带到朝阳医院看急诊。他没带钱,打车、挂号、照B超、验尿、开药、输液等等,全是我掏的,具体数字我忘了。后来检查出来,记得是肾结石,难怪那么痛不欲生。本来这件小事我已经忘了,已经四五年过去了,但是他一直记得,所以我买房缺钱的时候,他二话不说就借给我8万元,一直也不催我还。我大概两年半后才还给他,我搬新家他还送我一套真皮沙发。你看,一件微不足道的好事,被人记了那么久,而且人家非要报答。我想,生活中就是这样的,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你没有功利心对别人好,人家都会明白。你舍出去了,人家自然会加倍回报,这就是得。

——北京某中外合资人力资源管理公司黄伟平

悭吝人必受穷

如果你贫穷,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自己的贫穷?谁心甘情愿一生受穷?谁不想改变现状?为何同一起跑线开始人生的奋斗,有的人经过打拼后发家致富,而有的人依旧一贫如洗、囊中羞涩?我们总是指责社会的不公,但是有没有想到自身的原因?

我们希望改变命运,为了什么?无非是为了健康、幸福、富足,少一些痛苦,多一些安康。我们也许对金钱和物质不贪婪,但是我们也决不情愿自己过着赤贫的生活,决不愿意衣衫褴褛、家徒四壁、身无分文,不愿意为衣食住行发愁,不愿意一早醒来就开始担忧这个月纷至沓来的账单。我们虽然不奢求成为比尔·盖茨那样的亿万富翁,但是我们都不愿意一生在贫穷中苦苦挣扎。改造命运,为了一些现实的问题,也无可非议。

大多数人的贫富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呈现流动状态的,有的人先穷后富,有的人先富后穷,也有的人从来就比较拮据,从来没有富裕的时候。我们也许听人说过八字注定了贫富贵贱,但是另一方面来说,人的贫富都是自己造就的。撇开国家与地域差别不说,比如美国人比尼泊尔人富裕,北上广的人比陕甘宁的人富裕,单从我们身边的人来看,为何早年同处于一个起跑线上的人,多年后会有如此悬殊的状况?

如果仔细观察,你也许会发现身边那些为朋友花钱吝啬的人往往也是经济拮据之人。和朋友交往,有的人永远乐于为别人埋单,也有的人永远吃别人喝别人的,而从不掏钱。有的人去别人家参加聚会,带上很多美食佳酿,也有的人双手永远空空如也。有的人出外旅游度假,给朋友带来香水、化妆品、巧克力,也有的人顶多给你一张名信片或者钥匙链。虽然说友谊和亲情不能用金钱或礼物的价值来衡量,但是在人际交往中,你的姿态总是会给人留下慷慨或者悭吝的印象,虽然别人缄默不提,但是心里绝对有数。也有人称花钱谨慎是因为经济拮据,但是他们不知道二者互为因果。前面举的那个慷慨的年轻人的例子就说明,假如一个人在经济拮据的壮况下就很慷慨大度,那么他一定会时来运转。

有一种人,十个里面会出那么一个,没有几句话,你就可以知道他们的现状和未来如何,根本无须找任何高人。

首先,作为消费者,他们如果想得到什么服务,二话不说,先来砍价。砍不成了,那就像挤牙膏似的要你多提供服务。总之,他要尽量多占便宜少付出。这种人有典型的“不舍就得”或“少舍多得”的念头。这样的人最终命运不会太好,福报也不会很大。第二,他们还很矫情,会诉苦,要么哭穷,要么装弱者,以此为筹码,换取免费或廉价的好处。殊不知“祸福无门,唯人自召”。这种心态,不仅得不到便宜,反而会招来负面能量。生活中这些人也不会有太好的人缘的。比如与朋友吃饭,结账的时候他假装抢着埋单,佯装掏钱包,说了半天“我来我来我来”,但就是掏不出钱来。这种人见过不少,时间长了别人有好事都不带他玩了。曾经有一家公司招聘一位总监,开出的薪酬是每月5万人民币,尽管如此,一直招不来合适的人选。此时一个朋友想到某个人,于是给他打了电话,那人没接电话,后来用手机打过来,估计是为了省手机费,电话刚刚接通就匆匆挂断,一连数次。朋友看到此人如此吝啬,虽然是区区几角钱或几元钱的小事,但是令人不快,索性就把这份工作介绍给了另外一个人。我想,如果这个人一贯为人吝啬,那么他的机会不会越来越多,他的路也不会越走越宽。

我写过若干“舍得”的文章,讲述的就是“舍”与“得”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看似非理性的因果关系。人穷和悭吝,互为因果;穷不仅仅是吝啬的原因,同时也是吝啬的结果。

算命先生都说,这样的人来算财运,不用算都可以知道个大概。这样的人找上门来要“算命”,你说,还用算吗?他们的命已经很清楚了——第一,哭穷又吝啬,说明福报不大;第二,不懂舍得的哲理,势必导致贵人不多,且运气不佳;第三,想不舍就得,或者少舍多得,最后的结果是一无所得,或者得不偿失。性格决定命运,从点滴小事,便可看出人的一生大致轨迹了。

可叹很多人迷信通灵占卜,迷信命理、福报,潜意识里想扭转命运,其实都没有用。有的人念经、会供、叩头、放生……该做的都做了,无非就是要改造命运,殊不知改造的命运就在于要改变利己的心态,变为利他的心态。

改变命运奥秘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种了樱桃树,收获的就是樱桃;你种了苹果树,收获的就是苹果。倘若觉得收获不如人意,不妨反省一下,看看自己种下了什么。

种下了友谊,收获的就是友谊;种下了仇恨,收获的就是仇恨。

种下了慷慨,收获的就是钱财;种下了善心,收获的就是爱戴。你想收获什么,那就去种什么。种子生根发芽,总有收获的那一天。

种下了猜忌,收获的就是猜忌;种下了防范,收获的就是防范。人与人之间都是对等的。你对别人的二心,换不来别人对你的一心。

世上本无百分百的善人,也无百分百的恶人,善念自然吸引来善人,恶念自然吸引来恶人。

做一个慷慨大度、充满爱心的人,你的命运会发生奇迹,有好事总会有人想到你。慷慨的人吸引来丰厚的回报,吝啬的人吸引来的是轻视和嘲讽。

人是因为穷才小气的,还是因为小气才穷的?很多人想不通,所以他们才受穷。我姐夫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以前收入还不错的时候就比较小气,但是对自己很大方。那个时候月工资1500元就是不错的了,但是十几年过去了,他的月收入还是1500元。过年的时候,我给我外甥压岁钱200元,但是我孩子去给我姐夫拜年,他就给了20元。其实我收入也不高。他上我父母家,每次都是连吃带拿,吃完还要打包走。我妈说,这姑爷没钱,怪可怜的,算了,但是我说,怎么他的哥们都发了呢?而且人家发了,开公司了,都不带他玩儿,因为他的外号是“铁公鸡”。我姐姐就说,我姐夫跟哥们几个吃饭,从来不埋单,因为他认为自己最穷,所以理所应当是别人埋单。但是你既然知道自己没钱,没法礼尚往来,那么有钱人的饭局你就最好别去,虽然别人埋单不算什么,但是背后都有想法,“这家伙从来不埋单!”还真是,小气的人,看来注定要受穷,因为没有“舍”,哪来的“得”呢?

——上海某文化机构文员崔盈盈

“舍得”不同,命运不同

有一日和一位德高望重的佛门老居士聊起了“舍得”,“舍”的越多,“得”的越多。我们先说说钱和物的“舍得”,我举了两个例子。

我有两个年轻的朋友小甲和小乙,两人来自某经济不发达省份一个尚未脱贫的地区方,而且是中学同班同学,同年出生,情同手足。两个人都特别善良敦厚,和我的关系也都非常好,但是两人的命运多年后却大相径庭。小甲仍然住在简陋的平房,找工作处处碰壁,经济甚为困窘。小乙则凭借个人奋斗,考上了名牌大学MBA,并获得世界著名银行的巨额贷款。小乙尚未毕业之时就接到了若干家跨国大公司的邀请,给予他年薪好几十万的待遇。听上去像是天方夜谭,然而恰恰是事实。

这是为什么?两个人,同一年生、同一个地方来的、同一所中学毕业,家庭背景都旗鼓相当,人品都很好,性格脾气也相仿,资质也都不错,也都很用功,都很追求上进。为何命运却如此不同?我想,会有很多原因,但是我和老居士从“舍得”的角度探讨了这个问题。

先说小乙。哈佛高才生小乙一直是个极爱“舍”的人。我认识他这么多年,他真是少见的一个不爱财的人。去寺庙里,舍得捐香火钱;见到乞丐,他总是毫不犹豫掏钱救济;身上仅有50元,也舍得请朋友吃饭;和朋友一起玩,他总是抢着埋单;去拜访朋友,他总是要带上礼物,尽管那个时候他月收入只有不到2000元人民币。印象最深的是我初次移民加拿大登陆的时候,他竟然到当地机场登机口找到我,对我说:“我没有什么钱,但是还是有点小礼物给你。”说着,他塞给我一百美金。我知道他还是个孩子,不愿收,但是他执意把钱塞到我的口袋里。我很感动,当时我心里想,小乙呀,今天你给我一百美金,明天我就会回报你一千美金。

小乙舍得“舍”,但从来不求“得”。他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从来不会麻烦别人。每次我见到他的时候,都是他刚刚挺过难关,生活出现转机的时候,他这时候总是会请我一聚,聊一聊前一段时间的遭遇和心得。所以,前些年他“销声匿迹”的时候往往是他潦倒的时候,而我们欢声笑语聚会的时候,则是他开始“飞黄腾达”的时候。

再说小甲。小甲是少见的憨厚孩子,老实得一塌糊涂,连杀只鸡都不敢。因为苦日子过惯了,平时用钱极省。他这几年有三份较为满意的工作都是一个朋友给他找的。知道他是个苦孩子,朋友一直对他很关照,平时时不时带他吃饭,帮他改善一下伙食,家里有用不着的东西,都会给他。因为节省惯了,难免在与人相处时候养成了永远是别人为他埋单的习惯。久而久之,有来无往,和他交往的朋友也越来越少了。所以失业后小甲一直不顺,找工作找了一年,屡屡碰壁,靠接一些散活儿赚点零用钱。

虽然说人的经济条件千差万别,也无法做到平等的来往,但是只得不舍,一定会失去朋友的。不要以为别人比你有钱,就不在意,其实他们也在意!他们在意的不是你花了多少钱,而是你是否有为朋友花钱的心意!我曾经认识一位亿万富姐江女士,她常和吴女士去吃饭、跳舞,每次都是江女士埋单,而吴女士觉得这些钱对于江女士九牛一毛,所以习以为常。殊不知江女士私下里对我说:“这个人一毛不拔,永远不埋单,我倒是很愿意花钱招待朋友,但是她一句客气话都没有,把我当成了开银行的了。”不要以为计较埋单之事的仅仅是女人,男人交往一样很看中别人的姿态。何先生和大学同学陶先生经常聚会,十次吃饭有十次都是何先生埋单,陶先生无动于衷。有朝一日陶先生因嫖娼锒铛入狱,需要有人保释,不便通知父母,于是想到了何先生,何先生找了个在外地出差的托辞婉言拒绝。他说:“他没少吃我的,喝我的,哪怕他主动有一次埋单我都会帮他,不在于钱多钱少,而在于这个人会不会做人。”

我的两个朋友李先生和姜女士分别去找一个易经大师。他们先问大师算六爻八卦如何收费。朋友回答说他要价是每摇一卦100元人民币。朋友还强调,尽管他要100元(这只能说明他不贪,而不代表他水平很低),他们去一般都至少给两百元。

结果,李先生去了,还真就给了100元,一分不多,但是他问的问题很多,缠了大师整整4个小时,而姜小姐只待了20分钟,便给大师留下800元钱。大家判断一下,李先生和姜小姐,谁的财运更好?没错,财运好的是姜小姐。其实二人都是北漂,起点都很低,都是白手起家,但是李先生比较计较钱,生怕多给了钱少占了便宜,而姜小姐一向出手大方,认为多出钱就是为了图个吉利,也不让别人瞧不起。结果二人命运自35岁以后朝着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了:李先生仍然很背,身边几乎没有贵人,工作没了从来没有人想到帮他;姜小姐则贵人如云,居然不再是北漂,去了美国,在纽约定居,拿了绿卡,开创了自己的生意,2009年夏季回北京买富力城的楼,首付一出手就是六十多万。

但是李先生否认自己吝啬。他说自己把钱看得紧,只不过因为当时经济紧张,无法给更多的钱,还说如果易经大师把他的情况说好了,他赚了一笔钱以后马上给易经大师封一个红包。其实他错了——哪里有这样的道理:有钱了,才会慷慨;没钱了,小气是理所应当。这件事也证明了佛所说的“舍得”的道理——指望先得后舍,那是痴人说梦。

我在国外有机会接触了很多富裕的成功人士,他们基本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人慷慨大方,不计较得失。比如说,我们十多个人去一个成功的女企业家做客,她准备了可以供50个人吃的美食。我们认识三年了,在其他方面,她也一向十分大度。她也是一穷二白起家的,据她说自己出手大方并非是有钱后形成的习惯,而是一贯如此。有人问她成功的诀窍,她回答说:“我不懂什么企业管理,也没学过MBA,我就知道把人做好就行了,对手下大度、信赖,那么他们就会玩命地给你干。”

一位朋友的加拿大丈夫杰里跟我是好朋友。杰里是30多岁白手起家,如今生意做得很大,在加拿大也算是成功人士。我和他每次去餐馆吃饭,无论是我们两个人,还是有别的朋友,他永远抢着埋单。有时候我执意回请他,他仍然要抢着埋单,我如果掏钱他会不爽,他知道我那时刚工作不久,没什么钱,因此很体谅我。他给我介绍过加拿大的业务,所有佣金全部给我,他一分钱不要。他们夫妻有一次请我到丽都饭店吃饭,也不说什么事情,到了那里我才知道是他们小儿子过生日,来了好多明星。我知道他是怕我花钱。他在中国做生意被人骗过,但是他不在乎,因为中国人骗的是小钱,作为犹太后裔,他看的是大钱,是长远利益。那个中国人卷了点小钱跑了,但是他不知道杰里以后还会带来更多的赚钱机会。还有一个员工,偷了他的笔记本电脑走了,我觉得那个人也够鼠目寸光的,是笔记本电脑值钱,还是和杰里的友谊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