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占卜改命
12015300000018

第18章 改命篇(1)

命运的捉弄

曾几何时,我们都风华正茂、志向远大,对未来充满美好的设想。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作文,让学生们写自己长大希望成为什么,几乎所有人都雄心勃勃,有的要当科学家,有的要当文学家,有的要当艺术家,有的要当医生,有的要当军官等等,没有人声称愿意做环卫工人、建筑工人、餐厅服务生、公交司售、街头小贩等等。每个人都不会在很小的时候担心将来的工作、住房、婚姻、子嗣、养老送终问题,都充满着美好的想象。但是随着一天天长大,一天天走向社会,才发现不是所有事都事遂人愿。当然,很多人生挫折是因为社会的不公平造成的,但是更多是因为自身的原因,只不过因为人时常怨天尤人,责怪外部原因,而很少去检省自己。

我从幼时到走向社会就一直感觉生活中处处难遂人愿,而偏偏自己又心气颇高。凡事都求最好,但是阴差阳错,小学、中学、大学上的都不是那最佳的学校。虽然中学成绩一向名列前茅,但是高考也有一次失败的经历。我还清晰地记得,在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之前,自己查看《易经》,抽得一卦,卦辞有一句是“贤人在野”,后来果然应验。冥冥之中,感觉一切都像是老天注定,自己纵有过人才情,也难以尽如人意。屡屡受挫,才知道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必要,否则即使有短暂的风光,最终一旦失意难免沦为他人笑柄,也难免有精神崩溃之险。后来虽然拥有名校硕士学位,但是求职也不是一帆风顺,碰壁也是司空见惯的事儿。虽然在校期间对未来的事业满怀憧憬,但是毕业后却大起大落,甚至因为经济窘迫入住一间阴森恐怖的防空洞,犹如阿里巴巴四十大盗中的山洞,只不过没有金银财宝。

那陋室有一天窗通往地面,因玻璃有损,糊上的报纸不挡凄风冷雨,炎夏床褥上更是生了一寸的霉,只有铺上报纸勉强入睡。每天上班浑身都散发着扑鼻的霉味,只有用劣质香水来覆盖。后来虽然有过短暂的时来运转,但是事业上成绩斐然,必然遭来口舌是非,心态上犹如经历了过山车一般,忽高忽低,上下莫测。再后来移民海外,更是经历了千百回的碰壁,一张硕士文凭,在国内还有些分量,但是到了国外犹如一张废纸,一切从零开始,30多岁也要和十八九岁的中学毕业生归到一个起跑线上。曾经在赌场学发牌,和几十个国内名校硕士博士为伍,也曾在豪华邮轮免税品商店就职,学校、商场都留过身影,投简历、面试都有过失意。曾在多伦多街头徘徊,在洛杉矶好莱坞大道上陶醉,在墨西哥海边发呆,在伦敦闹市中流连。岁月流逝,年岁增加,时常思索过去这些年的漂泊,究竟是浪费了大好年华,还是人生阅历有所增益,不知道得到的结局是一种损失,还是一种回馈。直到后来申请博士成功,两个学期便略有小小成绩,才告别了漂泊的漫无目标感,心底有了一分踏实和坦然,然而又要面对未来的抉择和安排,人生依然充满了未知数。

抚今追昔,思绪万千,回忆昨日,愧勉有如,想起自己走过的每一步,总是对命运发出感慨,它没有眷顾我,也没有摧残我,但是好像在戏弄我、调侃我,像不定的沙洲,常在不愿走时急走,在不该留处停留。寂寥时难免会接触《易经》等玄学数术,试图探究命运和流年的奥秘,更有接触江湖各类奇人,见证了宿命的神奇诡异,也确信到未来充满了不定性因素。面对事业的挫折,情感的纠结,家庭的烦恼,即便神通无边,也难以抗争,只要六根不净,有欲有求,执著不放,势必就有各种苦痛和困惑。虽然很早就接触佛学,但是在品尝了人生酸甜苦辣各种滋味之后,最终才回归到佛学上来,知道了修行、修心的必要性,吃斋念佛,清心寡欲,生活也逐渐进入一个四平八稳的局面。修正自己,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这些年我采访了身边很多亲朋好友,每个人都对人生和命运有独到的见解,在这里和读者分享。

我相信人是有命的。人们说命运不公平,有的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但有的人生来就需要辛苦劳作,养家糊口。其实说来也巧,老天爷同时又是公平的,我身边几个超级有钱的,也不都是没有烦恼。一个有钱人的儿子从小就癫痫,治不好,她和老公一辈子就伺候这孩子,分分钟钟都不离开。你说,有钱有什么用?下半辈子不都要为孩子操心?另一个有钱的已经得癌症死了,检查出来不出三个月就一命呜呼,去世前家里刚买了上百万的新房子,装修得超级豪华,只住进去一个月,有钱又有什么用?火化时候什么都带不走,穿得还是两百多买的肥大的西装,因为尸体僵硬了,以前的衣服再高档的也没法穿进去啊。

——北京某高校退休教师厉名慧

命运像个孩子,喜欢搞恶作剧。我生在南方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村,原来以为命中注定高中毕业后就要一辈子务农了,结果两度高考,考上了我们地方上的一个不知名的大学,毕业后到镇上一个中学教书。原来以为命中注定自己一辈子就当乡村中学教师了,结果一个偶然的机会把我带到北京。2004年我的一个老乡介绍我到北京一个老乡开的广告公司担任销售,起薪才1200元,每个月租房子就花去800元。都说销售难做,底薪太低,拿单子太难,但是我就是凭拿单子挣10%的佣金,三年里我的存折上就有了三十多万元。三年后我和客户一起开了自己的广告公司,起初很沾沾自喜,但是突然客户撤资不干了,我一个人顶上去。交了房租,发了工资,账户上所剩无几,实在是跳楼的心都有,但是一闭眼所有的困难就过去了。现在我有了30多个员工,过去几年的流水达到了上千万。这就是命运的奇迹,我不信好命只属于起点高的人,比如大城市的人,或者名牌大学毕业生,或者是家里有关系的,我一无所有,完全凭自己的努力打拼。

——北京某广告公司总裁庞玉虎

改命改运,不可迷信

有人一听说我要写《改命》,以为和风水有关。

我相信科学,但不迷信科学;我反对伪科学,但不轻易判断什么是伪科学。在超心理学领域,算命属于超感官知觉(ESP)领域的一个话题,是一个超自然(paranormal)的社会活动,是介于迷信与非迷信、科学与伪科学之间的一向有争议的文化现象。

好莱坞电影多魔幻题材,而中国电影则多现实题材,这是否意味着美国人比中国人更迷信,更富幻想,或者更关注超自然话题?其实不然。美国和中国是两个最为奇怪的国家:美国是世界上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而同时又是最大的基督教国家,清教徒势力庞大,也是对超自然现象研究最为积极的国家,各种各样的研究机构和民间协会数不胜数,而且登堂入室,光明磊落;中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信奉无神论的国家,但是中国同时又是神秘文化最为发达的国家,易经、风水、扶乩、道教等等,皆起源于中国,中国人爱算命的喜好也远远超过西方人。

在对待超自然现象研究的态度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学者也和中国学者有着截然不同的地方。西方许多学者对待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先是怀疑,在怀疑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一切注重证据搜集和理性判断,即便研究没有结果,也不会轻易否定一切。而且,无论调查研究结果如何,媒体会将真实情况公之于众,客观公正地让公众作出评判。比如美国电视播出的一系列有关灵媒协助警方破获案件的专题片,面对专家无法解释的现象,影片无法给予任何定论,只有陈述事实,让观众来给予判断。观众的智商不可忽视,想控制或说服观众并非易事——尤其在互联网极为普及的今天。

众所周知,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是力挺超自然现象研究的名人之一。在为某德文版著作撰写的一篇支持超感官知觉的序言中,他说:“于是,这里呈现的现象如果并非基于某种心灵感应术,而是基于人对人的某种无意识的催眠效应的话,这在心理学上仍将是很有趣的。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学者不应当草率忽视这部著作。”爱因斯坦的措辞非常理性和严谨,他既没有表示认可,也没有表示排斥,而是具有一种中立态度,同时又可以看出他对此类研究的兴趣。对于超感官知觉,爱因斯坦还说过这些话:“对于人与人之间超常的心灵沟通的可能性,我一生中还没有任何经验能够证实。我还需要补充说,公众太容易把我的每句话都视为权威,但是因为我在很多领域的无知,对此类话题的讨论我还是要保持高度的谨慎。”

我很赞同爱因斯坦的中立,但同时绝对不排斥的态度。对于学术人士来说,每一句话都要保持慎重,下每一个结论都要建立在调查研究所积累的证据的基础上,这和任意发挥想象力的电影创作者截然不同。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中国的神秘文化也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民间流传的灵异传说也极为丰富,所以中国更具有灵性的土壤,这是一片最为神奇的土地,理应在超自然研究上独树一帜,称雄世界。而西方国家虽然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近现代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源地,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等无不是从西方发展起来的,所以西方更善于用理性思维和科学角度对待已知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相比之下我们处于非黑即白的两个极端——一是照搬西方科学理论,将超自然现象彻底推翻、批判,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另一个则是不加选择地沿袭古代人的迷信意识,异端邪说和伪科学大行其道,愚弄百姓,甚至利用此来骗取钱财。

中国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迷信的土壤,既然有这个群众基础,就有人利用此来行骗赚钱,有的人不经意间行骗连自己都被骗了。需要知道同样是算命,有的是确有功力,比如通过《易经》等数术或者超感官知觉,但是大多数都是鱼目混珠,坑蒙拐骗。我们对此要保持高度理智和清醒,否则轻则被骗去钱财,重则使我们心灵遭受重创,悒郁一生。曾有一个朋友热情地向我介绍某位“大师”,非要给我“算命”,而且连连称此大师功力多么高强,不准不要钱。抱着试探的心理,我让此“大师”简单说几句,自己不作声地听着。于是她说:“你很有爱心。”我心想,虎毒不食子,谁都有爱心,这也叫准?她又说:“你一有事就会找人商量。”我心想谁有事都有可能找人商量,即便皇帝还有文武大臣。她又说:“你比较孩子气。”我没有说什么,她问我:“您是不是睡着了?”我说:“没有,我正听着呢。”后来我的朋友告诉她我一点不孩子气,反而很成熟。她解释说:“所谓孩子气就是说他有什么事喜欢找人商量。”我的朋友转告给我,我说,这是她动用了“司法解释权”。朋友哈哈一乐。有的是在运用概率的知识在蒙,比如测人是否有病,对于白领人士,说肠胃不好,十个人有七个准,因为上班族多半三餐不规律,爱吃剩饭和快餐,自然肠胃有不适。还有的“大师”的预言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如“你明年比今年好”,“你将喜忧参半”,“只要注意一下,健康无大碍,”等等。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算命,都是信口开河,蒙准了就准了,蒙到容易蒙的,钱就到手了,骗一个是一个。

风水也一样鱼龙混杂,在西方一向被认为是伪科学,现在西方主流社会的观点认为最基本的风水规则有一定道理,但是后来越发地被人给夸大、歪曲了,导致风水演变成几乎是一派胡言、毫无根据的邪说。至于为何会走样,就是因为有人发现可以利用人们对风水的迷信而发财。国内的媒体报道过有人高薪聘用“御用风水师”来指导布置办公场所和住宅,更有甚者还会招风水师来选定良辰吉日开工建楼。还有的遵从风水师授意,修路搭桥,为保官运亨通,或社会和谐。还有的单位则听从风水师的意见,在门口树立石狮,镇守大门,彰显威严。公共规划、公共建设都求教于风水师,这类现象未免有些太过,其漫延的原因来自于整个社会的浮躁、焦虑,和对未来的不安感。官员忽视了规章制度的“显规则”,却崇尚起了神秘力量的“潜规则”,不能不说这是一种信仰的缺失带来的迷惘。

科学,难以容得骗子生存;迷信,则容易藏污纳垢。为何“神医”往往都出自中医,而没有听说哪个西医是“神医”?说明如果一门学科不是建立在科学实证的基础上,很容易真伪并存,愚弄百姓。对于我自己来说,我相信最基本的风水规则兴许有一定道理,可以用地理学、色彩学、心理学和磁场的理论来解释,但是又觉得那些被人为夸张了的风水学纯粹是一派胡言,没有科学依据,然而恰恰迷信的人还很多。风水师们以此为生,当然希望信众越多越好,越迷信越好,找他们哗哗交银子的越多越好。一旦迷信起来,朝朝暮暮寝食不宁、坐立不安,住宅、办公、谈判、婚嫁、考学……处处要请教风水大师,无形中给自己增添了心理负担。有句俗话说得好:“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有福报的人,潜移默化地会住在风水好的地方和住宅中,自然不会住在穷乡僻壤或者凶宅里。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在绝大多数州,一般百姓的“经济适用房”在我国则堪称豪宅,而绝大多数美国人也不懂风水,一样活得有滋有味。印度人迷信占卜和堪舆的很多,婚嫁、居家、生意、出行,处处要请教堪舆大师,而印度又恰恰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贫民窟规模最大的国家。

风水“大师”们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实际上靠调整风水来改变命运是不可能的,即便看似有效,只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而已,风水没有道德率,因此改变不了因果。学佛人知道,历劫业力之强大,是任何符咒、法术、风水都难以根本扭转的。人们无论有多么迷信风水,抑或多么不信风水,“大师”们无论有多么会改变风水、扭转运势,无数人也逃脱不了两次世界大战、南京大屠杀、三年自然灾害、唐山大地震、东南亚海啸的厄运。我有一个朋友认为福报不够,请人改八字一次,改名字两次,又请人写符咒改运,还搬了家改了风水,效果都不是很大,即便“有效”也是自我暗示,属于生活在“皇帝的新装”的童话里。还有一个女企业家,生意不如意,花了3万元请风水师重新布置了办公室,财运也没有什么改变。风水师说,家里的楼梯如果正对大门,容易招来不好的能量,必然成为凶宅,然而欧美百姓的独栋住宅绝大多数都是楼梯正对大门的,也并没有太多的“凶”,反而中产阶级家庭家家生活富足,生活水准远在中国中产阶级平均生活水准之上。有时候我想,富贵穷通,抛开少数个案不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取决于他生长在哪里。美国有穷人,中国有穷人,印度也有穷人,但是三个国家的穷人概念是不一样的。我的美国朋友雪柔堪称是美国的穷人,但和她丈夫住着三层楼的独栋住宅,纯木地板、中央空调,拥有一辆轿车和一辆货车。如果按照中国的标准来说,她是绝对超出小康水平了,而按印度标准来说,她算是大富大贵了。